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志

郑州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总述卷、大事记卷、建置区划卷、自然环境卷、人口卷和各县区概况。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9年10月

目录

封面
郑州市志
图片
-- 郑州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1995-2010
-- 二七纪念塔
-- 市花月季
-- 黄河夕照
-- 绿城郑州
-- 郑州市区中心区域
-- 南三环路
-- 中原路
-- 紫荆山立交桥
-- 郑州北环跨铁路大桥
-- 紫荆广场
-- 敬林广场
-- 林荫道
-- 绿城广场
-- 经纬广场
-- 环境优美的滨河公园
-- 雕塑——鱼尾狮
-- 雕塑——潮
-- 雕塑——雅典女神
-- 币径
-- 雕塑——开启的门栓
-- 印林
-- 中原国际博览中心
-- 英协花园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新密市
-- 荥阳市
-- 巩义市
-- 登封市
-- 新郑市
-- 中牟县
-- 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
-- 新郑文化节
-- 幼儿集体舞
-- 郑州解放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 田园似锦
-- 嵩山森林公园
-- 黄河大观
-- 浮戏秋色
-- 嵩山红叶
-- 郑州市政区图
-- 郑州市地势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郑州市志》总体篇目
目录
图表索引
卷一 总述
-- 区域概貌
-- 古代郑州
---- 远古人类聚居地
---- 夏商西周时期郑州地区城市的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新郑成为政治中心
---- 秦至魏晋荥阳由盛至衰
---- 隋唐盛世时期郑州的经济交通地位
---- 进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郑州
-- 近代郑州
---- 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兴起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 全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 国内商业中心和农副土特产品重要集散地
---- 抗战至解放前郑州经济的衰落
-- 当代郑州
---- 古城新生历史巨变
---- 曲折前进探索发展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就辉煌
---- 全国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
---- 中原地区著名商埠
卷二 大事记
-- 古代部分
---- 远古时代
---- 夏(前21~前17世纪)
---- 商(前17~前11世纪)
----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 春秋(前770~前475年)
---- 战国(前475~前221年)
---- 秦(前221~前206年)
---- 西汉(前206~24年)
---- 东汉(公元25~220年)
---- 两晋 南北朝(公元265~581年)
---- 隋(公元581~618年)
---- 唐(公元618~907年)
---- 五代(公元907~960年)
---- 宋、金(公元960~1279年)
---- 元(公元1271~1368年)
---- 明(公元1368~1644年)
---- 清(前期,1644~1840年)
-- 近代部分
---- 清道光二十年(1840)
---- 清道光廿一年(1841)
---- 清道光廿三年(1843)
---- 清道光廿五年(1845)
---- 清道光廿七年(1847)
---- 清道光廿九年(1849)
---- 清咸丰三年(1853)
---- 清咸丰四年(1854)
---- 清咸丰五年(1855)
---- 清咸丰十一年(1861)
---- 清同治二年(1863)
---- 清同治四年(1865)
---- 清同治五年(1866)
---- 清同治七年(1868)
---- 清同治九年(1870)
---- 清同治十二年(1873)
---- 清光绪三年(1877)
---- 清光绪八年(1882)
---- 清光绪十三年(1887)
---- 清光绪十四年(1888)
---- 清光绪十五年(1889)
---- 清光绪廿七年(1901)
---- 清光绪廿八年(1902)
---- 清光绪廿九年(1903)
---- 清光绪三十年(1904)
---- 清光绪卅一年(1905)
---- 清光绪卅二年(1906)
---- 清光绪卅三年(1907)
---- 清光绪卅四年(1908)
---- 清宣统二年(1910)
---- 清宣统三年(1911)
---- 民国元年(1912)
---- 民国2年(1913)
---- 民国3年(1914)
---- 民国4年(1915)
---- 民国5年(1916)
---- 民国6年(1917)
---- 民国7年(1918)
---- 民国8年(1919)
---- 民国9年(1920)
---- 民国10年(1921)
---- 民国11年(1922)
---- 民国12年(1923)
---- 民国13年(1924)
---- 民国14年(1925)
---- 民国15年(1926)
---- 民国16年(1927)
---- 民国17年(1928)
---- 民国18年(1929)
---- 民国19年(1930)
---- 民国20年(1931)
---- 民国21年(1932)
---- 民国22年(1933)
---- 民国23年(1934)
---- 民国24年(1935)
---- 民国25年(1936)
---- 民国26年(1937)
---- 民国27年(1938)
---- 民国28年(1939)
---- 民国29年(1940)
---- 民国30年(1941)
---- 民国31年(1942)
---- 民国32年(1943)
---- 民国33年(1944)
---- 民国34年(1945)
---- 民国35年(1946)
---- 民国36年(1947)
---- 民国37年(1948)
-- 现代部分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卷三 建置区划
-- 建置沿革
---- 夏商西周时期
------ 阳城
------ 斟寻
------
------
------
------ 东虢
------
------
---- 春秋战国时期
