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志稿 第二分册

万年县志稿 第二分册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记述从明正德七年1512至1998年全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详今略古,疏通历史,着重反映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二、本志采用章节体,按卷(篇)、章、节、目四级架构,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目录列至第三级,即:卷、章、节。三、本志体伢,采用记、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其它体裁,使之成为一部体系完整、结构

出版时间: 1993年01月

目录

封面
卷十一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机构
---- 第一节 营汛
---- 第二节 县自卫大队
---- 第三节 县大队
---- 第四节 县人武部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兵员征集
-- 第三章 地方驻军与民兵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预备役
---- 第五节 兵役登记
-- 第四章 军事设施
---- 第一节 训练场地
---- 第二节 战略工程
---- 第三节 人防工程
---- 第四节 兵器仓库
-- 第五章 重大战事
---- 第一节 王浩八起义
---- 第二节 陈武魁叛乱
---- 第三节 太平军挺进万年
---- 第四节 南北兵在万年
---- 第五节 日军侵犯县境
---- 第六节 解放军进军万年
---- 第七节 搜索空降
卷十二 农业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
---- 第六节 国营农林垦殖场
-- 第二章 农业经营体制
---- 第一节 个体经营
---- 第二节 集体统一经营
----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 第四节 农村剩余劳力
-- 第三章 耕地耕作制度
---- 第一节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土壤普查
---- 第三节 农业区划
---- 第四节 红壤开发
---- 第五节 耕作制度变革
-- 第四章 大田作物
---- 第一节 作物种类
---- 第二节 作物产量
-- 第五章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一节 农技推广网络
---- 第二节 施用肥料
---- 第三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
---- 第四节 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 第五节 作物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农机耕作技术
---- 第七节 农业生态应用
-- 第六章 土特产
---- 第一节 贡米及其系列产品
---- 第二节 其它特产
卷十三 林业
-- 第一章 林业概况
---- 第一节 山地面积
---- 第二节 林种分布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森林蓄积与覆盖
-- 第二章 农林垦殖
---- 第一节 农垦企业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国营林场和苗圃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防治病虫害
---- 第四节 严禁乱砍滥伐
---- 第五节 林地保护
-- 第四章 木竹采伐及购销
---- 第一节 木竹采伐
---- 第二节 木竹购销
---- 第三节 木竹加工
-- 第五章 林政管理及林业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贯彻执行森林法规
---- 第三节 林业“三定”
---- 第四节 林业基地
-- 第六章 野生动物保护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保护
卷十四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河道治理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引水工程
---- 第四节 堤防工程
-- 第二章 灌溉排涝
---- 第一节 灌溉方式
---- 第二节 灌溉面积
---- 第三节 排涝
---- 第四节 防汛抗旱
-- 第三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项目
---- 第三节 多种经营
-- 第四章 水利纠纷与事故
---- 第一节 水利纠纷
---- 第二节 水利事故
-- 第五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
---- 第二节 水土保持措施
-- 第六章 电力
---- 第一节 火力发电
----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第三节 电网供电
---- 第四节 电力管理和经营
卷十五 畜牧
-- 第一章 畜牧资源
---- 第一节 畜牧概况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饲料
---- 第四节 草场
---- 第五节 畜牧区划
-- 第二章 畜禽繁养
---- 第一节 繁殖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饲养
---- 第四节 畜牧场
-- 第三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防治措施
---- 第二节 防疫制度改革
卷十六 水产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水产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渔政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水产资源
---- 第一节 水域
---- 第二节 水生动物
---- 第三节 水生植物
---- 第四节 水产资源保护
-- 第三章 渔业捕捞
---- 第一节 捕捞队伍
---- 第二节 捕捞工具、方法
---- 第三节 捕捞产量
-- 第四章 水产养殖
---- 第一节 鱼种繁育
---- 第二节 成鱼养殖
---- 第三节 特种水产养殖
---- 第四节 鱼类饲料
---- 第五节 鱼蚌疾病防治
-- 第五章 珍珠生产
---- 第一节 幼蚌繁殖与培育
---- 第二节 育珠蚌接种与饲养管理
---- 第三节 珍珠生产发展
---- 第四节 珍珠加工与经营
-- 第六章 水产科技与教育
---- 第一节 水产科技队伍与机构
---- 第二节 水产科研成果
---- 第三节 水产教育
-- 第七章 水产团体组织
---- 第一节 县水产学会
---- 第二节 县珍珠协会
-- 第八章 水产供销与加工
---- 第一节 水产供销企业
---- 第二节 水产品加工
卷十七 土地管理
-- 第一章 土地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土地管理机构
---- 第三节 管理职能
-- 第二章 地籍与地权管理
---- 第一节 地籍管理
---- 第二节 地权管理
-- 第三章 用地管理与土地监察
---- 第一节 用地管理
---- 第二节 土地监察
-- 第四章 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
---- 第一节 土地利用
---- 第二节 土地开发
---- 第三节 土地保护
卷十八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企业沿革
---- 第一节 手工业合作社(组)
---- 第二节 社队企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二章 企业构成
----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 村办企业
---- 第三节 联户办和户办企业
---- 第四节 “三资”企业
---- 第五节 企业规模与效益
---- 第六节 名、优、特、新及出口产品
-- 第三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乡(镇)管理机构
-- 第四章 经营机制
---- 第一节 经营承包
---- 第二节 企业改制
-- 第五章 企业达标与职工队伍
---- 第一节 企业升级与管理达标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卷十九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企业体制
---- 第一节 个体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工业
---- 第四节 国有工业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建材
---- 第二节 煤炭
---- 第三节 化工
---- 第四节 矿石
---- 第五节 金属
---- 第六节 造纸印刷
---- 第七节 机械
---- 第八节 食品加工
---- 第九节 染织缝纫制革
---- 第十节 饲料加工
---- 第十一节 其他
-- 第三章 省、地驻县企业
---- 第一节 江西水泥厂
---- 第二节 江西医疗器材厂
---- 第三节 林岗山煤矿
-- 第四章 国有工业改制
---- 第一节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第二节 厂长负责制
---- 第三节 三项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承包经营
---- 第五节 国有民营
---- 第六节 股份合作制
卷二十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规划与布局
---- 第二节 币政建设
---- 第三节 街道管理
-- 第二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企业沿革
---- 第二节 施工企业
---- 第三节 建筑设计
---- 第四节 工程质量
---- 第五节 建筑工程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监理、监测
---- 第三节 污染综合治理
-- 第四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五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产房管理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
---- 第五节 产权产籍管理
---- 第六节 住房维修与物业管理
-- 第六章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
卷二十一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公路分布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四节 公路运输
-- 第二章 铁路
---- 第一节 干线铁路
---- 第二节 专线铁路
---- 第三节 铁路桥梁
-- 第三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渡口
---- 第三节 码头
---- 第四节 航运管理
-- 第四章 民间运输
---- 第一节 运输队伍
---- 第二节 运输管理
-- 第五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传机构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六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机构
---- 第二节 电报
---- 第三节 无线电台
---- 第四节 长途电话
---- 第五节 市内电话
---- 第六节 农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