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公路交通史

兰州市公路交通史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兰州市道路交通、公路事业、公路运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公元前2099-1985

出版时间: 1990年12月

目录

封面
兰州市公路交通史
内容提要
版权页
《甘肃省交通史志年鉴》编写委员会
兰州市交通史志编纂委员会
《兰州市公路交通史》编写组
题词
图片
-- 1兰州市中心鸟瞰
-- 2省领导视察七道粱隧道,前排左一李子奇,左二王世泰,左三吴坚,后排左一秦中一
-- 3市委书记王金堂在青城黄河吊桥通车典礼上剪彩
-- 4市长柯茂盛在杨家湾黄河吊桥通车典礼上讲话
-- 5兰州市三县五区公路部门部分职工与省、市公路主管部门领导研讨工作后留影
-- 6兰州市公路交通史志编纂委员会审稿会议
-- 7兰州市公路交通史审稿会议全体代表
-- 8兰州市交通技工学校成立大会
-- 9兰州市交通局首届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 10兰州市交通局授予吴志英同志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政工干部称号大会
-- 11解放军攻占黄河铁桥
-- 12把红旗插上兰州城
-- 13铁桥驼队
-- 14昔日黄河浮桥
-- 15兰州黄河铁桥建造碑记
-- 16昔日握桥
-- 17金城关
-- 19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
-- 18清代轿子
-- 20解放前后的胶轮畜力车
-- 21解放前后的人力客车
-- 22解放时的几辆公共汽车
-- 23解放前的兰州汽车站
-- 24加固后的黄河铁桥
-- 25城关黄河大桥
-- 26东岗立交桥
-- 27雷坛河姊妹桥
-- 28七道梁隧道
-- 29中川公路绿化带
-- 30定远—石头沟路段
-- 31榆中—阿干镇公路兴隆山峡绿化带
-- 32滨河路中段绿化带
-- 33火车站广场一角
-- 34皋兰县—黑石川公路绿化带
-- 35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统一安排客运班车—胜利宾馆站
-- 36甘肃驼铃客车厂
-- 37兰州第三汽车运输公司一队货运汽车整装待发
-- 38兰州汽车西站
-- 39兰州汽车东站
-- 40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办公楼
-- 41“招手停”客运车
-- 42公共交通公司西关什字调动枢纽站
-- 43兰州市公共交通公司
-- 44金城汽车出租公司火车站车队一角
-- 45甘肃省白银汽车运输公司
-- 46兰州小汽车修配厂
-- 47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安宁区公路运输机务管理经验交流会代表
总序

