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编纂。
二、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
出版时间:
1994年03月
目录
封面
通海县少数民族志
通海县少数民族志编纂领导小组
通海县少数民族志编修人员
图片
--
1.通海风景名胜里山彝族乡仙人洞外景
--
2.彝族(聂苏)青年妇女服饰
--
3.彝族(黑包头)老年妇女服饰
--
彝族跳乐
--
彝族霸王鞭
--
1.彝族祭龙的龙树
--
2.彝文古籍及贝玛使用的法器
--
3.里山古彝文经书
--
大回村清真寺
--
纳家营清真寺
--
纳古回族乡中学
--
纳古回族乡卫生院
--
纳家营户办伞把业
--
纳永阶古墓
--
兴蒙蒙古族乡一九九二年那达慕节
--
蒙古族大王鞭舞
--
云南蒙古族妇女儿童服饰
--
兴蒙蒙古族乡卫生院
--
祭奠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的三圣官
--
都元帅府建文庙碑
--
元宣光七年碑
--
高大乡姑娘村柑桔基地
--
高大乡高寨村地面卫星接收器
--
高大乡中学
--
1.在高大乡举行两地州三县三乡镇民族文体盛会
--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射弩
--
3.傣族村傣族供奉的竜神
--
4.高大乡槽子村基督教堂
--
1.哈尼族妇女服饰
--
2.团田哈尼族村寨远眺
--
3.通海县首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代表
--
4.1992年通海县民族工作会议
--
5.1988年玉溪地区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调演会通海县代表队
--
6.玉溪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通海县代表队获奖
--
《通海县少数民族志》终审定稿会议合影
--
通海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人员
--
通海县图
题词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彝族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语言文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饮食
----
二 服饰
----
三 婚姻
----
四 丧葬
----
五 节日
------
(一)“祭龙”
------
(二)“火把节 ”
----
六 信仰
----
七 礼仪
----
八 禁忌
--
第四节 经济
----
一 农业
----
二 畜牧业
----
三 林业
----
四 机械 电力
--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
一 教育
------
(一)里山小学
------
(二)里山民族中学
------
(三)路南小学
------
(四)大黑冲小学
------
(五)清水河小学
------
二 民间文艺、体育
--------
(一)歌舞
--------
(二)文艺
--------
(三)体育
----
三 图书
----
四 卫生
----
五 旅游
----
六 歌谣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第二章 回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宗教信仰
----
一 伊斯兰教的传入
----
二 宗教教育
----
三 清真寺记
------
(一)纳家营清真寺
------
(二)古城清真寺
------
(三)下回村清真寺
------
(四)小回村清真寺
------
(五)大回村清真寺
------
(六)葛家营清真寺
------
(七)秀山镇清真寺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服饰
----
二 语言文字
----
三 居住
----
四 饮食
----
五 婚姻
------
(一)求婚——选择对象
------
(二)随教——确立宗教信仰、改变生活习俗
------
(三)念“尼科哈”(证婚词)——行结婚仪式
----
六 丧葬
------
(一)土葬
------
(三)速葬
----
七 祭典
----
八 礼仪
----
九 节庆
------
(一)“开斋节 ”
------
(二)“古尔邦”节
------
(三)“圣纪”节
----
十 其他
--
第四节 经济
----
一 农业生产
----
二 乡镇企业
----
三 家庭副业
----
四 林业 畜牧业
----
五 劳务 集市
--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
一 教育
------
(一)纳古小学
------
(二)下回村小学
------
(三)大回村小学
------
(四)小回村小学
----
二 文化
----
三 卫生医药
----
四 体育
----
五 歌谣
--
第六节 建国前后的革命活动
第三章 蒙古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语言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饮食
----
二 服饰
----
三 婚姻
----
四 丧葬
----
五 节庆
----
六 信仰
----
七 礼仪
----
八 禁忌
--
第四节 经济
----
一 农业
----
二 建筑业
----
三 畜牧养殖业
----
四 商业饮食业
----
五 渔业
--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
一 教育
----
二 文化
----
三 卫生
----
四 歌谣
第四章 傣族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生活 习俗
----
一 饮食
----
二 服饰
----
三 婚姻
----
四 丧葬
----
五 节日
