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财政机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等篇。
内容时限:
0000-1987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
目录
封面
淮阴市财政志
版权页
《淮阴市财政志》编纂委员会
《淮阴市财政志》编审人员
图片
--
淮阴市行政区划图
--
1973年淮阴地区和清江市领导为清江钢铁厂(现为淮钢)生产线建成投产剪彩
--
淮阴钢铁厂滚滚铁水
--
1986年11月27日准钢建设成72立方米炼铁高炉,图为吊装时情形。
--
1985年市长徐燕(右一)、副市长张步甲(左一)在北京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吕培俭(中)汇报淮阴市财政工
--
1985年市长徐燕(前左一)专程前往北京,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向出席全国计划会议的江苏省省长陈焕友(前
--
1985年准阴市财政局为了加强粮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举办为期一周的业务骨干训练班。
--
江苏省工交企业一九八五年年度财务决算会议在淮安宾馆召开、省厅朱耀华副厅长(第二排左十)、厉步高副市长
--
1986年原省财政厅厅长宫志毅(右四)、原副厅长王佩麟(右五)、周育仁(右三)在淮阴市副市长厉步高(
--
1986年4月江苏省财政科研工作会议在淮安县召开,省财政厅朱耀华副厅长(二排右六)等参加会议。
--
1986年出席“江苏省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表彰会”的全体代表和领队合影
--
1986年3月市财政局局长陆学秀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作财政预决算报告
--
1987年淮阴市珠算协会举行换届会议
--
新世纪初建成的准安电信大楼
--
苏州大学淮阴财会函授站八三级全体学员和领导及教师合影
--
1987年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淮阴分校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
--
1987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淮阴高级会计班结业
--
1987年10月,苏北八市(含镇江)财政局局长座谈会,在淮安宾馆举行。
--
苏北八市财政局领导合影
--
1987年淮阴市财政局召开全市国债工作会议
--
1988年奚铁男副市长(前左五)参加在金湖县召开的全市国债发行工作总结表彰会
--
参加1987年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
--
1988年淮阴市珠算协会全体理事和顾问合影
--
1988年淮阴市财政局召开驻准中央企业财务工作会议
--
1989年举行苏大准阴财会函授站八六级学员毕业典礼
--
苏州大学淮阴财会函授站八六级全体学员和领导及教师合影
--
刘仲藜部长和张开辉副厅长在姜立宽市长(前排左三)等陪同下参观“新安旅行团历史陈列馆”
--
1990年淮阴市珠算优秀选手和领导及教练在一起
--
1990年“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决赛”——淮阴赛区开赛
--
1992年江苏省会计师事务所联谊会在淮阴市举行,省财政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市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参加会议
--
图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金湖县戴楼种苗培育基地
--
一九九四年,市财政局迁入健康东路财税大楼办公,该大楼于2004年部分修建。
--
1996年10月市财政局会同市卫生局对全市公费医疗经费进行联审互查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盱眙县明祖陵神道石刻
--
地处洪泽湖畔的洪泽湖度假村
--
2003年6月25日,国家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中)、王军部长助理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蒋定之(右一)、
--
2003年1月28日赵深副局长(中)、吴振华副局长(前右一)带领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在涟水县陈师镇敬老院
--
2003年7月29日省政府黄莉新副省长(前左三)在省财政厅李小平副厅长(前左一)、黄晓平副厅长、市财
--
2003年6月28日,副市长李荣荣(左一)在市财政局副局长赵深(中)的陪同下,在盱眙县古桑乡农业税征
--
2003年8月26日省财政厅李小平副厅长(前左一),在李荣荣副市长(右一)的陪同下到洪泽县东双沟镇考
--
2003年11月25日,市财政局纪检组长张承运携本局机关业务处室负责人走进市人民广播电台“财政行风热
--
2003年9月23日,历时三天作为迎接“准安市淮扬菜美食节”活动项目之一,由我市主办的全省财政系统2
--
图为比赛现场
--
2003年,准安市财政局先后荣获市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市级机关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级文明机关、行风建
--
2004年10月市财政局领导班子
--
2004年7月13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在市财干校举行,朱毅民副市长(主席台中)参加会议。
--
2004年3月19日,赵深副局长(右一),纪检组长张承运(左一)与局机关团员、青年冒着雪花共同植树建
--
2005年张国兴局长(右二)与局机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在涟水县梁岔镇调研扶持农业发展项目
--
2005年孙家敏副局长(前左一)、狄运中副局长(后排左一)在涟水县梁岔镇慰问和看望五保老人
--
2005年底,市委书记丁解民(左五)在张国兴局长(左三)等陪同下在市财政局视察政府非税收入制度改革进
--
2006年夏,市财政局张国兴局长、狄运中副局长、孙家敏副局长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涟水县梁岔镇金码村
--
2006年1月市财政局局长张国兴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作财政预决算报告
--
钵池山公园老子塑像
--
淮阴清江石油化工厂雄姿
--
2006年8月24日,《淮阴市财政志》编纂委员会召开会议,大部分成员和相关人员参加,讨论和研究财政志
--
市财政局党组十分关心离退休老干部,时常组织老干部参观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使老干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
--
