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志上卷

衡水市志上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衡水市自然与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6

出版时间: 2002年11月

目录

封面
衡水市志 上卷
谨以此志献给衡水专区复置四十周年衡水撤地建市六周年
版权页
图片
--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左一)接见全国劳动模范、安平县南王庄党支部书记王玉坤
-- 1984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前右二)到景县视察,听取地县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指示
-- 1988年6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前右三)视察衡水。图为在冀县查看农业生产情况
-- 1989年4月6日,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前右二)到衡水视察。图为在衡水市侯店毛笔厂为该厂题字
-- 1995年9月25日,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右四)视察衡水新火车站工地
-- 1991年10月1O日,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右一)在故城县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献花圈
-- 1990年9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右五)在冀县视察魏屯乡植棉情况
-- 1993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前右二)视察故城县职教工作
-- 1988年5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前右二)在景县视察乡镇企业
-- 1996年8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左二)到衡水市滹沱河抗洪前线指导抗洪并慰问受灾群众
-- 1994年8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前左三)为深州市全国特价商品物资交易会剪彩
-- 1996年7月19日,地级衡水市成立大会在市政府招待处隆重举行
-- 河北省省长叶连松(左)、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长赵世居(右)为中共衡水市委揭牌
-- 国务院关于河北省恢复衡水专员公署的批复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的通知
-- 河北省省长叶连松(左一)、副省长郭世昌(右二)为衡水市人民政府揭牌
-- 庆祝地级衡水市成立文艺晚会
-- 1963年8月,衡水发生特大洪灾。图为洪流涌入衡水县城
-- 阜城县海河施工“推车大王”穆宗欣
-- 衡水根治海河大军开赴工地
-- 20世纪70年代初,衡水农村掀起打井高潮
---- 武邑县五〇四钻井队
---- 武强农村主法打井
---- 枣强县三八钻井队
-- 群英会——全国和全省劳动模范耿长锁、宋欣茹、甄春双、姚福恒、刘松林等在10年代初的合影
-- 辉煌不再的衡水滏阳河码头
-- 70年代以前,衡水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图为滏阳河运输船队
-- 蓬勃发展的衡水湖渔业与养殖业
--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连年获得大丰收
-- 种植大棚蔬菜,成为广大农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途径
-- 阜城鸭梨喜获丰收
-- “种草、养畜、肉蛋加工一条龙”,是衡水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之一
-- 享誉中外的深州大蜜桃
-- 衡水老白干酒自唐代已有“天下名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空前发展。左图分别为1951年建成的制曲房(
-- 河北猛牛集团是以衡水电机厂为核心组成的企业集团,系河北省百强企业之一
-- 河北衡水远大集团棉纺总厂建于1968年,是衡水市最大的纺织工业企业,其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 衡水电池厂始建于1943年,现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厂家。图为该厂生产的部分获奖产品
-- 集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安平县丝网大世界
-- 深南油田的采油工业前铺22OKV变电站
-- 河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电力企业 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衡水冶金化工厂
-- 蜚声全国的冀州市“春风牌”暖气片
-- 枣强大营裘皮名扬海外
-- 名优产品 武邑县虎牌保险柜
-- 全国百强饲料第一名 深州金豆饲料
-- 闻名中外的武强副食品
-- 饶阳县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喜奥牌”胡萝卜汁
-- 故城县“美乐达牌”床垫生产车间
-- 景县生产的高压油管系列
-- 阜城县生产的“天津鸭梨汁”
-- 衡水市百货大楼
-- 在1999年河北省5·18洽谈会上,省委书记叶连松(左二)陪同加拿大代表参观衡水外贸展品
-- 到1996年,衡水市粮食部门连续9年18季超额完成粮食定购任务
-- 衡水石油公司油库
-- 衡水市棉麻公司合中转仓库
-- 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衡水
-- 京九、石德铁路交叉通过,使衡水成为交通枢纽
-- 1996年9月1日,衡水人民热烈庆祝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 石黄高速公路横贯衡水市境
-- 国道106线(京大公路)衡水段
-- 新落成的衡水长途汽车站
-- 全市邮电事业迅猛发展。图为市文明单位114查号台
-- 市国税局办公大楼
-- 市建设银行办公楼
-- 市商贸中心夜景
-- 阳光大酒店
-- 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楼
-- 花园式的居民住宅小区
-- 街心雕塑——崛起
-- 市人民公园一瞥
-- 市地税局大楼
-- 衡水市行政区划图
-- 衡水市城区图
-- 解放衡水
-- 根治海河
衡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衡水市地方志办公室
《衡水市志》编辑部
《衡水市志》稿特邀评审人员
《衡水市志》初稿撰写人员

