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白玉县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25-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白玉县志
图片
--
白玉县地图
--
白玉县城
--
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为促成总值逾四百亿人民币的呷村银多金属矿早日开发,县委书记所功(右)、副县长泽里邓珠(左)进京汇报,
--
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区一角
--
甘孜州优秀企业家、白玉县矿产公司经理地邓珠在全州黄金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
白玉采出的重6300克之自然金
--
白玉采出的重4200克这自然金
--
白玉县川西云杉林
--
县委书记和希望小学的师生在一起
--
白玉集市贸易
--
白玉菜篮子工程
--
白玉寺
--
白玉自然风光之一
--
白玉自然风光之二
--
县城区大桥
--
县城区铁索桥
--
河坡藏式木桥
--
县人民医院
--
嘎拖寺的铜色山
--
县粮食局综合大楼
--
长江漂流队抵达金沙江白玉段
--
金沙江航道白玉段
--
金沙江航道白玉更达段
--
造船
--
启航
--
停舟
--
白塔公园
--
白玉县城街道
--
县城建国土局综合大楼
--
白玉金沙江总公司
--
白玉藏医院
--
白玉县影剧院
--
白林局大桥
--
川西林区白玉的带状小面积采伐作业
--
白玉中心苗圃培育的云杉苗
--
白玉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的集中分布区,种群数量在3000头以上。有角的为公鹿,无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麝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臀鹿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马鸡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血雉
--
集实用与艺术于一身的白玉藏民族手工艺品
《白玉县志》编审机构及人员名单
目录
序
代序
序
凡例
卷首
--
概述
--
大事记
卷一建置沿革
--
第一章建县沿革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历史沿革
----
第三节建置沿革
--
第二章境域政区
----
第一节疆域演变
----
第二节行政划区
--
第三章区乡沿革
----
第一节白玉区
----
第二节河坡区
----
第三节盖玉区
----
第四节昌台区
卷二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展布
----
第二节地质构造
----
第三节岩石类型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轮廓
----
第二节地貌特征
----
第三节山脉
--
第三章水文
----
第一节河流
----
第二节冰川
----
第三节湖泊
----
第四节温泉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温度
----
第三节降水
----
第四节日照
----
第五节季风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
第三节土壤区划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植被分区
----
第二节森林植被
----
第三节珍稀植物
--
第七章野生动物
----
第一节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
第二节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
第三节其他野生动物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冰雹
----
第三节霜冻
----
第四节雪灾
----
第五节洪涝
----
第六节泥石流
卷三民族与人口
--
第一章民族状况
----
第一节藏族
----
第二节汉族
----
第三节其他民族
--
第二章人口状况
----
第一节人口变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四节人口普查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工作实施
----
第三节实绩
卷四矿 业
--
第一章矿产概述
--
第二章主要矿床分述
----
第一节嘎依穷多金属矿床
----
第二节胜莫隆多金属矿床
----
第三节东山脊多金属矿床
----
第四节孔马寺汞矿床
----
第五节沙马金矿床
----
第六节相曲多砂金矿床
----
第七节哈皮柯砂金矿床
----
第八节孔隆沟砂金矿床
----
第九节东大沟砂金矿床
----
第十节昌台煤田
----
第十一节叶青翠榴石矿点
----
第十二节连龙西支沟锡多金属矿床
--
第三章呷村超大型银多金属矿专述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岩层特征
----
第三节构造特征
----
第四节矿带划分
----
第五节矿床规模
--
第四章矿业开发
----
第一节采金
----
第二节采煤
卷五林 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森林面积
----
第二节木材蓄积
----
第三节生态效益
--
第二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采种
----
第二节育苗
----
第三节造林
----
第四节采伐
----
第五节经销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封山育林
----
第三节防治病虫害
----
第四节以法治林
--
第四章林业科技
----
第一节学术机构
----
第二节主要科技活动
----
第三节林业区划
--
第五章林政管理
----
第一节林政机构
----
第二节定权发证
卷六畜 牧
--
第一章畜种
----
第一节牦牛
----
第二节黄牛
----
第三节山羊
----
第四节绵羊
