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建置沿革、人口、街道办事处、中国共产党、人民武装、政法、城市建设、商业、作坊、合作社、工厂、文艺团体、文物古迹、教育、社会新风等。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6年12月
目录
封面
大栅栏街道志
《大栅栏街道志》编审委员会名单
图片
--
编审委员会第员及工作人员 从左至右前排:王瑞武、刘金涛、宁晓杰 后排:路朝晖、张万来、寇世和、张春玲
--
中共宣武区委大栅栏街道工作委员会
--
宣武区人民政府大栅栏街道办事处
--
大栅栏派出所
--
大栅栏工商所
--
东南园小区鸟瞰
--
大栅栏街道辖区鸟瞰
--
街道获全国普法先进集体
--
街道干部在街头宣传《城市规划法》
--
街道干部在街头宣传交通条例法规
--
大栅栏街西口
--
大栅栏街东口
--
老字号同仁堂药店
--
老字号步瀛斋鞋店
--
老字号六必居酱菜园
--
琉璃厂文化街
--
中国书店及海王邨古玩字画商场
--
汲古阁
--
天宫酒家、肯德基
--
天联商场
--
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
--
东方明珠酒家、泰丰楼饭庄
--
街属隆源五金商店
--
街属华星电子电器厂生产车间
--
街属国华旅馆
--
前门箭楼西侧快餐亭
--
封闭式垃圾站
--
一九八八年举行首届消防运动会
--
炭儿胡同小学
--
幼儿园儿童表演的芭蕾舞
--
幼儿园儿童在街头演出舞蹈
--
珠市口电影院
--
中和戏院
--
大观楼电影院
--
纪晓岚故居
--
正乙祠戏楼
--
大栅栏街道地理位置图
--
大栅栏街道辖区街巷详图
--
大栅栏街道辖区整顿后的街巷详图
序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三节大栅栏街名称的由来
第二章人口
--
第一节民国时期人口
--
第二节建国后人口
----
1954-1992年人口变化情况
--
第三节人口变化
----
1981至1992年历年人口变化情况
----
1981至1992年历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
第四节人口结构
----
第二、三、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情况
第三章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办事处沿革
----
新中国建立以来大栅栏街道建置沿革示意图
--
第二节工作机构
----
办事处工作机构变化(1978-1992)
--
第三节各时期的主要任务
----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
第四节居民代表会
----
【首届居民代表会】
----
【第二届居民代表会】
第四章居民委员会
--
第一节居委会沿革
--
第二节委员、机构与任务
----
【委员状况】
----
【机构与任务】
--
第三节管界范围
----
1992年居民委员会览表
--
第四节工作实绩
----
【市级表彰的居委会】
----
【典型居委会】
--
第五节便民服务网点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建国前的地下党
--
第二节街道党组织沿革
--
第三节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次党员大会】
----
【第二次党员大会】
----
【第三次党员大会】
----
【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的基层组织及党员
----
【党的组织】
------
1958-1978年基层党支部布分
------
1979-1992年基层党支部分布
----
【党员发展状况】
------
1978-1992年党员分布、文化程度状况
------
1978年-1992年党员年龄状况
----
【双争当】
--
第五节宣传教育工作
--
第六节统战工作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八节档案管理
第六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节妇联
----
【组织】
----
【活动】
--
第四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七章人民武装
--
第一节武装部
--
第二节民兵
----
【民兵组织】
----
【军事训练】
--
第三节驻军
--
第四节人民防空
