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客车厂志

长春客车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长春客车厂是铁道部工业总公司所属从事机车车辆制造的大型骨干企业。本志记述了该厂生产、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54-1990

出版时间: 1997年09月

目录

封面
长春客车厂志 1954-1990
版权页
长春客车厂厂史编审委员会
长春客车厂厂史办公室
长春客车厂志编辑人员
图片
--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为厂志题词
-- 原铁道部部长、原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为厂志题词
-- 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恩茂为厂志题词
-- 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赵林为厂志题词
-- 原吉林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王大任为厂志题词
-- 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李砥平为厂志题词
-- 原吉林省省长于克为厂志题词
-- 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宋洁涵为厂志题词
-- 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为厂志题词
-- 国家经贸委主任、原吉林省省长王忠禹为厂志题词
-- 原铁道部部长李森茂为厂志题词
-- 铁道部部长韩杼滨为厂志题词
-- 原铁道部机车车辆工业总局局长牟焕奎为厂志题词
-- 李鹏总理乘坐工厂设计生产的地上动车组
--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原铁道部部长李森茂视察工厂设计生产的新型客车
--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铁道部部长吕正操视察工厂设计生产的新型客车
-- 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副部长孙永福视察工厂设计生产的双层软卧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市郊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试验车
-- 工厂为阿尔巴尼亚设计生产的行李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6000KW蒸汽电站列车——配电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YZ22型硬座客车,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 工厂设计生产的YZ22型空调硬座客车
-- 工厂交车线
-- 工厂设计生产的双层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25B型硬卧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25A型空调软卧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接触网检测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准高速发电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准高速客车
-- 工厂没汁生产的精品客车
-- 工厂与英国联合设计生产的换型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准商速餐车
-- 工厂为朝鲜平壤设计生产的DK4地铁电动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DKZ1型新型斩波测压地铁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KDZ1型地上交流电动车组
-- 工厂设汁生产的DK19型铝合金车体地铁客车
-- 工厂设计生产的DK20鼓彤地铁电动客车
-- 工厂设计的DKl6新型地铁电动客车,获吉林省优质产品奖
-- 工厂自行研制的型材拉弯机
-- 水下等离子切割机
-- 数控全自动弯管机
-- 上:13MM步冲机
-- 中:闭式四点压力机
-- 下:A500W-E型线切割机
-- 绿树掩映的工厂林荫道
-- 厂前吲林小景——园中园
-- 垂直绿化的计量楼
-- 车间绿化一角
-- 工厂文工团演出
-- 工厂举行职工体育运动大会
-- 上厂举办书画人赛
-- 建厂四十周年庆祝活动
关于编写我厂史志的几点说明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基本建设
-- 第一章 初期建设
---- 第一节 建设规划与厂址选择
---- 第二节 建厂设计
---- 第三节 基建工程
-- 第二章 充实配套建设
---- 第一节 自建项目
---- 第二节 部批建设项目
-- 第三章 改造扩大建设
-- 第四章 生活福利建设
第二篇 生产
-- 第一章 生产组织与管理
---- 第一节 生产指挥系统
----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
---- 第三节 生产准备
---- 第四节 生产调度
---- 第五节 在制品管理
---- 第六节 均衡生产
---- 第七节 竣工车辆的管理
-- 第二章 生产过程
---- 第一节 新造客车
---- 第二节 地铁客车的制造
-- 第三章 修车生产
---- 第一节 修车的生产组织与生产指挥
---- 第二节 计划与调度
---- 第三节 修车生产过程
第三篇 产品
-- 第一章 22型系列客车
---- 第一节 22型硬卧客车和软卧客车
---- 第二节 22型硬座客车
---- 第三节 其它22型客车
-- 第二章 25型系列客车
-- 第三章 地下铁道电动客车
---- 第一节 凸轮变阻地铁客车
---- 第二节 斩波调压地铁客车
-- 第四章 修理客车和其它产品
第四篇 科技成果
-- 第一章 应用的新技术与发明创造
-- 第二章 应用与开发的新材料
-- 第三章 工艺与工艺装备
第五篇 机构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任厂长(筹备处主任)副厂长(筹备处副主任)总工程师 总会计师
-- 第二章 党委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届党委会
-- 第三章 工会
-- 第四章 团委
第六篇 基层(车间、处室)
第七篇 行政
-- 第一章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定员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定额管理
---- 第四节 工资和奖励
-- 第二章 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第三节 干部任用与考核
-- 第三章 老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老干部活动
---- 第三节 老干部待遇
-- 第四章 保卫消防管理
