新泰市志

新泰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新泰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程。

内容时限: 1986-2000

目录

封 面
新泰市志
新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新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序 一
-- 中共新泰市委书记 辛显明
序 二
-- 新泰市人民政府市长 孙丰刚
图 片
-- 新泰市政区图
-- 新泰市城区(青云)路街标准名称规划图
-- 新泰市城区(新汶)路街标准名称规划图
-- 新泰市交通图
-- 新泰城区远眺
-- “齐鲁明珠”电视塔
-- 毛主席(1959年4月)在新泰县郊外散步
-- 市委办公楼
-- 市政府办公楼
-- 青云湖广场
-- 罗马公园
-- 城区夜色
-- 平阳河公园一角
-- 明珠绿地广场
-- 青云山庄
-- 玉兰亭
-- 不夜城商街
-- 村民新居
-- 市民居区
-- 日新月异的小城镇建设
-- 通讯机房
-- 污水处理设施
-- 穿越境内的京沪高速公路
--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 乡镇工业聚集区
-- 合资企业电缆生产
-- 棉纺车间
-- 特种电磁线生产车间
-- 高科技含量的化工企业
-- 微生物工程发酵车间
-- 玻璃厂生产车间
-- 火力发电厂
-- 矿井机械化采煤
-- 设施栽培黄花菜
-- 花卉大棚
-- 东周水库
-- 马家寨子香椿
-- 横山蚕茧
-- 食用菌
-- 新泰大花生
-- 新泰芹菜
-- l、龙廷杏梅
-- 2、优质板栗
-- 3.中华大樱桃
-- 4、“蒙山红”大石榴
-- 浮邱草编
-- 煎饼加工
-- 规模养鸡
-- 波尔山羊
-- 校园写生
-- 市第一中学
-- 语音教室
-- 市医院门诊楼
-- 奥运亚军获得者毕文静(中)
-- 体操国手沈健
-- 誉有“一秒钟精神”的亚运冠军王银行(右)
-- 中国第一位闯入世界前八名的径赛选手李明才(左)在比赛中
-- 国际运动健将张霞
-- 文化调演
-- 喜贴春联
-- 欢乐的节日
-- 长龙舞起来
-- 莲花山行宫
-- 峙山
-- 灵槐园
-- 光华寺三义柏
-- 银花峪
-- 龟山
-- 青云山
-- 三官庙
-- 墨石山
-- 太公峪
-- 石城寺古银杏
-- 北魏造像
-- 鱼龙变化(明)
-- 卜骨(商周)
-- 银棺 (宋)
-- 石祖
-- 陶俑(晋)
-- 瓷薰炉(宋)
-- 玉觚(清)
-- 阳燧(三国)
-- 北魏造像
-- 青玉花插(清)
-- 副市长袁久党(左三)与市史志办公室负责同志研究志稿
-- 市史志办公室全体人员(自左至右:王晨、张需芳、刘灿杰、徐勤贺,孙立柱、付立新、李姗)
-- 新泰市人民法院
---- 院领导班子合影
---- 街头咨询服务
---- 院机关办公区
---- 基层人民法庭
-- 新泰市公路局
---- 局党政一班人
---- 局长、党总支书记 戴元柱
---- 发展大道
---- 莱新高速公路新泰段
---- 局机关办公楼
---- 基层公路管理站
---- 精心施工
-- 新泰市粮食局
---- 局长 王玉叶
---- 党委书记 巩玉昌
---- 局党政一班人研究工作
---- 现代化的饲料生产设施
---- 生产调度
---- 保龄球馆
---- 金穗大酒店
---- 粮油贸易大楼
-- 新泰市平阳大厦
---- 总经理 苏永俭
---- 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
---- 平阳大厦
---- 规范的快餐服务
---- 幽雅的就餐环境
---- 舒适的入住条件
-- 新泰市外贸局
---- 港商郑汉兴(中)在新泰考察留影
---- 局长、党总支书记 尹逊江
---- 团结求新的局领导班子
---- 部分出口产品
---- 对出口产品进行指导
-- 新泰市民政局
---- 社区服务中心
---- 孤寡老人们在这里颐养天年
---- 局领导深入福利企业指导工作
---- 民政办公大楼
-- 新泰市电力工业局
---- 局机关办公楼
---- 务实、创新的局领导集体
---- 雨中奋战
---- “彩虹工程”宣传站
---- 业务咨询
---- 入户服务
---- 全封闭、集装箱式变电站
-- 新泰市龙廷镇
---- 1、外国友人莅临参观
---- 2、苹果贴字
---- 3、镇领导指导黄瓜保护性培育
---- 4、太公峪景区
---- 5、小流域治理成果
-- 欣欣向荣的龙廷镇教育事业
---- 镇教育办公室主任 刘丙军
---- 团结务实的镇教办领导集体
---- 欢乐的童年
---- 中学教师进行教研
---- 中学生生物实验
-- 新泰市汶南镇
---- 繁华的商业街
---- 镇水泥厂
---- 宽阔的道路
---- 镇属汶南煤矿
---- 韩国一独资企业生产车间
---- 企业车间一角
---- 镇工业园区
-- 新泰市小协镇
---- 镇中心小学
---- 计生宣传文艺汇演
---- 企业生产车间
---- 镇商业街
---- 幸福的童年
---- 镇区广场
-- 新泰市禹村镇
---- 镇机关办公楼
---- 大禹雕塑
---- 清真寺
---- 奶牛场一角
---- 肉鸽养殖
-- 新泰市泉沟镇
---- 镇机关办公大楼
---- 万亩石榴园一瞥
---- 中学微机课
---- 镇属莲花山煤矿
---- 莲花山景区入口
-- 新泰市羊流镇
---- 1.羊祜雕塑
---- 2.黑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 3、一民营企业产品
---- 4、起重机械制造
---- 5、镇工业园区
-- 新泰市瞿镇
---- 中心幼儿园
---- 日益繁荣的镇区
---- 第一初级中学
---- 桑蚕基地小景
---- 建设中的“十里花街”
---- 农民小康楼
---- 镇机关办公大楼
-- 中国·山东
-- 架构“彩虹”的宫里供电所
---- 所长、党支部书记 刘新忠
---- 深入企业现场服务
---- 供电所荣誉栏
---- 军事化管理的职工宿舍
-- 山东新泰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总平面图
版权页
凡 例
目 录
综 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政区域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域界 区划
---- 第一节 域界
---- 第二节 区划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形
---- 第二节 山脉
