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河小北干流志

陕西黄河小北干流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河道治理,滩区围垦与抽黄工程,防汛,经济开发,机构建设与管理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94

出版时间: 1999年10月

目录

封面
陕西黄河小北干流志
版权页
彩图
-- 原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在黄河小北干流检查工作
-- 原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庄景林在黄河小北干流检查工作
-- 1994年12月27日黄河防总验收黄河小北干流阻水挑流部分拆除工程
-- 《史记·河渠书》书影
-- 黄河九折图碑
-- 河道整治工程
-- 抢险施工
-- 挖塘淤背
-- 华原放淤闸
-- 朝邑排水站
-- 牛毛湾一级中转台铁塔
-- 水法宣传
-- 防汛通信室
-- 黄河青年防护林带
-- 东雷抽黄一级站
-- 瀵泉水养殖罗非鱼基地
-- 牛毛湾工区饲养的牛群
-- 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河务局机关
-- 东王工区
-- 黄河禹门口
-- 黄河龙门陕西大禹庙
-- 司马迁祠
-- 古有莘国遗址
-- 天下奇泉——处女泉
-- 古潼关城西门楼
-- 古潼关城东城门楼
-- 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
-- 潼关黄河公路桥
-- 禹门口黄河公路桥、铁路桥
-- 编委会成员合影
-- 本书编写人员

