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县志

什邡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历史以及自然地理、人口、文化、人物、社会风土等。

内容时限: 1911-1983

出版时间: 1988年09月

目录

封面
什邝县志
图片
-- 什邝县城平面图
-- 什邝县交通图(解放初期)
-- 什邝主要厂矿及电力分布图
-- 县城鸟瞰一角
-- 春满什邡
-- 中共什邡县委
-- 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
-- 县政府办公大楼
-- 人民政协什邡县委员会
-- 中共什邡县委修志领导小组
-- 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接见县川剧团青年演员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视察光明烟厂
-- 国务委员陈慕华视察什邡
-- 联合国马铃薯研究中心人员来县考察
-- 世界卫生组织人员来县考察
-- 尼泊尔友人来县访问
-- 全国绿化先进县
-- 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
-- 交通部授予县汽车队奖杯奖状
-- 县汽车队
-- 县汽车运输公司客运站
-- 县城青年街
-- 新建西顺城大街
-- 纵贯县境的公路铁路
-- 燕子崖公路
-- 四通八达的“翠云廊”
-- 红东大桥
-- 石亭江防洪大堤
-- 马井大桥
-- 农房新貌
-- 矿山新貌
-- 油菜
-- 晒烟
-- 蒜苔
-- 生猪
-- 养鱼
-- 农户庭院经济
-- 柑桔园
-- 天鹅林区
-- 西城区集市
-- 工农兵电站
-- 红星煤矿
-- 川西化工厂
---- 厂貌
---- 黄磷产品
---- 微机控制车间
---- 生活区
-- 磷化工厂
---- 厂貌
---- 电炉车间
---- 磷化工产品
-- 磷肥厂生活车间
-- 亭江化工厂(生产硫化油)
-- 亭江机器厂三车间的160毫米落地镗床
-- 农药厂
-- 氮肥厂
-- 引进的日本印刷设备
-- 设计印制的部份包装产品
-- 什邡香肠
-- 水泥厂产品
-- 水泥厂
-- 什邡板鸭
-- 名优酒类
-- 重庆啤酒厂什邡分厂
-- 卷烟车间
-- 产品
-- 丝绸厂
-- 深圳——什邡进口汽车零配件联合经营部
-- 什邡中学
-- 什邡第一职业中学
-- 农村基点小学
-- 方亭镇第一幼儿园
-- 幼儿园小提琴班
-- 县图书馆
-- 留春苑公园
-- 竹溪公园
-- 龙居古刹
-- 清翰林罗光烈墨迹
-- 烈士陵园
-- 清初福建移民林氏墓碑
-- 唐代金腰带
-- 宋代龙泉窑瓷器
-- 张师古著<三农纪>
-- 历代什邡县志
-- 蓥华山佛光
-- 蓥华山瀑布
-- 蓥华山日光
-- 古瀑口
-- 古银杏
-- 县人民医院
-- 电影院
-- 体育中心一角
-- 女子龙灯
目录
1卷首
--
--
-- 凡例
-- 中共什邡县委修志领导小组成员
-- 什邡县志编辑委员会成员
-- 概述
-- 大事记述
2建置沿革志
-- 导语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县名
------ 1汁邡长印
------ 2汁邡丞印
------ 3汁邡古尉
---- 第二节沿革
-- 第二章政区
---- 第一节县界
------ 示意图一
------ 示意图二
------ 示意图三
------ 示意图四
------ 示意图五
---- 第二节区划
------ 民国二十四年行政区划示意图
---- 第三节社(乡)镇
3自然地理志
-- 导语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断层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山区
---- 第二节丘陵
---- 第三节平原
-- 第三章水系
---- 第一节地上水
------ 附:石亭江源流资源统计表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区系
---- 第二节温度
------ 什邡县四季划分表 单位:℃
------ 什邡县历年(1959-1983)各地月平均气温 单位:米、摄氏度
------ 什邡各地积温度
------ 什邡地面水水温表(75-76年平均值)
------ 1959-1983年5-20厘米地图表 单位:厘米、摄氏度
---- 第三节湿度
------ 各月相对湿度百分表 单位:百分率
------ 各月蒸发量表 单位:毫米
---- 第四节降水
------ 什邡县(1959-1983)1-12月份各地平均降雨量统计表 单位:毫米、米
------ 什邡县平坝区历年分月平均降雨日数
---- 第五节日照
------ 什邡县分区分月平均日照表 单位:小时
---- 第六节风向
------ 什邡城郊分月平均风速(1970-1983年计) 单位:米/秒
------ 什邡城郊分月大风表(风速:米/秒)
------ 大风出现频率串表
-- 第五章资源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水能
---- 第三节矿藏
---- 第四节植物
------ 什邡县植物垂直分布示意图
---- 第五节动物
-- 第六章灾害
---- 第一节地震
------ 历史上对什邡地区有影响的地震统计表
---- 第二节水灾
------ 附:历年洪涝出现次数及频率表
---- 第三节旱灾
---- 第四节泥石流
---- 第五节其它
4人口志
-- 导语
-- 第一章状况
---- 第一节源流
---- 第二节发展
------ 解放后历年人口发展状况 使用单位:人、亩、斤
------ 什邡县解放后历年人口出生、死亡、净增率示意图
------ 什邡县清代中叶至1983年户口统计
---- 第三节分布
------ 什邡县各乡镇人口分布表
-- 第二章结构
---- 第一节城乡
------ 什邡县城乡人口组合表
---- 第二节性别
------ 什邡县人口性别统计(代表年度)
---- 第三节年龄
------ 民国后期人口年龄状况 单位:人、岁
------ 普查中人口年龄状况 单位:人、岁
