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科技志

楚雄彝族自治州科技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宗旨。《科技志》是楚雄州地方志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志。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实记述楚雄州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继续发展彝州科技事业提供史实借鉴,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目录

封面
科技志
图片
-- 1、建于清代的星宿桥、现为禄丰县城连接成昆铁路的公路桥。
-- 2、建于唐代的古塔、历经千余年风雨、今仍矗立于大姚白塔山之巅。
-- 3、清代铸造的大姚石羊文庙孔子铜像。
-- 1、1970年复建的禄丰钢铁厂。
-- 2、1984年改建后的楚雄州氮肥厂。
-- 3、“巨龙”奔驰、千里彝山变通途。
-- 1、楚雄州丝绸厂工人在熟练地操作双梭织绸机。
-- 2、新兴的楚雄州卷烟工业。
-- 3、为保证产品质量、双柏县妥甸酱油厂化验室在认真检验成品质量。
-- 1、楚雄州农科所高级农艺师邓有成、坚持选育水稻良种、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省、州人民政府奖励。
-- 2、州农科所科技工作者在考察柑桔病害。
-- 3、州畜牧站在进行瘦肉型种猪饲养试验。
-- 4、州茶桑果站科技工作者考察茶树资源。
-- 1、楚雄州烟科所在进行烤烟良种选育现场鉴定。
-- 2、注意生态治理、实行林水结合。图为南华县毛板桥水库一角。
-- 3、1981年建成的姚安县弥兴大沟岔河倒虹吸水利工程。
-- 1、楚雄州克防所“克山病病因研究”课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 2、楚雄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许尔孝在为内科医师讲课。
-- 3、楚雄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志明在为病员施行手术。
-- 1、楚雄州医药卫生工作者在彝族医药考察工作中发掘整理的彝文医书。
-- 2、由楚雄州药检所收集整理、交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彝药志》。
-- 3、楚雄州克防所主任医师张德纯在为克山病患者诊治。
-- 1、2、3、州、县科委、科协采用举办图片展览、咨询服务、印发科技资料、赶科普街等形式开展农村科普活动
-- 4、青少年地质夏令营参观元谋人遗址。
-- 5、青少年科普游园活动。
-- 1、楚雄州科技情报研究所及各县科委编印的部份科技刊物。
-- 2、楚雄州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图书阅览室。
-- 3、禄丰县技术市场。
-- 1、楚雄州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在认真讨论、审定科技成果。
-- 2、3、4、5、楚雄州人民政府自1983年起多次召开全州科技成果颁奖会、州委书记张松、副书记和占钧、
-- 1、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李德生、中共云南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高治国、于1985年2月
-- 2、楚雄州科委、科协办公楼。
-- 3、双柏县科委、科协科技培训中心。
-- 楚雄彝族自治州《科技志》编纂委员会全体人员名单
-- 《科技志》编委、编辑全体人员合影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科技应用
-- 第一节 工业
---- 一、冶金
------ (一)禄钢炉后设备的技术改造
------ (二)禄钢炉前设备的技术改造
------ (三)建立矿山原矿处理工程
------ (四)炼铁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
------ (五)粉煤喷吹新技术的应用
------ (六)禄丰生铁的耐磨性能试验
------ (七)禄丰生铁中温耐磨铸铁球试验
------ (八)布袋除尘的技术引进
------ (九)吕合煤矿炼钢技术的改进
---- 二、煤炭
------ (一)吕合煤矿采煤技术改进
------ (二)张武庄煤矿采煤技术改进
---- 三、机械
------ (一)可锻铸铁的技术应用
------ (二)钢架打谷机的研制
------ (三)简易插齿机的设计
------ (四)组合机床的设计
------ (五)冷挤压技术的应用
------ (六)离心浇铸技术的应用
------ (七)热轧轴承双相区锻造——等温退火技术的应用
---- 四、电力
------ (一)电力补偿器的应用
------ (二)电力载波通讯
------ (三)隔镍电池的应用
------ (四)节电技术的应用
---- 五、建筑
------ (一)设计
------ (二)施工
---- 六、建材
------ (一)砖瓦
------ (二)水泥
---- 七、轻工
------ (一)制盐
------ (二)丝绸
------ (三)造纸
------ (四)卷烟
------ (五)制糖
------ (六)酱油
------ (七)塑料
---- 八、化工
------ (一)普钙生产的技术改造
------ (二)钙镁磷生产的技术改造
------ (三)氮肥生产的技术改造
------ (四)柠檬酸生产的技术改造
------ (五)制药技术的应用
-- 第二节 交通
---- 一、公路路线的技术改造
---- 二、公路桥梁的技术改造
---- 三、南华礼舍江桥的修建
---- 四、公路路面的技术改造
---- 五、汽车维修保养业的发展
---- 六、改车节油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农业
---- 一、良种选育
------ (一)水稻良种的选育
------ (二)玉米良种的选育
------ (三)小麦良种的选育
------ (四)烤烟良种的选育
------ (五)甘蔗良种的选育
------ (六)茶树良种的选育
---- 二、植物保护
------ (一)防治水稻病害
------ (二)防治小麦、蚕豆病害
------ (三)防治水稻、玉米虫害
------ (四)防治烤烟病虫害
------ (五)防治草害
------ (六)防治鼠害
---- 三、作物栽培
------ (一)水稻栽培
------ (二)玉米栽培
------ (三)小麦栽培
------ (四)烤烟栽培
------ (五)间作套种
-- 第四节 畜牧业
---- 一、品种改良
------ (一)毛羊改良
------ (二)种牛改良
------ (三)种猪改良