第八章政法
--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社会治安机构
--
第二节建国后的治安机构
--
第三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四节防火安全
--
第五节民事调解
--
第六节法律事务服务
第九章城市建设
--
第一节道路
----
清末民初展修马路
----
前门西护城河
----
1952年以后大栅栏街道辖区道路改善修理情况
--
第二节铁路、公共交通
----
【铁路】
----
【地下铁道】
----
【公共交通】
--
第三节饮用水、排水
----
【饮用水】
----
【排水】
--
第四节房屋
--
第五节供电与燃气
----
【供电网络】
----
【煤气、液化石气分布使用情况】
第十章城市管理
--
第一节卫生
----
【市容环境卫生】
----
【治理小区】
------
附:《东南园文明生活小区建设记》
----
【保洁队伍】
----
【环境卫生督察】
----
【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
--
第二节垃圾管理
--
第三节厕所
--
第四节绿化美化
----
街道辖区内现存古树名木生长地点及规格
--
第五节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商业
--
第一节旧时的商业
--
第二节大栅栏的商业街
----
旧时大栅栏
--
第三节总商会及同业分会
--
第四节公私合营前后的商业
--
第五节改革开放后的商业
第十二章作坊、合作社、工厂
--
第一节旧时的手工业作坊
--
第二节合营工厂及合作社
----
公私合营工厂名录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名录
--
第三节改革开放前后的工厂
第十三章街道集体经济
--
第一节人民公社成立前后的街道经济
----
布鞋厂车间一角
----
互感器厂车间一角
----
居民集体食堂
----
幼儿园儿童大合唱
----
公社工业总产值及利润历年完成情况(万元)
----
人民公社社员调前工资水平
----
公社工业社员工人工资标准(元)
----
公社工业社员干部工资标准(元)
--
第二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成立前后的街道经济
----
工业饮食服务业提奖比例
----
大栅栏联社1979-1992年基本情况
--
第三节劳动服务公司
----
劳动服务公司经济效益情况
--
第四节街道财政
----
1988年至1993年街道财务、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
第十四章琉璃厂文化街
--
第一节文化街的形成与发展
----
清乾隆年琉璃厂示意图
----
海王村公园
--
第二节书籍业
----
【书铺及刻书业】
----
【长兴书局】
----
【书业公园】
----
【建国后书店】
------
旧书摊
----
【中国书店】
--
第三节古玩字画业
----
古玩摊
--
第四节文房四宝业
--
第五节乐器业
----
文盛斋脉络图(清咸丰至建国初)
第十五章文艺团体
--
第一节四大徽班
----
同光名伶十三绝画像
--
第二节京剧传授
----
【富连成社】
----
【斌庆社科班】
----
【小荣椿科班】
----
【国剧传习所】
----
【陈德霖传艺】
----
【王瑶卿传艺】
--
第三节各种剧团
--
第四节戏曲组织
----
【正乐育化会】
----
【北平国剧学会】
----
【京剧公会】
----
【评剧公会】
----
【曲艺公会】
第十六章文化场所
--
第一节建国前的戏园、电影院
----
附(一)开明戏院演夜戏前向公安局呈报
----
附(二)梅兰芳 开明戏院为演戏向公安局呈报
--
第二节建国后戏院、电影院、游艺社
--
第三节文化馆、图书馆
----
【宣武区文化馆】
----
【宣武区图书馆】
----
【街道图书馆】
----
【宣武区少儿图书馆】
----
【宣武区工人俱乐部】
--
第四节群众文化
----
【厂旬庙会】
----
【秧歌老会】
----
【交谊舞比赛】
----
【广播操比赛】
--
第五节报社、电台
第十七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节庙宇
--
第三节名人故居及遗址
----
【李渔故居遗址】
----
【程长庚故居】
----
【梅巧玲故居】
----
【纪晓岚故居】
----
【谭鑫培故居】
----
【王士祯故居】
----
【汪逢春故居】
----
【刘宝全故居】
----
【王瑶卿故居】
----
【裘盛戎故居】
--
第四节会馆
