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1
出版时间:
2002年12月
目录
封面
浮山县志
浮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浮山县志编纂人员
浮山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序
凡例
目录
图片
--
书法 拍扶疏
--
墨竹 郑洪峨
--
梅 段鸿义
--
书法 李斗辰
--
山水 赵俊杰
--
鹰 卫秉玺
--
对外文化交流
--
贯里村仿古门楼
--
威风锣鼓
--
武高跷
--
民间工艺品
--
城关中学教学楼
--
剪纸
--
元建文庙大成殿
--
乾隆御匾“都一处”
--
唐建老君洞
--
明建神山塔
--
元代铁钟
--
唐代道德经幢
--
宋代瓷枕
--
出土战国石馨
--
县长白建荣(左一)指导小米生产
--
神山贡米
--
S195汽缸套
--
络合碘
--
高纯硫化碱
--
活性炭
--
翻转型
--
县乡公路
--
电信大楼
--
仁彰选矿厂
--
康达铁厂
--
津神铁厂
--
县委书记郭文虎(右一)下乡访贫问寒
--
城西水库
--
优质核桃园
--
日光节能温室
--
高优梯田
--
改良绒山羊
--
元宝枫基地
--
县委政府办公楼
--
人行办公楼
--
地矿局办公楼
--
县医院住院楼
--
地税局办公楼
--
横岭景色
--
浮北大桥
--
栖凤台
--
县城新貌
--
浮山县县城总体规划
--
浮山县地图
概述
第一编建置
--
第一章境域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历史沿革
--
第二章政区
----
第一节区划
----
第二节县城
----
第三节乡镇
第二编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节气候分区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四章土壤 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生物资源
----
第二节矿产资源
--
第六章自然灾异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洪涝冰雹
----
第三节虫灾震灾
----
第四节大风寒冻
----
第五节其它
第三编人 口
--
第一章户口
----
第一节人口总量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自然构成
----
第二节社会构成
----
第三节民族构成
--
第三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出生死亡
----
第二节人口迁移
--
第四章人口生育
----
第一节自然生育
----
第二节计划生育
----
第三节优生优育
第四编农业
--
第一章农业体制
----
第一节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耕地 劳力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劳力
--
第三章作物种植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耕作方法
----
第三节田间施肥
----
第四节农田建设
----
第五节粮食作物
----
第六节经济作物
----
第七节作物保护
--
第四章农具 农机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机
----
第三节管理
--
第五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收益分配
----
第二节农业区划
----
第三节农业环保
第五编林牧
--
第一章林业
----
第一节树种
----
第二节苗圃 林场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第四节林木植保
----
第五节经济园林
--
第二章牧业
----
第一节牧坡 牧草
----
第二节饲草 饲料
----
第三节养殖
----
第四节疫病防治
第六编水利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引水
----
第二节蓄水
----
第三节提水
----
第四节防洪
--
第二章灌溉管理
----
第一节水规
----
第二节水费
--
第三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综合治理
第七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综述
--
第二章煤炭
----
第一节采煤
----
第二节安全生产
--
第三章电力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第四章冶金
----
第一节冶炼
----
第二节铸造
--
第五章修造
----
第一节机械修造
----
第二节标准部件
----
第三节其它修造
--
第六章化工
----
第一节化肥
----
第二节电石 塑料
----
第三节硫化碱 活性炭
----
第四节炸药 消毒剂
--
第七章建材
----
第一节水泥
----
第二节砖瓦
----
第三节其它
--
第八章加工
----
第一节纺织 服装
----
第二节粮油加工
----
第三节副食加工
----
第四节木器
----
第五节酿造
--
第九章其它工业
----
第一节陶瓷 玻璃
----
第二节造纸 印刷
----
第三节皮革 棉麻
----
第四节编织
第八编商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寨圪塔供销社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第五节股份制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购进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章城乡贸易
----
第一节集市
----
第二节庙会
----
第三节物资交流会
--
第四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出口
--
第五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六章物资供应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三节石油供应
第九编粮食
--
第一章收购
----
第一节征收
----
第二节征购
--
第二章粮食交易
----
第一节粮市
----
第二节粮行 粮站
----
第三节统销
--
第三章储运
----
第一节储存
----
第二节储存管理
----
第三节调运
第十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规划
----
第二节建设
----
第三节公益设施
--
第二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乡镇
----
第二节农村
--
第三章房产管理
----
第一节房产权属
----
第二节房产开发
--
第四章建筑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计 设备
----
第三节工程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监测
----
第二节环境治理
第十一编经济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机构
----
第三节编制实施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报表
----
第二节调查
----
第三节资料
--
第三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营业登记
----
第三节市场管理
----
第四节商标 广告
----
第五节合同 检查
--
第四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机构 体制
----
第二节商品价格
----
第三节物价监督
--
第五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计量监督
----
第二节标准管理
--
第六章资源管理
----
第一节土地管理
----
第二节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三节水资源管理
第十二编交通 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节交通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十三编财税 金融
--
第一章财税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体制
----
第三节收入
----
第四节税收
----
第五节支出
----
第六节财政监督
--
第二章债券
----
第一节公债
----
第二节国库券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信贷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
第十四编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就业
----
第三节工资福利
----
第四节劳动安全
----
第五节劳动保险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编制
----
第三节调配
----
第四节录聘
----
第五节考核
----
第六节待遇
----
第七节服务
第十五编政党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思想建设
