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学院志(1950~199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石家庄铁道学院志》(以下简称《院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实事求是、存真求实为基本原则,对历次政治运动的记述以《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内容时限:
1950-1996
出版时间:
1994年01月
目录
封面
石家庄铁道学院志
石家庄铁道学院史志编审委员会
《石家庄铁道学院志》特邀审稿人
石家庄铁道学院志编辑工作人员
参加《院志》撰稿人员
题词
--
石家庄铁道学院校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原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为右家庄铁道学院题写校名
--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给学院的题词
--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铁道兵政委吕正操给学院的题词
--
原铁道兵政委崔田民给学院的题词
--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原铁道部部长韩杼滨给学院的题词
--
河北省委书记、省长叶连松给学院的题词
图片
--
1950年,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洛阳校址
--
1960年,铁道兵学校建校10周年
--
石家庄铁道学院校门
--
1959年10月1日,由铁道兵学校学员组成的方队参加首都国庆10周年庆祝活动
--
1984年10月1日,石家庄铁道学院千名学生组成的国庆35周年国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
1983年12月31日,铁道兵工程学院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
--
1990年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
--
1995年学院董事会成立
--
教师节庆祝大会
--
向优秀教师献花
--
主教学楼
--
图书馆面积7169平方米,藏书50万册
--
综合实验楼
--
教学科研办公楼
--
学生宿舍楼
--
翠园花廊
--
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建筑材料实验室
--
25万倍电子扫描显微镜
--
附图
--
压铸型浮动端面密封环获1988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
聚四氟乙烯滑道滑移道岔技术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工程机械诊断车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TZ系列子午加速轴流风机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通风机应用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
--
拆装式1000吨负重走行式龙门吊机在为齐鲁石化大型设备进行起重作业
--
“C-300兵器过桥装备”项目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61届毕业生、学院董事会名誉董事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左建昌中将
--
1968届毕业生、泰安市检察长公丕汉被人民群众誉为反腐倡廉勇士,回母校为师生作报告
--
1982届毕业生、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总工程师夏国斌被评为“八十年代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
--
1983届毕业生、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高级工程师王清明(左一)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系铁路重点工程建设
--
1984届毕业生、郑州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申长雨教授回母校讲学
--
文艺晚会
--
革命传统教育
--
体育盛会
--
学生义务劳动
--
新生军训
--
石家庄铁道学院平面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制机构
--
第一章 建制
----
第一节 铁道兵团干部学校
----
第二节 铁道兵学校
----
第三节 铁道兵学院
----
第四节 铁道兵工程学院
----
第五节 石家庄铁道学院
--
第二章 体制机构
----
第一节 领导体制
----
第二节 党委工作机构
----
第三节 行政工作机构
----
第四节 系(部)
----
附
------
一、军事交通系
------
二、财务材料系
------
三、中专部
第二篇 教学
--
第一章 教学管理
----
第一节 教学管理制度
----
第二节 教学改革
----
第三节 教学计划管理
----
第四节 课程建设
----
第五节 课堂教学
----
第六节 实践教学
----
第七节 成绩考核
----
第八节 学籍处理
--
第二章 本科教育
----
第一节 本科专业
----
第二节 本科课程设置
----
第三节 学士学位
--
第三章 专科教育
----
第一节 专科专业
----
第二节 专科课程设置
--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
----
第一节 学科专业
----
第二节 研究生培养
----
第三节 研究生管理
--
第五章 实验
----
第一节 实验室
----
第二节 实验课程
----
第三节 实验设备
----
第四节 实验管理
--
第六章 教材
----
第一节 教材管理
----
第二节 选用教材
----
第三节 自编教材
----
第四节 优秀教材
--
第七章 图书情报
----
第一节 图书管理
----
第二节 馆藏文献及经费
----
第三节 文献采编与流通
----
第四节 科技情报服务
----
第五节 学术活动与馆际交流
--
第八章 人文社科教学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教学方法改革
----
第三节 规范语言文字
--
第九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函授教育
----
第二节 职工学历教育
----
第三节 短期培训
----
第四节 成人教育管理
第三篇 科学研究
--
第一章 科研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科研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研究所
----
第三节 学术团体
--
第二章 科研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章 项目经费
----
第一节 科研项目
----
第二节 科研经费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鉴定和获奖成果
----
第二节 学术论文与著作
----
第三节 科技成果应用
--
第五章 学科建设
----
第一节 重点学科
----
第二节 研究方向
--
第六章 高教研究
----
第一节 论文报告会
----
第二节 教育研究成果
--
第七章 学术刊物
----
第一节 学报
----
第二节 高教论苑
----
第三节 科教信息
第四篇 教职工
--
第一章 教师
----
第二节 教师构成
----
第三节 师资建设
--
第二章 职工
----
第一节 教辅人员
----
第二节 行政人员
----
第三节 工人
--
第三章 教职工管理
----
第一节 编制管理
----
第二节 劳动工资
----
第三节 职工福利
----
第四节 职工培训
----
第五节 教职工奖惩
----
第六节 内部管理体制
--
第四章 离退休人员
----
第一节 离退休管理
----
第二节 离退休福利
第五篇 学生
--
第一章 招生
----
