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筠连县对地理、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5
出版时间:
1998年12月
目录
封面
筠连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筠连县地图
--
筠连县县城全景
--
1994年2月5日江泽民主席接见徐洪刚
--
首长提辞
--
县长陈文彬(右一)与徐洪刚交谈
--
县委书记李仲常(右二)欢迎徐洪刚
--
县人民医院护士精心护理徐洪刚
--
县委县政府号召学习徐洪刚
--
英雄心声
--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老红军 魏传统
--
原省委副书记 天宝
--
巡司温泉
--
腾达仙人洞-边石坝
--
县城玉壶井
--
海银间歇泉
--
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 冯元蔚
--
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何郝炬
--
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李半黎
--
垂钓
--
钟乳石
--
筒车
--
瀑布
--
森林公园-巴茅坡林区
--
塘坝桢楠林
--
楠竹林
--
高坎 千年银杏
--
春兰荷型瓣(硬棒)
--
四季兰
--
大龙溪-桫椤林
--
粗叶榕(俗称儿多母苦树)
--
春剑矮种水晶头
--
春剑黄花
--
四季兰覆轮色花
--
杂交水稻
--
塘坝红桔
--
筠连粉条
--
筠连天麻
--
筠连乌骨鸡
--
竹笋干
--
竹荪
--
筠连黄牛
--
名茶树种-争春早白尖
--
巡司八-茶山
--
出口产品-川红功夫茶
--
高坪烤烟
--
桑苗圃
--
摘茧
--
筠连丝厂-缫丝车间
--
洞口电厂
--
筠连铁厂-熔炉车间
--
益民煤矿
--
筠连县水泥厂
--
邮电
--
原国家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右五)视察筠连煤田
--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杨汝岱(右二)视察筠连
--
筠牛公路
--
川云中路
--
拱猪洞出土距今40000-50000年的筠连人臼齿化石
--
拱猪洞中国犀牛化石
--
灯杆洞东方剑齿象化石
--
灯杆洞华南巨貘化石
--
新石器时代石斧、石锛
--
巡司铁索桥东汉岩墓群-舞俑、楼殿、陶罐
--
孔雀 明朝万历钱法碑
--
明代丁序本《元亨疗马集》(道光 增刻本)
--
历代《筠连县志》(县志办收藏)
--
在筠连发现的红军布币
--
温泉·月色·女人(工笔·杨春熙)
--
长征诗(行草·黄贵源)
--
归航(行草·农民曾述尧)
--
孔雀牡丹(国画工笔·罗裕刚)
--
苍山揽胜(国画·袁德良)
--
苗族 大唢呐
--
长联(楷书·朱朝阳)
--
县志办 讨论县志稿
--
筠连中学
--
筠连县胜利街小学
--
卫生部在筠连县现场考核四川省基本消灭丝虫病
筠连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筠连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筠连县志》总编室
序言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沿革
--
第一章建县
--
第二章境域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清代政区
----
第二节民国政区
----
第三节人民共和国政区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地史
--
第二章矿藏 地热资源
----
第一节矿藏
----
第二节地热
--
第三章地貌
----
第一节低山槽坝
----
第二节浅切低山
----
第三节中切低山
----
第四节中山深谷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日照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地温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湿度
----
第六节蒸发量
----
第七节风
----
第八节云量
----
第九节无霜期
----
第十节物候
--
第五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水能
----
第三节地下水
----
第四节河水特征
--
第六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养分
--
第七章生物
----
第一节植物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珍稀动植物
--
第八章灾异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水灾
----
第三节涝灾
----
第四节风灾
----
第五节冰雹
----
第六节地震
----
第七节雷击
----
第八节其它灾害
第三篇民族 人口
--
第一章民族
----
第一节源流
----
第二节构成 分布
----
第三节政治 经济 文化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人口数量
----
第二节出生死亡
----
第三节迁出 迁入
--
第三章人口分布
----
第一节人口密度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四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
----
第二节年龄
----
第三节文化
----
第四节行业职业
----
第五节婚姻
----
第六节姓氏
--
第五章人口普查
--
第六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政策措施
----
第二节成效
第四篇经济综合
--
第一章经济概况
----
第一节经济发展
----
第二节经济结构
----
第三节经济效益
--
第二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城镇
----
第二节农村
--
第三章计划统计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统计管理
--
第四章物价
----
第一节市场物价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第三节物价改革
--
第五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工商登记
----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六章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计量制度
----
第二节衡器管理
----
第三节标准监理
第五篇农业
--
第一章土地制度
----
第一节地主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民土地个体所有制
----
第四节初级农业社
----
第五节高级农业社
----
第六节人民公社
----
第七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八节国营农(林)场
--
第二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章土地利用及改造