------ 新郑邑
------ 南郑邑
------ 华阳邑
------ 马陵邑
------ 京邑
------ 虎牢邑
------ 制邑
------ 管邑
---- 秦汉时期
------ 三川郡
------ 荥阳县
------ 京县
------ 巩县
------ 阳城县
------ 苑陵县
------ 新郑县
------ 密县
------ 成皋县
------ 故市县
------ 中牟县
------ 崇高县
------ 纶氏县
---- 魏晋时期
------ 司州
------ 北豫州
------ 荥州
------ 荥阳郡
------ 广武郡
------ 阳城郡
------ 成皋郡
------ 中川郡
------ 颍阳县
------ 堙阳县
------ 曲粱县
------ 荥阳县
------ 巩县
------ 成皋县
---- 隋唐时期
------ 郑州
------ 管州
------ 嵩州
------ 密州
------ 管城县
------ 荥泽县
------ 汜水县
------ 河阴县
------ 须水县
------ 广武县
------ 成皋县
------ 内牟县
------ 郏城县
------ 圃田县
------ 清池县
------ 嵩阳县
------ 登封县
------ 告成县
------ 武林县
------ 阳城县
---- 北宋时期
------ 西辅郡
------ 永安县
------ 芝田县
------ 新郑县
------ 密县
------ 管城县
---- 明清时期
------ 郑州直隶州
------ 荥阳县
------ 河阴县
------ 荥泽县
------ 汜水县
---- 民国时期
------ 第一行政督察区
------ 郑县
------ 荥阳县
------ 巩县
------ 密县
------ 登封县
------ 新郑县
------ 中牟县
---- 郑州解放至1990年
------ 郑州专区
------ 郑州市第一区
------ 郑州市第二区
------ 郑州市第三区
------ 郑州市郊区
------ 回族自治区
------ 陇海区
------ 建设区
------ 金水回族区
------ 管城区
------ 向阳区
------ 向阳回族区
------ 金海区
-- 行政区划
---- 市区
------ 二七区
------ 中原区
------ 金水区
------ 管城回族区
------ 邙山区
------ 上街区
---- 市辖县
------ 荥阳县
------ 中牟县
------ 新郑县
------ 密县
------ 登封县
------ 巩县
卷四 自然环境
-- 地质
---- 地层
------ 太古界
------ 元古界
------ 古生界
------ 中生界
------ 新生界
---- 岩石
------ 沉积岩
------ 变质岩
------ 火成岩
---- 构造
------ 嵩箕台拱区
------ 华北断坳区
---- 矿产
------ 煤炭
------ 铝土矿
------ 耐火粘土矿
------ 石灰岩矿
------ 砂、石、粘土矿
------ 白云岩
------ 硅石矿
------ 镓、锂矿
------ 铁矿
------ 大理石矿、瓦板岩矿
------ 黄铁矿
------ 油(玉)石矿
------ 磷矿
------ 花岗石矿
------ 钾长石矿、铌钽矿
------ 金矿
------ 铜矿
------ 铅矿
-- 地貌
---- 地貌特征
---- 地貌分区
------ 东北平原洼区
------ 东南砂丘垄岗区
------ 洪积倾斜平原区
------ 低山丘陵区
------ 西南群山区
---- 山脉
------ 嵩山
------ 箕山
------ 邙山
------ 具茨山
------ 五指岭
-- 气候
---- 气候特征
---- 气温
------ 时空分布
------ 温变趋势
------ 气温年内变化
------ 气温日变化
------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 霜期和积温
------ 山体气温
---- 日照与辐射
------ 日照
------ 辐射量
---- 降水
------ 降水量
------ 降水日数
------ 降雪
------ 雨淞
------ 暴雨
----
------ 风向变化
------ 风速
------ 大风
------ 风能和风压
------ 干热风
---- 气候区划
------ 中东部平原温和灌溉区
------ 西部丘陵温和半干旱区
------ 沿黄邙岭温和干旱区
------ 西南部中低山温凉湿润区
-- 水文
---- 概述
---- 河流
------ 黄河
------ 伊洛河
------ 汜水
------ 枯河
------ 贾鲁河
------ 双洎河
------ 颍河
------ 索须河
------ 东风渠
---- 地表水
---- 地下水
---- 泉水
-- 土地资源
---- 土壤构成
------ 褐土类
------ 潮土类
------ 风砂土类
------ 棕壤土类
------ 石质土类
------ 粗骨土类
------ 新积土类
------ 红粘土类
------ 紫色土类
------ 水稻土类
---- 土壤分布
------ 郑州市区
------ 荥阳县
------ 中牟县
------ 新郑县
------ 密县
------ 登封县
------ 巩县
---- 土地利用
------ 耕地
------ 园地
------ 林地
------ 牧草地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交通用地
------ 水域面积
------ 未利用土地
-- 生物资源
---- 植物
------ 农作物
------ 林木
------ 花草
------ 药材和菌类植物
---- 动物
------ 陆生动物
------ 水生及两栖动物
-- 自然灾害
---- 旱灾
---- 水涝
---- 风灾
---- 雹灾
---- 蝗灾
卷五 人口
-- 人口变化
---- 总人口
---- 自然增长
---- 人口迁移
---- 密度与分布
------ 人口密度
------ 人口分布
---- 流动人口
---- 平均寿命
-- 人口结构
---- 年龄结构
---- 性别构成
---- 文化构成
---- 职业构成
---- 民族构成
-- 人口普查
-- 人口控制
---- 概述
---- 政策法规
------ 晚婚及生育政策
------ 计划生育奖惩政策
---- 宣传教育
---- 节育措施
---- 机构团体
------ 郑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 郑州市计划生育协会
卷六 县区概况
-- 二七区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城区建设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农业
