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志上册(1971-2002)

湘东区志上册(1971-2002)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宗旨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地方史料,为湘东人爱家乡提供乡土教材,以求达到“存史、资治、教化”之目的。 二、总则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地方志工作条例》为编纂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湘东区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著述为主,以纂辑为辅,力求朴实、严谨和科学。

内容时限: 1971-2002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目录

封面
湘东区志
湘东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湘东区志》编辑部
图片
-- 1988年2月,省委书记万绍芬视察荷尧陶瓷机械厂
-- 1995年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湘东区包装厂
-- 2001年6月23日,省委书记孟建柱视察下埠化工填料公司
-- 区政府办公大楼
-- 沿河路
-- 人民大道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区政府旧址
-- 滨河花园
-- 泉湖垄新区
-- 月亮湾夜景
-- 萍乡钢铁有限公司
-- 陶瓷生产车间
-- 陶瓷产品展
-- 赣能股份公司
-- 化工填料产品
-- 赣西水泥厂
-- 山田油菜花
-- 麻山镇幸福自然村
-- 黄堂中州自然村
-- 乡镇敬老院
-- 机械化栽禾
-- 排上大力推广大球盖菇种植
-- 腊市养猪场
-- 畜牧业
-- 机械化收割
-- 万亩林场
-- 古银杏
-- 乌岗渡槽
-- 源并会双水坝
-- 南岸水库
-- 冬修水利
-- 湘东中学校园
-- 希望小学
-- 小学生鼓号比赛
-- 微机室
-- 科技新产品鉴定会
-- 土包子吹洋号
-- 农民吹洋号
-- 1991年湘东民间绘画在法国展出实况
-- 麻山汶泉傩面具
-- 排上茅园古傩面具
-- 唐将军唐宏——湘东区荷尧
-- 葛将军葛雍(行神)——湘东区排上茅园
-- 周将军周武——湘东区荷尧
-- 座落在湘东区排上乡官桥村茅塘庵(附:茅塘庵古匾——属成丰年间原物)
-- 田径场
-- 70年代农民篮球赛
-- 320国道
-- 农民腰鼓队
-- 浮桥
-- 马脑寨
-- 滴水岩
-- 五峰寺
-- 锅底潭水库
-- 湘赣边界上的金鱼石惜字塔
-- 钟鼓寨
-- 东桥革命烈士忠烈亭
-- 善洲桥
--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 黄兴书赠汤增壁
-- 文廷式墨迹
-- 古民居
-- 大屏山娘娘墓
-- 吴楚古刹
-- 鸳鸯树
-- 河洲新景
-- 千年古樟
-- 新农村风貌
-- 林木休闲山庄
-- 《(湘东区志))评审会全体人员合影。
-- 《湘东区志》编辑部成员合影。
-- 湘东陶瓷产业基地远期规划图
-- 湘东陶瓷产业基地近期规划图
-- 湘东区政区图
-- 湘东区城区图
湘东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湘东区志》编辑部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区域位置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境界四邻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建置
---- 第二节 治所城区
-- 第三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湘东镇
---- 第二节 荷尧镇
---- 第三节 老关镇
---- 第四节 下埠镇
---- 第五节 广寒寨乡
---- 第六节 东桥镇
---- 第七节 排上镇
---- 第八节 腊市镇
---- 第九节 麻山镇
---- 第十节 龙台乡
---- 第十一节 源并乡
---- 第十二节 白竺乡
---- 第十三节 泉田乡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特征
---- 第二节 山地
---- 第三节 河谷平原
---- 第四节 丘陵
-- 第二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岩浆岩
---- 第四节 工程地质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日照幅射
---- 第三节 气温
---- 第四节 降水蒸发
---- 第五节 风霜雷暴
----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七节 物候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类别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三节 土壤特性
---- 第四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矿物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冰雹风灾
---- 第四节 大雪、冰冻
---- 第五节 病虫灾害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人口源流
---- 第二节 人口数量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与年龄
----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
---- 第三节 民族与姓氏
---- 第四节 劳动力与职业
-- 第三章 人口素质
---- 第一节 文化素质
---- 第二节 健康素质
---- 第三节 残疾人口
-- 第四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人口统计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具体措施
---- 第五节 控制效果
第四篇 国民经济综合
-- 第一章 经济发展规模
---- 第一节 民国经济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
---- 第三节 建区后经济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产品结构
----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
---- 第四节 商品流通结构
-- 第三章 主要经济指标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 第三节 工农业总产值
---- 第四节 主要产品产量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六节 资金技术设备引进
---- 第七节 国民经济效益
-- 第四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家庭状况