----
第一节耕地面积
----
第二节农业区划
----
第三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四节耕作制度
--
第四章农业技术
----
第一节品种改良
----
第二节作物栽培
----
第三节肥料施用
----
第四节植物保护
----
第五节农业机械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营体制
----
第三节劳动效益
第六篇林业
--
第一章林业资源
----
第一节林地
----
第二节林种
----
第三节珍稀木竹
----
第四节林副产品
--
第二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采种引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林木培育
----
第五节林业科技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封山育林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森林采伐
----
第一节零星采伐
----
第二节计划采伐
--
第五章林业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林权
----
第三节管理体制
----
第四节木材管理
----
第五节育林基金
第七篇水利
--
第一章农田灌溉工程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第三节提水
--
第二章防洪排涝工程
----
第一节防洪工程
----
第二节排涝工程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水文监测
--
第三章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一节人工井
----
第二节机井
----
第三节蓄水池
----
第四节饮水渠(管)
----
第五节提水站
--
第四章渔业生产
----
第一节江河养鱼
----
第二节基地养鱼
----
第三节稻田养鱼
--
第五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用水管理
----
第四节多种经营
第八篇畜牧 乡企
--
第一章畜牧生产
----
第一节猪
----
第二节牛
----
第三节家禽
----
第四节其它畜禽
--
第二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疫病
----
第二节防治
--
第三章畜牧管理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检疫 药政
--
第四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企业门类
----
第二节企业管理
第九篇工业
--
第一章工业规模
----
第一节工业体制
----
第二节职工队伍
----
第三节工业产品产量
----
第四节工业产值
----
第五节固定资产
--
第二章工业门类
----
第一节电力工业
----
第二节缫丝工业
----
第三节机械工业
----
第四节建材工业
----
第五节食品加工
----
第六节服装
----
第七节化学工业
----
第八节冶金工业
----
第九节纺织工业
----
第十节陶瓷工业
----
第十一节竹木藤加工业
----
第十二节其他工业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企业管理
----
第三节计划
----
第四节生产管理
----
第五节质量管理
----
第六节安全管理
第十篇煤炭
--
第一章煤炭资源
----
第一节煤炭储量
----
第二节煤炭分布
--
第二章煤炭开采
----
第一节经营性质
----
第二节开采方式
----
第三节安全生产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第三章煤炭勘探
----
第一节早期考查
----
第二节地质普查
----
第三节矿区勘探
第十一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陆路
----
第二节水路
--
第二章运输
----
第一节陆运
----
第二节水运
--
第三章运输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路政管理
----
第三节养护管理
----
第四节交通监理
----
第五节公路绿化
--
第四章邮政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网络
----
第三节函件包裹
----
第四节汇兑
----
第五节报刊发行
--
第五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六章邮电管理
第十二篇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市场
----
第一节商业网点
----
第二节集体贸易
--
第三章购销
----
第一节粮食 油脂油料
----
第二节农副产品
----
第三节生产资料
----
第四节日用工业品
----
第五节副食品
----
第六节外贸商品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仓储 运输管理
第十三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收支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节财政监督
----
第五节审计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第二节税种
----
第三节税政管理
----
第四节利润监交
----
第五节税源培植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节储蓄存款
----
第五节结算
----
第六节其它金融业务
第十四篇城建
--
第一章县城
----
第一节城垣
----
第二节市政工程
----
第三节公用事业
----
第四节园林 卫生
--
第二章乡场 农房
----
第一节乡场
----
第二节农房
--
第三章直管公房
----
第一节接收房屋
----
第二节新建房屋
----
第三节私房改造
----
第四节住宅安排
--
第四章建筑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设计施工
----
第三节建筑技术
----
第四节建筑机具
----
第五节建筑材料
--
第五章房地产管理和规划
----
第一节房地产管理
----
第二节城乡规划
--
第六章旅游景观
第十五篇党派群团
--
第一章国民党筠连县党部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筠连县地下组织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筠连县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中心工作
----
第四节党务活动
--
第四章其他党派
----
第一节中国青年党筠连县党部
----
第二节中国民社党筠连县党部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民国群团组织
----
第二节当代群团组织
第十六篇政权
--
第一章清末及民国民意机构
----
第一节议事会 参事会
----
第二节临时参议会
----
第三节参议会
----
第四节乡镇民代表会
--
