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满蒙族志

成都满蒙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世居成都市的满族和蒙古族,始自前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来成都驻防,迄今已历二百七十余年。其间经过三个时期,即:清代、民国、新中国诞生直到今天。他们的遭遇,可以用盛、衰、盛三个字来概括。以下就来谈谈他们漫长而又不幸的过去,和光明而又灿烂的今天。

目录

封面
成都满蒙族志
题词
-- 市民委题词
-- 胡絮青题词
-- 金启孮题词
-- 启镶题词
-- 端嵒题词
-- 巴拉古尼玛题词
图片
-- 正黄旗
-- 正白旗
-- 正红旗
-- 正蓝旗
-- 镶黄旗
-- 镶白旗
-- 镶红旗
-- 镶蓝旗
-- 1982年欢迎北京族胞金启孮
-- 欢迎沈阳族胞赵展
-- 1990年欢迎旅台族胞赵锡恬、赵尔宁
-- 照片附图
-- 春节联欢
-- 发放奖学金
-- 私立组合小学校校门
-- 民族志编篡组成员
-- 照片附图
-- 族胞奎聚五书
-- 族咆常茂荪绘画
-- 族胞孔志孚等的贺联
-- 族胞关和璋绘画《白山黑水》
概述
目录
第二章 少城(满城)哈喇和学堂
-- 第一节 少城(满城)
-- 第二节 哈喇(附旗甲和汉字姓)
-- 第三节 学堂(官学和私学)
第三章 辛亥革命——成都和平易帜
-- 第一节 和平易帜的经过
---- 一、易帜前夕旗汉双方的紧张情况
---- 二、和平易帜的结果
-- 第二节 旗民渴望新生
---- 一、拥护“五族共和”
---- 二、摆脱八旗制度
第四章 在军阀统治下,满族蒙古族的困境
-- 第一节 政治上的歧视和迫害
-- 第二节 经济生活日趋艰困
第五章 满族蒙古族的觉醒和革命活动
-- 第一节 组织进修学会团结满蒙青年开展进步活动
-- 第二节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革命活动
第六章 建国后,成都满蒙两族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提高和繁荣
-- 第一节 政治地位的提高
---- 一、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
---- 二、成立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
-- 第二节 经济生活的改善和繁荣
---- 一、生活的改善
---- 二、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
---- 三、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房地产得到认可和支持
-- 第三节 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
---- 一、方兴末艾的文化教育
---- 二、奖学金、助学金的设立和发放
---- 三、新苗头、好趋势
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满族蒙古族的新发展
-- 第一节 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重新审核登记和改组
---- 一、重新审核登记
---- 二、改组
-- 第二节 参加成都市少数民族联谊会
-- 第三节 撰写成都满族蒙古族志
-- 第四节 搜集整理民间文学
第八章 建国前后,满蒙两族著名人士
-- 第一节 科技教育
---- 生物学者赵尔宓
---- 铁路隧道专家刘宝善
---- 我溥核工业家傅常炯
---- 电力设计总工程师刘溥
---- 贝类学家金志良
---- 化学工业高级工程师郝宁致
---- 机械高级讲师苏家麟
-- 第二节 医药卫生
---- 骨科名医何仁甫
---- 骨科专家杜琼书
---- 何氏骨科第五代传人何天祥
---- 何天佐
---- 何天祺
---- 沼气专家赵锡惠
---- 郎敬恒
---- 郎敬贤
---- 成都中医附院副主任医师陈质静
-- 第三节 文学艺术
---- 书法家奎荣
---- 国画家岑学恭
---- 文学家安旗
---- 教育家、作家雷履平
---- 文艺学者,图书管理学专安刘绍平
---- 电影高级编辑赵尔寰
---- 四川日报主任编辑金笙
---- 科普遍编辑曹泽民
---- 摄影家金劭祺
---- 青年书法家 舒炯
-- 第四节 能书善画的少儿
---- 李鲁梅
---- 刘怡
---- 赵婷婷
---- 赵志锐
---- 赵昌
---- 雷倩
-- 第五节 戏剧、曲艺
---- 一、戏剧
------ 1、京剧
------ 2、话剧
-------- 苏如薰
------ 3、川剧
---- 二、曲艺
------ 赵幼成
------ 赵云龙
-- 第六节 武术、体育
---- 武术师春三爷
---- 武术教练颜联五
---- 武术家石继周
---- 举重健儿包志慎
---- 足球运动员雷剑平
第九章 值得尊敬的前辈
-- 造福桑梓的赵荣安
-- 著名骨伤科专家杜自明
-- 老教育家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创始人之一刘瀛臣
-- 抗日爱国将领佟毅
-- 成都满蒙族骨伤科先驱喜二爷
-- 文史学者、老教育家吴俟庵
-- 文史学者哲克登额
-- 水利专家苏性若、全泽和都江堰
-- 热爱民族工作的教育家刘显之
第十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礼节
---- 一、婚礼
---- 二、丧礼
---- 三、祭礼
---- 四、日常礼节 和供神
-- 第二节 服饰及其它
---- 一、服饰
---- 二、其它
-- 第三节 居住和饮食
---- 一、居住
---- 二、饮食
第十一章 祠庙和古迹
-- 第一节 祠庙
-- 第二节 古迹
人物谱
-- 孔恢
-- 甘驺
-- 石永福
-- 石林
-- 包缨
-- 刘炳勋
-- 刘沔
-- 刘璧玉
-- 江晓寒
-- 李伯平
-- 吴芳蕊
-- 苏如雒
-- 苏永明
-- 都孝庄
-- 陶行恭
-- 赵康安
-- 赵锡柄
-- 赵宏模
-- 赵泽润
-- 赵西
-- 赵尔宏
-- 赵泽永
-- 赵尔澄
-- 赵秀英
-- 赵尔沅
-- 赵尔珉
-- 杨莉
-- 赵多谦
-- 联雨农
-- 联钦察
-- 颜澄
-- 穆仁懋
大事记
附录
-- 一、少城形势图
-- 二、附件1一5
-- 三、附表1—34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