淮阴卷烟厂新貌
--
华能淮阴电厂一角
--
市财政不断加大农业开发力度,积极筹措财政资金支持农业生产。图为正值麦收季节,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
--
1989年由省、市财政投资兴建的盱眙县东灌区排灌站。
--
2003年省级农业开发项目——金湖县涂沟排灌站
--
2003年省级农业开发项目—淮阴区袁集防渗渠
--
2003年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教学大楼和图书馆
--
由财政投资的准安市迎宾馆焕然一新
--
财政支持建成的江苏省重点中学——淮阴中学教育大楼
--
财政支持建成的江苏省重点中学——清江中学教学科技楼
--
由财政投资兴建的准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1997年建成的一院老干部病房楼
--
财政投资建成的淮阴中医院
--
财政支持建成的准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
--
2003年市财政局获得集体荣誉的奖牌
--
1950—1987年淮阴市各个时期财政收支总数比较图
--
1957—1987年淮阴市各年度财政收支速度图
--
1950-1987年淮阴市财政总收入结构图
--
1950-1987年淮阴市财政总支出结构图
--
1987年淮阴市财政收入结构图
--
1987淮阴市财政支出结构图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篇财政机构
--
第一章民国时期财政机构
--
第二章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财政机构
--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机构
----
第一节市级财政机构
----
第二节县乡级财政机构
----
第三节市级财政党群组织
第二篇财政收入
--
第二章财政收入
----
第一节民国前税赋收入
----
第二节民国时期税赋收入
----
第三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财政收入
----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收入
----
第五节公债、国库券发行
第三篇财政支出
--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前财政支出
----
第一节民国前财政支出
----
第二节民国时期财政支出
----
第三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财政支出
--
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
----
第一节经济建设类资金支出
----
第二节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支出
----
第三节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类支出
----
第四节行政管理费类支出
----
第五节其他经费类支出
----
第六节预算调拨支出
----
第七节财政预算外资金支出
第四篇财政管理
--
第一章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
----
第二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
第二章财政预决算管理
----
第一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预决算编审程序和方法
----
第二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预算收支管理
----
第三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金库管理
----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财政预决算编审程序和方法
----
第五节新中国成立后财政预算收支管理
----
第六节新中国成立后金库管理
----
第七节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三章综合财政管理
----
第一节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二节公债、国库券发行管理
----
第三节用汇管理
--
第四章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管理制度沿革
----
第二节行政财务管理
----
第三节事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
第五章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企业资金管理
----
第二节企业成本管理
----
第三节国营企业盈亏缴拨管理
--
第六章农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田赋收入管理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征收管理
----
第三节农业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农业事业费管理
----
第五节支持乡镇企业资金管理
----
第六节水利经费管理
--
第七章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的演变
----
第二节基本建设财务包干制度
----
第三节基本建设拨款管理
--
第八章税收管理
----
第一节民国时期工商税收管理
----
第二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工商税收管理
----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税收管理
--
第九章财政监察
----
第一节根据地、解放区民主政府财政监督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财政监察
--
第十章会计事务管理
----
第一节会计事务管理机构
----
第二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
----
第三节企业会计制度建设
----
第四节会计法制建设
第五篇财会队伍建设
--
第一章财会人才培育
----
第一节专业教育
----
第二节业余函授教育
----
第三节短期培训
----
第四节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
第二章财政专业学术团体和财会理论研究
----
第一节财政专业学术团体
----
第二节财会理论业余研究
----
第三节财会理论专业研究
--
第三章财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第一节财会先进集体
----
第二节财会先进个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