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县志

五寨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2年08月

目录

封面
五寨县志
五寨县志政区图
县志编纂人员
五寨县党史征集县志编纂领导组

凡例
概述
图片
--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芦芽山太子殿
-- 褐马鸡
-- 三岔镇木牌楼
-- 八太角秧歌
-- 怪石嶙峋
-- 县职工幼儿园
-- 交电门市部
-- 县医院大夫在做手术
-- 新寨乡林网方格田
-- 县水泥厂
-- 南峰水库
-- 榨油厂储油罐
-- 县化肥厂一角
-- 由县科委引进的西蒙达尔改良牛
-- 脱毒马铃薯
-- 黄土坡村羊群
-- 干线公路林荫化
-- 送电到农村
-- 五寨地毯
目录
卷一建置人口
-- 第一章建置境域
---- 第一节位置境域
---- 第二节历史沿革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第四节城镇、乡村
-- 第二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规模
---- 第二节人口结构
---- 第三节人口素质
---- 第四节婚姻家庭
---- 第五节计划生育
卷二自然概貌
-- 第一章地质
-- 第二章地貌
-- 第三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分区
---- 第二节气温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日照地温霜期
---- 第五节风力
---- 第六节物候
-- 第四章山脉 水系
---- 第一节山脉
---- 第二节水系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亚高山草甸土
---- 第二节棕壤
---- 第三节黄绵土
---- 第四节风沙土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植物
---- 第三节动物
---- 第四节矿产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旱灾
---- 第二节霜冻
---- 第三节风灾
---- 第四节冰雹
---- 第五节水灾
---- 第六节地震
卷三农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关系及经济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私有制与土地改革
----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
---- 第三节农村人民公社
---- 第四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地 劳力
---- 第二节农田管理
---- 第三节农作物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畜牧业发展
---- 第二节牧坡及饲草饲料
---- 第三节畜种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收益分配
-- 第五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机发展
---- 第二节管理机构
卷四林业
-- 第一章森林面积
---- 第一节宜林地
---- 第二节林木树种
---- 第三节森林面积、蓄积
---- 第四节森林分布
-- 第二章采种育苗
---- 第一节采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四旁植树
---- 第二节成片造林
---- 第三节果木栽培
---- 第四节封山育林
-- 第四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防火
---- 第二节防治病虫害
---- 第三节禁止乱砍滥伐
-- 第五章林木管理、利用
-- 第六章林木权属
-- 第七章林业机构
卷五水利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水库工程
---- 第二节南峰灌区
---- 第三节小型水利
---- 第四节钻井工程
---- 第五节人畜吃水
---- 第六节水利管理
-- 第二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治理
---- 第二节户包小流域治理
卷六工业
-- 第一章综述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职工队伍
-- 第二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阀门制造
---- 第二节汽车修理
---- 第三节农机具修造
-- 第三章电力工业
-- 第四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油漆
---- 第二节化肥
-- 第五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水泥
---- 第二节砖瓦白灰
-- 第六章轻纺工业
---- 第一节地毯
---- 第二节皮革加工
---- 第三节服装加工
-- 第七章食品
---- 第一节酿酒
---- 第二节粮油加工
---- 第三节肉食加工
---- 第四节副食加工
-- 第八章其它工业
---- 第一节印刷
---- 第二节造纸
---- 第三节五金制品
---- 第四节木器加工及建筑
-- 第九章乡镇企业
卷七交通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高脚道、大车道
---- 第二节干线公路
---- 第三节县乡公路
---- 第四节铁路
-- 第二章桥涵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运输工具
---- 第二节运输企业
-- 第四章交通管理机构
卷八邮电
-- 第一章邮政
---- 第一节站所、邮路
---- 第二节信函、包裹、汇兑
---- 第三节报刊发行
-- 第二章电讯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电报
---- 第三节传真
卷九城建环保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廓变化
---- 第二节城区建设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
---- 第二节乡村
-- 第三章建筑施工
---- 第一节建筑设计
---- 第二节建筑队伍
---- 第三节建筑风格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治理
---- 第二节保护设施
卷十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业资金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商品购进
---- 第二节商品销售
---- 第三节商品储运
---- 第四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四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粮食贸易
---- 第一节经营机构
---- 第二节粮油购销
---- 第三节粮油储运
-- 第六章计划物资供应
-- 第七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出口商品
---- 第二节收购加工
---- 第三节经济效益
卷十一工商物价
