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10月
目录
封面
琼中县志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
《琼中县志》编辑部
图片
--
县城全貌
--
李鹏同志1986年12月18日视察琼中时留影
--
王震同志1989年2月在琼中考察工作
--
吴学谦同志1990年10月在琼中视察
--
1.田纪云同志1993年8月视察琼中
--
2.费孝通同志1994年5月在王越丰同志陪同下考察琼中旅游业
--
3.陈慕华同志1993年4月15日视察琼中听取县领导汇报
--
4.阮崇武同志1993年春节到烟园苗村拜年
--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办公大楼
--
县医院门诊大楼
--
县邮电大楼
--
1.鹦哥岭电站
--
2.县特种水泥厂
--
3.湾岭镇砖瓦厂
--
4.县淀粉厂生产车间
--
胶园晨曲
--
茶 园
--
林海
--
牛群
--
冲公保梯田
--
1.菠萝飘香
--
2.胡椒园
--
3.收槟榔
--
4.晾山兰
--
咖啡
--
鹦鹉
--
五指山兰花
--
金钱龟
--
水鹿
--
穿山甲
--
营根集贸市场
--
乘坡大桥
--
乘坡河
--
县民族中学
--
南美黎村
--
欢庆“三月三”
--
白沙起义纪念碑
--
1.五指山迎朝阳
--
2.百花瀑布
--
3.鹿树
序一
序二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疆域建置
--
第一章 区域沿革
----
第一节 区域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境域变迁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建县初期
----
第四节 复县以后
--
第三章 县城 乡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营根镇
----
第三节 长征镇
----
第四节 黎母山镇
----
第五节 中平镇
----
第六节 和平镇
----
第七节 湾岭镇
----
第八节 红毛镇
----
第九节 乌石镇
----
第十节 红岛乡
----
第十一节 松涛乡
----
第十二节 什运乡
----
第十三节 吊罗山乡
----
第十四节 上安乡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石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四节 地震
----
第五节 矿产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发育简史
----
第二节 山地
----
第三节 丘陵
----
第四节 台地阶地
----
第五节 冲积平原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温度
----
第三节 雨
----
第四节 日照 蒸发
----
第五节 风
----
第六节 灾异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第二节 野生植物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风灾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冷害
----
第五节 其它灾害
第三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变革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耕地面积与农业区划
----
第二节 品种、面积与产量
----
第三节 农艺改革
----
第四节 农业科研机构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三章 热带作物
----
第一节 资源分布
----
第二节 热作生产
----
第三节 水果
----
第四节 热作机构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森林资源
----
第三节 山地林权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森林管理
----
第六节 采伐购销
----
第七节 林业科技
--
第五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牛
----
第二节 猪和山羊
----
第三节 家禽饲养
----
第四节 养鱼养蜂养龟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节 畜禽企事业单位
--
第六章 农垦
----
第一节 农场设置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生产状况
第四编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第二节 水利管理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防汛
--
第二章 电力
----
第一节 火力发电
----
第二节 水电建设
----
第三节 输配电线路
----
第四节 供电与安全用电
第五编 工业
--
第一章 体制
----
第一节 个体工业
----
第二节 乡镇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县属集体工业
----
第四节 全民工业
----
第五节 部门工业
--
第二章 行业
----
第一节 机械
----
第二节 建材
----
第三节 木材加工
----
第四节 化工
----
第五节 食品工业
----
第六节 制药
----
第七节 造纸 印刷
----
第八节 纺织 服装
----
第九节 藤竹制品业
----
第十节 橡胶、土烟加工业
--
第三章 驻县省地属工业
第六编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桥梁涵洞
----
第三节 公路管养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第七编 商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及个体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四节 部门商业
--
第二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购销
----
第三节 储运
--
第三章 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二节 钢材机电
----
第三节 化工 石油 煤炭
----
第四节 建筑材料
--
第四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一节 百货 棉纺
----
第二节 日用杂品 五金交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销售
--
第五章 食品副食品供应
----
第一节 酒烟盐糖
----
第二节 畜禽鱼类
----
第三节 蔬菜水果
--
第六章 土特产收购与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土特产收购
----
第二节 废品回收
----
第三节 对外贸易
--
第七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第八编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收入
----
第三节 支出
----
第四节 管理监督
----
第五节 审计
----
第六节 公债 国库券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及税制
----
第二节 税种 税额
----
第三节 税收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款与贷款
----
第四节 结算与保险
第九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管理实施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机构与业务
----
第二节 统计调查与分析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市场建设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合同、商标管理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违价查处
----
第三节 物价变化
----
第四节 交换比价
--
第五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度量衡演变
----
第二节 计量标准管理
第十编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三节 建筑业