前言
凡例
绪论
目录
第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兰州市的道路交通(约公元前21世纪~1949年)
-- 第一章 道路交通的起源与开拓(约公元前21世纪~1270年)
---- 第一节 道路交通的起源
------ 一、从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中看兰州地区的道路雏形
------ 二、有关交通起源的传说
---- 第二节 道路交通的开拓
------ 一、秦拓疆域、修长城对兰州地区道路交通的影响
------ 二、金城郡、令居塞的建立与内外交通的联系
------ 三、割据政权的建立及其道路交通变化
---- 第三节 兰州总管府的设置与道路交通地位的提高
------ 一、兰州总管府与道路交通
------ 二、以兰州总管府为起点的主要路线
---- 第四节 道路运输的畅通
------ 一、繁荣的丝路运输
------ 二、茶马互市及主要物资运输
------ 三、僧侣、使臣的往来
---- 第五节 桥梁、渡口与金城关
------ 一、桥梁
------ 二、渡口
------ 三、金城关
-- 第二章 道路交通的发展
---- 第二节 驿道网络的形成
------ 一、主要驿道及其走向
------ 二、左宗棠主持整修驿道
---- 第二节 驿站管理与道路运输的发展
---- 第三节 桥梁、渡口和关隘的修建与改善
------ 一、桥梁的修建与改善
------ 二、渡口的增设
---- 第四节 道路沿线的名胜古迹
------ 一、兴隆山
------ 二、五泉山
------ 三、白塔山
------ 四、极寿山
-- 第三章 公路交通的兴起与发展(1912~1949年)
---- 第一节 公路的兴修与养护
------ 一、以兰州为中心的公路网规划
------ 二、主要公路的兴修
------ 三、主要公路的整修与改善
------ 四、公路养护
---- 第二节 汽车运输业的开创
------ 一、汽车的出现与运输公司的筹备
------ 二、商营汽车运输业的兴办与发展
------ 三、国营汽车运输业的兴办与兰州汽车站的创建
------ 四、主要物资运输
---- 第三节 汽车修理业的兴办
------ 一、国营汽车修理业
------ 二、私营汽车修理业
---- 第四节 民间运输的发展与驿运的中兴
------ 一、民间运输的主导地位
------ 二、民间运输业的经营方式
------ 三、搬运业的作用及其工人的艰苦生活
------ 四、驿运的中兴
---- 第五节 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起
------ 一、主要交通路线
------ 二、人力车和交通马车
------ 三、公共汽车
---- 第六节 公路交通监管理工作的兴办
---- 第七节 公路交通管理机构的创立与变化
------ 一、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在兰州的管理机构
------ 二、省、市交通管理机构
第二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兰州市的公路事业(1949~1985年)
-- 第一章 公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949~1957年)
---- 第一节 抢修桥梁和公路,恢复交通
------ 一、抢修黄河铁桥,支援解放军西进
------ 二、抢修甘新、甘青公路,恢复兰州对外交通
---- 第二节 兰州军管会交通处的成立和公路事业的恢复
------ 一、公路管理机构的接管
------ 二、恢复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加强养护工作
---- 第三节 主要公路的改善和黄河铁桥的加固
------ 一、主要公路的改善
------ 二、兰州黄河铁桥的加固
---- 第四节 新建公路和桥梁
------ 一、修通永天公路,衔接天祝炭山岭煤矿
------ 二、武胜驿桥
---- 第五节兴建县乡公路发展农村交通
------ 一、整修大车道,为恢复农村经济服务
------ 二、兴建简易公路便利农村交通
---- 第六节 城市道路和桥梁
------ 一、新建的主要道路
------ 二、改建的主要道路
------ 三、修建桥梁提高道路通过能力
---- 第七节 交通监管理业务的恢复和发展
------ 一、机构的恢复和调整
------ 二、监管理业务的恢复
------ 三、汽车年检审验制度的实施
-- 第二章 公路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调整(1958~1965年)
---- 第一节 公路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一、市公路养护管理处的成立
------ 二、兰州公路总段的成立
---- 第二节 坚持“地、群、普”方针,发展县乡公路和专用公路
------ 一、县乡公路的新建与改建
------ 二、专用公路的新建与改建
------ 三、干线公路出口路段的改建
---- 第三节 主要干线公路的改善
------ 一、甘新公路
------ 二、兰郎公路
------ 三、甘青公路
---- 第四节 公路路面的改善与提高
------ 一、碎石和级配路面的全面铺筑
------ 二、试铺多蜡重油路面
------ 三、渣油路面单层表面处治
---- 第五节 主要桥梁的修建
------ 一、竹林沟大通河桥
------ 二、兰阿公路岘口子桥
---- 第六节 公路养护工作的加强
------ 一、专业道班养护
------ 二、“民工建勤”养护
---- 第七节 公路绿化
---- 第八节 城市道路和桥梁
------ 一、新建和改善的主要道路
------ 二、改建的主要道路
------ 三、新建的主要桥梁
---- 第九节 交通监管理工作的调整和加强
------ 一、管理机构的调整
------ 二、监管理工作的加强
------ 三、养路费的征收
------ 四、交通安全
-- 第三章 公路事业的曲折发展(1966~1976年)
---- 第一节 公路管理机构的变化
------ 一、兰州公路总段
------ 二、县(区)公路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公路建设的发展
------ 一、战备公路的修建
------ 二、自力更生改造公路
------ 三、干线公路的改建
------ 四、县乡公路的新建和改建
---- 第三节 铺筑油路提高公路路面技术等级
------ 一、干线公路
------ 二、县乡公路
---- 第四节 加快桥梁建设,提高公路通过能力
------ 一、主要公路桥梁的修建
------ 二、县乡公路桥梁的修建
---- 第五节 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和油路养护技术的提高
------ 一、干线公路的管理和养护
------ 二、县乡公路的管理和养护
---- 第六节 改善养护条件,发展养路机械化
------ 一、养路机械的增加
------ 二、养路道班小型机具的配备
---- 第七节 公路绿化
------ 一、干线公路
------ 二、县乡公路
---- 第八节 城市道路和桥梁
------ 一、七条主要道路的改善提高
------ 二、其他主要道路的改善与提高
------ 三、桥梁建设
---- 第九节 交通监管理工作
------ 二、交通监管理工作的整顿
------ 三、交通安全工作的加强
------ 四、养路费的征收
-- 第四章 公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77~1985年)
---- 第一节 公路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 一、兰州公路总段
------ 二、市公路建设管理处
------ 三、管理制度
---- 第二节 改建与提高公路技术等级
------ 一、市区出口路段的改建
------ 二、主要干线公路的改建
------ 三、宜兰公路的续建
------ 四、县乡公路的改建
------ 五、乡村道路的修建
---- 第三节 渣油路面的改善与提高
------ 一、干线公路
------ 二、县乡公路
