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志

院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欣逢盛世,在中国共产党80华诞、共和国建立52周年之际,我院迎来建院40周年的喜庆日子。展开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院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华美的画卷和一段段史料翔实的文字,它真实地反映了由太原市戏剧学校到实验晋剧团、实验晋剧院嬗变发展的进程。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江山代有才人出,成就了满堂才俊。在实验晋剧团这个艺术的摇篮里造就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铸成了传承地方国粹山西梆子的中坚力量,也写就了一代晋剧宗师丁果仙、张宝魁等奠基人以及辛勤的园丁们的不朽业迹。

目录

封面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院志》编委会组成名单
题词
-- 中国剧协副主席郭汉城题词
-- 省政协副主席赵风翔题词
-- 中国剧协副主席刘厚生题词
-- 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题词
--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曲润海题词
-- 原代厅长、省剧协主席鲁克义题词
-- 省文联主席温辛题词
-- 省文化厅厅长成葆德题词
-- 市委常务副书记李雁红题词
-- 原省文化副局局长邓焰题词
-- 原省文化局副局长张焕题词
-- 著名作家胡正题词
-- 原市人大主任谷文波题词
-- 原市政协主席董艺题词
-- 原市人大副主任陈斌题词
-- 书法家徐文达先生题词
-- 原省文化厅副厅长郭士星题词
-- 省义联副主席赵望进题词
--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金海题词
-- 原市文化局局长平连生题词
-- 原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立方题词
-- 市文化局副局长孟恭才题词
-- 原市文化局副局长袁旭临题词
照片
-- 画家王暗晓为建团25周年而作
-- 画家竹樵为建团30周年而作
-- 李万春、李炳汉、力群、靳及群、魏喜奎、王暗晓、赵梅生、王建华、赵望进在甲子初夏为实验晋剧团而作
--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观看演出后接见郭彩萍
-- 1981年薄一波、姬鹏飞在中南海接见李月仙、高翠英等演员
-- 中央军委常委王平同志在怀仁堂接见《三关点帅》剧组闫惠贞、李月仙、高翠英等演员
-- 1981年,薄一波.习仲勋、姬鹏飞、刘澜涛、王平等中央领导在怀仁堂接见《三关点帅》全体演员
-- 1981年,实验团晋京演出《三关点帅》,外交部长黄镇、体委主任荣高棠等领导接见全体演职人员
-- 1982年,罗贵波省长观看我团演出《破铁卷》,接见剧组人员
-- 1994年,省委书记胡富国接见《丁果仙》一剧全体人员
-- 2000年在北,高古祥、曲润海与我院院长秦树斌在一起
-- 1984年,李万春、袁世海、历慧良、魏喜奎与市领导刘舒侠、张玉田等艺术家和演职人员合影
-- 1993年在成都,曲润海局长接见李月仙、高翠英
-- 1987年,谷文波、俞益生、赵望进、李保真、袁高锁、王立方、张春根、苗秀茂与导演艺术家李紫贵在一起
-- 1.1961年12月15日建团,在册人员和领导合影
-- 2.1981年在天津演出,历慧良、张世麟和我团演员合影
-- 3.著名表演艺术家花艳君和张美琴演出《四郎探母》
-- 4.1982年,实验团演出《大刀王怀女》一剧
-- 1.1984年,李万春、袁世海、厉慧良、魏喜奎与我团艺术家合影
-- 2.1984年,李万春、袁世海、厉慧良、魏喜奎与我院青年演员留念
-- 3.1993年,《深宫情恨》一剧在四川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
-- 1.1988年,高翠英在京获梅花奖后和郭汉城、五祖光在一起
-- 2.1997年,谢涛获得文化表演奖,在四川颁奖
-- 3.1997年,谢涛获梅花奖后在广州与局长平连生、院长秦树斌等在一起
-- 4.2001年,剧协主席李默然与梅花奖演员胡嫦娥在广西哪南宁合影
-- 1.2001年,副市长范世康与我院五朵梅花获得者在一起
-- 2.1992年,副部长范世康、副局长高保文与赴日本本演出成员合影
-- 3.2001年,平连生局长与赴德国演出部分人员合影
-- 4.1997年,省市文化厅局领导、市公安局有关领导与《都市警官》全体演员合影
-- 1.1998年,我院演出《抗洪救灾》晚会
-- 2.市委副书记胡苏平、市文化局局长王立斌等接见《东方朔》一剧演员
-- 3.市委副书记胡苏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征和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金海等领导与《东方朔》剧组人员合影
-- 1.院长秦树斌和艺术家花艳君、武忠、李月仙、闫惠贞、高翠英在一起
-- 2.剧院党总支领导在一起
-- 3.原实验团领导花艳君、杨秋实、张晏杰、褚云生、曾绅柱在一起
-- 4.院团领导们在一起
-- 5.青年剧团领导班子和主要演员在一起座谈
-- 1.院长秦树斌与一分团领导班子座淡改革
-- 2.院长秦树斌与二分团领导班子开会
-- 3.院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在一起
-- 4.剧场舞台
-- 5.新装饰的剧场观众席
--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建院40年全体演戏人员合影
前言
目录
戏校阶段
-- 奠基人和耕耘者
-- 毕业实习献演求教
实验团时期(1961——1986)
-- 派出去请进来
-- 继承借鉴同步运行
-- 提高素质锤炼艺术
-- 大演现代戏改革展新容
-- 风雨历程艰难行进
-- 春风解冻文艺复苏
-- 纪念宗师传承光泽
-- 京津献演再造辉煌
-- 开拓进取试行改革
-- 乘胜前进摄制影片
-- 京津名家讲学传艺
实验晋剧院时期(一)(1986——1994)
-- 继往开来剧院成立
-- 大赛调演名列前茅
-- 活动演出 相得益彰
-- 晋京演出 响誉京华
-- 交流演出流芳省外
实验晋剧院时期(二)(1994——2001)
-- 坚持“二为”方向优化院团组合
-- 新秀放异彩“杏花”交相辉
-- “文华”独秀“梅花”辉映
-- 交流演出 异彩纷呈
-- 港台喜逢晋剧晋剧德国驰名
-- 盼回归情系祖国一统
-- 唱晋剧甘洒梨园赤诚
-- 剧院环境优美职工安居乐业
结束语
机构沿革及历届院(团)长、书记任职名单(196——2001)
大事记(1957——2001)
获奖汇编
剧目汇编(1958——2001)
院团在册人员名单(1961、1986、2001)
实验晋剧院高级职称人员名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