------ 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比较图 单位:人、岁、百分比
------ 什邡县1982年高寿老人统计表
---- 第四节行业 职业
------ 1982年人口普查时不在业人口状况统计 单位:人
------ 1982年待业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表 单位:人
---- 第五节文化程度
------ 六岁以上人口文化程度结构表 单位:人
------ 1982年什邡县在业人口职业分布状况和文化程度统计表 单位:人
------ 1982年什邡县在业人口行业分布状况和文化程度统计表 单位:人、%
------ 一九八二年普查人口文化程度结构示意图
---- 第六节姓氏 婚姻 民族
------ 什邡县代表年度男女婚姻状况 单位:人
------ 县内各民族人口构成 单位:人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户政
------ 表一 什邡县民国时期实行组甲编保及人口籍别户口变化情况表
------ 什邡县各区保甲户口统计简略表(原名)
------ 什邡县民国三十五年人口分月异动统计表
---- 第二节普查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进程
---- 第二节方法
---- 第三节政策和措施
---- 第四节效益
------ 什邡县历年实行计划生育、晚婚、优生情况 单位:人、岁
------ 1979、1980、1981年系根据什邡县统计局资料
------ 1982、1983年系根据什邡县妇幼保健站提供资料
------ 对30岁、40岁、50岁年龄妇女育龄现有子女人数抽样调查统计
------ 附图
5党政志
-- 导语
-- 第一章党派群团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县纪委执行党纪处分情况表
------ 部分年度来信来访统计表
---- 第二节群众团体
------ 解放后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和会员发展的基本情况表 (单位:个、人)
------ 学会、协会统计表
---- 第三节中国民主同盟(小组)
---- 第四节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及其他
-- 第二章政权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代议制机构
---- 第二节人民政权的权力机构--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第三节政府
------ 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九年区署设置人员情况表
------ 区、乡、镇保甲数统计表
------ 三个镇居民委员会情况表
------ 地名录编印定案的建制单位如下:(数字按1979年底统计)
---- 第四节人民政协
------ 县政协成员各阶段构成情况表
------ 什邡县政协(含全身)历届主要干部表
-- 第三章政事纪要
---- 第一节辛亥革命前后
---- 第二节“川政统一”前后
---- 第三节抗日战争至解放前夕
---- 第四节解放初期
------ (表一) 土地改革前后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表 单位:市亩、万斤
------ (表二) 土地改革前后农村耕地占有情况 单位:市亩:万斤
---- 第五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第六节动乱的十年
---- 第七节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时期
6政法志
-- 导语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解放以后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解放以后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解放以后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民国时期
---- 第二节解放以后
7民政志
-- 导语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地方选举
---- 解放后什邡县普选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褒扬抚恤
---- 第一节优军、优属、优抚
------ 什邡县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八年发放优待上报统计表
------ 解放后优待农村烈军属、荣复退军人(代表年)情况表
------ 解放后定期、临时补助优抚对象表
---- 第二节褒恤
---- 第三节退役官兵的安置
-- 第四章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什邡县解放后农村救济款发放表 金额:元
------ 自然灾害救济款、物发放(代表年)表 金额:元
-- 第五章婚葬改革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 全县火化尸体统计表
-- 第六章运粮支前
8军事志
-- 导语
-- 第一章地方武装及驻军
---- 第一节团防、驻军
---- 第二节人民武装(含:民兵建设)
-- 第二章军事活动
---- 第一节兵燹纪略
---- 第二节防区割据、八年抗战
---- 第三节平叛、剿匪(含:人防工程)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募、征兵(含:抓丁)
---- 第二节义务兵、志愿兵(含:预备役)
------ 解放后各年兵员征集统计表 单位:人
9经济综合管理志
