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宝力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06-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07月
目录
封面
宝力镇志
宝力镇志编审委员会
图片
--
党委书记程武
--
镇长尹江
--
奖旗
--
左起:张洪涛副镇长 张贵军副镇长 孙荣森副镇长 罗武经委主任 程武党委书记 尹江镇长 丛国海党委副书
--
1、镇羽毛制品厂外景
--
2、种禽场
--
3、小城子村办砖厂
--
4、肉禽加工厂
--
5、饲料加工厂成品车间
--
6、宝力村雕花板制品厂部分产品
--
7、农贸市场
--
8、农田防护林
--
9、农业技术推广站
--
10、苇子村村办机耕队
--
11、万亩丰产田一角
--
12、二道河拦河闸
--
1、镇人民政府办公楼
--
2、居民住宅小区
--
3、镇区南环路
--
4、第二中学
--
5、许芝小学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编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三章 工业
--
第四章 商业
--
第五章 交通邮电供电
--
第六章 镇村建设
--
第七章 文教卫生
大事记编
--
1806~1990年
自然地理编
--
第一章 地理位置
--
第二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质
------
一、昭苏太河平原地质结构
------
二、东部岗地地质结构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气候
------
一、气温
------
二、降水
------
三、日照
------
四、风情
------
五、霜期
----
第四节自然灾害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利用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河流
----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
建置编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区划更变
----
第三节 村(居)民委员会
--
第二章 民族人口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人口
党政军编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清代政权
------
二、中华民国政权
------
三、伪满政权
------
四、国民党政权
------
五、人民政权
----
第二节 历任区乡社镇长名单
--
第二章 宝力镇人大主席团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中共宝力镇委员会
----
第一节 历次党的代表会议
------
第一次党代会
------
第二次党代会
------
第三次党代会
------
第四次党代会
------
第五次党代会
------
第六次党代会
------
第七次党代会
------
第八次党代会
------
第九次党代会
------
第十次党代会
------
第十一次党代会
------
第十二次党代会
------
第十三次党代会
------
第十四次党代会
----
第二节 历任书记、副书记名表
----
第三节 党的建设
--
第四章 公安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法庭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第六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农民会
----
第二节 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共青团
农业编
--
第一章 土地制度及其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集体土地所有制
----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 农作物种值
----
第一节 种植结构
----
第二节 产量
----
第三节 耕作与栽培
------
一、耕作
------
二、栽培
------
三、栽培形式
------
四、省级玉米“万亩丰产方”
----
第四节 水稻种植
------
一、水稻发展过程
------
二、水稻栽培
------
三、水田管理
------
四、优良品种引进
----
第五节 种子培育
----
第六节 培肥地力
----
第七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八节 果树蔬菜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林业育苗
----
第三节 林业管护
----
第四节 林权划分
------
附:1982年发展林业生产的10项规定
----
第五节 林业经济实体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资源
------
一、河流
------
二、降水
----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
一、筑堤防洪
------
二、治涝工程
------
三、水土保持工程
------
四、机井建设
------
五、管灌工程
----
第三节 机构
--
第五章 农机
----
第一节 新式农具
----
第二节 拖拉机及机引农具
----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畜牧
----
第一节 畜禽饲养和改良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第三节 肉食鸡链条生产
工业编
--
第一章 综述
--
第二章 行业
----
第一节 铁业
----
第二节 砖瓦
----
第三节 皮革
----
第四节 造纸
----
第五节 纺织印染
----
第六节 缝纫
----
第七节 编 织
----
第八节 木业
----
第九节 印刷
----
第十节 修理业
----
第十一节 食品加工业
------
一、油米酒加工
------
二、食品饮料加工
--
第三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和管理措施
交通城建编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县级路
------
二、镇级路
------
三、村级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公路养护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房屋建筑
----
第二节 镇内交通
----
第四节 排水
----
第五节 镇内绿化
邮电供电编
--
第一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二章 供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送电
----
第三节 变电配电用电
财贸编
--
第一章 财政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流通
----
第二节 信贷
------
一、典当
------
二、抬粮借债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国库券
----
第五节 保险
----
第六节 金融机构
--
第四章 粮油
----
第一节 购销
----
第二节 储运
----
第三节 宝力粮库简介
--
第五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饮服业
----
第三节 合作商业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五节 宝力贸易公司简介
--
第六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宝力市场简介
----
第三节 机构设置
----
第四节 宝力地区物价监督站
卫生体育编
--
第一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一、私人医院、药房和村医
------
二、宝力地区医院
----
第二节 防疫保健
------
一、防保站
------
二、疾病防治
------
三、妇幼保健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一、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
------
二、劳卫制体育锻炼标准的推行
------
三、参加上级运动会的情况
----
第二节 群众体育活动
------
一、篮球赛
------
二、乒乓球赛
------
三、象棋赛
----
第三节 学校运动会
----
第四节 全民运动会
----
第五节 体育设施
文化科技编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一、秧歌
------
二、龙灯
------
三、歌曲
------
四、皮影戏地方戏
------
五、业余剧团
------
六、业余创作
----
第二节 昌图县文化馆宝力分馆
----
第三节 电影事业
------
一、电影队
------
二、影剧院
----
第四节 广播通讯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一、管理机构
------
二、科技群团组织
------
三、科技服务部门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技艺人才
----
第四节 科技引进与推广
----
第五节 科技成果
------
一、殊荣
------
二、理论成果
教育编
--
第一章 私塾
--
第二章 小学教育
--
第三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宝力中学
----
第二节 宝力第二中学
--
第四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宝力中心幼儿园
----
第二节 村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幼师和培训
----
第四节 教学活动
--
第五章 社会教育
----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
第二节 职工干部业余教育
--
第六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七章 学制教材教法
----
第一节 学制
------
一、解放前各时期的小学学制
------
二、解放后各时期的中小学学制
----
第二节 教材
------
一、小学教材
------
二、中学教材
----
第三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
------
一、解放前各时期的教学方法
------
二、解放后各时期的教法与改革
--
第八章 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素质的提高
--
第九章 勤工俭学
--
第十章 殊荣1986~1990年宝力镇中小学、幼儿园受省、市、县表奖名单
社会编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概要
----
第二节 收入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消费
----
第五节 住宅
--
第二章 民族民习
----
第一节 民族及习俗
----
第二节 婚丧习俗
------
一、婚姻
------
二、丧葬
--
第三章 谚语
----
第一节 农谚
----
第二节 通常谚语
--
第四章 庙宇
--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扶贫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老弱病残抚养
------
一、五保老人供养
------
二、镇敬老院
------
三、镇办双扶经济实体
----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六章 宗教与节 日
----
第一节 旧社会的宗教信仰
------
一、迷信与供俸
------
二、宗教传入
----
第二节 传统节 日
------
一、春节
------
二、元宵节
------
三、清明节
------
四、端午节
------
五、中秋节
----
第三节 国内国际重要节 日
人物编
--
第一章 烈士传
----
第一节 许芝烈士传
------
附件一 题词
------
附件二 许芝烈士碑文
------
附件三 昌图县人民政府关于将宝力镇中心小学更名为“昌图县许芝小学”的决定
----
第二节 纪恩荣烈士传略
----
第三节 刘涌新烈士传略(1929~1951)
--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
附:宝力镇革命烈士英名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