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镇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172-2003
出版时间:
2004年07月
目录
封面
黄路镇志
版权页
编纂人员名录
图片
--
黄路镇政区图
--
1995年1月,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到黄路乡视察
--
1995年1月,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副市长孟建柱在黄路乡看望农村基屋干部
--
1995年1月,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副市长孟建柱,在黄路乡农民家里
--
中共南汇县委副书记陈晓中,中共南汇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昌柱和黄路镇领导深入基层调研
--
黄路镇召开党政干部会议
--
1995年10月20日,中共黄路镇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
2002年1月24日,黄路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
2003年,黄路镇党政领导的合影
--
倪彩楼参加在重庆市召开的会议,并和中央领导一起合影
--
方永娟赴云南省扶贫回沪后受到中共上海市委领导的接见
--
建于2001年,坐落于海沈村的三峡库区移民住宅点
--
1986年,黄路中学教师杨建茂参加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领奖仪式
--
1992年,幸福村成为上海市首批电话村,图为与南汇县电信部门签约仪式
--
1995年,共青团黄路镇委员会组织青年参加义务劳动
--
远东大道两侧133.33公顷优质桃林带
--
1985年的玉米、水稻套种试验
--
黄路镇特种作物栽培大棚中的芦荟
--
大治河畔的桔林带
--
同德村奶牛场一角
--
新民养猪场的现代化猪舍
--
重建的黄路四墩集贸市场
--
1995年黄路墩乡建镇后建立的工业经济开发区,占地6.30公顷
--
生产特种玻璃的旭丰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
金属丝网厂车间
--
春城布业有限公司
--
大治河毛纺厂车间一角
--
大治河毛纺厂丝绸车间一角
--
黄路乡新美服装厂车间一角
--
黄路袜厂部分产品
--
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商贸楼
--
上海市郊区第一条农民街——黄路新街,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
--
黄路农民街——幸福街
--
20世纪90年代的黄路镇民居
--
繁忙的大治河邬家路码头
--
远东大道大治河桥
--
南北纵贯黄路镇的远东大道
--
大治河
--
同心村排灌站
--
桥北村村民委员会办公楼
--
勤俭村曾两次评为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小区。图为村联防队
--
黄路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
创办于1960年春,后经扩建的黄路镇卫生院
--
2000年12月新建的邬家路卫生所
--
1983年1月,黄路公社书法协会委员参加书法竞赛
--
黄路乡第四届“黄金之路文化艺术节”开墓
--
建于1992年的文化娱乐中心
--
黄路镇老年活动室一角
--
1993年9月,黄路乡举办第五届文化艺术节
--
1993年9月23日,黄路乡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上表演的“荡湖船”
--
“莲湘队”在街头演出
--
1993年,参加上海市郊区文化艺术节目会演的黄路乡“莲湘队”
--
1995年3月31日,黄路镇“卖盐茶”队伍参加南汇县行街表演
--
1997年6月25日,黄路镇举办迎香港回归百名少年书画活动
--
1997年9月,黄路镇文艺表演队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组织的庆“七一”,迎回归联欢会上演出锣鼓书《母女会
--
黄路镇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群众歌咏大赛
--
黄路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建于1982年10月
--
1997年新建的黄路中学
--
黄路镇中心小学
--
黄路镇一星级中心幼儿园
--
黄路集镇老街,形成于清末
--
友爱村濮家旧居,建于清光绪年间
--
建于民国后期的四墩更楼,后经多次修缮
--
解放初建立的六灶湾邮政代办所旧址
--
《黄路镇志》编纂人员:从左至右依次为冯秉锐、陈平龙、沈建、沈永泉
凡例
目录
序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成陆 境域
----
一、成陆
----
二、境域
--
第二节地质 地貌
----
一、地质
----
二、地貌
--
第三节土壤 植被
----
一、土壤种类与土属
----
二、植被
--
第四节生物资源
----
一、淡水水产资源
----
二、动物资源
----
三、植物资源
--
第五节气候与自然灾害
----
一、气候
----
二、自然灾害
--
第六节河流
----
一、南北向河流
----
二、东西向河流
----
三、其他干流
第二章建置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一、独立建置前
----
二、独立建置后
--
第二节集镇、村概况
----
一、集镇
----
二、行政村
----
三、居民委员会
--
第三节村宅和地名
----
一、自然村宅
----
二、地名小考
第三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状况
----
一、人口迁徒
----
