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一中校志(1903-2003)

隆昌一中校志(1903-2003)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隆昌一中自创建以来几经更名,本志用现名简称。编写继限上自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停办书院创办新学开始,下迄2003年为止。 二、本志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为指针,参照1981年中央教育部所编写的《中国教育年鉴》的内容,根据隆昌一中及其前 身的历史真实着笔。史料来源有学校残存档卷、县档案馆有关资料及县政协《文史资料选辑》,加上采访知情人士的记录材料等。唯因篇幅所限,未及一一注明史事出处。

内容时限: 1903-2003

目录

封面
隆昌一中校志
图片
-- 隆昌一中校园规划模型
-- 隆昌一中八十年代全貌
隆昌一中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隆昌一中校歌
隆昌县立初级中学校歌
《隆昌一中校志》编辑组
序言
序(二)
凡例
目录
隆昌一中百年历程概述
第一章 创建及演变过程
-- 第一节 从清末到民国的演变
---- 一、官立高等小学堂
---- 二、隆昌中学堂
---- 三、隆昌县立初级中学
---- 四、隆昌县立女子初级中学
---- 五、隆昌县立中学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发展进程
---- 一、学校新生
------ (一)复课整顿
------ (二)除旧布新
------ (三)师生经受锻炼
------ (四)教师的思想改造
------ (五)发展规模初具
---- 二、新变化、新成果
------ (一)新的体制
------ (二)重要成果
---- 三、冒进与失误
------ (一)反右斗争
------ (二)“交心”与“拔白旗”
------ (三)“大战钢铁”与“大搞生产”
------ (四)右派摘帽与精简下放
------ (五)由批“白专”到“四清”
---- 四、“文革”十年动乱
------ (一)“闹革命”冲击教学
------ (二)“文革”动乱的“重灾区”
---- 五、拨乱反正
------ (一)消除疑虑和余悸
------ (二)思想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 (三)平反冤假错案
------ (四)恢复正规
------ (五)改制与改革
------ (六)建立新体制
------ (七)工资调整与生活改善
------ (八)教师队伍的建设
------ (九)改善办学条件
------ (十)抓好图书馆工作
------ (十一)校办工厂的经营
---- [附]:①学校自清末初至新中国成立后至1987年育人数概览表
---- [附]:②隆昌一中自建国至1987年毕业生考入大学人数一览表
---- [附]:③1981年前校友留学人员
---- [附]:④1983年前毕业校友大学毕业考取研究生名录
第二章 校园今昔
-- 第一节 校貌变迁
---- 一、学校旧地
---- 二、解放后的初步扩建
---- 三、新时期、新校貌
-- 第二节 办学经费
---- 一、清末到民国的经费收支
---- 二、建国以后历年经费开支
第三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校内组织
---- 一、行政组织
---- 二、其它组织
------ (一)校务委员会
------ (二)童子军团和军训室
------ (三)国民党区分部和三青团区队
------ (四)学生自治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组织机构
---- 一、中共一中党支部的建立和发展
---- 二、行政组织
---- 三、其他组织
------ (一)共青团
------ (二)少先队
------ (三)学生会
------ (四)教育工会
第四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学制、课程、教材
---- 一、学制演变
------ (一)清末学制
------ (二)民国学制
---- 二、清末、民国的课程和教材
------ [附]: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9年)隆昌中学课程设置变动表
------ [附]:②民国十四年(1925年)隆昌县立初中学按《中学规程》规定各年级课程
------ [附]:③隆昌县立初级中学校按照国民政府《修正中学教育规程》规定各年级教学课时计划表(1940年以后
------ [附]:④隆昌县立中学校高中班课程按《修正中学教育规程》设置课目与教学的课时计划如下:民国三十五年(
---- 三、建国后的课程和教材
------ (一)课程及教材变动
------ (二)各科教材的变动
-------- [附]:隆昌一中五六十年代教学计划表例
------ (三)常年年度教学时间安排
-- 第二节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学
-- 第四节 教学管理
---- 一、建国前的教学管理
第五章 思想教育工作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思想教育
-- 第二节 建国前县中学师生的革命进步活动
--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 一、班主任的职责规定
---- 二、“三好生”和“优干生”的评选
---- 三、工作中的共同体会
------ [附]:隆昌一中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六章 文娱体育卫生工作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文体卫生工作
-- 第二节 建国后体育工作的开展
---- 一、“劳卫制”、“达标”和校代表队
---- 二、体育班的设置
---- 三、师资和设备
-- 第三节 文娱活动的开展
-- 第四节 卫生保健工作
第七章 校长和教师
-- 第二节 校长、教师的任用
---- 一、建国前校长的任命
---- 二、建国前教师的聘用
---- 三、解放后的校长和教师
---- 四、教师阵容,日新月异
-- 第三节 教师的生活待遇
---- 一、建国前教师的薪给
---- 二、建国后至1988年教师待遇及生活改善情况
第八章 人物志
-- 一、烈士篇
---- 张荣禄烈士传略
---- 陈进思烈士传略
---- 蔡言煜烈士传略
---- 郑昌赉烈士传略
---- 古佳贤烈士传略
-- 二、先师篇
---- 魏永声传略
---- 余霖三传略
---- 冯金德传略
---- 郑嘉福传略
---- 李有物传略
---- 张采芹传略
---- 杨汝炯传略
---- 曾宪荣传略
---- 陈力遂传略
---- 郑仕伟传略
---- 李开健传略
第九章 八十五周年校庆纪略
-- 一、采纳建议,积极筹备
-- 二、党政支持,各方赞助
-- 三、校园腾欢,共庆盛典
-- 四、献计献策,共商振兴
-- 五、胜利结束,目的达成
第十章 隆昌一中走向辉煌的十五年
-- 第一节 治校有纲:崭新举步
-- 第二节 紧抓硬件建设:校貌全新
-- 第三节 软件管理有创新:成果丰硕
---- 一、硬抓软件,“软件不软”
------ [附]:隆昌一中现有教职工情况一览表
---- 二、奋斗岁月好文章
---- 三、德育为先,文明风暖
---- 四、“体育特色班”独具特色
---- 五、体美育为翼,德才腾飞
-- 第四节 作为工作主体的课堂教学
---- 一、黄兴老师的一堂语文课的教学全程
---- 二、一堂数学课的教学设计
---- 三、从上面两课例看一中今日课堂教学
-- 第五节 桃夭李硕尽开颜
-- 第六节 治校策略,功德兼收
---- 一、校际交流,借鉴多方
---- 二、生安心安,长治久安
编末喜报
编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