----
第五节马
----
第六节驴
----
第七节猪
--
第二章养殖
----
第一节封建农奴制时期
----
第二节民主改革时期
----
第三节合作化时期
----
第四节人民公社时期
----
第五节实施生产责任制时期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疫病种类
----
第二节畜牧兽医机构
----
第三节防治措施与效果
--
第四章牧草
----
第一节天然草场
----
第二节人工草场
----
第三节农隙草地
----
第四节草场保护
卷七农 水
--
第一章农业概况
----
第一节解放前的农业
----
第二节解放后的农业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农业区划
--
第二章作物种植
----
第一节农作物用地
----
第二节粮食作物
----
第三节经济作物
--
第三章农技服务
----
第一节农业机具
----
第二节良种推广
----
第三节肥料施用
----
第四节植物保护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农田水利
----
第二节人畜饮水
----
第三节水磨
--
第五章水电
----
第一节国营水电
----
第二节农村小水电站
--
第六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学术机构
卷八民族工艺
--
第一章解放前的民族工艺状况
----
第一节清代以前
----
第二节清代
----
第三节民国
--
第二章解放后的民族工艺状况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生产方式
----
第三节劳动分配
----
第四节经济效益
--
第三章主要民族工艺产品
----
第一节藏刀
----
第二节针线包
----
第三节马具
----
第四节用具
----
第五节佛具
--
第四章经销
----
第一节经销机构
----
第二节经销方式
----
第三节经销状况
卷九工 交
--
第一章工业
----
第一节工业概况
----
第二节工业门类
--
第二章交通
----
第一节驿道
----
第二节台站
----
第三节渡口
----
第四节桥梁
----
第五节航道
----
第六节公路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人力运输
----
第二节畜力运输
----
第三节航运
----
第四节汽车、拖拉机运输
卷十邮 电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驿站
----
第二节信柜
----
第三节邮政代办所
----
第四节邮电局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路
----
第二节投递
----
第三节业务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卷十一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历史沿革
--
第二章白玉县城
----
第一节城区的形成
----
第二节城区布局
----
第三节城区街道
----
第四节城区建筑
--
第三章区乡建设
----
第一节民房
----
第二节公房
--
第四章寺庙建筑
----
第一节建筑概貌
----
第二节色彩粉饰
----
第三节新的内涵
--
第五章市政工程
----
第一节桥梁
----
第二节道路
----
第三节河堤
----
第四节饮水
--
第六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城区建设管理
----
第三节房宅基管理
----
第四节房产管理
--
第七章建工建材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建筑材料
--
第八章城区环卫
----
第一节下水道
----
第二节园林与绿化
----
第三节环卫设施
卷十二商 业
--
第一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商品购销情况
----
第二节农副产品采购
----
第三节民族商品供应
----
第四节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五节副食品供应
----
第六节医药供应
--
第三章土特产品
----
第一节名贵中药材
----
第二节珍稀食用菌
卷十三粮油
--
第一章粮政机构
----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粮政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粮政机构
--
第二章粮油收购
----
第一节粮食收购
----
第二节油料收购
--
第三章粮油销售
----
第一节城镇人口的计划销售
----
第二节农业人口的粮食返销
----
第三节牧业人口的计划供应
----
第四节其他销售
----
第五节粮油议销
--
第四章粮油价格
----
第一节价格变化
----
第二节亏损补贴
--
第五章仓储保管
----
第一节仓储
----
第二节保管
卷十四财税
--
第一章财税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第五节财税监察
--
第二章财政收人
----
第一节解放前财政收入
----
第二节解放后财政收入
--
第三章财政支出
----
第一节解放前财政支出
----
第二节解放后财政支出
卷十五金融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县农业支行
----
第二节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县建设支行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清代县内流通的货币
----
第二节民国时期县内流通的货币
----
第三节解放后县内流通的货币
----
第四节货币投放与回笼
--
第三章金融业务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四章代理业务
----
第一节国库券
----
第二节公债
----
第三节生金收购
卷十六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济计划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机构