二、人口构成
----
三、人口数量、密度与变化
----
四、人寿
----
五、外来人口
--
第二节计划生育
----
一、组织和队伍
----
二、法规依据
----
三、计划生育工作与出生率
第四章政党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黄路地区的组织及活动
----
一、解放前的中共组织及活动
----
二、解放后的中共组织及活动
----
附录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
----
附录
第五章政权
--
第一节解放前的政权
----
一、解放前的政权组织
----
二、解放前黄路地区的乡村政权机构成员
--
第二节解放后的政权
----
一、解放后至1 957年9月独立建制前的政权
----
二、1957年9月独立建制后的政权
--
第三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二、历届政府领导成员名录
----
三、人民来信来访
----
附录
第六章群众团体 社会团体
--
第一节农民组织
----
一、农民抗日救国会
----
二、农民协会
----
三、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二节工会
--
第三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商会
--
第六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第七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八节红十字会
--
第九节残疾人联合会
--
第十节其他群众团体
----
一、书法协会
----
二、黄路地区归侨侨眷联合会
第七章治安 司法
--
第一节治安
----
一、解放前的治安管理
----
二、解放后的社会治安管理
--
第二节司法
----
一、司法机构
----
二、民事调解
----
三、人民陪审员
----
四、法律服务所
----
五、普法教育
第八章军事
--
第一节解放前黄路地区的地方武装
----
一、地方武装
----
二、国民党部队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武装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武装组织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武装几次较大的战斗
--
第三节兵役
----
一、解放前的兵役制度
----
二、解放后的兵役制度
--
第四节民兵
----
一、民兵组织
----
二、黄路镇(公社、乡)民兵组织与个人获奖情况
第九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活动
--
第三节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
一、全国示范窗口、先进个人
----
二、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各部门表彰的先进个人
----
三、上海市先进单位、表彰单位
----
四、南汇县(区)先进个人
----
五、南汇县(区)先进单位
----
六、南汇县“十佳好事”、“百件好事”
----
七、各界人士捐赠、捐物
第十章种植业
--
第一节生产关系变革
----
一、解放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
二、土地改革
----
三、农业合作社
----
四、人民公社
----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耕地 耕作制度
----
一、耕地
----
二、耕作制度
----
三、作物布局 茬口品种
--
第三节农业科技
----
一、品种改良
----
二、植物保护
----
三、肥料
----
四、农机 农具
----
五、农业技术革新
--
第四节主要农作物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三、林业
----
四、特色农业
--
第五节农业管理与服务
----
一、农业管理机构
----
二、农业服务机构
第十一章养殖业
--
第一节机构设置及沿革
--
第二节传统养殖业
----
一、养猪
----
二、养牛
----
三、养羊
----
四、养兔
----
五、养鸡
----
六、养鸭
--
第三节特种养殖业
----
一、养蜂
----
二、养貂
----
三、奶牛饲养
--
第四节畜牧场 兽医站
----
一、畜牧场
----
二、畜牧兽医站
--
第五节水产养殖
----
一、鱼类资源
----
二、内河养殖、捕捞
----
三、水产大队 渔政管理站
--
第六节规模养殖户选介
----
一、陈明德养鸡专业户
----
二、杨桂娟“四自”科学养猪场
----
三、顾文彬、邬龙泉、储伯根奶牛饲养专业户
第十二章水利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水利建设组织机构
--
第三节主要水利建设工程
----
一、翻荒、填河造田
----
二、开河 疏浚
----
三、大治河开挖工程
--
第四节农田灌溉
----
一、1982年前的农田排灌设施建设
----
二、1982年后的排灌设施建设
----
三、黄路排灌站
第十三章工业 建筑业
--
第一节工业
----
一、管理机构
----
二、私营工业和手工业
----
三、合作社和公私合营工业、手工业
----
四、乡村工业
----
五、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
----
六、主要工业企业选介
--
第二节建筑业
----
一、机构 设备
----
二、主要建设工程
第十四章商业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一、商户 商站
----
二、贸易市场
----
三、二团乡供销合作社
--