---- 第三节 河流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降水
---- 第三节 气压和风
---- 第四节 日照和蒸发
---- 第五节 地温 霜期 冻土
---- 第六节 物候
--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矿藏资源
---- 第四节 植物资源
---- 第五节 动物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风灾
---- 第三节 雹灾
---- 第四节 其他灾害
第三编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密度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变动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政策法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管理与服务
---- 第四节 计划生育协会
第四编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经济综述
---- 第二节 发展速度
---- 第三节 “小康”经济达标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投资结构
----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三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计划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经济战略研究
---- 第四节 经济技术协作
-- 第四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调查
---- 第二节 统计服务
---- 第三节 统计信息自动化
---- 第四节 统计法制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市场管理
---- 第六节 经济检查
---- 第七节 法制建设
---- 第八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九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财政、金融审计
---- 第二节 企业审计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 第四节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五节 内部审计
---- 第六节 乡镇审计
-- 第七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三节 价格信息 价格认证
--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煤炭质量监督管理
---- 第五节 行政执法
-- 第九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规模
---- 第二节 土地规划
---- 第三节 用地管理
---- 第四节 地籍调查
---- 第五节 土地复垦
-- 第十章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一节 资源开发
---- 第二节 地质环境管理
---- 第三节 征费管理
---- 第四节 行政执法
第五编 农 业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
----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四节 农村改革试验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种植结构调整
---- 第二节 作物品种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植物保护
---- 第五节 土肥与能源
---- 第六节 农业执法与服务
---- 第七节 农业区划与开发
---- 第八节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
---- 第九节 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
-- 第三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木种类与分布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木管理
---- 第四节 果品
---- 第五节 林果产业
-- 第四章 水利 水产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农田灌溉
---- 第三节 防洪抗旱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五节 山区吃水
---- 第六节 执法与经营
---- 第七节 水利规划
---- 第八节 水产
-- 第五章 畜牧
---- 第一节 畜禽品种
---- 第二节 畜禽饲养
---- 第三节 养殖服务
-- 第六章 多种经营与菜篮子工程
---- 第一节 多种经营
---- 第二节 菜篮子工程
---- 第三节 食用菌
-- 第七章 桑蚕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
---- 第三节 服务体系建设
-- 第八章 农机
---- 第一节 机械设备
---- 第二节 管理与培训
---- 第三节 农机推广与开发
第六编 工 业
--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三节 民营工业
-- 第二章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
-- 第三章 工业行业
---- 第一节 一轻工业
---- 第二节 二轻工业
---- 第三节 纺织工业
---- 第四节 建材工业
---- 第五节 化学工业
---- 第六节 机械电子冶金工业
---- 第七节 电力工业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二节 监理 监管
---- 第三节 建筑安装企业
-- 第五章 开发区建设
---- 第一节 开发区建立