凡例
《衡水市志》要目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政区建置
-- 第一章境域位置
-- 第二章建置
---- 第一节衡水市建置
---- 第二节区县(市)建置
------ 附记:衡水市及各区县(市)名称溯源简说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 第四章区县(市)概况
---- 第一节桃城区
---- 第二节冀州市
---- 第三节深州市
---- 第四节枣强县
---- 第五节武邑县
---- 第六节武强县
---- 第七节饶阳县
---- 第八节安平县
---- 第九节故城县
---- 第十节景县
---- 第十一节阜城县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演变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地层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缓岗 平地 坡地
---- 第二节洼地
---- 第三节沙丘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特征
---- 第二节日照
---- 第三节气温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风
------ 附记:夏历二十四节气部分物候特征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水系
------ 附记:黑龙港流域简介
---- 第二节衡水湖
---- 第三节地表水
---- 第四节地下水
---- 第五节水质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肥力
---- 第三节土壤分区
-- 第六章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野生植物
---- 第二节野生动物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矿产资源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气象灾害
------ 附录:《武强县中华民国六年发水歌》(节选)
------ 附记:1963年抗洪纪实
---- 第二节生物灾害
---- 第三节地质灾害
第三编人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性别结构
---- 第二节年龄结构
---- 第三节民族结构
---- 第四节文化结构
-- 第三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第二节迁移与流动
------ 附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纪事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节育政策
---- 第三节节育措施
---- 第四节优生优育
第四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市规划
---- 第一节总体规划
---- 第二节专项工程规划
-- 第二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涵
---- 第三节排水
-- 第三章公用事业
---- 第一节交通
---- 第二节供水
---- 第三节供暖
---- 第四节路灯
-- 第四章房地产管理与开发
---- 第一节住宅建设
---- 第二节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房地产开发
-- 第五章园林绿化
---- 第一节公园
------ 附记:衡水湖万亩森林公园建设纪实
------ 衡水金鱼养殖简介
---- 第二节城区绿化
---- 第三节花事活动
-- 第六章环境卫生
---- 第一节道路清扫
---- 第二节垃圾粪便清运及处理
-- 第七章县城与县级市城区建设
---- 第一节冀州市城区
---- 第二节深州市城区
---- 第三节枣强县城
---- 第四节武邑县城
---- 第五节武强县城
---- 第六节饶阳县城
---- 第七节安平县城
---- 第八节故城县城
---- 第九节景县县城
---- 第十节阜城县城
-- 第八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规划
---- 第二节房产
---- 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
-- 第九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地籍管理
---- 第二节建设用地
---- 第三节开发与复垦
---- 第四节土地监察
-- 第十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节污染治理
-- 第十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建设管理机构
---- 第二节城市建设机构
---- 第三节房地产管理机构
---- 第四节土地管理机构
---- 第五节环境保护机构
第五编基础设施
-- 第一章铁路
---- 第一节线路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客货运输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线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运输工具
---- 第四节客货运输
---- 第五节管理
-- 第三章水路
---- 第一节通航河道
---- 第二节航运设施
---- 第三节客货运输
---- 第四节管理
-- 第四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 附记:中共十五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汤培茵简介
---- 第三节管理
-- 第五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用电
---- 第四节管理
第六编经济综述
-- 第一章经济制度
---- 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减租减息
------ 附录:故城县土地租佃暂行办法
---- 第三节土地改革
---- 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造
------ 附记: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土地合伙组
------ 安平县南王庄村三户贫农办社始末
---- 第五节人民公社
---- 第六节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七节工业企业经营体制改革
---- 第八节商贸流通体制改革
-- 第二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产业结构
---- 第二节农轻重结构
-- 第三章经济协作
---- 第一节对内开放
---- 第二节对外开放
-- 第四章经济效益
---- 第一节社会总产值
----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第七编工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国营
---- 第二节集体经营
---- 第三节个体私营
---- 第四节合资经营
---- 第五节股份制经营
-- 第二章食品加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三章酿造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附记:衡水老白干酒简介
-- 第四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五章造纸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六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七章医药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八章塑料制品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九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十章丝网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十一章电子冶金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十二章机械铸造工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产品