---- 第一节 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厂内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厂内警卫
---- 第四节 消防管理
-- 第五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民兵建制和训练
---- 第二节 人防建设
-- 第六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有关计划生育的奖惩
---- 第四节 计划生育的成效
-- 第七章 信访与民事调解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第八篇 经营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计划种类与编制
---- 第三节 计划的控制
-- 第二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物资订购与供应
---- 第三节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第四节 物资管理基础工作
---- 第五节 物资消耗管理
---- 第六节 物资节约
---- 第七节 计算机的应用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三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四节 专用基金管理
---- 第五节 成本管理
---- 第六节 经济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
第九篇 技术管理
-- 第一章 产品设计
---- 第一节 产品设计技术责任制
---- 第二节 产品设计程序和内容
---- 第三节 产品设计的审查与批准
---- 第四节 产品试验和鉴定
-- 第二章 生产工艺
---- 第一节 工艺工作的开展
---- 第二节 主要生产工艺的变革
-- 第三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沿革与现状
---- 第二节 传统质量管理
----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
---- 第四节 产品质量检查
---- 第五节 质量管理主要成效
-- 第四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发展
---- 第二节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三节 档案的利用
-- 第五章 标准化管理
---- 第一节 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效益
-- 第六章 理化试验
---- 第一节 理化试验工作的沿革
---- 第二节 理化试验具体工作
-- 第七章 设备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设备资产管理
---- 第三节 设备检修与维护
---- 第四节 设备制造与更新
-- 第八章 能源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能源种类、平衡与测试
---- 第三节 节能措施及效果
-- 第九章 工具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工具种类与货源
---- 第三节 工具储备
-- 第十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计量器具种类与购置
---- 第三节 计量器具的检定修理
---- 第四节 深化计量管理
--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工业污染治理与监测
---- 第三节 厂区绿化与厂容整顿
---- 第四节 环境管理措施
-- 第十二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沿革
---- 第二节 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 第三节 职工劳动保护
---- 第四节 历年死亡事故
第十篇 党群工作
-- 第一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的组织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概要
---- 第三节 党员教育
---- 第四节 整风
---- 第五节 整党建党运动
-- 第二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政治思想教育
---- 第二节 理论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三章 统战工作
-- 第四章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机制沿革
---- 第二节 纪律监察
---- 第三节 打击经济犯罪工作
-- 第五章 落实政策
---- 第一节 一九六二年甄别平反
---- 第二节 一九七三年落实政策
----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落实政策工作
-- 第六章 工会工作
---- 第一节 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女工工作
---- 第四节 技术协作活动
---- 第五节 劳动竞赛
-- 第七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历次团代会
---- 第三节 青年活动
第十一篇 大事记
第十二篇 教育
-- 第一章 职工教育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中小学
---- 第二节 职业中学
---- 第三节 幼儿园
第十三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医疗与保健
---- 第一节 职工医院
---- 第二节 工业卫生与卫生防疫
----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与妇幼保健
-- 第二章 生活设施
---- 第一节 职工食堂
---- 第二节 单身职工宿舍
---- 第三节 职工浴池
---- 第四节 招待所
---- 第五节 液化气站
-- 第三章 福利待遇
---- 第一节 劳动保险
---- 第二节 困难补助与慰问
---- 第三节 职工疗养
---- 第四节 离退休待遇
-- 第四章 职工住宅
---- 第一节 市人民委员会拨房
---- 第二节 工厂自建住宅
---- 第三节 住宅分配
---- 第四节 住宅管理
---- 第五节 住宅维修与服务
第十四篇 集体企业
-- 第一章 工业公司
---- 第一节 工业公司的发展与进步
---- 第二节 公司所属企业
-- 第二章 建筑公司
-- 第三章 生活服务公司
第十五篇 文体活动
-- 第一章 职工文艺
---- 第一节 职工业余创作
---- 第二节 职工业余演出
---- 第三节 职工读书活动
---- 第四节 文化设施
-- 第二章 职工体育
第十六篇 外事
-- 第二章 外国专家在厂工作与技术交往合作
-- 第三章 产品出口与培训援外
第十七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名表
-- 第二章 人物名录
附录
-- 重要文献辑存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