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油气勘探篇、钻井与试油气篇、气田开发篇、油气加工篇、气田地面建设篇、环境保护篇、科技工作篇、教育工作篇、企业管理篇等。
内容时限:
1956-1990
出版时间:
1998年07月
目录
封面
川南矿区志
川南矿区气田分布示意图
图片
--
1966年10月1日,国家主席毛泽东(正面)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接见32111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
--
1990年8月2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排右一)视察矿区赴新疆会战的6087钻井队——轮南地区二台2
--
1966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排左三)在北京接见32111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井队代表
--
1965年,石油部部长康世恩(左三)来矿区指导工作
--
1978年,石油部部长宋掁明(前排左一)、副部长黄凯(前排左二)来矿区指导工作
--
1989年4月26日,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左)来矿区视察“四·二○”风暴灾情,图为在职工医院慰问伤员
--
1974年,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前排中)来矿区指导工作
--
1986年3月19日,四川省副省长马麟(左一)来矿区视察
--
1971年11月,越南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组来矿区考察
--
1972年2月,阿尔巴尼亚技术人员来矿区学习钻井技术
--
1984年,美国柏克特公司专家来矿区考察
--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大门
--
地质人员在东深1井分析岩芯
--
地质人员涉水调查下古生界地层剖面
--
钻井工人抗旱端水打井
--
正正进行压裂酸化作业
--
正在进行固井作业
--
打好井、打快井,喜获大气流
--
1979年3月鹿3井井喷情景
--
1974年4月13日合4井着火情景
--
炭黑厂生产工地
--
大洲驿炼油厂生产装置
--
化肥厂生产车间
--
半补强炉法炭黑获四川省优质产品证书
--
1957年3月钻获川南第一口气井
--
傅家庙气田多井集气站
--
牟家坪硅胶脱水站
--
精心调校天然气计量仪表
--
机抽排水采气
--
化学泡沫排水采气
--
科研所淡艺漠研制的井口天然气压降膨胀发电机组,于1988年9月8日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权
--
机修厂张弭研制的往复泵自带加压增力液压压紧装置,于1989年1月26日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权
--
科研所李靖华设计研制的EJ080TJC液压试井车(上图),其中钢丝试井绞车测试排绳装置(中图)、钢丝
--
机修厂张弭研制的大功率往复泵新型阀组,于1990年1月10日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权
--
钻具管理大队熊化春研制的可调式限载自动报警安全装置,于1900年5月30日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权
--
1990年7月,经四川石油管理局审查核定川南矿区为二级企业
--
1989年12月,经能源部审查核定,矿区建筑安装工程处为石油工业建设施工二级企业
--
1989年12月,经能源部审查核定,矿区油气田建设工程处为石油工业建设施工二级企业
--
总公司金牌钻井队——60126队,1986年10月在胜利油田孤南132井用30天时间安全钻进3300
--
32446钻井队获石油部(总公司)1984“铜牌”、1988、1990年“银牌”奖
--
采气六队获石油部(总公司)1984年“银牌”、1986~1990年“金牌”奖于1989年又获全国能源
--
试油207队获石油部(总公司)1984~1988年“铜牌”、1989年“银牌”、1990年“铜牌”奖
--
固井1队获石油部1984年“银牌”奖
--
32765钻井队获石油部1985年“银牌”奖
--
1983年,全总授予矿区工会“职工之家”称号
--
1983年,矿区劳动服务公司获全国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
1986年2月,矿区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
--
1986年,矿区医院获四川省卫生厅授予的文明医院称号
--
1988年4月,矿区获石油部财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1989年,矿区获四川省职工读书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
1990年9月,子弟二校获总公司石油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
1990年8月,子弟二校德育QC工作小组获总公司石油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
川南矿区机关大院平面图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特邀审稿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志>编纂人员
四川石油管理局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四川石油管理局史志办公室成员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油气勘探
--
第一章地质概况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油、气、水性质及分布
--
第二章地质调查
--
第三章地球物理勘探
----
第一节重力、磁力勘探
----
第二节地震勘探
--
第四章钻井地质
----
第一节地质设计
----
第二节地质录井
----
第三节地球物理测井
----
第四节完井地质总结
--
第五章钻探及油气田发现
----
第一节区域勘探阶段(1956~1964年)
----
第二节第一次泸州古隆起会战阶段(1965~1969年)
----
第三节第二次泸州古隆起会战阶段(1970~1977年)
----
第四节老气田二次勘探阶段(1978~1990年)
第二篇钻井与试油气
--
第一章钻前工程
----
第一节设计与施工
----
第二节安装与配套工程
--
第二章钻井工程
----
第一节设备与工具
----
第二节工艺技术
----
第三节钻井抢险工作
----
第四节技术管理
--
第三章钻具管理
----
第一节管理方法
----
第二节修复工艺
--
第四章试油气工程
----
第一节试修装备
----
第二节试油工艺技术
----
第三节修井工艺技术
----
第四节增产工艺技术
----
第五节技术管理
第三篇气田开发
--
第一章气藏工程
----
第一节试井
----
第二节动态分析
----
第三节储量计算
----
第四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
----
第五节气藏类型及开采方式
--
第二章采输工程
----
第一节采输装备
----
第二节天然气集输
----
第三节天然气计量
--
第三章排水采气
----
第一节泡沫排水采气
----
第二节机抽排水采气
----
第三节电潜泵排水采气
----