凡例
黄河小北干流区域图
《陕西黄河小北干流志》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表1-1 河岸抗冲稳定情况
-- 第三节 支流
---- 一、渭河
---- 二、洛河
---- 三、澽水
---- 四、汾河
---- 五、涑水河
-- 第四节 气候
---- 一、特征
---- 二、气温
---- 三、降水
---- 四、日照
------ 表1-2 沿河各县日照时数季、月分配(单位:时)
------ 表1-3 沿河各县年、季太阳总辐射(单位:亿焦耳/米2)
------ 表1-4 沿河各县多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单位:亿焦耳/米2)
-- 第五节 水土资源
---- 一、滩地
---- 二、水资源
---- 三、水产
---- 四、牧草
-- 第六节 旅游资源
---- 一、概貌
---- 二、洽川风景名胜区
第二章 社会经济
-- 第一节 区划
---- 一、韩城市
---- 二、合阳县
---- 三、大荔县
---- 四、潼关县
------ 表2-1 沿河各县(市)乡(镇)、村人口统计
-- 第二节 农业
-- 第三节 交通
---- 一、古道
---- 二、公路
---- 三、铁路
---- 四、桥梁
---- 五、渡口
---- 六、航运
-- 第四节 移民
---- 一、迁安
---- 二、返迁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表3-1 历史洪水灾害情况
-- 第二节 旱灾
第四章 河道冲淤变化
-- 第一节 水文、泥沙
---- 一、洪水
------ 表4-1 龙门洪峰流量频率(流量单位:米3/秒)
---- 二、泥沙
------ 表4-2 禹门口至潼关各河段滩地、河槽淤积分布
---- 三、水沙特性
------ 表4-3 龙门、河津站不同水文系列水沙量分配统计
------ 表4-4 龙门洪水过程特征
------ 表4-5 三门峡水库建库后小北干流淤积量分布
-- 第二节 河道特征
---- 一、特征值
------ 表4-6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基本特征数值统计
---- 二、淤积、游荡
------ 表4-7 各家对黄河小北干流淤积量估算成果
---- 三、“揭河底”冲刷
------ 表4-8 小北干流历年“揭河底”情况统计
-- 第三节 河道演变
---- 一、历史演变
------ 夏、商时期
------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7世纪至前2世纪)
------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宋、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二、三门峡水库修建前
---- 三、三门峡水库运用后
-- 第四节 滩地变化
---- 一、滩地分布
------ 表4-9 黄河小北干流不同时期两岸滩地面积统计(单位:万亩)
---- 二、滩地纠纷
---- 三、滩地利用
------ 图4-1 黄河滩返迁移民安置图
------ 表4-10 1994年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两岸滩地利用情况
第五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规划
---- 一、规划缘由
---- 二、规划任务
---- 三、规划原则
-- 第三节 河道整治
---- 一、工程标准
---- 二、治导控制线的确定
---- 三、工程布设
------ 图5-1 工程平面形式示意图
---- 四、工程结构
------ 图5-2 堤、坝工程结构图(单位:米)
---- 五、工程施工
-- 第四节 整治工程
---- 一、韩城桥南护村工程
------ 表5-1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现状(截至1994年6月)
------ 图5-3 河道工程分布图
------ 图5-4 桥南护村工程平面图
---- 二、韩城下峪口护岸工程
---- 三、韩城芝川护滩工程
------ 图5-5 下峪口护岸工程平面图
---- 四、韩城史代村护高岸工程
------ 图5-6 芝川护滩工程平面图
------ 图5-7 史代村护高岸工程平面图
---- 五、合阳榆林护村工程
------ 图5-8 榆林护村工程平面图
---- 六、合阳太里防护工程
------ 图5-9 合阳太里防护工程平面图
------ 表5-2 分项工程完成情况
---- 七、合阳东王护村、护瀵工程
------ 图5-10 合阳东王护村、护瀵工程平面图
---- 八、合阳新兴防护工程
------ 图5-11 合阳新兴防护工程平面图
---- 九、大荔华原防护工程
------ 图5-12 大荔华原防护工程平面图
---- 十、大荔雨林护滩工程
------ 图5-13 雨林护滩工程平面图
---- 十一、大荔牛毛湾护滩工程
------ 图5-14 大荔牛毛湾护滩工程平面图
---- 十二、潼关七里村护村、护岸工程
------ 图5-15 潼关七里村护村、护岸工程平面图
-- 第五节 支流河口治理
---- 一、澽水河口治理
---- 二、渭河河口治理
-- 第六节 1994年清障纪实
---- 表5-3 黄河禹潼段右岸拆除超线工程情况
---- 表5-4 黄河禹潼段三处退建工程完成情况
第六章 滩区围垦与抽黄工程
-- 第一节 围垦工程
---- 表6-1 两岸滩区围垦工程
---- 一、朝邑滩区围垦
------ 图6-1 朝邑围垦堤平面图
------ 表6-2 朝邑围堤分段断面参数
---- 二、朝邑滩放淤退水渠及排水站
---- 三、新民滩区围垦
---- 四、新民滩淤灌、排水
-- 第二节 抽黄工程
---- 一、东雷抽黄灌溉工程
------ 表6-3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现有万亩以上电力堤灌站
------ 图6-2 东雷抽黄灌溉工程现状图
---- 二、东雷抽黄灌溉续建工程
---- 三、港口抽黄灌溉工程
------ 图6-3 港口抽黄灌溉区平面图
第七章 河道管理
-- 第一节 建设管理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一、管理组织
---- 二、土地确权划界
---- 三、定期查勘河势
---- 四、工程维修养护
---- 五、根石探摸
-- 第三节 造林与工程绿化
-- 第四节 规章制度
第八章 防汛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防汛措施
-- 第三节 避水楼台与防汛道路
-- 第四节 通信设施
---- 图8-1 移动通信网络图(单位:公里)
-- 第五节 工程抢险
---- 一、1977年原桥南、下峪口工程抢险
---- 二、华原023号坝抢险
------ 图8-2 023号坝出险河势图
