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志

云浮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云浮市志》为地级云浮市的第一部综合志书,本志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云浮市境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变化,力求做到存真求实。

内容时限: 0000-2000年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图片
编委会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市前
---- 第二节 建市后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 第三章 市(县)城
---- 第一节 云浮市城区
---- 第二节 县(市)城区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旱灾害
---- 第二节 其他灾害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和分布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密度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年龄构成
---- 第二节 民族构成
---- 第三节 职业构成
---- 第四节 文化程度构成
---- 第五节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构成
-- 第四章 家庭
---- 第一节 家庭结构
---- 第二节 家庭规模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举措
---- 第二节 机构
第四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概况与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建市前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建市后经济状况
---- 第三节 三大产业结构
-- 第二章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一节 投资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第三章 人民生活水平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第二节 日常生活
第五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范畴
---- 第三节 计划编制和执行
---- 第四节 计划管理改革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抽样调查
---- 第二节 普查
---- 第三节 专项统计调查
---- 第四节 统计成果和监督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三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六节 机构
-- 第四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收制度
---- 第二节 税收种类
---- 第三节 税收收入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五章 审计
---- 第一节 专项审计
---- 第二节 机构
--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和广告管理
---- 第五节 机构
-- 第七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指数
---- 第二节 价格认证服务
---- 第三节 价格听证
---- 第四节 商品差价管理
---- 第五节 规费及管理
---- 第六节 物价检查和监督
---- 第七节 价格改革
---- 第八节 机构
--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标准化
---- 第二节 质量监督
---- 第三节 质量检验
---- 第四节 计量
---- 第五节 特种设备监察和检验
---- 第六节 机构
-- 第九章 物资和专卖管理
---- 第一节 物资管理
---- 第二节 专卖管理
---- 第三节 机构
-- 第十章 土地和地质矿产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管理
---- 第二节 地质矿产管理
---- 第三节 机构
第六篇 农业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三节 机构
-- 第二章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 第一节 生产工具与农机服务
---- 第二节 生产技术与农业技术培训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粮食作物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第五节 蔬菜 花卉
---- 第六节 水果
---- 第七节 良种选育和推广
---- 第八节 改土 施肥
---- 第九节 植物保护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山林权属
---- 第三节 采种育苗
---- 第四节 造林绿化与封山育林
---- 第五节 森林管护
---- 第六节 森林开发利用
---- 第七节 林业基地
---- 第八节 林场
---- 第九节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 第十节 机构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养殖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动物饲养
----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六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品种与种苗
---- 第二节 养殖
---- 第三节 鱼病防治
---- 第四节 江河捕捞 渔政管理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文观测
---- 第二节 蓄引水和提水工程
---- 第三节 防洪排涝工程与江河整治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五节 “三防”工作
---- 第六节 水利管理与库区移民安置
---- 第七节 机构
-- 第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第四节 机构
-- 第九章 名优土特产品
---- 第一节 水果
---- 第二节 蔬菜与经济作物
---- 第三节 畜禽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发展速度
---- 第二节 企业规模
---- 第三节 企业制度改革
-- 第二章 石材产业
---- 第一节 石板材与石料工艺品加工
---- 第二节 碎石与石粉加工
---- 第三节 水磨阶砖与七○砂加工
---- 第四节 石材花色品种加工
---- 第五节 石材加工机械
---- 第六节 石材企业选介
---- 第七节 专记
-- 第三章 矿业与冶炼
---- 第一节 矿业
---- 第二节 冶炼
---- 第三节 矿业企业选介
-- 第四章 非金属矿物加工
---- 第一节 砖瓦与石灰
---- 第二节 水泥及预制品
---- 第三节 陶瓷与玻璃
---- 第四节 企业选介
-- 第五章 电力工业
---- 第一节 发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用电
---- 第四节 用电管理与电价
---- 第五节 发电企业选介
-- 第六章 化学工业与医药制造业
---- 第一节 化学工业