---- 第二节 规划建设
---- 第三节 政策法规
---- 第四节 经济发展
第七编 煤 炭
-- 第一章 储藏
---- 第一节 地质构造
---- 第二节 煤层与煤质
---- 第三节 井田分布
-- 第二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措施
---- 第二节 掘进
---- 第三节 回采
---- 第四节 安全
-- 第三章 产量 产值
---- 第一节 地方煤矿
---- 第二节 省属煤矿
-- 第四章 加工 销售
---- 第一节 加工
---- 第二节 销售
-- 第五章 煤矿
---- 第一节 省属煤矿
---- 第二节 市属煤矿
---- 第三节 市镇联办煤矿
---- 第四节 乡镇煤矿
---- 第五节 外地驻新煤矿
第八编 商 贸
-- 第一章 私营商业
--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网点
---- 第三节 经营与管理
---- 第四节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五节 社办企业
---- 第六节 饮食服务
-- 第三章 国有商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商品经营
---- 第三节 业务单位
-- 第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
---- 第三节 外资利用
---- 第四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 第五章 物资经营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业务经营
---- 第三节 业务单位
---- 第四节 物资仓库
-- 第六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粮油储存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第五节 粮办企业
-- 第七章 医药经营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药品购销
-- 第八章 石油、烟草经营
---- 第一节 石油经营
---- 第二节 烟草经营
-- 第九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市场建设
第九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公路运输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 涵洞
---- 第三节 客货营运
---- 第四节 运输管理
---- 第五节 公路管理
-- 第二章 铁路运输
---- 第一节 铁路网络
---- 第二节 铁路营运
---- 第三节 运输管理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 第四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第三节 无线寻呼
---- 第四节 移动通信
第十编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农税征收
---- 第二节 国税征收
---- 第三节 地税征收
第十一编 金 融
-- 第一章 金融体制
---- 第一节 人民银行
----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
---- 第三节 商业银行
---- 第四节 信用合作组织
---- 第五节 保险
-- 第二章 金融管理
---- 第一节 货币管理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外汇管理
-- 第三章 存款 贷款
---- 第一节 中国工商银行新泰市支行存、贷款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新泰市支行存、贷款
---- 第三节 中国建设银行新泰市支行存、贷款
---- 第四节 中国银行新泰市支行存、贷款
---- 第五节 中国建设银行新汶矿区专业支行存、贷款
---- 第六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泰市支行存、贷款
---- 第七节 新泰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存、贷款
-- 第四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险种
---- 第二节 投保
-- 第五章 债券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建规划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专业规划
---- 第三节 小区规划
---- 第四节 规划管理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街道、桥梁建设
---- 第三节 园林绿化
---- 第四节 环境卫生
---- 第五节 路灯照明
---- 第六节 供气
---- 第七节 供水设施与管理
---- 第八节 市政设施管理
---- 第九节 城建监察
---- 第十节 城建档案管理
---- 第十一节 城市资产运营
--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房屋拆迁
---- 第三节 安居工程
----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章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五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 第二节 小康新村建设
第十三编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质量
----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
----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 第三节 噪声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状况
-- 第二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监测项目