------ 商业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体育
-- 中原区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城区建设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农业
------ 商业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金水区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城区建设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农业
------ 商业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管城回族区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城区建设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工业
------ 街乡企业
------ 农业
------ 商业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邙山区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城区建设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工业
------ 农业
------ 商业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上街区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城区建设
---- 经济发展
------ 工业
------ 农业
------ 商业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附:郊区
---- 区域概貌
---- 经济发展
---- 社会事业
-- 荥阳县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自然资源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农业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商业
------ 交通邮电
------ 财政金融
------ 人民生活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中牟县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自然资源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农业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商业
------ 交通邮电
------ 财政金融
------ 人民生活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体育
-- 新郑县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自然资源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农业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商业
------ 交通邮电
------ 财政金融
------ 人民生活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体育
-- 密县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自然资源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农业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商业
------ 交通邮电
------ 财政金融
------ 人民生活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 登封县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自然资源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农业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商业
------ 交通邮电
------ 财政金融
------ 人民生活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体育
-- 巩县
---- 区域概貌
------ 地理环境
------ 建置区划
------ 人口民族
------ 自然资源
------ 名胜古迹
---- 经济发展
------ 农业
------ 工业
------ 乡镇企业
------ 商业
------ 交通邮电
------ 财政金融
------ 人民生活
---- 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文化艺术
------ 卫生
------ 体育
郑州志编纂委员会(1981年4月)
郑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2年8月28日)
郑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6月29日)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9年8月10日)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2年1月21日)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4年5月18日)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6年8月6日)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7年11月11日)
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总编室)
第一分册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