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志

宝清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宝清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6-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宝清县志
宝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宝清县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人员
宝清县地方志办公室人员
《宝清县志》审稿人员
序言
凡例
图片
-- 宝清镇平面图
-- 宝清县地图
-- 1985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同志来宝清县视察时为宝清题字。题字内容:振兴中华,开创
--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同志1982年4月13日来宝清县视察工作(右起第1人为杨易辰,第2人为县委书
-- 中共宝清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办公楼
-- 宝清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革命烈士纪念碑 王震题字“为解放宝清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 十二烈士战迹地
-- 宝清县革命烈士陵园
-- 1.宝清镇中央大街东端
-- 2.宝清镇中央大街西端
-- 3.宝清镇人民路一角
-- 4.宝清镇新华路一角
-- 5.宝清镇通达街一角
-- 宝清客运站
-- 宝清挠力沙大桥
-- 宝清邮电大楼
-- 1.宝清县工业区一角
-- 2.宝清县热电厂
-- 3.黑龙江省宝清糖厂
-- 4.宝清百货大楼
-- 1.宝清县高级中学教学大楼
-- 2.宝清县聋哑学校教学楼
-- 3.宝清县体育馆
-- 4.县体育运动会入场式
-- 5.宝清县电视台
-- 农贸市场
-- 轻工市场
-- 职工住宅区一角
-- 宝清马鞍山公园一角
-- 宝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宝清县志》主要编审人员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 置
-- 第一章位置面积疆域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面积
---- 第三节疆界变化
-- 第二章历史沿革
---- 第一节设治前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设治后的历史沿革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第二节伪满时期行政区划
---- 第三节解放后行政区划
-- 第四章县城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 第五章驻县单位
---- 第一节国营森工企业
---- 第二节国营农场
-- 第六章地名考述
---- 第一节乡镇地名
---- 第二节村屯地名
---- 第三节已消失的地名
------ 宝清乡村新旧地名对照表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山脉
---- 第四节河流
---- 第五节沟谷
-- 第二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利资源
---- 第三节野生植物资源
---- 第四节野生动物资源
---- 第五节矿产、建材资源
-- 第四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概况
---- 第二节气候区域
---- 第三节灾害性气候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涝灾
---- 第二节旱灾与低温冷害
---- 第三节雹、风及其它灾害
第三编 农 业
-- 第一章土地制度
---- 第一节解放前的土地制度
---- 第二节解放后的土地制度
-- 第二章农业
---- 第一节土地开发
---- 第二节作物
---- 第三节耕作制度农业技术
---- 第四节农田建设
---- 第五节种子
---- 第六节土地管理
---- 第七节经营管理
---- 第八节果业
---- 第九节县属国营农场
-- 第三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农机具
---- 第二节农机管理
---- 第三节物资供应和农机具修理
---- 第四节机械化作业程度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林木种类面积蓄积量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森林经营
---- 第五节苗圃林场
---- 第六节林业队伍
---- 第七节林副产品综合利用
-- 第五章畜牧
---- 第一节畜牧饲养(种类、数量、管理)
---- 第二节畜禽品种改良和繁殖
---- 第三节畜病防治
---- 第四节国营畜牧场
---- 第五节畜牧队伍
-- 第六章渔业
---- 第一节水产养殖
---- 第二节水产捕捞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七章副业
---- 第一节养殖业
---- 第二节种植业
---- 第三节采集业
---- 第四节编织业
---- 第五节乡村企业
-- 第八章水利
---- 第一节水资源
---- 第二节水利工程
---- 第三节农田灌溉
---- 第四节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六节水利机具
---- 第七节水利队伍
第四编工 业
-- 第一章轻工业机械工业
---- 第一节轻工业
---- 第二节机械工业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二章煤炭工业
---- 第一节地质勘探
---- 第二节矿山建设
---- 第三节煤炭生产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第五节煤矿简介
-- 第三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红砖生产
---- 第二节制瓦
---- 第三节水泥生产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第五节工厂简介
-- 第四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供电
---- 第三节发电厂简介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第五章省直属工厂——宝清糖厂
---- 第一节省属糖厂前身——宝清县糖厂
---- 第二节宝清糖厂升级扩建
---- 第三节产品设备及经营管理
第五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公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交通管理
---- 第四节运输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六编商 业
-- 第一章私营商业
---- 第一节民国时期私营商业
---- 第二节伪满时期私营商业
---- 第三节解放后的私营商业
-- 第二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百货、烟、酒、糖业
---- 第二节肉、食品、蔬菜业
---- 第三节五金交电、石油、煤炭
---- 第四节医药业
---- 第五节饮食服务业
---- 第六节粮食业
---- 第七节外贸物资
---- 第八节专业物资供应
-- 第三章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供销业务
---- 第二节生产、生活资料供应
---- 第三节供销企业
-- 第四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解放前的市场
---- 第二节建国后的自由市场
---- 第三节新时期市场贸易
-- 第五章商业管理
---- 第一节国营商业经营管理
---- 第二节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 第三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宏观物价管理
---- 第五节标准计量管理
第七编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政管理和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解放前税捐
---- 第二节解放后的税务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货币
---- 第二节信贷发放
---- 第三节债券、侨汇
---- 第四节城乡储蓄
---- 第五节金银收兑
---- 第六节信用合作业务
---- 第七节保险
第八编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区交通
---- 第二节供电、供水、供暖
---- 第三节公用建筑
---- 第四节民用建筑
---- 第五节房产管理