----
六 礼仪
----
七 禁忌
----
八 信仰
--
第三节 经济
----
一 农业
------
(一)水利建设
------
(二)开荒造田
------
(三)调整作物结构
------
(四)推广适用科学技术
------
(五)搞好植保
------
(六)改革栽培技术
------
(七)发展经济果木
------
(八)农机具运用
----
二 林业
----
三 畜牧业
----
四 副业
----
五 乡镇企业
--
第四节 教育文化卫生
----
一 教育
----
二 文化
------
(一)设备
------
(二)歌舞
------
(三)活动项目
----
三 卫生
--
第五节 三个翻番 十个变化
第五章 哈尼族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语言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一 服饰
----
二 婚姻
----
三 丧葬
----
四 祭祀 节日
--
第四节 经济
--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
一 教育
----
二 民间文艺
----
三 卫生
--
第六节 十大变化
第六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落实政策
----
一 对执行“三·五”命令扩大化的错误给予平反
----
二 开放清真寺,保障回民正常的宗教活动
----
三 落实宗教上层人士政策
----
四 平反兴蒙“反革命骚乱集团”案
--
第三节 识别和恢复民族成份
--
第四节 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事业
----
一 人畜饮水工程
----
二 民族教育事业
----
三 发展民族文化
----
四 推广农业科技
----
五 建设小水电站
----
六 扶持发展乡镇企业
----
七 产烟区水浇地、公路建筑
----
八 其他建设
--
第五节 民族交往
----
一 兴蒙乡蒙古族与内蒙古同胞的交往
----
二 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外出参观学习
------
(一)组织回民外出参观乡镇企业
------
(二)组织彝族青年旅游
------
(三)组织民族参观团外出学习经验
----
三 接待省内外民族参观团
--
第六节 首届民族团结表彰会
----
一 出席县代表
------
(一)先进集体
------
(二)先进个人
----
二 出席地区代表
------
(一)先进集体
------
(二)先进个人
----
三 出席省代表
------
(一)先进集体
------
(二)先进个人
--
第七节 全县民族工作会议
--
第八节 民族乡、村(办事处)党政建设
----
一 党、团组织
----
二 政权建设
--
第九节 民族干部
--
第十节 彝文古籍普查
第七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阿喇帖木耳
----
纳速鲁
----
旃檀
----
张思铭
----
虎都帖木儿
----
马云照
----
田庆余
----
马绍武
----
田家培
----
华秀升
----
马同宽
----
纳润章
----
李其林
----
普汝仙
----
纳训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纳忠
--
第三节 烈士英名录
--
第四节 劳模、先进工作者名录
--
第五节 百岁老人
附录
--
一 碑记
----
都元帅府修文庙碑记
----
敕授宣慰司总管始祖公讳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旃墓志
----
明清故赵氏门中历代先远昭穆考妣神主之墓序
----
皇明敕封世袭锦衣卫纳公讳永阶墓碑序
----
纪功碑记
----
田永和马太夫人墓碑序
----
孙有璋墓志
----
清由宁移住寨始祖考宝铎历代藏主墓碑序
----
陈力、王氏墓志
----
李登云、张老孺人墓碑序
----
阖营家庙碑序
----
普大用墓碑序
----
普公之合墓碑序
----
普云保墓碑序
----
明故施忠墓碑序
--
二 文存
----
加强民族工作,发展民族经济——通海县贯彻民族工作会议情况(节录)
--
三 译著
----
(一)翻译
------
《一千零一夜》
------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明》
------
《回教学术文化史》
------
《伊拉克美术史》
------
《也门社会史一瞥》
------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
(二)著作
------
《伊斯兰教的信仰》
------
《古兰经与圣训》
------
《穆罕默德的故事》
------
《五功与伦理》
------
《回教诸国文化史》
------
《伊朗巴布教派运动》
------
《世界历史地图集》
------
《埃及近代简史》
------
《云南蒙古族简史》
------
《凤凰集》
------
《云南蒙古族民间文学集成》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省通海县资料卷》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省蒙古族分册》
------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玉溪地区回族卷》
------
《通海县民族乡乡情简介》
------
《玉溪地区民族乡情概况》
--
四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录
----
1988年度
----
1989年度
----
1990年度
----
1991年度
----
1992年度
--
五 村名 户口 面积
----
通海县少数民族村名、户口一览表
----
通海县少数民族地区总面积、有林地、非林地统计表
----
通海县史志工作委员会通知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