---- 第二节 医药制造业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 第七章 设备与电子工业
---- 第一节 机械与交通运输设备
---- 第二节 电子电器与通用零部件
---- 第三节 企业选介
-- 第八章 食品工业 烟草
---- 第一节 食品工业
---- 第二节 饮料与烟草加工
-- 第九章 家具 金属和橡胶塑料制品
---- 第一节 家具
---- 第二节 不锈钢制品
---- 第三节 其他金属制品
---- 第四节 橡胶塑料
---- 第五节 企业选介
-- 第十章 其他行业
---- 第一节 纺织 服装
---- 第二节 竹藤棕草制品 制伞
---- 第三节 印刷 造纸及纸制品
---- 第四节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盐业
---- 第五节 皮革及其制品
-- 第十一章 经营体制 机构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机构
第八篇 国内贸易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商业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商业
-- 第二章 流通体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四节 合作商业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商品批发与零售
----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三节 食品 副食品购销
---- 第四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五节 石油产品购销
---- 第六节 医药购销
---- 第七节 特需商品购销
---- 第八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九节 工业生产资料购销
---- 第十节 石材贸易
-- 第四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油市场
---- 第二节 粮油征购
---- 第三节 粮食统销
---- 第四节 食油统销
---- 第五节 粮油票证
---- 第六节 粮油储运保管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贸易委员会(贸易局)
---- 第二节 商业集团公司
---- 第三节 供销合作联社
---- 第四节 粮食管理储备局
---- 第五节 食品公司
第九篇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港澳台贸易与出口贸易
---- 第二节 进口贸易
---- 第三节 外贸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外经贸企业选介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二章 港澳台商投资与外商投资
---- 第一节 招商引资概况
---- 第二节 投资企业审批
-- 第三章 口岸
----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机构
-- 第四章 海关
---- 第一节 货物监管与关税征收
---- 第二节 机构
-- 第五章 检验 检疫
---- 第一节 商品检验
---- 第二节 动植物检疫
---- 第三节 卫生检疫
-- 第六章 对外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与货源管理
---- 第二节 财务与配额许可证管理
第十篇 交通
-- 第一章 陆路交通
---- 第一节 道路建设概况
---- 第二节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 第三节 铁路
---- 第四节 隧道桥梁渡口
---- 第五节 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
-- 第二章 水路交通
---- 第一节 主要航道与航标管理
---- 第二节 港口
-- 第三章 客货运输
---- 第一节 陆路运输
---- 第二节 水上运输与装卸搬运
---- 第三节 航空运输
---- 第四节 交通企业选介
-- 第四章 交通工具检修 交通规费
---- 第一节 交通工具检修
---- 第二节 交通规费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管理机构
---- 第三节 航道与航政管理机构
第十一篇 信息产业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节 邮政网路
---- 第四节 管理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机构
-- 第三章 移动通信
---- 第一节 无线寻呼
---- 第二节 中国移动通信
---- 第三节 中国联通通信
-- 第四章 信息化建设
---- 第一节 信息基础设施
---- 第二节 电子政务
---- 第三节 企业信息化
-- 第五章 无线电
---- 第一节 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微波通信和无线电监测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建设
---- 第二节 村镇建设
---- 第三节 市城区综合管理
---- 第四节 建筑业
----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监测
---- 第二节 环境治理和环保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三篇 旅游 服务业
-- 第一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线路
---- 第二节 游览景区
---- 第三节 旅游景点
---- 第四节 旅游设施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二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旅业
---- 第三节 美发 美容业
---- 第四节 照相业
---- 第五节 修理业
第十四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体制改革
-- 第二章 银行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贷款
---- 第四节 结算
-- 第三章 保险
---- 第一节 保险业务
---- 第二节 保险种类
---- 第三节 保费收入与理赔支出
-- 第四章 证券
---- 第一节 债券 国库券
---- 第二节 证券交易
-- 第五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银行和信用机构
---- 第二节 保险机构
---- 第三节 证券机构与邮政储蓄机构
第十五篇 政事综述
-- 第一章 政事纪略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事纪略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重大运动
---- 第三节 建市后重大决策和活动
-- 第二章 行政管理体制变更
---- 第一节 镇村管理体制变更
---- 第二节 县行政机构变更
第十六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浮地方党派群团组织
---- 第一节 中共云浮地方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云浮地方组织
---- 第三节 工会、妇女、农会组织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云浮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云浮市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云浮市委
---- 第三节 中共云浮市委工作部门及直属机构
---- 第四节 中共县(市、区)组织
---- 第五节 组织建设