----
第三节纪律检查
----
第四节群众信访
----
第五节统一战线
----
第六节历届党代会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牺盟会
----
第二节工人团体
----
第三节农民团体
----
第四节青年团体
----
第五节妇女团体
----
第六节儿童团体
----
第七节工商团体
----
第八节科技团体
----
第九节其它团体
第十六编政权 政协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公民选举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政权
----
第二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议政机构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三节政协常委会
第十七编民政
--
第一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困难救济
----
第二节灾害救济
--
第三章拥军工作
----
第一节烈士祭悼
----
第二节伤残登记
----
第三节拥军优属
--
第四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敬老养老
----
第二节社会募捐
----
第三节残疾扶助
--
第五章婚姻登记
----
第一节婚龄
----
第二节登记
--
第六章扶贫
第十八编司 法
--
第一章司法机构
--
第二章治安
----
第一节治安管理
----
第二节户籍管理
----
第三节监所管理
----
第四节刑事侦破
--
第三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经济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控告申诉
--
第四章审判
----
第一节刑事审判
----
第二节民事审理
----
第三节经济审理
----
第四节案件复查
--
第五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民事调解
----
第三节公证业务
----
第四节法律服务
--
第六章综合治理
----
第一节群防群治
----
第二节依法治村
第十九编军事
--
第一章军事要地
----
第一节高地
----
第二节关隘
--
第二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募兵
----
第二节志愿兵
----
第三节义务兵
--
第三章武装
----
第一节驻防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人民武装部
----
第四节民兵
--
第四章兵事纪略
----
第一节古近代战事
----
第二节现代战事
第二十编教育
--
第一章私塾书院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书院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三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第二节教师进修学校
----
第三节职业学校
----
第四节其它学校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党校教育
----
第二节农民教育
----
第三节职工教育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待遇
----
第三节培训
--
第六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教学研究
----
第三节教育制度
--
第七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财政拨款
----
第二节集资办学
----
第三节勤工俭学
----
第四节贷款助学
第二十一编科技
--
第一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网络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科学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咨询服务
--
第三章 科研成果
----
第一节成果
----
第二节推广
--
第四章测报
----
第一节气象测报
----
第二节地震监测
----
第三节水文观测
第二十二编文 化
--
第一章文化网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网络
--
第二章群众艺术
----
第一节社火
----
第二节音乐美术
----
第三节剪纸
----
第四节摄影 书法
--
第三章戏剧 曲艺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曲艺
--
第四章新闻 影视
----
第一节报刊 通讯
----
第二节广播 电视
----
第三节电影 录像
--
第五章图书 档案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档案
--
第六章著述
----
第一节古近代著述
----
第二节现代著述
--
第七章县志编修
----
第一节修志简介
----
第二节主修人员
第二十三编文 物
--
第一章历史文物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建筑
----
第三节古墓葬
----
第四节石雕造像
----
第五节碑碣石刻
----
第六节出土文物
----
第七节馆藏文物
--
第二章革命文物
----
第一节纪念地
----
第二节纪念馆
----
第三节纪念物
--
第三章文物保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十四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防疫
----
第二节医疗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药政管理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体育比赛
第二十五编民俗 风情
--
第一章民俗
----
第一节民性
----
第二节礼仪
----
第三节衣食住行
----
第四节婚丧生辰
----
第五节节日
----
第六节陋习 禁忌
--
第二章良风美德
--
第三章谣谚 传说
----
第一节民谣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四节传说
--
第四章宗教信仰
----
第一节道教
----
第二节佛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四节耶稣教
----
第五节伊斯兰教
第二十六编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音系
----
第二节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
----
第三节音变
----
第四节文白异读
----
第五节浮山音系与北京音系的对应关系
--
第二章词汇
--
第三章语法
第二十七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霍光
----
桑维翰
----
邢昺
----
暴昭
----
陈孜
----
张尧
----
乔德徵
----
段玠
----
崔锡荣
----
张大统
----
陈彩彰
----
石振明
----
柔逢德
----
陕泽昌
----
赵宝殿
----
梁德寿
----
王绍禹
----
邹光初
----
郭永安
----
张德含
----
侯景德
----
吕灵钟
----
盖培枢
----
王宝珍
----
段大德
----
刘荣升
----
赵东鲁
----
鲁光敏
----
李天保
----
李凝瑞
----
陕克珍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名录
----
第二节在乡老红军名录
----
第三节县团级以上干部名录
----
第四节高级知识分子名录
----
第五节英模名录
----
第六节县籍闻人
------
张桂书
------
卫怀仁
------
梁全胜
------
杨德盛
------
郑天震
------
乔明昌
------
乔本情
------
周文科
------
郭德奎
------
张基铭
------
程延兴
------
王增录
------
李德山
------
李铭彝
------
李锦林
------
张家骏
------
武扬烈
------
杨文祥
------
姚法舜
------
乔国楫
------
杨生翠
------
乔名著
------
张名勋
------
柏甡
------
侯增秀
------
李鸿基
------
刘光奎
------
陈存宽
------
赵屏
------
杨文奎
------
柏鹏
------
卫锦魁
------
吴成章
------
李兴林
------
乔致忠
------
宋潘英
------
吉萍惜
------
陕华山
------
李转温
------
方家聪
------
柏元辅
------
乔鸿勋
------
李茂基
------
吴逢源
------
张继枢
------
李知非
------
力克夫
------
陕香亭
------
王金贵
------
邢登昆
------
邢登峨
------
李青云
------
南国梁
------
李学义
------
邢作梅
------
柏扶疏
------
段鸿义
------
郑洪峨
------
王淑
------
李斗辰
------
郑渊洁
------
王天顺
------
梁春兰
大事记
限外辑要
附录
图表索引
后记
<浮山县志>编写和主要提供资料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