第二章人民共和国权力机构
----
第一节县各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民国时期行政机关
----
第一节县公署 县政府
----
第二节区乡镇保甲
--
第四章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
----
第一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五章政协筠连县委员会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工作
第十七篇政法
--
第一章民国政法
----
第一节警察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司法
--
第二章人民政法
----
第一节公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第十八篇民政
--
第一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二章救灾救济
----
第一节救灾
----
第二节救济
--
第三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孤老孤儿生活保障
----
第二节残疾人员安置
----
第三节麻风病人收养防治
----
第四节游民收容遣送
--
第四章婚姻 殡葬
----
第一节婚姻管理
----
第二节殡葬改革
第十九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社会劳动力构成
----
第一节城乡构成
----
第二节行业构成
--
第二章职工源流
----
第一节干部
----
第二节工人
----
第三节知青安置
--
第三章职工待遇
----
第一节薪俸
----
第二节劳动工资
----
第三节津贴 补贴
----
第四节奖金
----
第五节职工福利
--
第四章劳动保护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安全教育
----
第三节安全检查
----
第四节锅炉管理
----
第五节防尘防毒
----
第六节劳保食品
--
第五章职工管理
----
第一节职能机构
----
第二节行政编制
----
第三节任免
----
第四节职工调配
----
第五节职工培训
----
第六节精减下放
----
第七节行政监督
----
第八节考核奖惩
第二十篇军事
--
第一章军事机构
----
第一节团防局
----
第二节国民自卫总队
----
第三节国民兵团
----
第四节军事科
----
第五节人民武装部
----
第六节武装委员会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建武营
----
第二节楚军
----
第三节川军
----
第四节滇军
----
第五节靖国军
----
第六节保安队
----
第七节人民解放军
--
第三章县属武装
----
第一节团练壮丁
----
第二节团防
----
第三节自卫常备中队
----
第四节民众自卫总队
----
第五节基干大队
----
第六节警卫营
----
第七节武装警察部队
----
第八节民兵
--
第四章兵役
----
第一节国民兵役
----
第二节人民兵役
--
第五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防范活动
--
第六章兵事纪略
----
第一节迎解武装的组织与活动
----
第二节永绥盐大游击队活动纪略
----
第三节红军游击队战斗在筠连
----
第四节平息反共游击军
第二十一篇教育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县学书院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少数民族教育
--
第二章专业 职业教育
----
第一节职业学校
----
第二节师范学校
----
第三节进修学校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节函授教育
----
第四节广播电视教育
----
第五节自学考试
--
第四章教育教学
----
第一节学制改革
----
第二节课程设置
----
第三节教学方法
----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节体育卫生工作
----
第六节考试与招生
----
第七节勤工俭学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三节师资培训
--
第六章经费设备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备
--
第七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学校管理
第二十二篇科技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直属机构
----
第二节科技团体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专业科技人员
----
第二节科技人才利用
----
第三节职称评定
--
第三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培训服务
----
第三节科技推广
----
第四节学术交流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科研课题及经费
----
第二节科研成果
----
第三节获奖项目
第二十三篇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场镇文化活动
----
第三节农村文化活动
----
第四节机关单位自办文化活动
----
第五节工会文娱活动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谜语
----
第三节戏剧
----
第四节音乐 舞蹈
----
第五节曲艺 武术
----
第六节美术
----
第七节书法 摄影
--
第三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借阅
--
第四章电影
----
第一节影片发行
----
第二节电影放映
--
第五章地方志编纂
----
第一节明清《筠连县志》
----
第二节民国《筠连县志》
----
第三节新修《筠连县志》
--
第六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七章新闻 报刊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报刊
--
第八章档案
--
第九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名胜古迹
----
第二节馆藏文物
第二四篇卫生 体育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县属机构
----
第二节区 乡卫生院
----
第三节厂矿学校医务所(室)
--
第二章卫生队伍 设备
----
第一节医疗人员
----
第二节技术培训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三章医疗技术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护理
--
第四章医药
----
第一节中药材
----
第二节药品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五章卫生保健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第二节传染病 地方病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六章医政管理
