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物探局志上

石油物探局志上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石油物探局的勘探历程以及地震资料采集、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重磁电化勘探等各项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7

目录

封面
石油物探局志 上册
封面设计等人
《石油物探局志》编纂委员会
《石油物探局志》编辑部
《石油物探局志》初稿编写人员
题词
-- 题词一
-- 题词二
-- 题词三
-- 题词四
-- 题词五
图片
-- 石油物探局全国勘探工区及基地分布示意图
-- 石油物探局国外勘探工区及办事机构分布示意图
-- 1图为江泽民总书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物探局副总工程师李庆忠(左1)握手交谈。
-- 2 1995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世界地质大会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前排左3)在总公司总经理王涛(前
-- 3 1990年8月23日,江泽民总书记(左1)视察塔里木石油探区,接见石油职工代表时与物探局地调三处
-- 4.1987年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前排左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
-- 5.1987年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左1)与物探局地调三处地震队干部亲切握手。
-- 6. 1995年4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前排右3),在总公司总经理王涛(前排左1)和物探局副局长许
-- 7.1987年7月15日, 中顾委副主任王震视察物探局研究院,并题词:“向苏美技术比赛”。
-- 8.1988年5月26日,中顾委常委余秋里(右3).在物探局党委书记严衍余(右1),局长潘瑷(右2)
-- 9.1987年2月10日,国务委员康世恩(右1)在物探局局长潘瑗(左1)陪同下视察研究院,并为国产“
-- 11. 1995年4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前左1)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地质大会上参观物探局特车厂制
-- 12.1996年8月27日、28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前左)视察塔里木石油探区时与物探局副局长兼塔
-- 13 1987年6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建(左3)在物探局总地质师柴桂林(左2):副局长武慎让
-- 14 1992年9月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左1)赴兰州参加物探局培黎石油学校成立50周年庆典
-- 15.199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左1)全国政协常委方荣欣(左2)。参观物探局石油
-- 18.石油部部长宋振明(左2)多次到物探局检查指导工作。
-- 19 1982年,石油部部长唐克(右3)、副部长张文彬(右4)、焦力人(左1)、黄凯(左2)、阎敦实
-- 20 1995年总公司总经理王涛(左2)在物探局局长钟辛生(右1)陪同下参观研究院。
-- 21.1985年6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前排右5)自治区主席司马义·艾买提(前
-- 22.1987年2月,陕西省委书记、原物探局局长安启元(右1)参加物探局“银河”计算机投产典礼时与著
-- 23.1987年2月,河北省省长解峰(左)参加物探局“银河”计算机投产典礼时与物探局党委书记严衍余(
-- 24.1997年11月,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左2)、省长孙英(左5)总公司高级顾问王涛(左3)、原石
-- 25.1997年,河北省省长叶连松(后排右4)参观物探局地调五处生物工程。
-- 27.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前右1)到物探局塔里木探区检查指导工作。图为听取局前指研究
-- 28 1961年冬,石油部在松辽盆地开展石油地震勘探会战。图为参战队伍云集吉林省大安县。
-- 29 参加松辽石油地震会战的地震队职工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紧张施工。
-- 30 1963年2月,会战工委命名219队为战区地震标杆队,207、226队为战区五好红旗队。授予张
