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志

阿克苏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阿克苏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1年11月

目录

封面
阿克苏市志
版权页
图片
-- 阿克苏市区图
-- 新建住宅楼群
-- 北大街夜景
-- 多浪公园
-- 王震与支边青年在一起(一九五六年)
-- 乔石视察阿克苏(一九九○年)
-- 王恩茂来阿克苏视察(一九八八年)
-- 稻田
-- 收割
-- 长绒棉田
-- 拾花
-- 放鸭
-- 捕鱼
-- 苹果园
-- 苹果
-- 麦田
-- 果实
-- 甜菜
-- 胡杨林
-- 塔里木河
-- 沙棘
-- 市塑料厂地膜车间
-- 建筑化工厂
-- 大光毛纺厂
-- 糖厂
-- 纺织车间
-- 疆南春商场
-- 大巴扎一角
-- 文明服务
-- 长绒棉待运
-- 托木尔饭店
-- 塔里木农垦大学教学楼
-- 电化教学
-- 早操
-- 职工业余乐团排练节目
-- 阿拉尔电视转播台
-- 人民生活
-- 600余年老桑树
-- 市区大清真寺
-- 黎·穆塔里甫墓
-- 附图
-- 阿克苏市区域图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 置
-- 第一章 区域沿革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朝时期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侯
---- 第一节 光照
---- 第二节 热能
---- 第三节 降水
---- 第四节 湿度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四季特点
---- 第七节 物侯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湖泊水泉
---- 第三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碱害
---- 第二节 雨灾
---- 第三节 水灾
---- 第四节 春旱
---- 第五节 风灾
---- 第六节 雹灾
---- 第七节 霜冻低温
---- 第八节 地震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增长分布
---- 第一节 增长速度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族别
---- 第二节 性别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年龄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六节 家庭规模
------ [附]百岁老人简介
-------- 努尔·木合吐拉
-------- 依不拉因·赛衣提
-------- 玉素甫·肉孜
-------- 马木提·买买提力
-------- 吐尔地·吾守尔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第四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市区概况
---- 第二节 市政服务机构
---- 第三节 环境
---- 第四节 市政建设
---- 第五节 房地产
---- 第六节 规划工作
-- 第二章 农村建设
---- 第一节 “五好”建设
---- 第二节 自然镇建设
-- 第三章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四节 军民共建文明单位
---- 第五节 学先进活动
---- 第六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七节 清除精神垃圾
---- 第八节 “三优一学”活动
第五编 农 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减租反霸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作物种类及分布
---- 第二节 种植面积及产量
---- 第三节 种植技艺
---- 第四节 耕作制度
---- 第五节 水稻
---- 第六节 小麦棉花甜菜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分布
---- 第二节 树种及育苗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病虫害及天敌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四章 园艺
---- 第一节 果类
---- 第二节 核桃
------ [附] 核桃之乡漫步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西瓜、甜瓜
---- 第五节 花卉
-- 第五章 牧业
---- 第一节 草场
---- 第二节 放牧结构
---- 第三节 牧业建设
---- 第四节 畜种改良
---- 第五节 饲养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七节 经营管理
-- 第六章 副业
---- 第一节 家禽
---- 第二节 蚕桑
---- 第三节 养蜂
---- 第四节 酿酒
---- 第五节 编织、挖盐
---- 第六节 狩猎
-- 第七章 水产
---- 第一节 养鱼水面
---- 第二节 鱼种鱼苗
---- 第三节 养鱼
-- 第八章 农机具
---- 第一节 农机具分述
---- 第二节 农机动力
---- 第三节 作业水平
---- 第四节 维修制造
---- 第五节 农机与油料供应
---- 第六节 农机监理
-- 第九章 水利
---- 第一节 灌溉水源
---- 第二节 灌区
---- 第三节 水利建设
---- 第四节 灌溉水分配与利用
---- 第五节 管理制度
-- 第十章 农业结构与效益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产出效益
------ [附]
-------- 一、调查材料
-------- 二、专业户介绍
第六编 农 垦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古代屯垦
---- 第二节 当代军垦
-- 第二章 垦区
---- 第一节 沙井子垦区
---- 第二节 塔里木垦区
-- 第三章 发展简述
---- 第一节 初期农垦
---- 第二节 农垦现状
---- 第三节 主要农垦工程
---- 第四节 主要工商企业
第七编 工业交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手工业
---- 第三节 纺织
---- 第四节 机械电力
---- 第五节 建材化工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七节 职工队伍
-- 第二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构成
---- 第三节 产品
---- 第四节 经营
-- 第三章 交通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民航
---- 第四节 陆运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四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经营
第八编 财政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赋税
------ [附] 哲德沙尔赋税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与流通
---- 第三节 现金管理与农业资金拨付
---- 第四节 存款
---- 第五节 信货
---- 第六节 信用社业务
---- 第七节 信托业务
---- 第八节 民间借款
---- 第九节 结算
---- 第十节 公债
---- 第十一节 保险
---- 第十二节 金银管理
第九编 商业外贸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 第四节 供销商业
---- 第五节 其他集体商业
---- 第六节 个体商业
---- 第七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购销业务
---- 第一节 市属商业概况
---- 第二节 石油购销
---- 第三节 五金交电购销
---- 第四节 百货购销
---- 第五节 纺织品购销
---- 第六节 食品购销
---- 第七节 城市饮食服务
---- 第八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九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三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购销
---- 第二节 储运
---- 第三节 加工
-- 第四章 外贸经营
---- 第一节 收购加工
---- 第二节 销售
第十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制订
---- 第二节 计划执行情况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价格变动
-- 第四章 计量
-- 第五章 工商行政
-- 第六章 审计
第十一编 党派团体