第二节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对私改造前的基本情况
----
二、对私改造的基本做法
----
三、对私改造后的商业体制和人员安排
--
第三节黄路供销合作社
----
一、供销合作社的建立
----
二、机构设置
----
三、购销业务
----
四、企业管理
----
五、机构及经营机制改革
--
第四节粮油管理与水产、食品购销
----
一、粮油管理
----
二、水产购销 食品购销
--
第五节商业企业改革
----
一、商业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几种形式
----
二、转制后黄路镇的商业概况
--
第六节商业街及集市贸易建设
----
一、新兴的四墩小集镇
----
二、黄路镇农民新街和集市贸易
第十五章交通 邮电
--
第一节交通
----
一、解放前的水、陆交通
----
二、解放后的水、陆交通
----
三、桥梁与道路
--
第二节运输
----
一、解放前的运输业
----
二、解放后的运输业
--
第三节邮政 电信
----
一、邮政
----
二、电信
第十六章财政 税务 金融
--
第一节财政
----
一、机构设置
----
二、财政收支
--
第二节税务
----
一、税务机构
----
二、税种及税制改革
--
第三节金融
----
一、典当 高利贷 贴现
----
二、黄路信用合作社
----
三、中国农业银行黄路支行
----
四、存款 贷款
----
五、保险 证券
第十七章镇村建设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集镇建设
--
第三节乡村建设
--
第四节供水供电供气
----
一、供水
----
二、供电
----
三、供气
--
第五节土地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
----
三、土地利用规划
第十八章民政 劳动 社会保障
--
第一节民政
----
一、机构设置
----
二、优抚 安置
----
三、村级民主建设
--
第二节劳动与就业
----
一、下放职工安置
----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安置
----
三、支边 支疆
----
四、就业
--
第三节社会保障
----
一、社会救助
----
二、养老保险
----
三、合作医疗与医疗保险
第十九章教育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私塾 新学 小学
----
一、私塾
----
二、新学
----
三、小学
----
四、旧学制与教材、教法
----
五、农民教育馆
--
第三节解放后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教师队伍
----
二、学前教育
----
三、小学教育
----
四、中学教育
----
五、成人业余教育
--
第四节教材、教法与改革
----
一、学制变更
----
二、考试制度变更
----
三、教材与改革
--
第五节主要学校简介
----
一、黄路镇中心幼儿园
----
二、黄路中心校
----
三、黄路镇初级中学
----
四、黄路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
----
五、黄路希望学校
第二十章文化
--
第一节民间传统文化
----
一、茶馆
----
二、清音班
----
三、军乐队
----
四、龙灯
----
五、元宵灯会
----
六、戏班
--
第二节民间艺人及诗文
----
一、诗文
----
二、民间艺人
--
第三节群众文化
----
一、组织机构
----
二、文化设施建设
----
三、文化团体与活动
--
第四节文物 古迹
----
一、古船
----
二、银元
----
三、古建筑
--
第五节民间文艺
----
一、民间故事
----
二、民歌
--
第六节诗文 书画
----
一、诗文
----
二、书画
----
三、木雕
----
四、塑像
第二十一章卫生 体育
--
第一节卫生
----
一、解放前的卫生状况及主要疫情
----
二、解放前的医疗机构和药铺
----
三、解放初的医疗卫生事业
----
四、传染病防治
----
五、爱国卫生运动
----
六、妇幼保健
----
七、黄路镇卫生院
----
八、合作医疗 村卫生室
----
九、名医
--
第二节体育
----
一、解放前的体育活动
----
二、解产后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二章社会生活
--
第一节人民生活
--
第二节民俗
----
一、岁时节庆
----
二、婚嫁喜庆、丧葬
----
三、宗祠
----
四、旧时陋俗
--
第三节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天主教
----
四、耶稣教
----
五、庙宇
--
第四节谚语 方言
----
一、谚语
----
二、方言
----
三、谜语
第二十三章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略
----
陈明初
----
沈浩初
----
杨而墨
----
濮气云
----
沈仲甫
--
第二节革命烈士传略
----
潘金银
----
瞿房九
----
马国富
----
曹福林
----
倪小毛
----
奚来根
----
钟炎兴
----
龚永庚
----
储秋生
----
杨秋安
----
孙来生
----
马培荣
----
王水根
----
沈根生
--
第三节人物简介
----
杨光明
----
钟宪时
----
钟学礼
----
谈德清
----
谈世忠
----
朱长超
----
沈德方
--
第四节能工巧匠
----
储阿祥
----
王野三
----
葛顺
----
蔡炎生
----
倪银观
--
第五节乡贤名士
----
顾长庆
----
唐云达
----
杨思义
----
瞿元亮
--
第六节人物表
--
附录
第二十四章专记
--
一、侵华日军罪行录
--
二、黄路地区革命斗争史实选录
--
三、三峡库区移民安置
--
四、各类事故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