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汉南区所辖四场、两乡、两镇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内容时限:
1949-1987
出版时间:
1992年12月
目录
封面
图片
--
汉南区
--
汉南区行政区划图
--
汉南区行政区划沿革示意图
--
汉南区纱帽镇一角
--
区机关大门
--
纱帽山遗址
--
11万伏输变电站
--
汉南农场制药厂
--
水泥制管厂
--
汉南棉纺厂
--
汉南化工总厂
--
奶牛场
--
万亩精养鱼池
--
牲猪出口基地
--
梨园
--
机械收割
--
科研人员在稻田
--
汽运公司
--
轮渡码头
--
林荫大道
--
纱帽中学
--
育才小学
--
纱帽山医院
--
汉南商业大楼
--
区电影院
--
区招待所
--
纱帽镇一角
--
汉南大道一角
--
长江干堤
凡例
目录
前言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地理
--
一、疆域、区划
--
二、地质、地貌
--
三、山丘、河流、水系
--
四、土壤
--
五、气候
--
六、自然灾害
--
七、人口民族
--
八、土地利用
卷二垦殖建设
--
一、堤防
--
二、荒湖围垦
--
三、农田水利
--
四、交通、邮电
--
五、城乡建设
卷三农业
--
一、种植
--
二、林业
--
三、水产
--
四、畜牧
--
五、农业机械作业
卷四工业
--
一、服装
--
二、食品、饮料
--
三、粮棉油加工
--
四、建筑
--
五、建材
--
六、机械
--
七、铸造
--
八、木工
--
九、造纸
--
十、纺织
--
十一、印刷
--
十二、化工
--
十三、其他工业或企业
卷五 商业
--
一、商业经营管理
--
二、商业网点
--
三、工商管理
--
四、行业贸易
--
五、对外贸易
--
六、粮食
--
七、棉花
卷六财政、税务、金融
--
一、财政
--
二、税务
--
三、金融
卷七政治
--
一、中国共产党
--
二、政权机关
--
三、政协
--
四、社会团体
--
五、民政
--
六、政法
--
七、武装
卷八 文化
--
一、文化领导机构
--
二、文化事业机构
--
三、业余文化团体及演出活动
--
四、广播
--
五、通讯报道
--
六、体育
卷九教育
--
一、概述
--
二、教育行政
--
三、教育经费
--
四、教育设备
--
五、教师
--
六、学生
--
七、初等教育
--
八、中等教育
--
九、农职业教育
--
十、成人教育
--
十一、教学研究
卷十卫生
--
一、卫生行政
--
二、卫生防疫
--
三、血吸虫病防治
--
四、卫生医疗
--
五、妇幼保健
--
六、计划生育
--
七、药政、药检
卷十一企业管理
--
一、管理概述
--
二、管理体制
--
三、计划管理
--
四、劳动管理
--
五、物资管理
--
六、财务管理
--
七、经济体制改革
卷十二人物
--
一、人物传
----
韩永清传略
----
李云峰传略
----
鄢其永传略
----
李华西传略
--
二、汉南区烈士名录
----
李大亮
----
陈声荣
----
全永国
----
全海林
----
刘英友
----
李会清
----
李方训
----
郭立善
----
汉贤志
----
江贤启
----
林建安
----
孙必洪
----
杜振武
----
孟宪堂
----
张永汉
----
何石生
----
程云川
----
刘文发
----
章咏祥
--
三、汉南区荣誉军人名录
--
四、汉南区因公死亡名录
--
五、出席全国、省、市劳模、先进工作(生产)者统计表
--
六、汉南区历年(到1985年止)出席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计表
--
七、农场历届领导人名录(正副书记、场长)
--
八、汉南籍在外地工作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调查表
--
九、汉南籍在外地专家、教授、学者及知名人士调查表…448
--
十、武汉市汉南区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教师名录
--
十一、汉南区去港、澳、台海外人员及家属名录
--
十二、新风人物
----
熊清明
----
鲍德荣
----
王宝芬
卷十三杂记
--
一、风俗习惯
--
二、民间传说
--
三、寺院庙宇
--
四、方言民谚
--
五、姓氏
--
六、文献资料
--
七、宗谱摘要
武汉市汉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堪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