---- 第六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八节 党校和党史工作
-- 第三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
---- 第一节 民主党派
---- 第二节 工商联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第十七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第三节 市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市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市政府重要会议
---- 第三节 政务纪略
---- 第四节 县(市、区)及其以下人民政府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市政协历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 第二节 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及主席会议
---- 第三节 市政协机构
---- 第四节 市政协历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 第五节 履行政协职能
---- 第六节 县级政协
第十八篇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思想道德教育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三节 职业道德教育
---- 第四节 社会道德新风尚教育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城市文明创建活动
---- 第二节 农村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 第四节 组织机构
第十九篇 纪检 监察
-- 第一章 市纪委全会
---- 第一节 一届市纪委全会
---- 第二节 二届市纪委全会
-- 第二章 案件检查
---- 第一节 建市前案件检查
---- 第二节 建市后案件检查
-- 第三章 案件审理
---- 第一节 党员监察对象违纪处理
---- 第二节 案件复查
---- 第三节 回访教育
-- 第四章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 第一节 清理“以权谋房”
---- 第二节 清理公款“吃喝玩乐”
---- 第三节 清理出国境旅游
---- 第四节 清理小汽车
---- 第五节 清理经商办企业
-- 第五章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第一节 纠正违反财经纪律不正之风
---- 第二节 治理中小学乱收费
---- 第三节 治理公路水道“三乱”
---- 第四节 减轻农民负担
---- 第五节 减轻企业负担
---- 第六节 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
---- 第七节 纠正报刊征订不正之凤
---- 第八节 民主评议行风
-- 第六章 纪检信访
---- 第一节 信访受理
---- 第二节 履行保护职能
-- 第七章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一节 纪律教育学习月
---- 第二节 舆论宣传
-- 第八章 机构
---- 第一节 市纪检监察机关
---- 第二节 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
第二十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组织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军事组织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军事组织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军事组织
-- 第二章 重要战事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兵役机构
---- 第三节 兵员征集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民兵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民兵作用
-- 第五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人防管理
---- 第二节 人防机构
第二十一篇 政法
--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 第二节 群防群治组织建设
----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
---- 第四节 安全文明小区建设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刑事侦查
---- 第二节 查禁“黄、赌、毒”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
---- 第七节 消防管理
---- 第八节 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
---- 第九节 机构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法纪检察
---- 第三节 贪污贿赂检察(经济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机构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工作
---- 第二节 执行
---- 第三节 信访工作
---- 第四节 审判监督工作
---- 第五节 审判工作改革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二节 基层司法
---- 第三节 律师事务
---- 第四节 公证业务
---- 第五节 劳动教养
---- 第六节 法律援助
---- 第七节 机构
第二十二篇 人事
-- 第一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二节 机构改革
-- 第二章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结构
-- 第三章 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干部任免和培训
---- 第二节 干部奖惩和考核
---- 第三节 推行公务员制度
---- 第四节 退休 离休
-- 第四章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 第一节 职称管理
---- 第二节 人才资源开发
-- 第五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 第六章 机构
---- 第一节 人事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篇 外事 华侨港澳台同胞
-- 第一章 外事
---- 第一节 因公出访
---- 第三节 赴日研修生选派
---- 第四节 机构
-- 第二章 华侨 港澳台同胞
---- 第一节 华侨
---- 第二节 港澳台同胞
---- 第三节 侨务工作
---- 第四节 华侨、港澳同胞支援家乡建设
---- 第五节 机构
第二十四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自然科学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活动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第四节 专利
---- 第五节 机构
-- 第二章 社会科学
---- 第一节 社会科学团体
---- 第二节 社会科学活动
第二十五篇 教育
-- 第一章 官学 书院 义学私塾
---- 第一节 官学 书院
---- 第二节 义学 私塾
-- 第二章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
