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变化历程和现状。
内容时限:
1991-2000
出版时间:
200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甘孜县志续编
版权页
图片
--
那仓·向巴昂翁丹曲成来活佛(第七世)题词
--
扎西县长题词
--
那仓活佛与县委书记李进川共同为那仓扶贫小学校校牌揭幕
--
新任县长正在办公
--
迎接新县长
--
全县领导干部合影
--
县十届人民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
--
志为部分同志下乡调查
--
新建县委办公大楼
--
新建政府办公大楼
--
新建甘孜县城一角
--
甘孜县城门
--
基层政权建设
--
牧民定居点
--
发放扶贫物资
--
安居工程
--
布绒郎敬老院
--
尼玛敬老院
--
青稞商品粮基地
--
引进黄羊
--
达通玛草原
--
经贸市场大门
--
民族工艺门
--
黄金生产
--
农业机县·风杨机
--
农业机县·55型脱粒机
--
休闲庄
--
“迎秋节”期间的帐篷城
--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
--
康北民族高级中学
--
学生军训
--
县城夜景一瞥
--
雅砻江晚景
--
呷拉佛塔
--
达通玛茶扎寺佛塔
--
扎日拥康神山
--
民族服饰
--
甘孜县首届艺术节
--
甘孜县百人踢踏舞
甘孜县志编纂机构人员名单
《甘孜县志续编》各部门领导小组成员及编写人员名单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勘界
--
第二章 镇、区、乡概述
--
第三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矿藏
----
第三节 灾害
--
第四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普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第二篇 经济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国民经济
----
第二节 社会发展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国土
----
第三节 工商
----
第四节 物价
----
第五节 统计
----
第六节 审计
--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食生产
----
第三节 土壤改良
----
第四节 积肥施肥
----
第五节 推广良种
----
第六节 植保检疫
----
第七节 农业机械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牲畜疫病防治
----
第三节 检疫工作
----
第四节 畜牧业生产
----
第五节 草原建设
----
第六节 落实草场“三权”
----
第七节 家畜改良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营林生产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林业企业经营
--
第六章 工业
----
第一节 建材
----
第二节 修造
----
第三节 加工
----
第四节 电力
--
第七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所有制、体制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产业类别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八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区、乡公路建设
----
第三节 县汽车队
----
第四节 公路运输管理
----
第五节 县公路养护
--
第九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邮电机构变化情况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十章 商贸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机制
----
第三节 经营机构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改造与经贸市场建设
--
第十一章 粮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购销
----
第三节 经营
----
第四节 退耕还林粮食补助
--
第十二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税务工作
----
第四节 县地税局主要税源构成
--
第十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存款、贷款
--
第十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
----
第三节 抗旱、防汛抢险
----
第四节 生态环境建设
----
第五节 乡村供水
----
第六节 渔业生产
----
第七节 水政资源管理
--
第十五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建设管理
----
第二节 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房屋建设
----
第四节 城市道路建设
----
第五节 城市市政建设
第三篇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甘孜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组织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第五节 纪律检查
----
第六节 加强对全县工作的领导
--
第二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 政权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四章 政协
----
第一节 政协甘孜县委员会
----
第二节 全委会、常委会
----
第三节 工作记要
--
第五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共青团甘孜县委
----
第二节 县总工会
----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县工商联合会
--
第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七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审判
----
第四节 司法
--
第八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救灾、救济
----
第三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
第五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六节 区划地名、勘界
----
第七节 残联工作
----
第八节 婚姻登记、社会团体登记、收容遣送
--
第九章 人事、劳动
----
第一节 人事管理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十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优惠政策
----
第三节 具体实施
第四篇 科技、教育、文卫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科技开发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体制
----
第二节 教育结构
----
第三节 党、团等组织
----
第四节 师资队伍
----
第五节 大中专招生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艺
----
第二节 图书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第四节 档案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药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经费与设备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民间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第五篇 社会风土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节 机构、团体
----
第二节 寺庙管理
----
第三节 寺庙自养
----
第四节 寺庙保护
----
第五节 寺庙教育
--
第二章 民俗
人物
--
人物传
----
康松明
附录、文存、特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