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研究所所志(1956-2005)

稻作研究所所志(1956-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辽宁是我国粳稻主产地之一,生产的大米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国内外,大米不仅是辽宁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也是农民增收的优势农产品。因此,水稻产业在辽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国初期,辽宁省水稻面积仅为96.6万亩,亩产只有137公斤,到2005年,全省水稻面积扩大到914万亩,是建国初期的9.5倍,亩产提高到478公斤,是建国初期的3.5倍。建国以来,辽宁的水稻品种已经进行了7~8次更新,每一次品种更新都为辽宁乃至北方地区水稻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历次品种更新中,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都起到了作用

内容时限: 1956-2005

目录

封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志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所志编辑委员会
图片
-- 胡晓华副省长(左三)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陶承光院长(右三)和辽宁省农委万福民主任(右一)的陪同下视察超
-- 2000年辽宁省政协主席肖作福(左二)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李正德院长陪同下视察杂交粳稻试验田
-- 袁隆平院士在杨振玉研究员陪同下视察海南杂交粳稻试验地
-- 辽宁省科技功勋奖获得者—著名杂交稻育种家杨振玉研究员在田间观察杂交粳稻生育状态
-- 辽宁省科技功勋奖获得者—著名常规稻育种家李玉福研究员在田间调查
-- 超级杂交稻屉优418高产示范田一角
--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辽粳454大面积高产示范田
-- 水稻地膜栽培试验田
--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 稻作所试验田一角
-- 温室
-- 种子低温库
-- 试验设施
-- 生物技术实验室一角
-- 优质稻米加工生产线
-- “辽星”牌东北珍珠米
-- 优质稻种加工生产线
-- “辽星”牌优质稻种
-- 获得先进党总支荣誉称号后全体党员集体合影
-- 党总支组织职工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
-- 组织科技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
-- 稻作研究所工会组织职工参加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文艺汇演

目录
第一篇 基本情况
-- 第一章 大事记
-- 第二章 概述
-- 第三章 机构沿革
-- 第四章 科研概要
-- 第五章 科研成果转化
-- 第六章 科研基地建设
-- 第七章 国际合作交流
第二篇 科学研究
-- 第一章 水稻常规育种研究
-- 第二章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第三章 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 第四章 生物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
第三篇 科技管理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三章 成果管理
第四篇 产业开发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产品开发
-- 第三章 组织措施
第五篇 协作交流
-- 第一章 国际交流
-- 第二章 国内协作
第六篇 人事管理与队伍建设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机构编制
-- 第三章 干部管理
-- 第四章 科技干部管理
-- 第五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六章 工人培训与评聘
-- 第七章 离退休人员管理
第七篇 财务管理与后勤服务
-- 第一章 财务管理
-- 第二章 基本建设
-- 第三章 仪器设备管理
-- 第四章 后勤服务
附表
-- 2005年底在职人员名单
-- 2005年底前离退休人员名单
-- 社会兼职人员统计表
-- 受上级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名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