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正文第十四编 政 党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在域内建立组织并开展活动。 中国国民党冀县地方组织,自民国17年(1928年)建立“中国国民党冀县党务临时登记处”,至民国38年(1949年)其流亡党部消亡,存在22年。 中国共产党冀县地方组织,自民国18年(1929年)10月创建“六师党支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至2006年已有78年历史。民国27年(1938年)8月,中国共产党冀县委员会(简称“中共冀县县委”或“县委”)正式建立,域内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冀州市志要目
目录
卷三
--
第十四编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十五编 议会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议会
----
第二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六编 政府
----
第一章 州郡县衙
----
第二章 地方国民政府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十七编 人民政协 人民团体
----
第一章 人民政协
----
第二章 人民团体
--
第十八编 综合政务
----
第一章 编制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三章 外事侨务
----
第四章 经济研究
----
第五章 信访
----
第六章 行政监察
----
第七章 档案与无线电管理
----
第八章 地方志编修
----
第九章 管理机构
--
第十九编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五章 管理机构
--
第二十编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制度
----
第二章 武装力量
----
第三章 民兵
----
第四章 抗日斗争
----
第五章 兵事
----
第六章 其他活动
卷四
--
第二十一编 教育
----
第一章 科举教育
----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四章 初中教育
----
第五章 高中教育
----
第六章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七章 职业教育
----
第八章 成人教育
----
第九章 民办教育
----
第十章 驻冀院校
----
第十一章 教师
----
第十二章 教学研究
----
第十三章 勤工俭学
----
第十四章 捐资助学
----
第十五章 教育管理
--
第二十二编 科技
----
第一章 科研成果
----
第二章 科学普及科技服务
----
第三章 气象地震测防新能源
----
第四章 科技管理
--
第二十三编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单位
----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三章 文学创作
----
第四章 戏剧 曲艺
----
第五章 音乐 舞蹈
----
第六章 书法 美术摄影
----
第七章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站
----
第八章 文物古迹
----
第九章 古玩收藏与交易
----
第十章 文化机构及管理
----
第十一章 民间传说选录
----
第十二章 民谣民歌劳动号子选录
----
第十三章 谚语歇后语楹联选录
--
第二十四编 艺文
----
第一章 邑人编著存目
----
第二章 诏谕禀文选录
----
第三章 碑文选录
----
第四章 墓志铭神道碑文选录
----
第五章 序跋选录
----
第六章 杂记选录
----
第七章 诗词曲赋选录
----
第八章 轶文选录
--
第二十五编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二章 药品 医疗器械
----
第三章 卫生保健
----
第四章 卫生管理
--
第二十六编 体育
----
第一章 武术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三章 学校体育
----
第四章 竞技体育
----
第五章 管理机构
卷五
--
第二十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居民
----
第二章 民政事务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四章 社会组织
----
第五章 宗教
----
第六章 社会风俗
----
第七章 精神文明创建
----
第八章 方言
--
第二十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第二章 人物传略
----
第三章 人物名录
卷末
--
限外辑要
--
索引
----
一、主题索引
----
二、人名索引
----
三、表格索引
--
编后记
--
《冀州市志》编修工作有关人员
--
《冀州市志》编修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