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求全面、系统记述本村的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本志内容统合古今,记述时间上限不等高,下限至2006年底。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目录
封面
贾村志
题词
--
范仁贵为原山西省档案局副局长、研究员、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
任招振为中共尧都区委副书记
--
杜敏为中共尧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
杨一民为尧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王闫根为尧都区副区长
--
刘林林为泽林医院院长
--
范珍明为洪洞县书协主席
《贾村志》编纂委员会
《贾村志》编辑部
前言
图片
--
尧都区行政区划图
--
2006年贾村现状图
--
贾村是山西省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998年兴建的村门楼高13.5米,宽28米。
--
贾村两委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党员活动室,乡人大代表活动室,村民代表会议室及两委各职
--
2007年6月1日,临汾市市委书记王国正在贾村调研时与镇、村领导合影。
--
2006年10月临汾市市长李天太等领导在贾村视察工作。
--
尧都区委副书记任招振在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与村镇领导合影(2006年10月)
--
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长记。
--
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战斗,带领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创业。
--
贾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0名,其中男35名,女5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
每月一日全体党员参加支部组织活动。
--
贾村民兵军训合影(2000年8月)
--
90年代开始,村民主理财组定期进行财务审理。
--
联营货场办公楼外景。
--
出入货场的运输车辆川流不息。
--
1993年兴建联营货场。1994年投入运营,从事煤、焦、铁、矿产品等发运业务,年吞吐量200万吨以上
--
董事长蔡求进
--
总经理陈长记
--
董事会成员
--
监事会成员
--
满载煤、焦的专列发往北京、天津等地。
--
货场共设390个货位,图为生铁站台货位。
--
专列装载生铁发往唐山等地。
--
民居客厅
--
村民住宅、经商两用房。
--
宅院大门
--
贾村村民住房由60年代土木结构,2000年后变为砖混结构平房、楼房。
--
贾村富民路街景。
--
晾晒粉条。
--
机械制做粉条。
--
手工制做粉条。
--
粉条生产是贾村传统产业,集体化时是生产队重要副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
贾村在70年代是全县农业生产先进单位。1996年村委会购置新疆二号联合收割机,为村民免费收割。
--
1993年村委会引资兴办万宝铁厂。
--
1996年村委会购置铁牛55拖拉机,为村民免费耕种。
--
1975年生产队购置手扶拖拉机。
--
实行责任制后,村民自购四轮拖拉机。
--
1958年开始使用电力。2006年电力总容达840千伏安。
--
2006年临汾市城北客运站在贾村兴建落成,为国家二级标准客运枢纽站。
--
城北客运站占地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9平方米。
--
临汾市最大的民营医院泽林医院全景。
--
泽林医院院长刘林林。
--
泽林医院医生会诊。
--
泽林医院医生下乡义诊。
--
贾村小学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
--
贾村小学师生做课间操。
--
贾村小学图书室一角。
--
镇村领导与贾村小学师生庆祝教师节留影。
--
贾村学校旧貌(1984-1999年)
--
贾村村委会庆祝第十七个教师节会场。
--
教师备课。
--
学生活动课。
--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院长王杏元
--
学院教学大楼外景
--
学院获得的荣誉
--
学院计算机教室
--
初中军乐队表演
--
篮球比赛
--
学生进行军训
--
学生大型歌舞表演
--
副书记卢海生代表乡镇企业家陈长记参加临汾地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
--
副书记茹全锁代表陈长记书记参加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支部书记培训班。
--
龙盛酒家
--
城外城酒家
--
个体汽车修理中心
--
国庆商店
--
荣誉榜
--
徐林元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
--
马成林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
马登泰抗美援朝奖章奖品
--
徐林元退伍证
--
临汾县政府赠陈英义锦旗
