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近现代湖北体育运动不同时期的发展进程和变化特征。
内容时限:
1820-1990
出版时间:
1990年09月
目录
封面
湖北省志体育
版权页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湖北省志》
《湖北省志·体育》
《湖北省志·体育》编纂委员会
前言
图片
--
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
--
1979年在第四届全运会的闭幕式上,邓小平同湖北羽毛球运动员韩爱萍握手。
--
一九七二年,湖北足球队获得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冠军,受到叶剑英,李先念的接见。
--
麻城县中一乡的妇女喜爱玩六人秋千。
--
打篮球是农村青年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
1982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秭归县举行纪念屈原赛龙舟活动。
--
足球之乡安陆县的业余体校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
--
武汉市经常举行冬季群众长跑活动,这是70年代一次比赛中长跑运动员经过长江大桥的场面
--
武汉市群众渡江活动的一个场面。
--
1985年华中理工大学运动会入场式。
--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做广播体操。
--
武当道人演练武当剑。
--
羽毛球女选手韩爱萍获得的部分奖杯、奖牌。
--
①1985年,韩爱萍(左1)在世界羽毛球比赛中共获得13枚冠军奖牌,世界羽坛称该年为“韩爱萍年”。
--
②1981年,黄俊群(左)和谢赛克(广西)合作,获得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
--
③1982年11月,向宇(右2)和队友在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体操比赛团体冠军。印度总理英迪拉
--
一九八一年,在香港亚洲船艇锦标赛上。湖北选手傅莉(右一)李莉萍(右二)、周荣华(右三)和广东选手李淑
--
射击运动员邱波(左一)、张克忠(中)和教练员盛国成在切磋技艺。
--
武汉体育学院的男生在上篮球课。
--
1983年4月,武汉体育学院研制成“速度训练牵引机”。图为运动员借助该设备进行训练。
--
一九七五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赛艇比赛在武汉东湖举行,图为湖北队(着白背心)参加的八人赛艇比赛场面。
--
1983年组队,1984年即在全国锦标赛中获第7名的湖北花样游泳队
--
武汉部队女篮队员郑海霞调入“八一”队和国家队后,多次为我国在世界大赛中争得了荣誉。图为郑海霞(右1)
--
1985年9月,香港至北京“555”国际汽车拉力赛选手途经湖北咸宁。
--
王林,1971年选入武汉部队游泳队,75年起至83年底,先后获蛙泳两项亚洲冠军,13次全国冠军,并4
--
王宗兴,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第八届亚运会男子篮球冠军队中国队队员。
--
王洪兵,男子赛艇桨手。一九八二年在第九居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有舵一○○○米项目的冠军。
--
田秉毅:1984年世界杯羽毛球赛和198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获2次双打亚军。
--
向宇,1982年和队友获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
刘卫平,男子赛艇桨手。一九八二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有舵一○○○米项目的冠军。
--
李芝斌,男子赛艇桨手,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4人单桨有舵1000米项目的冠军。
--
李育谦:一九六○年十月在北京橡筋动力直线飞行距离航空模型比赛中以七四六点七五米的成绩破世界纪录。现担
--
邱波,一九八二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小口径步枪三×四十队赛和男子气步枪队赛两个项目的
--
季发元:一九六六年三月在北京八省举重邀请赛中以一五三点五公斤的成绩破男子次轻量级世界纪录。现任湖北举
--
陈玉娘,1974年在第7届亚运会上获得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现担任国家羽毛球队的教练员。
--
何翠玲:1979年6月在中国杭州第一届羽毛球世界杯赛和第二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女子团体冠军。
--
张克忠,一九八二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小口径步枪三×四十队赛和男子气步枪队赛两个项目
--
张金玉,男子赛艇桨手。一九八二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和队友合作,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有舵一○○○米项目的冠军
--
周继红,1983年至1985年在世界杯赛和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跳水比赛中获跳台跳水和团体冠军6次。
--
郭永林,武汉军区篮球队队员。后选入“八一”队和国家队,为国家男篮主要得分手。有“神投手”美称,83年
--
姜绍银,其制作的航海模型在1985年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得外观模型C1级第二名。
--
黄俊群:一九八一年四月在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混合双打和团体二次冠军。一九八三年四月在第三十
--
潘汉生,男子赛艇舵手,一九八二年在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和队友共同获得男子四人单桨有蛇一○○○米项目的冠
--
黄石市体育场。
--
童辉:1983年至1985年在世界杯跳水比赛中获得团体和跳台跳水4次冠军。
--
韩爱萍:1979年至1985年,在世界怀赛,世界锦标赛中获女子单打、双打、团体共7次冠军。
--
1955年4月建成的汉口新华路体育场。
--
1985年底建成的湖北洪山体育馆。
--
1956年4月建成的武汉体育馆
目录
一、晚清时期的湖北体育(1840-1911)
--
1.军队、学堂引进军事体育
--
2.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租界、外侨体育
--
3.举办学堂、军队运动会和参加首届全国运动会
二、民国时期的湖北体育(1912-1949)
--
1.学校体育规范化
--
2.社会体育在城市初步发展
--
3.多次大规模运动会的参加、主办和召开
--
4.革命根据地体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湖北体育(1949-1985)
--
1.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及挖掘整理
----
(1)武术与气功
----
(2)龙舟竞渡
----
(3)江河湖泊横渡
----
(4)其它
--
2.群众体育
----
(1)学校体育
----
(2)职工体育
----
(3)农村体育
----
(4)老年人体育
----
(5)伤残人体育
----
(6)土家族、苗族体育
--
3.竞技体育
----
(1)田径、本操(含技巧)、艺术体操运动
----
(2)球类运动
----
(3)水上运动
----
(4)船艇运动
----
(5)射击、射箭、击剑运动
----
(6)武术、举重、摔跤运动
----
(7)航空运动
----
(8)棋类运动
----
(9)摩托车、无线电、自行车运动
--
4.体育竞赛
----
(1)举办全省运动会
----
(2)参加全国运动会
----
(3)参加国际竞赛
--
5.体育管理
----
(1)体育行政
----
(2)体育团体
----
(3)人才培养
----
(4)体育科研
----
(5)经费、场地设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