-- 第十三章建筑业
---- 第一节企业
---- 第二节建筑施工
---- 第三节建筑工程
-- 第十四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油棉加工业
---- 第二节服装鞋帽加工业
---- 第三节木器加工业
---- 第四节笔刷制造业
------ 附记:“衡水毛笔”制造工艺简介
---- 第五节印刷装璜业
---- 第六节陶瓷制品业
---- 第七节工艺美术工业
---- 第八节玻璃制品业
---- 第九节金属制品业
---- 第十节电池制造业
-- 第十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管理
第八编乡镇企业
-- 第一章企业门类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建筑企业
---- 第四节交通运输企业
---- 第五节商业饮食企业
---- 第六节服务企业
-- 第二章发展机制
---- 第一节领导机制
---- 第二节产权机制
---- 第三节用工机制
-- 第三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质量管理
-- 第四章骨干企业与名优产品
---- 第一节骨干企业
---- 第二节名优产品
第九编农业
-- 第一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劳动力
---- 第三节畜力
---- 第四节农用机具
-- 第二章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治理盐碱
---- 第二节培养地力
-- 第三章水利
---- 第一节河道治理
---- 第二节排除沥涝
---- 第三节蓄水引水
------ 附记:卫运河—千顷洼引水工程建设纪实
---- 第四节机井建设
---- 第五节农田灌溉
---- 第六节防汛抗旱
---- 第七节重大工程施工
---- 第八节水利管理
-- 第四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南部粮食、棉花区
---- 第二节中部粮食、果品区
---- 第三节北部粮食、油料区
-- 第五章农业开发
---- 第一节开发项目
---- 第二节开发资金
-- 第六章种植业
---- 第一节农作物
---- 第二节耕作
---- 第三节农技农艺
-- 第七章林果业
---- 第一节树木种类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附记:深州市后屯村——“花园式”的村庄
------ 生态农业的典型——景县董庄村“立体农业”
------ 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深南模式”
---- 第三节林果栽培
------ 附记:育苗专业村——深州市北四王村
---- 第四节林果保护
---- 第五节林政
-- 第八章养殖业
---- 第一节畜禽品种
---- 第二节饲养繁殖
------ 附记:景县魁星庄发展集体养猪始末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水产品养殖
---- 第五节其他养殖
-- 第九章地方特产
---- 第一节饶阳花生
---- 第二节深州蜜桃
---- 第三节阜城鸭梨
---- 第四节深县猪
-- 第十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水利机构
---- 第二节农业、农机机构
---- 第三节林果业机构
---- 第四节养殖业机构
---- 第五节农业开发机构
第十编商业
-- 第一章经济成分
---- 第一节国营(国有)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个体私营商业
-- 第二章工业生产资料
---- 第一节金属材料
---- 第二节木材
---- 第三节机电设备
---- 第四节轻工化工原料
---- 第五节石油
---- 第六节煤炭
-- 第三章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一节化肥
---- 第二节农药
---- 第三节农机具
---- 第四节农膜
---- 第五节贮存和养护
-- 第四章粮油
---- 第一节购销
---- 第二节储运
---- 第三节市场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章蔬菜
---- 第一节购销
---- 第二节储藏
---- 第三节管理
-- 第六章副食品
---- 第一节经营品种
---- 第二节经营机构
-- 第七章日用工业品
---- 第一节日用百货
---- 第二节针纺织品
---- 第三节五金 交电 化工
---- 第四节文化用品
-- 第八章农副产品
---- 第一节干鲜果品
---- 第二节棉花
---- 第三节畜产品
-- 第九章饮食业
---- 第一节网点
---- 第二节地方名吃
---- 第三节管理
-- 第十章服务业
---- 第一节旅馆
---- 第二节照相
---- 第三节理发
---- 第四节洗浴
---- 第五节其他
-- 第十一章医药
---- 第一节网点
---- 第二节中药
---- 第三节西药
---- 第四节管理
-- 第十二章烟草
---- 第一节购销
---- 第二节专卖管理
-- 第十三章废旧物资回收
---- 第一节回收
---- 第二节利用
---- 第三节管理
-- 第十四章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出口
---- 第二节进口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节管理
-- 第十五章交易场所
---- 第一节商场商店
---- 第二节集贸市场
---- 第三节庙会
---- 第四节物资交流大会
------ 附记:“冀州手表现象”简介
---- 第五节专业市场
-- 第十六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经营方式
---- 第二节经营效益
---- 第三节商贸管理
第十一编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人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债券
---- 第五节财政管理
---- 第六节机构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收体制
---- 第二节税种税率
---- 第三节稽征管理
---- 第四节机构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存款
---- 第四节贷款
---- 第五节国际金融业务
---- 第六节信用社业务
---- 第七节金融管理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险种
---- 第三节理赔
第十二编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计划体制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计划执行
---- 第四节机构
-- 第二章劳动管理
---- 第一节劳动调配
---- 第二节劳动工资
---- 第三节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 第四节劳动保险
---- 第五节劳动争议仲裁
---- 第六节劳动培训
---- 第七节机构
-- 第三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工商企业登记
---- 第二节市场建设与监管
----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五节商标与广告管理
---- 第六节维护消费者权益
---- 第七节公平交易与经济检查
---- 第八节机构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范围
---- 第二节管理方法
---- 第三节机构
-- 第五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报表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节统计服务
---- 第四节统计法制建设
---- 第五节统计机构
-- 第六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质量监督管理与检验
---- 第四节机构
-- 第七章审计管理
---- 第一节审计项目
---- 第二节审计方法
---- 第三节审计成果
---- 第四节审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