--
书法张永禄
--
书法岳卫星
--
绘画《瑞雪丰年》张永禄
--
绘画《黄山奇石》张永禄
--
岳卫星书法卢海生对联
--
茹福锁绘画张效先对联
--
张永禄国画
--
张永禄国画
--
茹福锁画
--
马玉兰刺绣
--
面塑
--
灰陶粮仓
--
陶狮灯盏
--
神祗
--
五铢钱
--
祖宗牌位
--
锭子
--
罗子(罗网)
--
木轮车车轮
--
水车木斗
--
轱辘
--
铁刨
--
油磨
--
鞋馏子
--
铁锁
--
铜锁
--
小铜钹(玩具)
--
马灯
--
锡铁灯盏
--
《贾村志》编委会人员合影。
--
主编陈长记与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一起研究修志工作,解决问题。
--
《贾村志》编辑部人员合影。
--
《贾村志》评审会合影留念
--
贾村人全家福照
--
李织女
--
贾永兴
--
韩景珍
--
卢殿元
--
李银
--
叶沙女
--
刘金仙
--
徐囡娃
--
茹春英
--
亢小白
--
寒春英
--
王月红
--
杨偏
--
党支部,村委会每年九九重阳节为六十岁以上老人赠送福利品、毛毯、棉大衣、棉被、夏凉被、床单等。
--
60岁以上老人凭粮本每季人均领面50公斤
--
贾村《粮本》
--
贾村《福利册》
凡例
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位置境域
--
第二节 隶属沿革
--
第三节 村名地名由来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四节 地质地貌
--
第五节 土壤植被
--
第六节 气候特征
--
第七节 气象要素
--
第八节 物候
--
第九节 自然资源
--
第十节 自然灾害
第三章 居民今昔
--
第十一节 姓氏
--
第十二节 常住人口
--
第十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十四节 人口变动
--
第十五节 婚姻家庭
--
第十六节 计划生育
--
第十七节 居民生活
第四章 经济述略
--
第十八节 所有制
--
第十九节 经营体制
--
第二十节 经济管理
--
第二十一节 生产力
--
第二十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二十三节 经济参量
第五章 传统农业
--
第二十四节 耕地
--
第二十五节 作物品种产量
--
第二十六节 农事活动
--
第二十七节 生产装备
--
第二十八节 技术措施
--
第二十九节 经营管理
第六章 水利林牧
--
第三十节 水利
--
第三十一节 林业
--
第三十二节 畜牧业
第七章 村办工业
--
第三十三节 粉坊
--
第三十四节 其它作坊
--
第三十五节 小手工业
--
第三十六节 其它行业
第八章 交通邮电
--
第三十七节 道路
--
第三十八节 运输
--
第三十九节 联营货场
--
第四十节 邮电
第九章 商业服务
--
第四十一节 摊贩店铺
--
第四十二节 服务业
第十章 党政群团
--
第四十三节 中共基层党组织
----
马登权
----
徐天根
----
陈长记
----
茹全锁
----
岳林星
--
第四十四节 村政机构
----
韩景珍
----
贾国华
----
蒙小碾
----
张福龙
----
赵平安
----
卢海生
----
高东莲
--
第四十五节 群众团体
第十一章 村政村务
--
第四十六节 基本建设
--
第四十七节 村务工作
第十二章 良风美德
--
第四十八节 热爱集体为民除害
--
第四十九节 敬老爱幼乐于助人
--
第五十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第五十一节 村规民约和谐共建
第十三章 教学育人
--
第五十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五十三节 初等教育
--
第五十四节 成人教育
第十四章 卫生体育
--
第五十五节 医疗卫生
--
第五十六节 体育
第十五章 文化艺术
--
第五十七节 文物古迹
--
第五十八节 碑记
--
第五十九节 作品选
--
第六十节 锣鼓曲牌
--
第六十一节 民间工艺
--
第六十二节 档案
--
第六十三节 传说
第十六章 谚语方言
--
第六十四节 歇后语
--
第六十五节 谚语
--
第六十六节 民谣
--
第六十七节 土语
第十七章 风俗民情
--
第六十八节 民情习性
--
第六十九节 衣食住行
--
第七十节 器物用具
--
第七十一节 婚丧喜庆
--
第七十二节 岁时节日
--
第七十三节 禁忌陋习
第十八章 人物春秋
--
第七十四节 人物传
----
马成林
----
卢德元
----
陈英义
----
徐林元
----
岳增珍
----
刘兴海
----
马登泰
----
南天尚
----
岳增瑜
----
张志仁
----
蒙伟正
----
张成仁
----
戴济生
--
第七十五节 人物表
--
第七十六节 人物录
----
罗嘉祥
----
罗家祺
----
张效先
----
马占国
----
张振华
----
赵新国
----
张新民
----
岳卫星
----
蒙江录
----
武如心
----
卢桂香
----
张志勇
--
第七十七节 贤能巧匠
----
马玉兰
----
张东升
----
张永禄
----
马香莲
----
卢福元
----
杜玉珍
----
张福余
----
李桂芳
----
马东锁
----
茹磨锁
----
李天顺
----
岳云河
----
罗嘉友
----
卢广生
大事记略
附录文选
--
一、报告
--
二、工作安排方案
--
三、决定记录
--
四、文摘
修志始末
特邀编纂人员名录
--
贾生金
--
张百记
--
王文生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