第四节气举排水采气
----
第五节优选管柱排水采气
--
第四章技术管理
----
第一节地质管理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技术培训
第四篇油气加工
--
第一章炭黑生产
----
第一节生产规模
----
第二节工艺发展
----
第三节新品种开发
----
第四节橡胶制品与堵漏材料
--
第二章化肥生产
----
第一节生产装置
----
第二节技术改造
----
第三节经营动态
--
第三章炼油生产
----
第一节生产装置
----
第二节技术革新
----
第三节新品种开发
--
第四章天然气脱硫
第五篇气田地面建设
--
第一章设计与施工
----
第一节设计
----
第二节施工技术
--
第二章主要气田的集输工程
----
第一节纳溪气田集输工程
----
第二节阳高寺气田集输工程
----
第三节傅家庙气田集输工程
----
第四节宋家场气田集输工程
----
第五节牟家坪气田集输工程
----
第六节丹凤场气田集输工程
----
第七节临峰场气田集输工程
----
第八节朱、鹿、榕、坝气田集输工程
----
第九节抢接抢投集输工程
--
第三章基础工程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房建
----
第三节供电
----
第四节供水
----
第五节通信
第六篇环境保护
--
第一章环保管理
----
第一节新建项目“三同时”管理
----
第二节目标管理与指标考核
----
第三节排污收费与污染赔偿
--
第二章环境污染治理
----
第一节废水治理
----
第二节废气治理
----
第三节废渣治理
----
第四节噪声防治
----
第五节粉尘防治
--
第三章环境监测
----
第一节监测机构
----
第二节监测成果
第七篇辅助生产
--
第一章机械修造
----
第一节管理制度
----
第二节机修设备
----
第三节机械修理
----
第四节机械制造
----
第五节配套工作
--
第二章物资供应
----
第一节供应管理
----
第二节仓储管理
----
第三节供应工作
--
第三章运输工作
----
第一节车辆调度
----
第二节运输生产
----
第三节安全管理
----
第四节修保工作
第八篇科技工作
--
第一章机构与设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备
--
第二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成果管理
--
第三章主要科技成果
----
第一节油气勘探成果
----
第二节钻井与试油气成果
----
第三节开发成果
----
第四节油气加工成果
----
第五节机械制造成果
----
第六节环保成果
--
第四章科技信息与专利
----
第一节科技信息
----
第二节专利
--
第五章学术交流
----
第一节四川省石油学会川南矿区基层委员会
----
第二节川油“三会”川南矿区分会
第九篇教育工作
--
第一章职工文化、政治教育
----
第一节扫盲与小学教育
----
第二节初中、高中教育
----
第三节青壮年职工文化补课
----
第四节大中专教育
----
第五节政治教育
--
第二章职工技术教育
----
第一节师徒合同
----
第二节岗位练兵与技术比赛
----
第三节脱产技术培训
----
第四节技术达标考核
----
第五节对外代培与接待实习
--
第三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子弟中学
----
第二节子弟一校
----
第三节子弟二校
----
第四节子弟四校
----
第五节子弟五校
----
第六节泸州气矿高中校
--
第四章就业前培训
----
第一节泸州气矿半工半读学校
----
第二节石油机械技工学校
第十篇企业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体制变化
----
第二节计划工作
----
第三节统计工作
----
第四节计划完成情况
--
第二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会计工作
----
第二节资金管理
----
第三节成本管理
----
第四节价格管理
----
第五节销售与财务成果的核算与管理
----
第六节专用基金管理
----
第七节财务监督
--
第三章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劳动定员定额
----
第二节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工资管理
----
第四节劳动保险
--
第四章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资产分类
----
第二节管理制度
----
第三节实物管理
----
第四节核算
--
第五章销售管理
----
第一节天然气销售
----
第二节炭黑销售
----
第三节油品销售
----
第四节化肥销售
--
第六章生产调度
----
第一节生产管理
----
第二节现场调度
----
第三节综合分析
--
第七章技安管理
----
第一节技安教育
----
第二节安全检查
----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重大事故
--
第八章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计量管理
----
第二节能源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第十一篇党政工团
--
第一章中共党的工作
----
第一节历届党代会
----
第二节组织工作
----
第三节宣传工作
----
第四节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二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致公党泸州市石油支部
----
第二节九三学社泸州市直属川南矿区小组
----
第三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泸州市第六支部
--
第三章行政工作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机构设置
----
第三节行政管理
----
第四节档案工作
----
第五节保卫(公安)工作
----
第六节人武工作
--
第四章工会
----
第一节工代会、职代会
----
第二节工会组织与会员
----
第三节工会活动
----
第四节女职工工作
----
第五节退休职工管理
----
第六节工会财务工作
--
第五章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历次团代会
----
第二节组织发展
----
第三节团的活动
----
第四节少先队工作
第十二篇综合服务
--
第一章生活服务
----
第一节生活基地建设
----
第二节职工食堂
----
第三节现场服务
----
第四节绿化
----
第五节农副业生产
----
第六节招待所
----
第七节幼儿园
--
第二章医疗卫生、计划生育
----
第一节医疗卫生
----
第二节计划生育
--
第三章劳动就业
----
第一节劳动服务公司
----
第二节待业青年安置
----
第三节家属安置
----
第四节实业开发
附录
--
一、党、政领导人名表
--
二、技术领导人名表
--
三、县、市以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名表
--
四、省、部级先进集体名表
--
五、全国、省、部、局、市、矿劳动模范名表
--
六、省、部级单项先进集体名表
--
七、省、部级单项先进个人名表
--
八、烈士传
后记
本志资料长编主要撰稿人名录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