-- 31 1963年夏季,地震队伍集中在吉林省大安县进行政治整训松辽调处党委请大庆会战工委领导作形势报告
-- 32.松辽地震会战时玉门大队职工住的牛棚马厩。
-- 33.1963年度五好标杆队——219地震队。
-- 36.1964年,参加华北石油会战的地调指挥部19个地震队部署在山东省济阳坳陷投入会战。
-- 37.1968年,217地震队职工在京津地区施工中克服设备不足的困难,用桶提水打井,坚持野外生产
-- 44.在四川梯田施工。
-- 45.在四川山区放排列。
-- 46.仪器组在四川泥泞的农田施工。
-- 48.1971年8月7日,由江汉会战第三分部提供井位的河南南阳凹陷南5井喷油,宣告中国第16个省出油
-- 51 1972年233队在吴旗地区施工。图为小搬家前召开职工动员会。
-- 52 1973年,2104队在陕西吴旗地区用车装钻机在山崖下钻井。
-- 55.1966年1月,仪修站检波器生产车间。
-- 56 1965年,机修厂机加工车间主任孟福谦(中)组织技术人员搞技术革新。
-- 59 1966年,石油部五好红旗单位标兵——217队。图为217队指导员雷周奇(左1)、队长钟崇宾(
-- 60.1966年,石油部五好红旗单位标兵—228队。图为228队队长翟跃武(左1),指导员白庆如(左
-- 66 1968年,徐水子疿学校师生组织野营军事训练。
-- 67.图为局成立大会会场。
-- 68局党委书记段志高在局成立大会上讲话。
-- 69 局长安启元在局成立大会上讲话。
-- 70.广大职工敲锣打鼓热烈庆祝物探局成立。
-- 71.1976年冬季掀起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第二个高潮。
-- 72.石油部部长康世恩在由物探局提供井位的任7井喷油祝捷大会上讲话,他代表石油部向主任丘地区工作的物
-- 73 由物探局提供地震资料设计的任4井井位,1975年7月喷出高产油诋
-- 74 1976年10月11日至14日,受石化部委托,由物探局筹备的华北石油地震勘探会战誓师大会在河北
-- 75.1977年,205地震队在华北明珠——白洋淀水上施工。
-- 76.1976年,2254女子地震队在华北石油会战中成绩优异,获得物探局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图为全体职
-- 77.1975年春,第二指挥部247队参加“奋战濮阳70天,找油找气作贡献”小会战。
-- 78 1974年,第二指挥部研究队通过资料解释发现河南濮阳构造。
-- 79.1975年9月,由物探局提供井位的濮参井喷油,成为中原油田的发现井。
-- 80.地调五处310重力队在内蒙阿拉善右旗地区施工。
-- 81.1980年第四指挥部2144震源队在内蒙施工。
-- 82 地调五处701电法队在内蒙二连盆地施工。
-- 83.1991年3月,地调四处召开二连盆地勘探技术座谈会,评价二连盆地勘探成果。
-- 84.1978年,第二指挥部地震队靠人抬肩扛在广西山地施工。
-- 85.1978年第二指挥部2201、2202、2209队在广西十万大山展开勘探。
-- 86.地调五处901化探队在海南岛施工。
-- 87 地调二处在洞庭湖地区施工。
-- 88 1978年5月,第三指挥部南疆前指在新疆莎车县召开塔里木会战誓师大会。
-- 89 群情激奋,拉开进疆勘探的序幕。
-- 90.1978年英吉沙地震钻井小会战。
-- 91.1978年9月,三指南疆前线指挥部职工总动员挖炮坑。
-- 92 1978年9月,三指地震队在塔西南用人抬轻便地震仪器施工。
-- 93.1978年10月1日,南疆会战首战告捷庆功誓师大会在莎车县举行。
-- 94. 中共喀什地委、行署赠送的锦旗。
-- 95.中共莎车县委、县政府赠送的锦旗。
-- 96. 物探局授予第三指挥部南疆前指的锦旗。
-- 97. 物探局副局长李全慎讲话。
-- 99 石油部副部长阎敦实讲话。
-- 100 石油部副部长李敬讲话。
-- 101 物探局局长林运根讲话。
-- 102.1983年5月23日,中美合作勘探塔里木盆地誓师动员大会在库尔勒举行。
-- 103.1988年11月25日,由物探局提 井位的轮南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
-- 104 1989年10月18日,塔中1井喷出高产油气流。
-- 105.1996年,地调二处地震队在新疆拜城克拉苏地区首次进行山地三维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 106.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107.直升机为沙漠队提供生活、安全保障
-- 108.沙漠地震钻井。
-- 109.测量组在大沙漠测量。
-- 110.重型推土机沿测线开路。
-- 111.参加吐哈石油会战的地调——处震源队在吐哈大戈壁施工。
-- 112.由物探局提供井位的吐哈油气科学探索井——台参1井喷油盛况。
-- 113.由物探局提供井位的吐哈油气区丘陵油田发现井—陵3井喷出高产油流。
-- 114.1995年3月13日,物探局在地调五处召开进藏勘探誓师动员大会。
-- 115.1996年4月,地调五处304重力队,在藏北那曲地区雪域高原建营房。
-- 116.地调四处2254地震队在藏北那曲地区海拔6500米高的积雪山前打井。
-- 117.地调四处参加陕甘宁找气会战的地震队在陕甘宁沙丘地带施工。
