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宜宾历史(1949-1978)第二卷

中国共产党宜宾历史(1949-1978)第二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反映了在党中央和四川省委领导下,宜宾各级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程。

内容时限: 1949-1978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页
照片
编纂委员会
目录
第一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 第一节 党政军群机构的建立和接管旧政权
---- 一、专县党政军群机构的建立
---- 二、解放初期的严峻形势和党组织面临的任务
---- 三、军事管制与接管旧政权
---- 四、县(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 第二节 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
---- 一、征粮剿匪
----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
---- 三、抗美援朝运动
---- 四、稳定经济秩序的各项措施
-- 第三节 土地改革运动
---- 一、清匪反霸与减租退押
----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 第四节 全社会的民主改革运动
---- 一、工厂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禁烟肃毒和禁娼戒赌
---- 三、宣传贯彻《婚姻法》
---- 四、文化教育改革
-- 第五节 恢复国民经济与各项建设的展开
---- 一、“三反”、“五反”运动
---- 二、整风整党和乡村政权建设
----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增长
---- 四、文卫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 第六节 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施粮食统购统销
---- 一、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 二、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第七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大力兴办农业互助组
---- 二、初级农业社的兴办发展与整顿巩固
---- 三、农业合作化的急促完成和扩并建高级社
-- 第八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建立示范性的手工业合作组织
---- 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加快发展
-- 第九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
---- 二、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
---- 三、全行业公私合营
---- 四、公私合营后的调整
-- 第十节 审查干部工作和内部肃反运动
---- 一、审干工作
---- 二、内部肃反
-- 第十一节 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和“一五”计划的实施
---- 一、党的建设
---- 二、政治制度建设
---- 三、“一五”计划的实施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 一、从学习党的八大精神转向整风
---- 二、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三、整风运动转变为反右派斗争
---- 四、整风运动的结束
--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
---- 一、农业“大跃进”运动
---- 二、工业“大跃进”运动
---- 三、其他战线的“大跃进”
---- 四、“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人民公杜化运动的兴起
---- 二、农村公共食堂的普及
---- 三、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 第四节 “反右倾”斗争
---- 一、“反右倾”斗争的开展
---- 二、“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
-- 第五节 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 一、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 二、宜泸两地在治病度荒中合并
---- 三、缓解城乡粮食紧张的措施
-- 第六节 对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 一、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
---- 二、开展农村调查研究
---- 三、贯彻“农业六十条”
---- 四、对工业、基建和文教事业的调整
-- 第七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一、地委对“大跃进”以来的工作总结
---- 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 第八节 干部甄别平反与查处刘结挺、张西挺
---- 一、对干部甄别平反
---- 二、对刘结挺、张西挺问题的查处
-- 第九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 一、传达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
---- 二、城市“五反”运动
---- 三、农村“四清”运动
---- 四、纠正“单干”活动
-- 第十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和党的建设工作
---- 一、国民经济调整的继续和完成
---- 二、在调整中加强党的建设
-- 第十一节 国家三线建设在宜宾的展开
---- 一、宜宾各地对三线建设的大力支援
---- 二、三线建设在宜宾的重点项目
-- 第十二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的基本总结
---- 一、突出成就
---- 二、主要问题及经验教训
第四章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与整党整风
---- 一、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
---- 二、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
---- 三、整党整风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 第二节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
---- 一、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讨论
---- 二、平反冤假错案
-- 第三节 经济和教育科学事业的恢复
----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
---- 二、工业生产的恢复
---- 三、教育科学事业的恢复
--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 一、下食堂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探索
---- 二、双河公社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结束语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