---- 三、新兴防护工程抢险
---- 四、华原91号、92号坝抢险
---- 五、华原新3号坝抢险
---- 六、芝川护滩工程抢险
------ 表8-1 大荔华原防护工程历年主要险情统计
---- 七、1988年“8·6”洪水工程抢险
---- 八、七里村工程抢险
---- 九、林皋滩岸抢险
---- 十、桥南工程1989年“7·22”洪水抢险
---- 十一、1992年“8·9”洪水工程抢险
---- 十二、榆林护村工程抢险
第九章 经济开发
-- 第一节 项目
---- 一、养殖业
---- 二、种植业
------ 表9-1 植树统计
---- 三、加工业
---- 四、工业
---- 五、房地产
---- 六、商业
---- 七、工程承包与其他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一、体制
---- 二、方式
---- 三、效益
------ 表9-2 经济开发统计
第十章 机构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一、领导机关——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河务局
------ 表10-1 局机关基地建设及房产统计
---- 二、基层单位
------ (一)韩城市黄河河务局
-------- 表10-2 韩城市黄河河务局基地建设及房产统计
------ (二)合阳县黄河河务局
-------- 图10-1 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河务局机构设置图
-------- 表10-3 合阳县黄河河务局基地建设及房产统计
------ (三)大荔县黄河河务局
------ (四)潼关县黄河河务局
-------- 表10-4 大荔县黄河河务局基地建设及房产统计
-------- 表10-5 潼关县黄河河务局基地建设及房产统计
---- 三、职责
---- 四、领导人员
---- 五、职工状况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一、防汛、工程
---- 二、水政监察
---- 三、办公室
---- 四、劳动人事
------ (一)管理机构
------ (二)干部情况
------ (三)工人情况
------ (四)职工管理
------ (五)工资
------ (六)离、退休人员管理
---- 五、财务管理
------ (一)经费项目与资金来源
------ (二)管理体制
------ (三)财务制度
-------- 表10-11 各年经费使用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 六、行政监察
---- 七、治安保卫
-- 第三节 党群组织
---- 一、中国共产党
------ (一)局临时党委会
------ (二)局第一届党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三)局第二届党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 二、工会委员会
------ (一)局首届工会委员会
------ (二)局二届工会工作委员会
------ (三)职工代表大会
------ (四)妇女工作委员会
---- 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四、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节 人物
---- 一、历史人物
------ 吴起
------ 司马迁
------ 姜师度
------ 张维任
------ 王杰
------ 阎敬铭
------ 张奚若
---- 二、劳动模范
---- 三、高级职称
---- 四、中级职称
---- 五、工人技师
---- 六、获得荣誉证书人员
第十一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 一、仰韶文化
---- 二、龙门
---- 三、禹门洞穴
---- 四、长春宫
---- 五、子夏石室
---- 六、伊尹耕莘处
---- 七、战国魏长城
---- 八、朝邑文庙
---- 九、四圣母庙
---- 十、帝喾陵
---- 十一、岱祠
-- 第二节 古城池遗址
---- 一、有莘国
---- 二、大荔王城
---- 三、古潼关城
---- 四、韩信城
---- 五、十二连城
---- 六、第一关
-- 第三节 古建筑
---- 一、司马迁祠(墓)
---- 二、元代大禹庙
---- 三、韩城文庙
---- 四、金龙塔
---- 五、岱祠岑楼
---- 六、丰图义仓
大事记
附录
-- 陕西省山西省两省解决黄河滩地问题的协议
-- 山西、陕西两省关于解决黄河滩地等问题会议的决定
-- 关于黄河北干流治理的座谈纪要
-- 国务院关于解决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陕晋两省水利纠纷的报告的批复(82)国函字229号
-- 水利电力部关于组建黄河北干流河务局的通知(82)水电水管字第92号
-- 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组建黄河北干流河务局实施意见的报告黄政字(82)第287号
-- 国务院关于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河道治导控制线规划意见的批复国函[1990]26号
-- 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关于试行《黄河小北干流治理工程报险办法的规定》的通知局库字(85)
-- 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关于印发四个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局库字(86)第027号
-- 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关于黄河小北干流工程设计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局库字(87)第006号
--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陕西省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规定》的通知陕政法(1984)141号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中办发[1985
-- 国务院、中央军委派赴陕西省联合调查组关于陕西省三门峡水库区移民安置问题以及库区靶场农场情况的调查报告
-- 国务院、中央军委派赴陕西省联合调查组名单(共二十三人)
编志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