----
第四节 土地管理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机构设置与治理“三废”
第十一编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琼中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县委组织机构
----
第三节 党的重要会议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七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八节 信访工作
----
第九节 重大运动记略
--
第二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科技工作者组织
----
第六节 工商业者组织
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区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节 主要政务活动
--
第三章 县政协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历届全委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第十三编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及地方武装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解放前兵役
----
第二节 解放后兵役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政训练
----
第三节 重要活动
--
第四章 战事
----
第一节 反迫害斗争
----
第二节 保苏战事
----
第三节 抗日战事
----
第四节 解放战事
第十四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治安保卫
----
第三节 行政管理
----
第四节 羁押改造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申诉控告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与制度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申诉复查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证律师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第十五编 人事劳动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来源与结构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老干部与知识分子工作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奖金
----
第二节 劳动福利
第十六编 民政
--
第一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支前拥军
----
第二节 优待抚恤
----
第三节 烈士褒扬
--
第二章 复退军人安置与老区建设
----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节 老区建设
--
第三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贫病救济
----
第三节 扶贫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孤寡救济
----
第二节 残疾人治疗及安置
----
第三节 收容遣送
第十七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社学 私塾 蒙学
----
第三节 学前教育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第五节 中学教育
----
第六节 中专教育
----
第七节 成人教育
----
第八节 教师队伍
----
第九节 经费与设备
----
第十节 勤工俭学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人员与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十八编 文化卫生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学
----
第三节 戏剧 音乐 舞蹈
----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工艺
----
第五节 电影 幻灯
----
第六节 图书 档案
----
第七节 广播 电视 录像
----
第八节 报纸
----
第九节 文物胜迹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中西医疗
----
第三节 药品
----
第四节 防疫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
第五节 场地设施
第十九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期望寿命与百岁寿星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节 姓氏
--
第二章 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构成
----
第三节 称谓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四章 宗教
----
第一节 基督教
----
第二节 拜“盘皇”
----
第三节 道教
--
第五章 风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年节习俗
----
第五节 忌讳
----
第六节 新风 陋俗
--
第六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二十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王国兴
----
王玉锦
----
陈日光 陈斯安
----
陈斯德
----
王玉进
----
正正成
----
王泽义
----
王成富
----
赵哲忠
----
吴定忠
----
黄成耀
----
王德进
----
李有美
----
王启轩
----
王仲琳
--
第二章 人物录
----
王建天
----
王泰信
----
王启福
----
王邢富
----
王高定
----
王文聪
----
邢贻祥
----
王元喜
----
吴学勤
----
王老朋
----
张传杰
----
盘德昌
----
王文明
----
王宏顺
----
王家芳
----
陈魁文
----
吉有理
----
王玉林
----
王政书
----
王妚大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 英雄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
第三节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驻琼中党政军名人表
----
第四节 本县籍县团级以上干部名录
----
第五节 中级以上知识分子名录
----
第六节 参加省以上协会(学会)会员名录
附录
--
一、文告
----
中共琼中县委十项建议
----
琼中县人民委员会关于严禁赌博迷信活动、不准宰杀耕牛,做好防火及易燃、爆炸物品管理工作的布告
----
关于学习大寨的决定
----
关于迅速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新高潮的通知
----
关于保护五指山森林资源的布告
----
关于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林木的通知
----
琼中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草案)
----
琼中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方案
----
县委县政府廉政从政17条规定
----
三年工作的回顾
----
三年来的政府工作
----
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
--
二、诗文
----
五指参天
----
黎母山
----
过五指山
----
咏五指山
----
望五指山
----
屠苗记实
----
白沙起义
----
舍生忘死找救星
----
从开展新区工作到成立琼中县民主政府
----
琼中军民吊罗山擒特记
----
陈汉光“治黎策”计划
--
三、解放前本县境域内国民党组织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