-- 导语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国民经济计划
------ 第二个五计划时期粮食生产情况 (万元)
------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生产规划
------ 1982年和1983年农业生产计划
------ 1982年和1983年工业生产计划
------ 1982年-1983年商业购销计划
------ 农业 1949年至1983年各主要阶段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 工业 1949年至1983年各主要阶段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 商业 1949年至1983年各主要阶段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 1963年至1972年农业十年规划
------ 1978年至1985年农业生产计划
------ 1978年至1985年工业产值计划 单位:万元
------ 1978年至1985年工业产品计划
------ 修定后“六五”规划表
---- 第二节统计
------ 城乡居民收支变化情况调查(表一) 金额:万元
------ 1952年城镇居民生活收支情况调查(表二) 户主:李代林
------ 1963年农村社员家族生活支付情况调查(表三) 地点:四平公社
------ 1982年农民家族收支情况调查(表四)
------ 城乡居民主要商品供应情况调查(表五)
--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集市贸易
---- 第二节工商登记
------ 1956年第二次工商登记统计表
------ 1964年12月10日第三次工商登记统计表
------ 1983年底、全县国营、集体工商企业统计表
---- 第三节扶持个体经济
---- 第四节打击投机倒把
---- 第五节经济合同
---- 第六节商标管理
-- 第三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方针政策
---- 第二节物价调整变化
---- 第三节检查监督
-- 第四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计量
---- 第二节标准
-- 第五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管理沿革
---- 第二节市场调节
-- 第六章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农村
---- 第二节城镇
---- 第三节人事
------ 什邡县干部情况统计表
------ 1950年至1962年大专毕业生工作分配情况表
------ 1950年至1962年大专毕业生任职情况表
------ 迄至1965年2月止,中专毕业工作情况
------ 1982年和1983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情况
10农业志
-- 导语
---- 农业总产值表 单位:万元
-- 第一章耕地
---- 第一节面积变化
---- 第二节土壤类型
---- 第三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二章水利
---- 第一节灌溉
---- 第二节江河治理、水土保持
---- 第三节管理
-- 第三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第四节耕作制
---- 第五节肥料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七节农业科技
---- 第八节农业机具
-- 第四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养殖业
---- 第二节种植业
---- 第三节工副业
-- 第五章社队企业
---- 第一节企业的发展
---- 第二节企业门类
---- 第三节经济效益
---- 第四节利润分配
-- 第六章集体农业的经营管理
---- 第一节经营管理
---- 第二节收益分配
---- 第三节粮食分配
------ 粮食分配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斤
---- 第四节农业生产责任制
11晒烟志
-- 导语
-- 第一章引种与发展
---- 第一节引种
---- 第二节发展
---- 第三节卷烟
---- 第四节流通
---- 第五节效益
-- 第二章栽培与加工
---- 第一节什邡晒烟特点
---- 第二节晒烟良种
---- 第三节育苗
---- 第四节大田管理
---- 第五节加工
12林业志
-- 导语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森林
---- 第二节树种
---- 第三节林副产品
-- 第二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采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造林
---- 第四节抚育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
---- 第二节封山育林
---- 第三节森林防火
---- 第四节防治病虫
-- 第四章森林采伐
---- 第一节计划采伐
---- 第二节零星采伐
---- 第三节过度采伐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林权
---- 第二节责任制
---- 第三节木材管理
---- 第四节狩猎管理
---- 第五节育林基金
-- 第六章花果
---- 第一节果树
---- 第二节花卉
13工业志
-- 导语
-- 第一章卷烟工业
-- 第二章磷化工业
---- 第一节磷矿
---- 第二节磷肥
---- 第三节黄磷
-- 第三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农业机械