----
凤阳会馆(排子胡同)
第十八章教育
--
第一节建国前学堂(校)
----
【改良私塾设学堂】
------
私塾改学堂名录
------
民国时期学校名录
--
第二节建国后托幼园所
--
第三节建国后中小学
--
第四节建国后的扫盲及成人学校
----
【扫除文盲】
----
【提高文化】
----
【扫盲成效】
----
【大栅栏街道职工学校】
第十九章医疗保健
--
第一节民国时医疗院所
--
第二节建国后的医疗卫生事业
----
【医疗院所】
------
医院、诊所名录
------
中医诊所、医寓名录
------
牙医诊所名录
------
助产士名录
----
【防治站及合作医疗】
------
居委会防治站及合作医疗情况(1972)
--
第三节红十字会组织
第二十章民政、计生、劳动工作
--
第一节居民生活
----
【民国时市民生活情况】
------
民国二十六年下半年至三十四年面粉价格变化 金额联币:元
------
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北京市工人日用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 法币金额单位:元
----
【建国后居民生活变化】
------
居民家庭生活费收入与支出情况 单位:元
--
第二节优抚工作
----
烈属、军属户数、革残人数情况
----
1981年至1992年抚恤费支出情况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1973年至1992年社会救济情况
----
60年代初精减职工救济情况
--
第四节残疾人保障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1973年至1992年办理结婚、离婚情况
--
第六节离退休、退养人员管理
----
【离休人员管理】
----
【退休人员管理】
----
【退养人员管理】
----
【老龄工作】
--
第七节殡葬改革
----
1988-1992年火葬情况
--
第八节劳动管理
----
【知青工作】
----
【失业、待业人员管理】
----
【劳动安全监察】
--
第九节计划生育工作
----
1969年至1978年计划生育完成情况
----
1981年至1984年“三率”完成情况
----
1985年至1992年“三率”完成情况
第二十一章社会新风
--
第一节综合包户服务
--
第二节文明单位
--
第三节五好活动
----
五好活动情况
--
第四节捐献
----
【捐赠钱物】
----
【义务献血】
------
义务献血人数
第二十二章人物
--
第一节革命烈士
----
邵飘萍
----
张宝珠
----
宋章来
----
王新民
--
第二节知名人士
----
李渔
----
王致和
----
王士祯
----
梁诗正
----
纪昀
----
程长庚
----
梅巧玲
----
谭鑫培
----
赛金花
----
刘少白
----
汪逢春
----
刘宝全
----
小凤仙
----
徐宗浩
----
孙耀卿
----
魏长青
----
乐松生
----
邱震生
----
梅兰芳
----
裘盛戎
----
张锡田
--
第三节街道系统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
第二十三章街巷名称变迁
--
第一节建国初期的街巷名称
--
第二节整顿后的街巷名称
----
大栅栏街道辖区街巷一览表
--
第三节部分街巷名称的由来
----
【大栅栏街】
----
【棕树斜街】
----
【棕树斜街头、二条】
----
【珠市口西大街】
----
【大安澜营胡同】
----
【延寿街】
----
【大、小外廊营胡同】
----
【韩家胡同】
----
【三富胡同】
----
【杨梅竹行斜街】
----
【掌扇胡同】
----
【石猴街】
----
【厂甸】
----
【东北园、东南园胡同】
----
【茶儿胡同】
----
【炭儿胡同】
----
【百合园胡同】
----
【臧家桥胡同】
----
【百顺胡同】
----
【大百顺胡同】
----
【小沙土园胡同】
----
【樱桃斜街】
----
【车辇胡同】
----
【文明胡同】
----
【双鱼胡同】
----
【东、西大平巷】
----
【小扁担胡同】
----
【铁树斜街】
----
【钱市胡同】
----
【门框胡同】
----
【三井胡同】
----
【排子胡同】
----
【胭脂胡同】
第二十四章旧社会丑恶现象
--
第一节民国时期赌场烟馆
----
【赌场】
----
【烟馆、白面儿房、小押】
--
第二节妓院与娼妓
----
八大胡同之一的韩家潭
----
旧社会妓院‘聚宝茶室’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