---- 第六节园林绿化
---- 第七节城建队伍
-- 第二章农村建设
---- 第一节房屋建设
---- 第二节改善用水
---- 第三节农村照明、用电和取暖
---- 第四节道路建设与绿化
---- 第五节农村建设队伍
-- 第三章城乡建设规划
---- 第一节县城建设规划
---- 第二节建制镇建设规划
---- 第三节集镇(村镇)建设规划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保宣传
---- 第二节污染防治
第九编政党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工作机构设置
---- 第三节基层党委和支部
---- 第四节党的代表会议
---- 第五节领导人更迭
---- 第六节党员
---- 第七节干部管理与培养
---- 第八节宣传教育工作
---- 第九节统战工作
---- 第十节纪律检查
---- 第十一节信访
---- 第十二节档案
---- 第十三节党校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国民党组织与活动
---- 第二节国民党组织的瓦解
-- 第三章社会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宝清县总工会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妇女团体一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青少年团体
---- 第五节工商团体
---- 第六节科教文团体
---- 第七节社会公团
第十编政权政事
-- 第一章政府
---- 第一节各时期政府机构
---- 第二节各时期政府职官名录
---- 第三节人民政府主要政务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人民代表
----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政协
---- 第一节历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二节政协组织
---- 第三节县政协领导人更迭
---- 第四节主要活动
第十一编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民国时期公安
---- 第二节伪满时期公安
---- 第三节解放后的公安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民国、伪满时期的检察
---- 第二节解放后的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民国、伪满时期的审判
---- 第二节解放后的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民国、伪满时期的司法行政
---- 第二节解放后的司法行政
第十二编民政劳动人事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社会福利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三节优抚安置
---- 第四节婚姻登记
---- 第五节抗美援朝
---- 第六节移民安置和自流人口管理
---- 第七节殡葬管理
---- 第八节烈士灵园
-- 第二章侨务外事
---- 第一节侨务
---- 第二节外事
-- 第三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管理
---- 第二节劳动工资
---- 第三节职工福利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上山下乡和精减下放
-- 第四章人事
---- 第一节解放前公职、伪职人员
---- 第二节人民政权党政干部
第十三编武装兵事
-- 第一章历代武装
---- 第一节民国时期武装
---- 第二节东北沦陷时期武装
---- 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武装
---- 第四节建国后武装
-- 第二章重要战事记述
---- 第一节民国时期战事
---- 第二节东北沦陷时期战事
---- 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 附:日伪罪行录
第十四编教 育
-- 第一章各类教育
---- 第一节私塾、义塾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普通中学教育
---- 第五节农职中学教育
---- 第六节成人教育
---- 第七节民族教育
---- 第八节特殊教育
---- 第九节师范教育
-- 第二章教师队伍
---- 第一节教师队伍的构成
---- 第二节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三节师资培训与提高
---- 第四节教师待遇
-- 第三章教学活动
---- 第一节解放前的教学活动
---- 第二节解放后的教学活动
-- 第四章考试制度
---- 第一节考试制度的变化
---- 第二节学生成绩考核规定
-- 第五章经费设备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第二节集资和改善办学条件
---- 第三节中小学的勤工俭学
-- 第六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节贯彻教育方针
---- 第三节学制改革
---- 第四节学校管理
---- 第五节教育领导体制改革
第十五编文化科技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事业
---- 第二节文学艺术
---- 第三节文物名胜
-- 第二章报刊广播电视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三章科技
---- 第一节科技活动
---- 第二节科普活动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四节防震工作
---- 第五节科技管理
第十六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
---- 第一节医术
---- 第二节医疗
---- 第三节医药
---- 第四节预防
-- 第二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宣传教育
---- 第二节措施
---- 第三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运动员培养输送
---- 第五节各种体育竞赛和成绩
第十七编社 会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增减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流动
---- 第四节人口密度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满族
---- 第二节汉族
---- 第三节朝鲜族
---- 第四节蒙古族
---- 第五节回族
---- 第六节赫哲族
---- 第七节其他少数民族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宗教政策
-- 第四章帮会会道门
---- 第一节帮会
---- 第二节反动会道门
-- 第五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衣着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室
---- 第四节行路
---- 第五节时令节日
---- 第六节婚丧喜庆
---- 第七节少数民族风俗
-- 第六章方言谚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七章民谣传说
---- 第一节民谣
---- 第二节传说
-- 第八章奇闻轶事
---- 第一节奇闻辑录
---- 第二节轶事拾遗
-- 第九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生活方式
---- 第二节生活水平
---- 第三节平均寿命及长寿老人
-- 第十章 旧时陋习
---- 第一节缠足、童养媳
---- 第二节会局与押会
---- 第三节赌博
---- 第四节鸦片毒害
---- 第五节迷信
---- 第六节禁忌
-- 第十一章社会新风
---- 第一节殡葬改革
---- 第二节喜事新办
---- 第三节尊老爱幼
---- 第四节邻里和睦
---- 第五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六节社会新风录
-- 第十二章重大事故
---- 第一节火灾事故
---- 第二节爆炸事故
---- 第三节交通事故
---- 第四节中毒事故
---- 第五节污染事故
---- 第六节触电事故
---- 第七节水利事故
第十八编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陈东山
---- 赵明武
---- 金汝天
---- 王应嘉
---- 张志超
---- 十二烈士
---- 英勇李炮一家人
---- 戴桓章
---- 邢志清
---- 李春普
---- 关树勋
---- 任德福
---- 李铭顺
---- 康永祥
---- 王正林
---- 姚昕
---- 石丕君
---- 张云友
---- 李福家
-- 第二章人物表(烈士)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