----
第一节医院管理
----
第二节个体行医人员管理
----
第三节医疗制度
--
第七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 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社会体育
----
第四节竞赛体育
第二十五篇社会风俗
--
第一章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结构
----
第三节称谓
--
第二章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岁时习俗
----
第三节礼仪习俗
----
第四节庙会
----
第五节迷信活动
----
第六节恶风劣习
----
第七节社会新风
--
第三章帮会
----
第一节哥老会
----
第二节青帮
----
第三节三教会
----
第四节宗祠
----
第五节会道门
----
第六节康谊学术励进社
----
第七节民锋剧社
----
第八节国术研究社
----
第九节同乡会
----
第十节同学会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道教 佛教
----
第二节基督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伊斯兰教
--
第五章少数民族习俗
--
第六章筠连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词法
----
第四节常用词语
----
第五节谚语
----
第六节歇后语
人物
--
一、人物传
----
陈先沅
----
陈尧祖
----
苏重淮
----
杨剑英
----
林见龙
----
田动云
----
曾省斋
----
罗与石
----
廖洪畴
----
陈先湖
----
陈道煌
----
胡紫健
--
二、人物略传
----
詹应昌
----
陈尔铭
----
母显宗
----
母德隆
----
詹八元
----
詹期帷
----
谢廷梁
----
刘华明
----
周大保
----
吴正枢
----
何兴明
----
母泽喜
----
张禄奎
----
廖国均
----
叶棪
----
吴履和
----
葛泽寰
----
詹书帷
----
应以荣
----
陈其损
----
郑佐卿
----
母泽贤
----
彭运传
----
周名成
----
李仕肱
----
张大生
--
三、人名录
----
(一)辛亥起义及护国战争死难者
------
詹树棠
------
刘绍峰
------
刘佐卿
----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烈士
------
杨寿禄
------
苏重淮
------
杨剑英
------
林见龙
------
无名氏
----
(三)抗日出征阵亡官兵
------
罗崇富
------
鄢俊中
------
刘兴武
------
应华忠
------
王清辰
------
楚兴周
------
李启芳
------
吴道兴
------
母维舟
------
陈文彬
------
范英勇
------
高德长
------
周少文
------
李少成
------
王志彬
------
贾玉成
------
邓启章
------
傅忠成
------
兰银章
------
李华安
------
李华安
------
廖清云
------
邓松林
------
黄平桂
------
周崇英
------
徐洄江
------
雷泽
------
毕德轩
------
黄少会
------
唐少云
------
汤尔云
------
陈益族
------
占世师
------
罗玉轩
------
李泽民
------
王国槐
------
罗尚高
------
蒋福如
------
石玉兴
------
王秀文
------
黄云清
------
王正楠
------
傅明伦
------
杨品华
------
张兴明
------
文大元
------
陈伯衡
------
王云清
------
徐吉安
------
黄正德
----
(四)剿匪平叛烈士
------
徐述荣
------
孙富林
------
陈炳森
------
白明贵
------
李德荣
------
余文清
------
张大全
------
单树生
------
罗荣
------
张世山
------
郭香
------
王万志
------
张干水
------
无名氏
------
钟振球
------
宋德即
------
朱学林
------
刘照海
------
罗友成
------
李新斋
------
张怀德
------
张洪楷
------
徐少成
------
周泽民
------
王明生
------
张仁
------
黄云
------
冯继良
------
陈泽民
------
曹天全
------
吴江平
------
林国顺
------
刘汉芹
------
傅忠堂
------
杨德才
------
汪吉枢
------
黄光发
------
占和一
------
韩世武
------
张大云
------
严志轩
----
(五)抗美援朝烈士
------
任文富
------
马举顺
------
刘申银
------
丁运清
------
廖友成
------
刘学恒
------
陈金富
------
陈元德
------
邹明光
------
李全自
------
甘其明
------
胡朝根
------
赵世才
------
文俊富
------
詹一明
------
郝从必
------
余中举
------
高大海
------
刘明新
------
范泽先
------
黄廷付
------
闵孝后
------
樊学义
------
游廷文
------
李启勋
------
雷成付
------
骆宗强
------
彭兴贵
------
王荣
------
王正方
------
钟德科
------
李贵清
------
向彩清
------
罗从君
------
任光田
------
范钦成
------
黄堂枢
------
刘先楷
------
刘采富
------
阎香友
------
冯国斌
------
唐后功
------
邱兴富
------
喻官文
----
(六)中越边境自卫战和援越抗美烈士
------
李洪会
------
赵德均
------
王大伦
------
胡双军
------
袁仁贵
------
李运先
----
(七)因公牺牲烈士
------
谭仿然
------
余文清
------
孙一祥
------
万作科
------
毛国祥
------
倪明富
------
李全武
------
任世才
------
蒋登贵
------
杨正华
------
陈合均
------
熊云先
------
黄成筠
------
赵广明
------
杨兴林
------
汪维友
------
郭兴平
------
饶兴洪
------
聂昌怀
------
邓保恒
附录
--
一、文存
----
(一)重要文献辑选
----
(二)历代《筠连县志》序选
--
二、文粹
----
(一)散文
----
(二)诗
----
(三)词
----
(四)楹联
----
(五)谜语
--
三、古迹
----
四川筠连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
----
“筠连人”及四川古人类问题
----
万历钱法碑 碑文
----
顺治文碑 碑文
--
四、筠连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历任编委名录
--
五、筠连县新编《筠连县志》(初稿)、部门志著作人名录
编后记
编审记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