---- 第二节 居民收入
---- 第三节 居民消费
---- 第四节 小康村建设
第五篇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粮油流通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商业供销体制改革
---- 第五节 财政体制改革
---- 第六节 税务体制改革
---- 第七节 金融保险体制改革
-- 第二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党政机构改革
---- 第二节 干部制度改革
---- 第三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村级选举
---- 第五节 精兵简政
-- 第三章 科教文卫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第五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 第二节 招商引资
---- 第三节 工业小区建设
---- 第四节 扩大外销
第六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土壤养分
---- 第三节 劳动力
-- 第二章 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 第二节 个体所有制
----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 第三章 管理队伍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协调机构
---- 第三节 技术队伍
-- 第四章 农田建设
---- 第一节 土壤改良
---- 第二节 开荒造田
---- 第三节 低产田改造
-- 第五章 水稻种植
---- 第一节 品种选优
---- 第二节 面积产量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耕作技术
----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六章 经济作物
---- 第一节 早粮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第三节 其他作物
-- 第七章 蔬菜栽培
---- 第一节 面积分布
---- 第二节 主要品种
---- 第三节 科研技术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八章 牧业生产
---- 第一节 品种改良
---- 第二节 畜禽饲料
---- 第三节 家畜饲养
---- 第四节 家禽饲养
---- 第五节 蚕蜂饲养
---- 第六节 疫病防治
-- 第九章 渔业生产
---- 第一节 鱼类
---- 第二节 鱼苗繁殖
---- 第三节 鱼类饲养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十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机具种类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三节 供应维修
--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生产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农村土地延包
-- 第十二章 农业产业化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综合开发利用
---- 第三节 特色农业
---- 第四节 产业化
---- 第五节 农业企业
第七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面积蓄量
---- 第二节 林区分布
---- 第三节 树种
---- 第四节 古树及珍稀树种
-- 第二章 山林体制
----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 第二节 个体所有制
----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 第三章 育林营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木抚育
---- 第四节 经济林建设
---- 第五节 林场建设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组织
---- 第二节 护林规约
---- 第三节 护林防火
---- 第四节 禁止滥伐
----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伐运经营
---- 第一节 采伐运输
---- 第二节 木竹经营
---- 第三节 木竹加工
-- 第六章 林政管理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垦殖机构
---- 第三节 林业投资
第八篇 水利
-- 第一章 水资源开发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开发与利用
-- 第二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水井工程
-- 第三章 灌区与节水工程建设
---- 第一节 灌区建设
---- 第二节 节水工程建设
-- 第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五章 小水电
---- 第一节 乡、村集体办电站
---- 第二节 合股办电站站
---- 第三节 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六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水旱灾害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 第七章 投资与效益
---- 第一节 投资、投工和投料
---- 第二节 工程效益
-- 第八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水利执法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 第四节 用水管理
---- 第五节 工程管理
---- 第六节 河道管理
---- 第七节 水土保持管理
-- 第九章 水事处理
---- 第一节 跌水处理
---- 第二节 水事纠纷案件调处
---- 第三节 水事违法案件查处
第九篇 电力
-- 第一章 发电
---- 第一节 火力发电
----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第三节 油机发电
-- 第二章 供电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输电线路
---- 第三节 变电设备
---- 第四节 电力调度
-- 第三章 用电
---- 第一节 用电量
---- 第二节 用电监察
---- 第三节 电业营业
---- 第四节 电价和电费征管
第十篇 工业企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全民企业