-- 110.1997年9月10日,陕甘地区的天然气输到了北京,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前排右3)参加了陕京输

凡例
目录
总述
-- 六大会战 艰苦创业
-- 突破冀中中原 北上内蒙二连
-- 战略重点西移 深化东部勘探
-- 西部寻找大场面 国际开拓新市场
-- 巨大的成就
大事记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第一篇 机构队伍
-- 综述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松辽地震会战前线指挥部
---- 第二节 松辽石油勘探指挥部地质调查处
---- 第五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 第二章 职工
---- 第一节 职工身份
---- 第二节 职工人数
---- 第三节 职工素质
-- 第三章 物探队
---- 第一节 物探队构成
---- 第二节 物探队队数
---- 第三节 物探队队号
---- 第四节 物探队分布
---- 第五节 调进物探队
---- 第六节 组建物探队
---- 第七节 调出物探队
---- 第八节 物探队资质认证
-- 第四章 会战队伍
---- 第一节 松辽会战队伍
---- 第二节 华北会战队伍
---- 第三节 海上勘探队伍
---- 第四节 四川会战队伍
---- 第五节 江汉会战队伍
---- 第六节 辽河会战队伍
---- 第七节 长庆会战队伍
---- 第八节 二连会战队伍
---- 第九节 塔里木会战队伍
---- 第十节 吐哈会战(勘探)队伍
---- 第十一节 三江重磁力会战队伍
---- 第十二节 陕甘宁天然气会战队伍
-- 第五章 局属单位
---- 第一节 塔里木前线指挥部
---- 第二节 第一地质调查处
---- 第三节 第二地质调查处
---- 第四节 第三地质调查处
---- 第五节 第四地质调查处
---- 第六节 第五地质调查处
---- 第七节 特种装备勘探处
---- 第八节 研究院
---- 第九节 仪器总厂
---- 第十节 机械厂
---- 第十一节 特种车辆制造厂
---- 第十二节 建筑公司
---- 第十三节 运输处
---- 第十四节 供应处
---- 第十五节 物探技术引进管理处
---- 第十六节 基地管理处
---- 第十七节 徐水基地管理处
---- 第十八节 综合服务处
---- 第十九节 科技开发总公司
---- 第二十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咨询中心
---- 第二十一节 石油物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第二十二节 多种经营管理处
---- 第二十三节 职工医院
---- 第二十四节 第二职工医院
---- 第二十五节 教育培训中心
---- 第二十六节 局机关附属单位
-- 第六章 党政领导
---- 第一节 建局前党政领导
---- 第二节 物探局党政领导
第二篇 勘探历程
-- 综述
-- 第一章 松辽盆地勘探
---- 第一节 松辽地震会战
---- 第二节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勘探
---- 第三节 松辽盆地中南部高分辨率勘探
-- 第二章 环渤海地区勘探
---- 第一节 济阳坳陷勘探
---- 第二节 黄骅坳陷勘探
---- 第三节 下辽河坳陷勘探
---- 第四节 渤海海域勘探
-- 第三章 冀中坳陷勘探
---- 第一节 区域勘探
---- 第二节 古潜山勘探
---- 第三节 复式油气藏勘探
---- 第四节 配合滚动开发寻找含油断块
-- 第四章 四川盆地、江汉盆地及周边地区勘探
---- 第一节 四川盆地勘探
---- 第二节 江汉盆地勘探
---- 第三节 南襄盆地勘探
---- 第四节 南武昌地区及洞庭湖盆地勘探
-- 第五章 陕甘宁盆地勘探
---- 第一节 陕甘宁石油勘探会战
---- 第二节 陕甘宁找气会战
-- 第六章 东濮凹陷及周边地区勘探
---- 第一节 东濮凹陷勘探
---- 第二节 临清坳陷勘探
---- 第三节 南华北盆地勘探
---- 第四节 河南诸盆地勘探
-- 第七章 二连盆地勘探
---- 第一节 区域普查
---- 第二节 重点详查
---- 第三节 精细勘探
-- 第八章 塔里木盆地勘探
---- 第一节 首探塔西南
---- 第二节 转探塔北隆起
---- 第三节 挺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 第四节 寻找大场面
---- 第五节 突破库车坳陷山前高陡构造带
-- 第九章 吐哈盆地勘探
---- 第一节 区域勘探
---- 第二节 精查鄯善弧形构造带
---- 第三节 详查台北凹陷西部
---- 第四节 前侏罗系深层攻关
-- 第十章 东部地区其它盆地勘探
---- 第一节 沁水盆地勘探
---- 第二节 三江盆地勘探
---- 第三节 海拉尔盆地勘探
---- 第四节 开鲁盆地勘探
---- 第五节 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勘探
---- 第六节 苏北盆地及其邻区勘探
-- 第十一章 西部地区其它盆地勘探