---- 第二节化工专用设备
---- 第三节石油钻采设备
---- 第四节铁道养路机械
---- 第五节纺织电机
---- 第六节饮食粮食机械
---- 第七节其它
-- 第四章建筑材料工业
---- 第一节石灰
---- 第二节水泥
---- 第三节砖瓦
---- 第四节其它
-- 第五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氮肥
---- 第二节农药
---- 第三节其它
-- 第六章煤炭工业
---- 第一节无烟煤
---- 第二节烟煤
-- 第七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水电
---- 第二节火电
---- 第三节供电
-- 第八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粮油加工
---- 第二节酿造食品
---- 第三节肉类加工
---- 第四节其它
-- 第九章木竹加工工业
---- 第一节木制品
---- 第二节竹制品
-- 第十章造纸印刷包装工业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节包装
-- 第十一章纺织、缝纫、制鞋工业
---- 第一节纺织
---- 第二节缝纫
---- 第三节制鞋
-- 第十二章其它工业
---- 1949年至1983年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 第十三章“下马”工业
-- 第十四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
---- 第二节企业
-- 第十五章管理制度
---- 第一节生产计划
---- 第二节民主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 第四节科学技术
---- 第五节经济核算
14交通志
-- 导语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广木、广岳线)
-- 第二章桥梁
---- 第一节索桥
---- 第二节木桥
---- 第三节石桥
---- 第四节拱桥
---- 第五节混凝土桥
-- 第三章渡口
-- 第四章运输
---- 第一节人、畜力
---- 第二节柴油三轮车
---- 第三节汽车、拖拉机
---- 第四节火车
---- 第五节水运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路政
---- 第二节安全
---- 第三节养护
---- 第四节绿化
-- 第六章营运
---- 第一节县车队
---- 第二节运输公司
---- 第三节运输社(队)
15邮电志
-- 导语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 第二章网络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线路
-- 第三章业务
---- 第一节邮递
---- 第二节通讯
16财税志
-- 导语
---- 什邡县解放后财政上缴数量升降图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田赋(农业税)
---- 第二节企业上缴
---- 第三节工商税收
---- 第四节其它
-- 第三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行政、事业费
---- 第二节经济建设投资
---- 第三节支农资金
---- 第四节其它支出
-- 第四章债券
---- 第一节公债
---- 第二节国库券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预算管理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第三节财税监察
17金融志
-- 导语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钱业、字号、典当
---- 第二节合作金融
---- 第三节银行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种类
---- 第二节流通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农业贷款
---- 第二节工业贷款
---- 第三节商业贷款
---- 第四节基本建设贷款
-- 第四章存储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储蓄
-- 第五章结算
---- 四川省银行什邡办事处汇出、汇入款累计表 单位:万元
-- 第六章保险
-- 第七章金库、拨款
---- 第一节金库
---- 第二节拨款
18商业志
-- 导语
-- 第一章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全民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什邡县社队企业供销公司历年经营情况统计表 单位:百元
------ 什邡县社队企业展销门市部经营情况统计表 单位:百元
------ 什邡县社队企业建工建材公司经营情况统计表 单位:百元
------ 各公社社队企业供销经理部经营情况统计表 单位:百元
-- 第二章商场
---- 第一节城乡市场
---- 第二节名街闹市
---- 第三节传统庙会及物资交流会
---- 第四节夜市
---- 第五节网点
---- 第六节流动摊点
-- 第三章购销
---- 第一节百、文、针、纺
---- 第二节五、交、化工
---- 第三节糖、盐、烟、酒
---- 第四节煤炭、石油
---- 第五节肉食品
---- 第六节蔬菜、水产
---- 第七节化肥、农药、农机具
---- 第八节日杂、废旧
---- 第九节土产、果品
---- 第十节外贸物资
---- 第十一节中药、西药
---- 第十二节棉、麻、晒烟
---- 第十三节建筑材料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三节名食品