----
第二节统计工作
--
第三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物价检查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集市贸易
----
第三节工商登记
----
第四节经济合同
----
第五节打击投机倒把
--
第五章审计
----
第一节审计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卷十七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白玉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县(工)委
----
第二节县(监)纪委
----
第三节县(工)委工作部门
----
第四节县(工)委派出机构
----
第五节党的基层组织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白玉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活动
--
第三章群团组织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农会
----
第三节共青团
----
第四节妇联
卷十八政权
--
第一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代表选举
--
第二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清末设置
----
第二节民国设置
----
第三节县人民政府
----
第四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第五节区乡人民政权
卷十九政协
--
第一章“各代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组成
----
第二节任务
--
第二章政协历届委员会
----
第一节第一届委员会
----
第二节第二届委员会
----
第三节第三届委员会
----
第四节第四届委员会
----
第五节第五届委员会
--
第三章协商监督
----
第一节全体委员会
----
第二节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主席办公会议
----
第四节列席党政会议
----
第五节视察
----
第六节委员提案
--
第四章政协工作
----
第一节团结各界人士
----
第二节学习与参观
----
第三节专题调查
----
第四节文史撰写
卷二十民 政
--
第一章民政机构
--
第二章优待抚恤
----
第一节优待
----
第二节抚恤
----
第三节拥军优属
----
第四节革命烈士褒扬
----
第五节烈士陵园
--
第三章接待安置
----
第一节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
----
第二节社会安置
--
第四章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五保户供养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五章农村扶贫
----
第一节扶贫试点
----
第二节扶贫资金
----
第三节扶贫项目
----
第四节扶贫成效
--
第六章地名工作
----
第一节地名普查
----
第二节地名补查与资料更新
----
第三节地名管理
卷二十一劳动人事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人事机构
----
第二节劳动机构
--
第二章干部
----
第一节队伍的构成
----
第二节民族干部的成长
--
第三章职工
----
第一节队伍的构成
----
第二节劳动保险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工资调整
----
第二节福利补贴
----
第三节任免调动
----
第四节离退休与退职
--
第五章就业安置
----
第一节安置下乡知识青年
----
第二节安置城镇待业人员
----
第三节安置复员退伍军人
--
第六章劳动安全监察
----
第一节机构职责
----
第二节工作实绩
卷二十二政 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
----
第三节户政
----
第四节消防
----
第五节交通监理
----
第六节监所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案件复查
----
第六节信访申诉
----
第七节调解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律顾问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调解
----
第五节法制宣传
卷二十三军事
--
第一章兵要地志
----
第一节战略位置
----
第二节军事要地
--
第二章军事机构
----
第一节清代武备
----
第二节团防与保安
----
第三节人民武装
--
第三章驻军
----
第一节清末驻军
----
第二节民国驻军
----
第三节人民军队
--
第四章兵役
----
第一节土兵制
----
第二节募兵制
----
第三节征集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训练
----
第三节活动
--
第六章兵事
----
第一节赵尔丰攻克山岩
----
第二节藏军攻占白玉
--
第七章平叛
----
第一节叛乱时的态势
----
第二节平叛经过
卷二十四教育
--
第一章教育结构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民族教育
----
第五节成人教育
--
第二章教育途径
----
第一节学制
----
第二节课程
----
第三节教学
----
第四节勤工俭学
--
第三章教师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结构
----
第四节待遇
--
第四章学生
----
第一节招生
----
第二节学籍管理
----
第三节毕业
--
第五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六章教育经费
----
第二节支出
--
第七章教育设备
----
第一节校舍
----
第二节教学设备
卷二十五科技
--
第一章机构及团体
----
第一节科委