---- 第一节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勘探
---- 第二节 焉耆盆地勘探
---- 第三节 敦煌盆地勘探
---- 第四节 民乐盆地及武威盆地勘探
---- 第五节 民和盆地及双临盆地勘探
---- 第六节 巴彦浩特盆地勘探
---- 第七节 潮水盆地勘探
---- 第八节 雅布赖盆地勘探
---- 第九节 三塘湖盆地及巴里坤盆地勘探
---- 第十节 准噶尔盆地及伊犁、昭苏盆地勘探
---- 第十一节 共和盆地及六盘山、柴达木盆地勘探
---- 第十二节 羌塘盆地勘探
---- 第十三节 南祁连盆地及酒泉、昌马盆地勘探
-- 第十二章 南方其它中小盆地勘探
---- 第一节 杭州湾盆地及宁波盆地勘探
---- 第二节 广西诸盆地勘探
---- 第三节 福山凹陷勘探
---- 第四节 贵州安顺宽向斜及赤水至那坡大剖面勘探
---- 第五节 江西诸盆地勘探
---- 第六节 云南诸盆地勘探
---- 第七节 三水盆地勘探
---- 第八节 两湖若干地区勘探
-- 第十三章 天然地震勘查
---- 第一节 邢台及北京地区天然地震勘查
---- 第二节 京津、大城及邢台周边地区天然地震勘查
---- 第三节 华北平原北部天然地震勘查
第三篇 地震资料采集
-- 综述
-- 第一章 光点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一节 松辽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二节 渤海湾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三节 四川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四节 江汉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五节 陕甘宁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二章 模拟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一节 冀中坳陷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二节 临清坳陷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三节 东濮凹陷地震资料采集
---- 第四节 南华北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五节 二连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六节 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七节 西部其它地区及南方小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三章 数字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一节 渤海湾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三节 二连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四节 吐哈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五节 松辽盆地及依兰-伊通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六节 陕甘宁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七节 东部地区其它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八节 西部地区其它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九节 南方诸小盆地地震资料采集
-- 第四章 地震测井及物探测量
---- 第一节 地震测井
---- 第二节 物探测量
第四篇 地震资料处理
-- 综述
-- 第一章 模拟回放
---- 第一节 回放机构及队伍
---- 第二节 回放仪
---- 第三节 回放技术及回放工作
-- 第二章 数字处理机构及队伍
---- 第一节 计算中心站
---- 第二节 研究院资料处理机构
---- 第三节 地调一处计算站
---- 第四节 地调二处计算中心
---- 第五节 地调三处计算站
---- 第六节 库尔勒研究中心计算站
---- 第七节 地调四处计算站
--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配置与发展
---- 第一节 DJS-11计算机(150机)系统
---- 第二节 CYBER 1724计算机系统
---- 第三节 银河(YH-1计算机系统
---- 第四节 IBM计算机系统
---- 第五节 工作站
---- 第六节 IBM SP 2并行机处理系统
---- 第七节 COMMAND-Ⅲ计算机系统
---- 第八节 TIMAP型计算机系统
---- 第九节 PE型计算机系统
-- 第四章 地震资料处理工作