---- 第二节 职业中学
---- 第三节 成人中等教育
-- 第四章 高等、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 高等教育
----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三节 高等中等专业学校选介
-- 第五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教师职称 工资待遇
-- 第六章 教育经费 校舍设备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校舍 设备
-- 第七章 教育行政与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教育行政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 第三节 教育学会
第二十六篇 文化
-- 第一章 艺术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 第三节 书画 摄影
---- 第四节 音乐
---- 第五节 群众艺术
---- 第六节 电影
-- 第二章 图书 文物 古迹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文物 古迹
---- 第三节 纪念史迹
-- 第三章 档案
---- 第一节 档案业务
---- 第二节 事业管理
-- 第四章 地方志
---- 第一节 地方志书
---- 第二节 年鉴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文化局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
----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四节 档案局(馆)
---- 第五节 地方志办公室
第二十七篇 新闻传播
-- 第一章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广播、电视宣传
---- 第四节 广播、电视广告
---- 第五节 广播、电视管理
---- 第六节 广播、电视设备
---- 第七节 广播、电视机构
-- 第二章 报纸 期刊
---- 第一节 报纸
---- 第二节 期刊
第二十八篇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医疗队伍
-- 第二章 医学教育和科研
---- 第一节 医学教育
---- 第二节 医学科研
-- 第三章 疾病预防控制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生物制品预防接种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 妇女保健
---- 第一节 新法接生与围产期保健
---- 第二节 妇科病查治
-- 第五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第三节 饮水卫生
---- 第四节 食品卫生
---- 第五节 学校卫生
-- 第六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医药管理
---- 第二节 药政药检机构
-- 第七章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卫生事业机构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第四节 红十字会
第二十九篇 体育
-- 第一章 体育群体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二章 体育项目
----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 第二节 现代体育
-- 第三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自办承办赛事
---- 第二节 参加体育比赛
-- 第四章 体育人才培养
---- 第一节 培养基地
---- 第二节 人才培养
-- 第五章 体育产业和设施
---- 第一节 体育产业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六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育协会
第三十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情况与失业登记
----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再就业工程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工资改革
---- 第六节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
---- 第七节 安全生产
---- 第八节 机构
-- 第二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 第二节 社会保险统筹
---- 第三节 机构
第三十一篇 民政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支前拥军
---- 第二节 安置
---- 第三节 革命老区建设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社会事务
---- 第六节 社会福利
---- 第七节 残疾人事业
-- 第二章 民族 宗教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工作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章 机构
---- 第一节 民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残疾人事业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民族宗教管理机构
第三十二篇 风俗民情
-- 第一章 礼仪
---- 第一节 交际
---- 第二节 嫁娶礼
---- 第三节 生育礼
---- 第四节 寿诞礼
---- 第五节 建宅礼
---- 第六节 丧礼
-- 第二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第三节 岁时节日
---- 第四节 其他习俗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方言的分布
---- 第二节 云浮粤方言的声韵调
---- 第三节 词汇比较
---- 第四节 语法特点
第三十三篇 县(市、区)概况
-- 第一章 云城区
---- 第一节 地理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简况
-- 第二章 罗定市
---- 第一节 地理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简况
-- 第三章 新兴县
---- 第一节 地理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简况
-- 第四章 郁南县
---- 第一节 地理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简况
-- 第五章 云安县
---- 第一节 地理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简况
第三十四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二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专记
-- 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设立地级云浮市的批复文件
-- 三、中共云浮市第一、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 四、云浮市第一、二届政府工作报告
-- 五、2001~2010年大事记
表格索引
CONTENTS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