---- 第三节 监测服务
-- 第三章 污染防治
----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
----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 第三节 噪声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 第四章 环保管理
---- 第一节 法制建设
---- 第二节 管理措施
---- 第三节 环境目标责任制
第十四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重要决策
---- 第三节 纪检监察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调查研究
---- 第八节 党校教育
---- 第九节 机关党建
-- 第二章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四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
---- 第五节 九三学社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 (总商会)
第十五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 执法检查
---- 第四节 办理代表建议
---- 第五节 基层人大
-- 第二章 地方行政机关
---- 第一节 政府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府会议
---- 第三节 公文审批
---- 第四节 政务公开
---- 第五节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第六节 信息、督查和办公自动化
---- 第七节 政府法制
---- 第八节 信访
---- 第九节 侨务
---- 第十节 外事
---- 第十一节 对台事务
---- 第十二节 民族 宗教
---- 第十三节 机关行政事务管理
---- 第十四节 工农关系
---- 第十五节 驻外机构
-- 第三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 调查 视察
---- 第四节 提案办理
---- 第五节 基层政协
第十六编 民 政
-- 第一章 优抚
---- 第一节 优待
---- 第二节 拥军
---- 第三节 抚恤
---- 第四节 烈士褒扬
-- 第二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二节 军队干部离、退休安置
-- 第三章 救灾 扶贫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扶贫
-- 第四章 社团管理
-- 第五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六章 婚丧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管理
---- 第二节 殡葬管理
-- 第七章 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节 “五保”供养
---- 第二节 社会福利企业
---- 第三节 社会福利彩票销售
-- 第八章 地名管理
---- 第一节 地名标志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第十七编 人事 劳动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职称改革和科技干部管理
---- 第五节 综合管理
-- 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及检测检验
---- 第四节 待业青年安置
----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六节 劳动监察
---- 第七节 劳动技术培训和鉴定
---- 第八节 社会保险
---- 第九节 最低生活保障
-- 第三章 工资
---- 第一节 机关事业人员工资
---- 第二节 企业员工工资
--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职)
----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休、退休 (职)
---- 第二节 企业员工离休、退休(职)
第十八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户籍管理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查
---- 第四节 “110”报警服务
----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羁押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七节 消防
---- 第八节 治安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
----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检察技术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立案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执行
---- 第八节 法医技术
---- 第九节 司法警察
---- 第十节 人民陪审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律师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基层法律服务
第十九编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正规化建设
----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
---- 第三节 征兵
---- 第四节 双拥共建
---- 第五节 国防教育
-- 第二章 驻军
第二十编 教 育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普通中学教育