---- 第四节 油路科研的发展
------ 一、渣油路面病害的防治
------ 二、阳离子乳化沥青路面的研制和应用
------ 三、橡胶混凝土路面的试验
---- 第五节 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
------ 一、干线公路桥梁
------ 二、县乡公路桥梁
---- 第六节 公路养护工作的加强
------ 一、干线公路养护
------ 二、县乡公路养护
---- 第七节 公路绿化的发展
------ 一、干线公路
------ 二、绿化管理
---- 第八节 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的发展
------ 一、新建的主要道路
------ 二、主要道路的扩建和改建
------ 三、桥梁建设
---- 第九节 城市道路管理
---- 第十节 交通监管理的调整和改革
------ 一、体制改革
------ 二、管理制度
------ 三、年检审验工作
------ 四、交通安全
------ 五、养路费征收
第三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兰州市的公路运输业(1949~1985年)
-- 第一章 公路运输业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7年)
---- 第一节 公路运输的恢复与运输队伍的组建
------ 一、机构接管与客、货运输业务的恢复
------ 二、支援前线运输
------ 三、市国营汽车运输队的组建与发展
------ 四、市国营汽车修理厂的组建与发展
---- 第二节 市区搬运业的恢复与发展
------ 一、搬运业的民主改革
------ 二、市搬运公司的成立及其经营范围
------ 三、国营畜力车运输队的组建与发展
---- 第三节 运输管理机构的建立与管理工作的加强
------ 一、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的成立
------ 二、实行运输市场的统一管理
------ 三、调整运价管好运输市场
------ 四、国营汽车运输的发展
---- 第四节 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民间运输业
------ 二、私营汽车运输业
---- 第五节 恢复汽车修理业,提高车辆技术状况
------ 一、国营汽车修理业与配件制造业的恢复
------ 二、私营汽车修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六节 县(区)民间运输业的恢复
---- 第七节 城市公共汽车运输的恢复与公共汽车公司的建立
---- 第八节 开展劳动竞赛,艰苦创业
---- 第九节 兴办业余教育,提高职工文化素质
-- 第二章 公路运输业的全面发展与调整(1958~1965年)
---- 第一节 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业的发展与调整
------ 一、运输业的发展与客、货运输量的增加
------ 二、管理机构的变化
------ 三、发展中的教训及其调整
------ 四、加强运输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 第二节 组织机关企事业汽车参加社会运输
------ 一、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的组织管理
------ 二、煤炭运输
------ 三、调粮运输
---- 第三节 短途运输的发展
------ 一、一条龙协作运输
------ 二、大炼钢铁运输
------ 三、三县农村运输
------ 四、短途客货班车
---- 第四节 民间运输业的发展
------ 一、运输联社的成立及其经营管理
------ 二、运输工具的改进和革新
---- 第五节 汽车修理业的发展和调整
------ 一、市属汽车修理厂
------ 二、甘肃省兰州 第一汽车修理厂
------ 三、甘肃省兰州 第二汽车修理厂
------ 四、机、车、船的制造及其教训
---- 第六节 运输市场的整顿与管理
------ 一、整顿与管理
------ 二、区(街)装卸运输队的接管
---- 第七节 公路运输支援农业
------ 一、支农运输
------ 二、物资支农和技术服务
------ 三、下放畜力车支农
---- 第八节 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输的发展
---- 第九节 职工教育与职工福利
---- 第十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三章 公路运输业的曲折发展(1966~1976年)
----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汽车运输企业的发展变化
------ 一、管理体制与主要运输企业
------ 二、旅客运输
------ 三、货物运输
------ 四、省属汽车运输企业
---- 第二节 民间运输业的发展与变化
------ 一、机动板车运输
------ 二、农副业车辆参加社会运输
------ 三、拖拉机参加社会运输
---- 第三节 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与联合运输的发展
------ 一、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
------ 二、铁路、公路联运
---- 第四节 运输市场的统一管理
---- 第五节 修造并举发展公路交通工业
------ 一、汽车修理业的壮大与主要汽车修理企业
------ 二、汽车配件的生产
------ 三、车辆制造
---- 第六节 县(区)交通部门汽车运输的兴办
------ 一、三县汽车运输
------ 二、远郊区汽车运输
---- 第七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四章 公路运输业的调整和改革(1977~1985年)
---- 第一节 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一、体制调整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革
------ 二、经济责任制的全面推行
------ 三、封车节油措施的推行
---- 第二节 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业在改革中发展
------ 一、以运为主,多种经营
------ 二、县属交通部门汽车运输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联合运输的新发展
------ 一、机关企事业汽车运输
------ 二、铁、公联运的再兴
------ 三、联运业务的扩大
---- 第四节 市场开放与汽车运输、修理业的发展
------ 一、汽车运输业
------ 二、汽车修理业
---- 第五节 公路运输的行业管理
------ 一、改善运输管理,在搞活上下功夫
------ 二、改二级管理体制为三级管理体制
------ 三、变单纯管理型为管理服务型
------ 四、整顿、建立正常的客运秩序
---- 第六节 公路交通工业在改革中前进
------ 一、大型客车的生产
------ 二、维修服务和汽车检测中心的建立
------ 三、小汽车修配厂的横向联合
------ 四、小型机械的制造
---- 第七节 民间运输的演变
---- 第八节 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输
---- 第九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深入开展
---- 第十节 职工教育与职工生活福利的提高
附录
-- 一、兰州市公路交通机构名录
-- 二、领导干部名录
-- 三、兰州市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
-- 四、大事记
《兰州市公路交通史》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