-- 第五章粮食油料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供应
---- 第三节票证
---- 第四节积谷、地方机动粮
---- 第五节仓储
---- 第六节调运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帮会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四节扶持商品生产
19城乡建设志
-- 导语
-- 第一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场镇
-- 第二章管理
---- 第一节房地产
---- 第二节建设管理
---- 第三节建筑技术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污染治理
20教育志
-- 导语
-- 第一章组织及管理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专业机构
---- 第三节教育团体
---- 第四节管理
-- 第二章教育
---- 第一节学校教育
---- 第二节成人教育
---- 第三节教育内容和方法
---- 第四节教师
21文化志
-- 导语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演唱
---- 第二节民间艺术
---- 第三节书画、摄影
---- 第四节文艺创作
---- 第五节展览
-- 第二章影剧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戏剧
---- 第三节演出场地
-- 第三章图书
---- 第一节发行
---- 第二节阅览
-- 第四章名胜、文物古迹
---- 第一节名胜
---- 第二节文物古迹
---- 第三节保护和修复
-- 第五章新闻、广播
---- 第一节新闻报导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六章修志
---- 第一节始修
---- 第二节续修、重修
---- 第三节新修
22卫生志
-- 导语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及所属团体
---- 第二节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章医药
---- 第一节中医药
---- 第二节西医药
---- 第三节科研与培训
-- 第三章防疫和妇幼卫生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三节防疫
---- 第四节妇幼保健
23体育志
-- 导语
-- 第一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传统活动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职工体育
---- 第四节农村体育
---- 第五节体育设施
-- 第二章培训、竞赛
---- 第一节业余体校
---- 第二节各级竞赛
---- 第三节人材输送
24社会风土志
-- 导语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基督教
-- 第二章社会组织
---- 第一节袍哥
---- 第二节青帮
---- 第三节一贯道
---- 第四节红灯教
---- 第五节同善社
-- 第三章会馆(宗祠)、行会
---- 第一节会馆、家谱
---- 第二节行会
-- 第四章风俗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庆贺
---- 第四节衣、食、住、行
---- 第五节庙(香)会
---- 第六节节日
---- 第七节恶风陋习
---- 第八节迷信和禁忌
---- 第九节社会主义新风
-- 第五章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四节行话和隐语
---- 第五节乞讨唱词拾零
---- 第六节号子
---- 第七节民谣、民歌
-- 第六章民间传说
25人物志
-- 导语
-- 第一章传记
---- 卫元嵩
---- 马道一
---- 曹山
---- 王康衢
---- 朱音恬
---- 张宗法
---- 纪大奎
---- 王光甸
---- 樊泽举
---- 罗光烈
---- 张煜
---- 冯誉(马总)
---- 吴江
---- 许旭山
---- 刘万普
---- 周海泉
---- 刘骏达
---- 孙路平、陈文高
---- 刘育仁
---- 宣天爵
---- 王叔言
---- 阎崇勋
---- 林尚勋
---- 汤德元
---- 汪成福
---- 张兆福
---- 俞栋材
---- 毛羽宾
---- 邓登会
---- 朱朝富
-- 第二章事略
---- 雍齿
---- 杨宣
---- 楚安
---- 陈岩夫
---- 王普
---- 李发
---- 李淑常
---- 了恩
---- 明本
---- 刘克学
---- 韩宸
---- 贾梁
---- 曹楷
---- 胡之鸿
---- 丁士一
---- 李霖
---- 史进爵
---- 王震宇
---- 唐绥
---- 达彻
---- 孙介嘏
---- 彭锡珖
---- 颜台英
---- 罗绍芳
---- 黄鲁溪
---- 邵镇
---- 钟寿康
---- 吴相富
---- 陈功朝
---- 何明顺
---- 冯庆榆
---- 冯庆树
---- 冯庆樾
---- 曾誉仕
---- 刘代君
---- 吕武塘
-- 第三章名表
-- 第四章英名录
---- 第一节抗日阵亡将士(171人)
---- 第二节解放战争牺牲烈士(18人)
---- 第三节抗美援朝牺牲烈士(133人)
---- 第四节西藏平叛牺牲烈士(30人)
---- 第五节芦花黑水平叛及各地剿匪牺牲烈士(26人)
---- 第六节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烈士(3人)
---- 第七节解放后因公牺牲烈士(28人)
26附录
-- 导语
-- 历代旧志序
-- 考辨
-- 碑铭
-- 文征
-- 现代文选列目
-- 新修县志重要文存
-- 补遗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