---- 第四节 特殊教育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技术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与扫盲
---- 第四节 函授与电大教育
---- 第五节 计算机培训与自学考试
-- 第三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师资
---- 第二节 教师待遇
-- 第四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三节 学校设施
---- 第四节 教育督导
-- 第五章 教学研究
第二十一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情报
---- 第四节 科技投入
---- 第五节 科技成果及应用
-- 第二章 气象
---- 第一节 气象业务
---- 第二节 气象设备
---- 第三节 气象服务
---- 第四节 气象产业
-- 第三章 地震
---- 第一节 监测预报
---- 第二节 震害防御
---- 第三节 地震科研
---- 第四节 防震规划
第二十二编 文化 旅游
-- 第一章 文化事业
---- 第一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节 文化大院
---- 第三节 群众文艺
---- 第四节 电影事业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篆刻 摄影 展览
-- 第三章 新闻宣传
---- 第一节 对外宣传
---- 第二节 报纸
---- 第三节 广播 电视
-- 第四章 图书
---- 第一节 图书馆建设
---- 第二节 图书发行
-- 第五章 档案
---- 第一节 档案管理
---- 第二节 档案人员培训
---- 第三节 档案馆建设
-- 第六章 编史修志
---- 第一节 地方志 年鉴
---- 第二节 党史资料征集
---- 第三节 文史资料
---- 第四节 《地名志》编纂
-- 第七章 文物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造像 石刻
---- 第三节 古墓葬
---- 第四节 文物保护
-- 第八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
---- 第三节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十三编 卫生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单位
---- 第三节 医术
---- 第四节 医药
---- 第五节 医疗制度改革
---- 第六节 疾病防治
---- 第七节 卫生保健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竞技体育
---- 第四节 承办省级以上比赛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 第六节 体育人才
第二十四编 社会 生活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二章 老年人生活
---- 第一节 社会养老
---- 第二节 老有所为
---- 第三节 老年人文化娱乐
---- 第四节 落实政策法规
-- 第三章 道德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二节 文明单位创建
---- 第三节 文明村镇创建
---- 第四节 移风易俗
---- 第五节 “双让”、“五为荣”活动
---- 第六节“学、讲、树”活动
---- 第七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四章 风俗
---- 第一节 生活
---- 第二节 婚嫁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喜庆禁忌
---- 第五节 岁时节日
---- 第六节 陋习流弊
-- 第五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语汇
-- 第六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管理
---- 第二节 佛教
---- 第三节 道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 第六节 天主教
第二十五编 组织机构
-- 第一章 市直
---- 第一节 中共新泰市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共新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三节 新泰市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新泰市人民政府
---- 第五节 政协新泰市委员会
---- 第六节 新泰市人民武装部
---- 第七节 新泰市人民法院
---- 第八节 新泰市人民检察院
---- 第九节 人民团体
---- 第十节 双重管理单位
-- 第二章 乡镇办事处
第二十六编 人 物
-- 第一章 古代人物
---- 林放
---- 鲍信
---- 鲍勋
---- 高堂隆
---- 羊祉
---- 羊侃
---- 孙复
---- 石珪
---- 肖协中
---- 公鼐
---- 秦士文
---- 徐光前
---- 张遇留
---- 张相汉
---- 卢綋
---- 郭璞山
-- 第二章 现代人物
---- 赵传钵
---- 戴伯傥
---- 孙英俊
---- 李子敬
---- 李成善
---- 李冠群
---- 赵育才
---- 赵孚民
---- 朱法芝
---- 苗万东
---- 刘建义
---- 张汝德
---- 张良桐
---- 范安良
---- 王焕宇
---- 孙守谦
---- 张希春
---- 冯文
---- 尹作军
---- 冯平
---- 刘泗滨
---- 王旭东
---- 赵剑秋
---- 刘宣元
---- 王炜之
---- 高杰
---- 朱礼泉
---- 曹波平
---- 鲍升春
---- 张秉玉
---- 曹淑霞
---- 董毓湘
---- 董超
---- 韩顾三
---- 范昆源
---- 常润山
---- 王宪廷
---- 王建青
---- 李春之
---- 刘少傥
---- 封振武
---- 张军锋
附 录
-- 一、文件辑存
-- 二、史料辑录
-- 三、1999.11~2004.8市地方志编委会
-- 四、供稿单位及人员名单
前志简介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