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气象志

台州市气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台州市的气候特点、灾害性天气以及气象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包括大气探测、气象服务、科技、管理等。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1998年05月

目录

封面
台州市气象志
内容简介
版权页
修志人员名录
凡例
序一
序二
图片
-- ①1997年11月,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马鹤年(右2),台州市市长朱福初(右4),副书记、政协主席李成昌
-- ②台州市气象部门在各级政府积极投入下,气象现代化建设初具规模。图为台州市气象局新建之部分机房。
-- ③1996年台州市委书记黄兴国(右3),副市长梁毅(右4)视察气象台,听取市气象局局长陈昆云(右1)
-- ④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马鹤年(右3)、省气象局局长潘云仙(右2)视察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
-- ⑤天台县气象局外景。
-- ①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
-- ②1996年台州市政府召开全市气象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梁毅(前排右2)作工作报告,省气象局副局
-- ③海门气象站(1956年)。
-- ④大陈气象站。
-- ⑤大陈岛风力发电站。
-- 上:1996年9月11日。浙江省政府组织“陈金水先进事迹报告团”,在椒江举行报告会。图为报告团成员与
-- 中:三门县气象局观测场外景,1995年后拆迁。
-- 下:1997年第11号台风在温岭市石塘镇登陆,沿海出现特大风暴潮灾。图为椒江区外沙海塘全毁情形。
-- ①1488年朝鲜国官员崔溥《漂海录》(朝鲜刻本)对台州气候的记述。
-- ②1920年7月15日海门港遭风暴潮袭击,淹毙干余人。图为永利道头一带灾后情形。
-- ③1923年10月9日温岭县遭风暴潮袭击,淹毙人口无数,仅无主尸棺就有876具。图为孤魂祠前棺木成堆
-- ④1987年9月10日大暴雨,104国道黄土岭段塌方。图为驻军部队抢救伤亡群众现场。
-- ①椒江区气象局业务办公楼,1982年建。
-- ②黄岩区气象局所处之“灵通大厦”,设6楼办公,1996年迁入。
-- ③仙居县气象局外景。
-- ④温岭市气象局业务办公楼,1992年建。
-- ⑤拆建前之温岭气象局。
-- 上:台州市人大主任林希才视察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1998年4月)。
-- 上:台州市气象局业务办公楼,1980年建。
-- 左:地方政府领导参观台州市气象台。
-- 右:1997年11月8日,由台州市政府主持,在临海举行台州市海洋气象台成立大会。
-- ①周秉寅,括苍山气象站站长,1962年因公殉职。
-- ②徐杰,1955年-江山岛登陆战中,任解放军前线指挥部气象参谋。
-- ③括苍山气象站,海拔1383米,1955年建。
-- ④临海市气象局观测场外景。
-- ⑤玉环县气象局观测场。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机构沿革
-- 第一节民国时期气象机构
-- 第二节建国以来气象机构
---- 附:气象哨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四季特征
-- 第二节气候类型
-- 第三节二十四节气
-- 第四节气候变化
第三章气象要素和能源
-- 第一节气象要素
-- 第二节气象能源利用
第四章灾害性天气
-- 第一节台风
-- 第二节干旱
-- 第三节暴雨
-- 第四节低温寒潮
-- 第五节冰雹 龙卷风 雷暴
-- 第六节防灾减灾
第五章大气探测
-- 第一节地面观测
-- 第二节高空探测
-- 第三节观测资料
-- 第四节气象电报
第六章气象服务
-- 第一节气象预报
-- 第二节农业气象
-- 第三节公益服务
-- 第四节有偿专业服务
第七章科技
-- 第一节现代化建设
-- 第二节档案
-- 第三节学会
-- 第四节科研成果
-- 第五节论文编著
---- 附:台州旅外气象工作者
第八章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人事
-- 第三节财务经费
-- 第四节历任领导
-- 第五节综合经营
第九章历代灾异
-- 第一节记录
-- 第二节灾异编年
第十章丛录
-- 第一节文献
-- 第二节记述
-- 第三节民俗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