---- 第二节 区办企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四节 村办企业
---- 第五节 校办企业
---- 第六节 户办与联户办企业
---- 第七节 个体与私营企业
---- 第八节 股份制合作企业
-- 第二章 行业结构
---- 第一节 采掘业
---- 第二节 建材业
---- 第三节 机械制造业
---- 第四节 陶瓷业
---- 第五节 冶炼铸造业
---- 第六节 化工业
---- 第七节 造纸业
---- 第八节 包装业
---- 第九节 印刷业
---- 第十节 鞭炮烟花业
---- 第十一节 食品业
---- 第十二节 塑料业
---- 第十三节 竹木家具业
---- 第十四节 制鞋成衣业
第十一篇 煤炭工业
-- 第一章 煤炭资源
---- 第一节 煤田地质
---- 第二节 煤田普勘
---- 第三节 储量分布
-- 第二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矿井建设
---- 第二节 交通建设
---- 第三节 电力建设
---- 第四节 技术改造
---- 第五节 非生产建设
-- 第三章 煤炭生产
---- 第一节 掘进回采
---- 第二节 辅助生产
---- 第三节 矿井支护
---- 第四节 原煤产量
---- 第五节 关井压产
-- 第四章 煤炭加工
---- 第一节 洗煤
---- 第二节 炼焦
-- 第五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安全管理
---- 第二节 安全防护
---- 第三节 煤矿救护
---- 第四节 生产事故
-- 第六章 煤炭销售
---- 第一节 销售方式
---- 第二节 运输方式
---- 第三节 销售流向
第十二篇 机械建材工业
-- 第一章 机械工业
---- 第一节 冶炼铸造
---- 第二节 农机修造
---- 第三节 汽车修配
---- 第四节 机械产品
---- 第五节 名优企业与产品选介
-- 第二章 建材工业
---- 第一节 砖、瓦、灰、沙、石生产
---- 第二节 水泥生产
---- 第三节 水泥预制件
---- 第四节 新型建筑材料
---- 第五节 耐火保温材料
第十三篇 陶瓷工业
-- 第一章 陶瓷生产
---- 第一节 生产规模
---- 第二节 生产种类
-- 第二章 工业陶瓷
---- 第一节 产品的革新与发展
---- 第二节 煤气化工填料
---- 第三节 生化填料
---- 第四节 化工波纹填料
---- 第五节 堕性硅铝瓷球
---- 第六节 耐酸瓷拱
-- 第三章 产品的销售与装运
---- 第一节 产品销售
---- 第二节 产品包装与运输
-- 第四章 名优企业与产品选介
---- 第一节 企业选介
---- 第二节 产品选介
第十四篇 轻化工业
-- 第一章 一轻工业
---- 第一节 造纸
---- 第二节 家具
---- 第三节 制鞋
---- 第四节 包装
-- 第二章 二轻工业
---- 第一节 纺织
---- 第二节 服装缝纫
---- 第三节 印刷
-- 第三章 化工产品
---- 第一节 氯酸钾、氢氧化钾
---- 第二节 碳酸钙
---- 第三节 铬黄
---- 第四节 腐植酸
---- 第五节 炭素制品
-- 第四章 食品酿酒
---- 第一节 食品
---- 第二节 酿酒
第十五篇 鞭炮烟花工业
-- 第一章 原料
---- 第一节 硝
---- 第二节 纸料
---- 第三节 引火线制作
-- 第二章 生产
---- 第一节 生产规模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安全管理
---- 第二节 重大事故
第十六篇 驻区企事业
-- 第一章 市属企业
---- 第一节 萍乡市造纸厂
---- 第二节 上官岭煤矿
---- 第三节 萍乡市石油公司6730油库
---- 第四节 湘东区农村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 第二章 省属企业
---- 第一节 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第二节 萍乡铝厂
---- 第三节 萍乡电厂
---- 第四节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巨源煤矿
第十七篇 交通运输
-- 第一章 陆路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铁路
-- 第二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码头渡口
---- 第三节 运量
-- 第三章 运输业务
---- 第一节 运输组织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运输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十八篇 邮政电信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的发展
---- 第二节 邮政机构
---- 第三节 邮件投递
---- 第四节 邮政储蓄
---- 第五节 邮政设施建设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通信设施建设
---- 第二节 无线寻呼
---- 第三节 移动通讯
第十九篇 商业供销
-- 第一章 商业综述
---- 第一节 流通总额
---- 第二节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 第三节 主要商品销售额
-- 第二章 市场
---- 第一节 城区商场
---- 第二节 城区市场
---- 第三节 乡镇市场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第三章 日用品经营
---- 第一节 百货
----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
-- 第四章 食品副食品经营
---- 第一节 食品
---- 第二节 糖烟酒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其他副食品
--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六章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一节 农机农具
---- 第二节 耕牛
---- 第三节 肥料
---- 第四节 农药及药械
---- 第五节 种子
-- 第七章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一节 土产品
---- 第二节 日杂品
---- 第三节 畜产品
---- 第四节 干鲜果品
----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销售
-- 第八章 管理机构人员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九章 经济效益
第二十篇 烟草石油盐业
-- 第一章 烟草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烟草贸易
---- 第三节 烟草专卖执法
-- 第二章 石油
---- 第一节 购进
---- 第二节 销售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盐业
---- 第一节 盐业专营
---- 第二节 历年销盐量
---- 第三节 从联合行政到单独执法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第二十一篇 粮油贸易