---- 第一节 地震资料处理管理工作
---- 第二节 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和技术
---- 第三节 用户
-- 第五章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 第一节 静校正技术
---- 第二节 速度分析技术
---- 第三节 反褶积技术
---- 第四节 去噪技术
---- 第五节 偏移技术
---- 第六节 多波处理技术
---- 第七节 特殊处理技术
---- 第八节 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处理技术
第五篇 地震资料解释
-- 综述
-- 第一章 机构队伍及装备
---- 第一节 物探地质研究院
---- 第二节 库尔勒研究中心
---- 第三节 各地质调查处研究所
---- 第四节 解释装备
-- 第二章 地震资料解释工作及技术
---- 第一节 光点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及技术
---- 第二节 模拟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及技术
---- 第三节 二维数字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及技术
---- 第四节 三维数字地震资料的解释工作及技术
---- 第五节 开发地震中的两项新技术试验及解释
-- 第三章 主要地震地质成果
---- 第一节 松辽盆地
---- 第二节 济阳坳陷
---- 第三节 黄骅坳陷
---- 第四节 下辽河坳陷
---- 第五节 渤海海域
---- 第六节 冀中坳陷
---- 第七节 四川盆地、江汉盆地及南襄盆地
---- 第八节 陕甘宁盆地
---- 第九节 东濮凹陷
---- 第十节 二连盆地
---- 第十一节 塔里木盆地
---- 第十二节 吐哈盆地
---- 第十三节 东部地区其它盆地或坳陷
---- 第十四节 西部地区其它盆地
---- 第十五节 南方其它盆地或坳陷
第六篇 重磁电化勘探
-- 综述
-- 第一章 重磁电化资料采集
---- 第一节 采集方法和仪器
---- 第二节 采集工作
-- 第二章 重磁电化资料处理解释
---- 第一节 重磁资料处理解释
---- 第二节 电法资料处理解释
---- 第三节 化探资料处理解释
-- 第三章 重磁电化勘探主要成果
---- 第一节 冀中坳陷重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二节 沁水盆地电法勘探成果
---- 第三节 海拉尔盆地重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四节 二连盆地重力、电法、化探勘探成果
---- 第五节 敦煌盆地重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六节 贺西地区重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七节 吐哈盆地重力、磁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八节 三塘湖盆地重力、电法、化探勘探成果
---- 第九节 弋阳盆地重力勘探成果
---- 第十节 陆良盆地及玉溪盆地电法勘探成果
---- 第十一节 焉耆盆地重力、磁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十二节 共和盆地重力、磁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十三节 六盘山盆地重力、磁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十四节 羌塘盆地重力、电法勘探成果
-- 第四章 重磁电化方法研究与开发
---- 第一节 重磁方法研究与开发
---- 第二节 电法方法研究与开发
---- 第三节 化探方法研究与开发
---- 第四节 非地震物化探综合解释系统开发
第七篇 物探装备
-- 综述
-- 第一章 物探装备引进更新与出口
---- 第一节 物探装备引进
---- 第二节 物探装备更新
---- 第三节 物探装备出口
-- 第二章 物探仪器及配套设备制造
---- 第一节 物探仪器研制生产
---- 第二节 地震电缆研制生产
---- 第三节 地震检波器研制生产
---- 第四节 辅助仪器仪表研制生产
---- 第五节 油田民用产品研制生产
-- 第三章 地震钻机及配套设备制造
---- 第一节 地震钻机制造
---- 第二节 钻机配套产品生产
---- 第三节 机械配套产品生产
-- 第四章 特种车辆与可控震源制造
---- 第一节 可控震源研制生产
---- 第二节 厢式车辆研制生产
---- 第三节 沙漠车研制生产
---- 第四节 其它特种车辆产品研制生产
-- 第五章 电子元件生产
---- 第一节 产品开发
---- 第二节 产品试制生产
-- 第六章 物探装备修理
---- 第一节 机动设备修理
---- 第二节 物探仪器修理
---- 第三节 遥测地震仪器维修
---- 第四节 测量仪器检测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