----
第二节科技顾问组
----
第三节科协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公职科技人员
----
第二节农村技术人才
--
第三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情报服务
----
第三节农业区划
----
第四节科技联产承包
--
第四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获县科委奖励项目
----
第二节获县科技工作表彰大会奖励项目
----
第三节获州、省奖励项目
卷二十六文化
--
第一章民众文艺
----
第一节机构及活动
----
第二节白玉藏戏
----
第三节舞蹈
----
第四节民歌
----
第五节民间文学
--
第二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清末
----
第二节民国
----
第三节解放以后
--
第三章壁画、雕塑
--
第四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五章电影
----
第一节县电影公司
----
第二节县电影院
----
第三节放映与发行
--
第六章图书
----
第一节发行
----
第二节阅览
--
第七章档案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利用
--
第八章方志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经费
----
第三节编纂
--
第九章文物
----
第一节寺存文物
----
第二节出土文物
--
第十章名胜古迹
----
第一节名胜
----
第二节遗址
卷二十七体育
--
第一章民族体育
----
第一节赛马
----
第二节射箭与俄多
----
第三节摔跤
----
第四节打牛角
----
第五节格吞、牛牛、套飞索
----
第六节单、双杠
----
第七节藏气功
----
第八节棋类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牧区体育
--
第三章运动会
----
第一节县历届运动会
----
第二节区乡运动会
----
第三节学校运动会
----
第四节赴外地运动会
--
第四章人才培养
--
第五章设施
----
第一节运动场地
----
第二节器材设备
----
第三节经费
--
第六章机构
----
第一节县体委
----
第二节协会
卷二十八卫生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医疗机构
--
第二章医疗队伍
----
第一节藏医
----
第二节中医
----
第三节西医
----
第四节合作医疗及赤脚医生
----
第五节医务人员的结构与培训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麻疹的防治
----
第二节脊髓灰白质炎的防治
----
第三节伤寒的防治
----
第四节痢疾的防治
----
第五节结核病的防治
----
第六节麻疯病的防治
----
第七节计划免疫
--
第四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幼保健站
----
第二节新法接生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五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环境卫生
----
第二节食品卫生
----
第三节饮水卫生
--
第六章卫生经费
----
第一节固定资产
----
第二节经费管理
----
第三节公费医疗
卷二十九宗教
--
第一章源流及教派
----
第一节源流
----
第二节教派分述
--
第二章寺庙
--
第三章寺内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
第一节宗教事务管理
----
第二节非宗教事务管理
----
第三节甲学
--
第四章宗教文化
----
第一节讲习院
----
第二节印经院
----
第三节戏剧和舞蹈(跳神)
--
第五章寺庙的经济收入
----
第一节解放前的经济收入
----
第二节解放后的经济收入
--
第六章政府对宗教的管理
----
第一节宗教局
----
第二节佛教协会
----
第三节寺管小组
卷三十社会风土
--
第一章“戈巴”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功能
--
第二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家庭形式
----
第二节婚姻形式
----
第三节婚俗习惯
--
第三章饮食
----
第一节主食
----
第二节副食
----
第三节菜蔬
--
第四章服饰
----
第一节衣着
----
第二节身饰
--
第五章丧葬
----
第一节土葬
----
第二节水葬
----
第三节火葬
----
第四节天葬
----
第五节树梢葬
----
第六节壁葬
----
第七节塔葬
----
第八节干尸葬
----
第九节二次葬
----
第十节还原葬
--
第六章祭祀
----
第一节迎土地神祭
----
第二节慰山神祭
----
第三节驱雹霜祭
----
第四节防稼禾病害祭
----
第五节祈雨、防雨祭
----
第六节敬神求佛祭
--
第七章礼仪
----
第一节待客
----
第二节交际
--
第八章节庆
----
第一节藏历年
----
第二节赛马节
--
第九章禁忌
--
第十章新风
----
第一节民族团结
----
第二节心向祖国
----
第三节文明礼貌
卷尾
--
人物
----
第一章传记
------
嘎·当巴德西
------
呷马扎西
------
牛麦泽翁曲珠
------
张敏
------
安章甲色
------
羊泽
------
公布降礼
------
其美
------
陈懋晳
------
达瓦
------
杨保元
------
李洪山
------
许振亚
------
郭开铭
------
易素芬
------
白马斑鸠
----
第二章传略
------
古锡钧
------
贾明新
------
车巴泽翁
------
洛绒彭错
------
完古仲工
----
第三章白玉籍革命烈士英名录
--
附录
----
一、清末史料
----
二、白玉县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碑文
----
三、文征
----
四、新修县志重要文存
--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