-- 第一章 国民党阿克苏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员活动
-- 第二章 中共阿克苏市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员
---- 第三节 党委工作与党代会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六节 党校教育
---- 第七节 纪律检查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民革阿克苏筹委会
---- 第二节 民盟塔农大支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社团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群众团体
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选举
---- 第四节 议案
------ [附]民国时期县参议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清代政权
------ [附]
-------- 1、阿克苏伯克
-------- 2、阿克苏回王
----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 第三节 人民政权
---- 第四节 政事辑要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历届政协会议
---- 第三节 政协工作
第十三编 民政劳动侨务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事业机构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扶贫工作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婚姻
---- 第七节 复员、转业军人安置
---- 第八节 收容遣返
---- 第九节 殡葬管理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四节 工资
-- 第三章 侨务信访
---- 第一节 侨务
---- 第二节 信访
第十四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清代警政
---- 第二节 民国警政
---- 第三节 人民公安机构
----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刑事侦破
---- 第七节 交通管理
---- 第八节 消防灭火
---- 第九节 户籍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民国检察机构
---- 第二节 人民检察
-- 第三章 法院
---- 第一节 清代民刑审判
---- 第二节 民国法院
---- 第三节 人民法院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机构
---- 第二节 司法工作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第十五编 军 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清代驻军
---- 第二节 民国驻军
----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驻军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兵役
---- 第四节 义务兵役
---- 第五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教育训练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人防机构
---- 第二节 人防工程
-- 第五章 兵事
---- 第一节 清代兵事
---- 第二节 民国兵事
----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进驻阿克苏
第十六编 教 育
-- 第一章 旧式教育
---- 第一节 学堂
---- 第二节 宗教学校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附]重点小学校简介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附]重点中学简介
---- 第四节 农业中学
-- 第三章 特殊教育
-- 第四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二节 技工学校
-- 第五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塔里木农垦大学
---- 第二节 成人高等教育
-- 第六章 工农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职工文化补习
---- 第三节 专业培训
-- 第七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校办工厂农场
---- 第二节 学工学农
-- 第八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教师
---- 第二节 经费设施
---- 第三节 招生
第十七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推广与研究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推广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二章 科普活动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第十八编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队伍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医疗设施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三章 防疫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其他常见病多发病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五章 维吾尔医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六章 药物
---- 第一节 药政
---- 第二节 中草药
---- 第三节 药材收购
---- 第四节 制药
---- 第五节 销售
第十九编 文化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民间文学
---- 第五节 文物古迹
---- 第六节 图书
---- 第七节 档案
---- 第八节 广播电视
---- 第九节 电影
---- 第十节 报刊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传统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学校体育
---- 第五节 训练竞赛
第二十编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维吾尔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其他民族
---- 第五节 民族工作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伊斯兰教
---- 第三节 佛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五节 其他宗教
---- 第六节 宗教事务
第二十一编 人民生活
-- 第一章 城镇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收入
---- 第二节 消费水平
-- 第二章 农牧民生活
---- 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农牧民生活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牧民生活
第二十二编 人 物
-- 第一章 传记
---- 播鲁只朵豁刺惕
---- 秃黑鲁·帖木尔
---- 穆哈穆德·本尼·阿布杜拉
---- 罗长祜
---- 玉素甫
---- 哈生木大阿訇
---- 鲁特夫拉·穆特里甫
---- 沙吾提·吾斯曼
---- 马俊武
---- 王奇芳
---- 王忠殿
---- 张代荣
---- 周国珍
---- 罗德清
---- 莫我若
---- 冯海应
---- 达尼西·亚库甫
---- 司马义·托乎提
---- 张占歧
---- 买合买提·哈吉育夫
---- 戴根发
---- 杜立海
---- 张耀奎
---- 温玉标
---- 黄昌佐
---- 刘学佛
-- 第二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文件选辑
-- 二、调查资料选辑
-- 三、诗文选
-- 四、轶事
编后记
阿克苏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阿克苏市志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