-- 第一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集市贸易
---- 第三节企业登记
---- 第四节商标注册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三章标准计量
卷十二财政税务
-- 第一章税务
---- 第一节田赋 丁徭 杂税
---- 第二节农业税
---- 第三节工商税
-- 第二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管理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卷十三金融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币制演变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三章存款
---- 第一节存款项目
---- 第二节存款利率
-- 第四章信贷
---- 第一节民间借贷
---- 第二节工商贷款
---- 第三节农业贷款
---- 第四节基本建设拨款和信贷
-- 第五章金银收兑
-- 第六章公债与国库券
卷十四党派群众团体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五寨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党员状况
---- 第三节党员代表会简介
---- 第四节党员教育
---- 第五节整党整风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国民党五寨县党部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牺盟会
---- 第二节工会
---- 第三节农会
---- 第四节青年团
---- 第五节妇联会
---- 第六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七节工商业联合会
卷十五政权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政权
---- 第二节乡村政权
-- 第三章议政机构
---- 第一节历届政协委员会
---- 第二节政协五寨县委会工作纪略
卷十六民政劳动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待抚恤
---- 第二节复退军人安置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信访接待
-- 第二章人事劳动
---- 第一节职工队伍
---- 第二节工资
---- 第三节劳保福利
卷十七政法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节检察机构
---- 第三节法院机构
---- 第四节司法机构
-- 第二章打击反革命和刑事犯罪
-- 第三章公安工作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户籍管理
---- 第三节消防工作
---- 第四节监所
---- 第五节人民警察中队
-- 第四章检察工作
-- 第五章法院工作
---- 第一节审判
---- 第二节人民陪审员
-- 第六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改革
---- 第二节法制教育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工作
---- 第五节律师事务
卷十八军事
-- 第一章设施
-- 第二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征兵
-- 第三章武装
---- 第一节军事机构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章驻军
-- 第五章战事
卷十九教育
-- 第一章私塾 书院 学堂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三章专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
---- 第二节职业技术教育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节函授 电大 广播大专 自学考试
-- 第五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教师队伍
---- 第三节教育经费
卷二十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八大角秧歌
---- 第三节其它秧歌及社火
---- 第四节民歌、曲艺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创作
---- 第二节戏剧
---- 第三节电影
---- 第四节音乐
---- 第五节美术
---- 第六节书法、摄影
-- 第三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图书发行
---- 第二节图书借阅
---- 第三节档案
-- 第四章新闻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报刊
---- 第四节通讯报道
-- 第五章文物
---- 第一节古代建筑
---- 第二节墓葬
---- 第三节文化遗址
---- 第四节石刻
---- 第五节馆藏文物
---- 第六节革命文物
---- 第七节风景名胜
卷二十一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医疗
---- 第二节防疫
---- 第三节药材药品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体育竞赛
---- 第四节体育设施
卷二十二科技
-- 第一章科技机构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四章科技普及
卷二十三社会
-- 第一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民性
---- 第二节衣食住用
---- 第三节岁时祝祭
---- 第四节婚丧喜庆
---- 第五节礼仪禁忌
---- 第六节陋习流弊
-- 第二章姓氏名讳
-- 第三章宗教道门
---- 第一节宗教
---- 第二节会道门
卷二十四方言谣谚
-- 第一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五寨语音和北京语音的比较
---- 第三节词汇
---- 第四节语法特点
-- 第二章谣谚
卷二十五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邱升
---- 袁信
---- 张自成
---- 高凤舞
---- 何喜旺 吕起宾
---- 王育昌
---- 赵克昌
---- 李在唐
---- 赵宝城
---- 纪振东
---- 梁学岸
---- 师维义
---- 张存贵
---- 程仲一
---- 高永祥
---- 高钦
---- 张天枢
---- 徐焕章
---- 张锡衮
---- 赵全壁
---- 贾绍谊
---- 武竟成
---- 褚受天
---- 王允治
---- 张理伦
---- 魏效征
---- 张承武
---- 范炽夫
---- 秦世金
---- 范若愚
-- 第二章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三章五寨籍县团级正职以上干部名表
-- 第四章获省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
卷二十六大事记
卷二十七附录
-- 第一章历代县志序选
-- 第二章文献选辑
-- 第三章本次县志编修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