-- 第一章 粮油收购
---- 第一节 计划收购
---- 第二节 议价收购
-- 第二章 粮油销售
---- 第一节 城镇供应
---- 第二节 粮食出口
---- 第三节 农村统销
---- 第四节 议价销售
-- 第三章 粮油储藏
---- 第一节 仓储保管
---- 第二节 调拨运输
---- 第三节 质检监督
-- 第四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油指加工
---- 第三节 食品加工
---- 第四节 饲料加工
-- 第五章 粮油价格
---- 第一节 统购统销价格
---- 第二节 调拨价
-- 第六章 财会、计统
---- 第一节 财务管理体制及机构
---- 第二节 财务成果
---- 第三节 计划统计
-- 第七章 粮油市场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个体粮油经营
-- 第八章 管理机构与改革
---- 第一节 区粮油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乡镇粮油管理机构
---- 第三节 粮油食品店
---- 第四节 体制改革
第二十二篇 医药经营
-- 第一章 中药材
---- 第一节 中药材购销
---- 第二节 中药材加工
-- 第二章 医药销售
---- 第一节 医药销售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三章 管理与改革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改革
-- 第四章 医药商店选介
---- 第一节 致中和药店
---- 第二节 张天兴药号
---- 第三节 瑞生药店
------ 附:新中国成立前湘东区主要药铺情况一览
第二十三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计划编制
---- 第四节 五年计划的制订与执行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监督检查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物价与人民生活
-- 第三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报表
---- 第二节 统计普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与监督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 第三节 城乡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广告商标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工商执法
---- 第七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五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种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税收管理
---- 第四节 税务检查
---- 第五节 体制改革
---- 第六节 管理机构人员
-- 第六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管理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农业税征管
---- 第五节 债卷
-- 第七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内部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审计
---- 第四节 同级审计
-- 第八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人员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土地收购储备
---- 第四节 土地资源详查
---- 第五节 土地征用 划拨 出让 拍卖
---- 第六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七节 土地开发利用
---- 第八节 法制宣传
---- 第九节 执法监察
---- 第十节 体制改革
第二十四篇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中国农业银行湘东支行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贷币管理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信贷
---- 第五节 结算管理
---- 第六节 金融内审
-- 第二章 湘东区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存款储蓄
---- 第五节 结算与管理
---- 第六节 金融内审
-- 第三章 其他银行
---- 第一节 中国工商银行萍乡市湘东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建设银行萍乡市分行湘东分理处
---- 第三节 中国银行湘东支行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二十五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城乡建设规划
----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街道建设
---- 第三节 乡镇集镇建设
-- 第三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城市亮化工程
-- 第四章 公共设施
---- 第一节 排水绿化
---- 第二节 垃圾处理和环卫设施
---- 第三节 城管监察
--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产
---- 第二节 住宅建设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 机构职能演变
----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业管理
---- 第二节 勘查设计
---- 第三节 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
---- 第四节 招投标监理验收
第二十六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污染
---- 第一节 水污染
---- 第二节 大气污染
---- 第三节 噪音污染
---- 第四节 固体废物
---- 第五节 农药化肥污染
---- 第六节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
-- 第二章 污染治理
---- 第一节 废水治理
---- 第二节 大气污染治理
---- 第三节 废渣处理
-- 第三章 监督执法
---- 第一节 环保监督
---- 第二节 污染处罚
---- 第三节 法制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