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记述范围。本志记述澄海县财政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除1986年涉及公社一级财政情况外,均只记述县一级财政的有关史实。涉及的农、工、商企业只记述纳入财政预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因财政、税务两局分设,且税务局已编写了税务专志,对税务部门所管的工商各税、地方各税等,本志只简要记述属财政收入的有关数据,其他方面不作详细记述。为使读者便于阅读,卷首设“概述”、“大事记”,综合而概要地介绍澄海财政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644-1986
目录
封面
澄海县财政志
《澄海县财政志》编纂机构
题词
--
澄海县县长杨如龙题字
--
澄海县人大副主任、县文联主席蔡仰颜题字
--
澄海县财政局局长陈宗杰题字
图片
--
滞海县财政局办公楼
--
莲阳桥闸
--
新溪海堤片段
--
澄海县供电局
--
澄海县半导体器件厂
--
澄海华侨大厦
序言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封建王朝的额定收支
--
第二节 民国的“地方财政”与“自治财政”
--
第三节 新中国从“高中集中”到逐步实行“分级管理”体制
----
一、高度集中,统收统支
----
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
三、以收定支,五年不变
----
四、核定收支,总额分成,一年一变
----
五、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差额补助),结余留用,一年一定
----
六、定收定支,总额分成,超收奖励,节余留用
----
七、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
----
八、收支挂钩,总额分成
----
九、收支挂钩,增收分成
----
十、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
十一、划分税种、核定收支、一定五年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农业税收入
----
一、地丁(钱粮)
----
二、田赋、临时地税
----
三、农业税(公粮)
--
第二节 工商税收入
--
第三节 企业收入
--
第四节 其他收入
----
一、房地公产租金收入
----
二、契税收入
----
三、市场租收入
----
四、各种规费收入
----
五、罚没收入
----
六、赃物、赃款收入
--
第五节 公债发行收入
--
第六节 体制分成收入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
----
一、农业投资
----
二、企业投资
--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
一、教育支出
----
二、公费医疗支出
--
第三节 社会福利事业支出
--
第四节 行政管理费
--
第五节 其他支出
--
第六节 体制分成支出
第四章 财政管理
--
第一节 预算管理
----
一、预算
----
二、决算
--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
一、预算外资金范围及收入
----
二、预算外资金的使用
----
三、预算外资金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一、行政经费管理
----
二、教育事业费管理
----
三、公费医疗费管理
----
四、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四节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
一、固定资产管理
----
二、流动资金管理
----
三、财务成本管理
----
四、利润管理
--
第五节 支援农业资金财务管理
----
一、农、林、水事业费管理
----
一、支农周转金管理
----
三、城镇青年就业周转金管理
--
第六节 乡镇财政管理
----
一、1958年乡镇财政机构的建立
----
二、1986年的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第七节 财政监督
----
一、财政监察
----
二、财务检查
--
第八节 其他管理
----
一、没收、接管特、敌及封建财产
----
二、整理地方财政
----
三、公产租金的管理
----
四、契税的管理
----
五、市场租管理
----
六、罚没及对赃款、赃物的管理
第五章 债券的发行和国家征集任务
--
第一节 公债、国库券的发行
----
一、民国的公债、储蓄券
----
二、新中国的公债、国库券
--
第二节 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集
----
一、征集办法
----
二、征集情况
第六章 财政机构
--
第一节 财政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管人员名录
《澄海县财政志》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