------ (四)良种鸡的引进推广
---- 二、疫病防治
------ (一)鸡马立克氏病
------ (二)畜禽防疫注射
------ (三)牛羊肝片吸虫病和羊疥癣的防治
---- 三、饲草饲料
------ (一)饲草引种
------ (二)草场建设
------ (三)配合饲料
-- 第五节 林业
---- 一、一平浪林场实现森林永续利用
---- 二、森林采伐迹地更新
---- 三、森林病虫害普查和防治
---- 四、天子庙林场华山松速生丰产
-- 第六节 渔业
---- 一、引进良种
---- 二、建立鱼苗繁殖场
---- 三、饲养技术
-- 第七节 水利
---- 一、洋派水库的修建
---- 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八节 气象
---- 一、天气预报
---- 二、应用气候
---- 三、人工引雨
---- 四、人工防霜
---- 五、人工防雹
-- 第九节 多种经营
---- 一、茶叶
------ (一)创制名茶
------ (二)资源考察
------ (三)试制制茶机具
---- 二、蚕桑
------ (一)密植桑综合技术
------ (二)小蚕共育
---- 三、果蔬
------ (一)温州蜜桔引进
------ (二)老石榴园更新
------ (三)扩种大白芸豆
------ (四)冬早蔬菜的种植
---- 四、养殖
------ (一)长毛兔的引进推广
------ (二)养蜂
---- 五、中草药人工栽培
---- 六、除虫菊引种试验
-- 第十节 乡镇企业
---- 一、禄丰土官乡硅矿资源开发
---- 二、禄丰金山大理石厂技术“l进
---- 三、牟定共和砖厂技术引进
---- 四、禄丰县南大酒厂技术引进
---- 五、楚雄市新华造纸厂技术引进
---- 六、姚安金矿资源开发
-- 第十一节 医药卫生
---- 一、药物普查
---- 二、民族医药
---- 三、计划生育
---- 四、科研成果
------ (一)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效果观察
------ (二)大姚县青石棉致癌作用调查研究
------ (三)中药资源普查研究
-- 第十二节 地震
---- 一、仪器设备
---- 二、震情监测
---- 三、工作成果
-- 第十三节 环保
---- 一、环境管理
---- 二、污染治理
---- 三、环境监测
-- 第十四节 标准计量
---- 一、标准化管理
---- 二、质量监督
---- 三、计量管理
-- 第十五节 节能
---- 一、沼气
---- 二、省煤(柴)灶
---- 三、太阳能集热器
第二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学会活动
---- 一、学术交流
---- 二、学术讲座
---- 三、科技建议
---- 四、专业知识竞赛
-- 第二节 农村科普
---- 一、技术咨询和“科普街”
---- 二、科普图片展览
---- 三、科普专栏
---- 四、科普资料和刊物
---- 五、联办节目
---- 六、技术培训
---- 七、畜牧讲师团
-- 第三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 一、全州小学生数学竞赛
---- 二、教具制作评比展览
---- 三、科技夏令营
---- 四、科技游园活动
---- 五、车模竞赛和科普美术摄影展览
---- 六、参加省科协和中国科协举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
---- 七、智力开发培训
第三章 科技服务
-- 第一节 农业综示区
-- 第二节 技术承包
-- 第三节 科技扶贫
-- 第四节 四级农科网
-- 第五节 科技情报
-- 第六节 技术培训
-- 第七节 技术协作
-- 第八节 专利服务
-- 第九节 咨询服务
第四章 科技队伍
-- 第一节 队伍状况
---- 一、人员分布
---- 二、队伍结构
--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三节 评定技术职称
-- 第四节 技术职称改革
-- 第五节 对科技人员的特殊政策规定
---- 一、关于农业科技人员口粮标准及劳保待遇
---- 二、关于引进专业科技干部家属“农转非”问题的规定
---- 三、关于永安综试区科技人员住点待遇的规定
---- 四、关于边远地区科技干部技术津贴的规定
---- 五、关于科技人员购置业务书籍补助费的规定
---- 六、关于高、中级科技人员体检的规定
-- 第六节 颁发荣誉证书
第五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一、计划编制
---- 二、效益统计
-- 第二节 成果管理
---- 一、鉴定
---- 二、登记
---- 三、评审
---- 四、奖励
---- 五、推广
---- 六、保密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 一、科技三项费
---- 二、科学事业费
---- 三、科技奖励金
-- 第四节 体制改革
---- 一、独立科研所改革
---- 二、科技拨款制度改革
---- 三、开拓技术市场
---- 四、放活科技人员
第六章 科技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楚雄州科学技术委员会
---- 二、县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建立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一、楚雄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 二、楚雄州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三、楚雄州克山病防治研究所
---- 四、楚雄州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五、楚雄州园艺科学研究所
---- 六、楚雄州烟草科学研究所
---- 七、楚雄州工业试验所
-- 第三节 州属科技推广机构
---- 一、楚雄州良种繁殖场
---- 二、楚雄州种子公司
---- 三、楚雄州畜牧兽医站
---- 四、楚雄州茶桑果站
---- 五、楚雄州食用菌推广站
---- 六、楚雄州卫生防疫站
---- 七、楚雄州妇幼保健站
---- 八、楚雄州药晶检验所
第七章 科技团体
-- 第一节 楚雄州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州级专业学会
-- 第三节 县、市科协及专业学会
-- 第四节 乡(镇)科普协会
科技人物
-- 一、人物事略
---- 戴铭杰
---- 杨振新
---- 冯世发
-- 二、劳动模范名录
-- 三、先进科技工作者名录
附录
-- 楚雄州各类科技成果获奖名录
---- 一、全国科学大会奖
---- 二、省级科技成果奖
---- 三、州级科技成果奖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