第一节 招生数量
----
第二节 生源
----
第三节 招生方式
----
第四节 招生质量
----
第五节 学费
----
第六节 在校生
--
第二章 毕业分配
----
第一节 毕业生
----
第二节 分配就业
----
第三节 毕业生质量
----
第四节 补办学历
--
第三章 学生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思想教育
----
第三节 日常管理
----
第四节 助学金 奖学金 贷学金
----
第五节 学生奖惩
--
第四章 第二课堂
----
第一节 学生社会实践
----
第二节 勤工助学
----
第三节 课外科技活动
第六篇 体育 文化
--
第一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组织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
第五节 体育纪录
--
第二章 校园文化
----
第一节 文化活动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三节 校风校歌
第七篇 校办产业
--
第一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管理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产业实体
----
第一节 科技企业
----
第二节 建筑企业
----
第三节 工业企业
----
第四节 商贸企业
----
第五节 合资企业
第八篇 行政
--
第一章 财务
----
第一节 经费管理
----
第二节 基金管理
--
第二章 监察审计
----
第一节 监察
----
第二节 审计
--
第兰章 安全保卫
----
第一节 安全保卫组织
----
第二节 校园安全保卫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事故
--
第四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军事训练
----
第二节 国防教育
----
第三节 兵役 双拥
--
第五章 基建 设备
----
第一节 基本建设
----
第二节 设备
--
第六章 总务
----
第一节 校园房地产
----
第二节 校园绿化与环境保护
----
第三节 膳食管理
----
第四节 生活服务
----
第五节 医疗卫生
----
第六节 电话通信
----
第七节 幼儿园
----
第八节 接待服务
----
第九节 车辆运输
--
第七章 文秘
----
第一节 秘书工作
----
第二节 档案 史志
--
第八章 外事
----
第一节 外事管理
----
第二节 外国专家
----
第三节 对外交流
--
第九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
附:校友会
第九篇 党群组织
--
第一章 党委 党代会
----
第一节 院(校)党委
----
第二节 院(校)党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党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党委总支支部建设
----
第二节 党员教育
----
第三节 党员发展
----
第四节 创先争优
----
第五节 党校
--
第三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第二节 思想教育
----
第三节 普法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第五节 院报
--
第四章 纪检
----
第一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节 纪检机构
----
第三节 纪检工作
--
第五章 保密 信访
----
第一节 保密
----
第二节 信访
--
第六章 工会 教代会
----
第一节 工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会主要活动
--
第七章 共青团 学生会
----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共青团活动
----
第四节 学生会
第十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刘震寰
----
刘学礼
----
吴秩平
----
李平
--
第二章 人物录
----
第一节 院领导
------
崔田民
------
刘学礼
------
何海如
------
吴杰
------
刘震寰
------
李平
------
潘田
------
龙桂林
------
王儒林
------
余金龙
------
吴建初
------
李庆柳
------
王传纪
------
刘儒珍
------
陈力
------
沈鸿林
------
王泽民
------
徐诚之
------
张峰
------
赵工
------
张先志
------
阎斌
------
李俊杰
------
王敏
------
黎群
------
刘汉杰
------
秦云
------
蔡报瑗
------
张星耀
------
王强
------
屈张
------
王成林
------
贾文禄
------
石耀邦
------
张守义
------
朱良玉
------
肖怀安
------
隋烈
------
崔中林
------
差稚清
------
马树强
------
陈欣城
------
王振斌
------
秦贵海
------
姚宗第
----
第二节 专家教授
------
李经畲
------
庄振维
------
丁士英
------
俞守仁
------
王梁
------
李维藩
------
王传爵
------
陈锡琳
------
雷帮璟
------
方瑜
------
刘振安
------
董道临
------
左升尧
------
罗泗秀
------
刘文洲
------
廖鼎烈
------
邹振祝
------
陈恩炎
------
胡在洛
------
贾士升
------
景诗庭
------
魏立仁
------
张文质
------
李惠生
------
易新乾
------
杨晋生
------
庞昀
------
刘志刚
------
金树新
------
章维杰
------
李书源
------
段树金
------
陈豪雄
------
马金良
------
李纯兴
------
武世香
------
梁陆臣
------
杨绍普
------
顾祝全
------
杜彦良
------
赖涤泉
------
章泽民
------
樊云昌
------
陈常仁
----
第三节 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教师
------
陈常仁
------
韩景龙
------
陈惠生
------
魏占军
------
顾祝全
------
蒋林章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处(团)以上领导干部
----
第二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
第三节 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
----
第四节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附录
--
一、文件辑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关于成立石家庄铁道学院董事会的批复
----
石家庄铁道学院董事会章程
--
二、附表
----
附表1 1950~1996年学生情况表
----
附表2 1984~1996年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情况表
----
附表3 1985~1996年本科招生分数情况表
----
附表4 1985~1996年专科招生分数情况表
----
附表5 1985~1996年本专科招生志愿比例表
----
附表6 1985~1996年鉴定和获奖科技成果汇总表
----
附表7 1984~1996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
附表8 1985~1996年公开出版的著作和教材情况表
----
附表9 1951~1996年学院房屋建筑一览表
----
附表10 聘请兼职(名誉)教授名表
--
三、1997~1998年大事记
--
四、校歌
后记
附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