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志
格式:PDF
费用:3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2
出版时间:
2005年02月
目录
封面
玄武区志
版权页
序一
序二
凡例
《玄武区志》编审机构及人员名录
图片
--
领导视察
----
195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到中山陵谒陵
----
1953年2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紫金山天文台
----
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在市委大院与出席南京市第四次党代会全体代表合影
----
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无线电厂
----
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军事学院
----
1954年4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朱德(左一)视察南京军事学院
----
1958年4月21日,国家副主席朱德视察中山植物园
----
1958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党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左二)视察南京工学院附属工厂
----
1958年9月27日,刘少奇委员长视察南京军事学院
----
1971年6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小红花”演员
----
1959年4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前中)在中山陵陵
----
1985年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前中)在中山陵
----
1975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陪同金日成率领的朝鲜党政代表团晋谒中山陵
----
1975年4月22日,邓小平陪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视察南京无线电厂
----
1985年2月4月,邓小平视察紫金山天文台
----
2000年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台城
----
1992年1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紫金山天文台
----
1994年2月14日,江泽民总书记接见玄武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代表
----
1990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前中)视察熊猫电子集团公司
----
199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宋平(前左三)为梅园新村纪念馆新陈列馆开馆剪彩
----
199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左前)在梅园新村纪念馆
----
199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右前)为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的铜像揭幕
----
1998年4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视察鼓楼市民广场
----
199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中)在梅园新村纪念馆
----
199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视察熊猫电子集团公司
----
1998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建行(左一)视察鼓楼市民广场
----
200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前右三)视察台城
--
园林名胜
----
新评金陵四十景 区境内十三景
------
玄武烟柳(玄武湖)
------
中山伟陵(中山陵)
------
孝陵烟岚(明孝陵)
------
天朝遗迹(太平天国天王府)
------
梅园风范(梅园新村纪念馆)
------
紫峰神镜(紫金山天文台)
------
鸡鸣春晓(鸡鸣寺)
------
灵谷松风(灵谷寺)
------
九华丹青(九华山)
------
梅岭暗香(梅花山)
------
植物阆苑(中山植物园)
------
雪松叠翠(北京东路雪松)
------
古亭晨钟(大钟亭)
----
中山陵风景区
------
博爱坊
------
孙中山纪念馆
------
光化亭
------
祭堂(外)
------
祭堂(内)
------
音乐台
----
流微榭四季景色
----
明孝陵景区
------
梅花山博爱阁
------
红楼艺文苑
------
石象路
------
紫霞湖
----
灵谷寺景区
------
灵谷塔
------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牌坊
------
无量殿
------
灵谷深松
----
玄武湖景区
------
玄武湖之春四景
------
九华山雪景
------
情侣园
--
文物古迹
----
原总统府大门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
----
煦园
----
明孝陵遗存的石雕螭首
----
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
明孝陵神道武将
----
明孝陵神道文臣
----
孙权墓
----
廖仲恺、何春凝之墓
----
谭延闿墓
----
邓演达烈士之墓
----
毗卢寺
----
明代复制浑仪
----
明城墙
----
和平门(神策门)
----
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
----
清代建武庙大殿
----
励志社旧址
----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室旧址
----
中央博物院旧址
----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
----
孔祥熙故居
----
宋子文故居
----
国民大会堂旧址
--
城市新貌
----
鼓楼市民广场
----
南京火车站前湖滨广场
----
中山门广场
----
新庄立交桥
----
龙蟠中路景观路
----
北京东路景观路
----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
----
整治后的内秦淮河
----
区机关办公大楼
----
珍珠河
----
乐游苑
----
市机关大院办公楼
----
锁金村远眺
----
古城新姿
----
山水城林映玄武
--
社会事业
----
东南大学大礼堂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市第九中学
----
玄武外国语学校
----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东路小学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南京军区南京实验幼儿园
----
珠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
江苏省美术馆
----
南京图书馆
----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
----
玄武医院
----
玄武区中医院
----
社区服务城
----
特级老师斯霞和孩子们在一起
----
玄武门老年公寓
----
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
家庭病床
----
1999年4月18日在原总统府门前广场举办《钟山放歌》大型广场文艺晚会
----
老年人健身锻炼
----
社区文化活动
----
迎香港回归大型演唱会
----
锁金村社区服务“万家帮”
----
普法宣传
----
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
“检察官社区服务站”
----
群众性体育活动
--
经济掠影
----
珠江路科技街
----
科技商贾云集科技街
----
南京21世界电子科技广场
----
南京太平洋电子商城
----
南京天创通讯市场
----
新庄汽配汽贸市场群一角
----
东箭道农贸市场一角
----
中央饭店
----
希尔顿国际大酒店
----
熊猫电子集团生产车间
----
跃进汽车集团依维柯汽车内饰装配线
----
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金阳光乳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南京澳宝饮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华杰塑料容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紫金无线电厂生产车间
----
金城摩托车配件厂生产车间
----
梅园热交换器厂生产车间
----
南京金陵调温床厂
----
源宝实业公司生产车间
----
沧波观光休闲园
----
徐庄千亩蔬菜基地
----
中日友好果园
----
鱼塘
--
交通邮电
----
南京火车站
----
南京长途汽车东站
----
沪宁调整公路南京段连接线
----
太平北路
----
邮政大楼
----
南京长途通信枢纽大楼
----
联通大厦
--
房产开发
----
后宰门住宅小区
----
锁金村住宅小区
----
黑墨营住宅小区
----
长江花园小区
----
估依廊住宅小区
----
北门桥高层住宅小区
----
紫金花园
----
太平花园
--
区志编纂
----
1999年11月举行《玄武区志》编纂工作研讨会
----
2000年1月省、市志办领导对《玄武区志》编纂工作进行指导
----
2003年8月参加《玄武区志》志稿终审的人员合影
----
2003年8月省、市志办及区领导参加《玄武区志》志稿终审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置 地理 人口
--
第一章建置 区划
----
第一节建置
----
第二节区划
--
第二章地理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地表水及地下水
----
第四节气候
--
第三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规模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普查
----
第四节计划生育
第二编园林名胜
--
第一章古代园林
----
第一节皇家花园
----
第二节宅第花园
--
第二章中山陵园风景区
----
第一节中山陵景区
----
第二节明孝陵景区
----
第三节灵谷公园
----
第四节紫金山山顶公园
----
第五节其他名胜
--
第三章玄武湖风景区
----
第一节玄武湖公园
----
第二节沿湖各公园
--
第四章古城墙风光带
----
第一节九华山公园
----
第二节和平公园
----
第三节北极阁公园
--
第五章其他公园
----
第一节煦园
----
第二节大钟亭公园
----
第三节明故宫遗址公园
----
第四节红山森林动物园
----
第五节珍珠花廊公园
第三编文物古迹
--
第一章历代建筑
----
第一节宫城建筑
----
第二节公共建筑
----
第三节居住建筑
----
第四节宗教建筑
----
第五节纪念建筑
----
第六节军事建筑
--
第二章都城 城墙
----
第一节六朝都城
----
第二节明城墙
--
第三章墓葬
----
第一节古代墓葬
----
第二节近现代墓葬
--
第四章石刻摩崖铸造
----
第一节石刻摩崖
----
第二节铸造
--
第五章文物管理与保护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博物院(馆)、纪念馆
----
第三节保护与维修
第四编城区建设与管理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事业单位
----
第三节开发、拆迁公司
--
第二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道路广场
----
第二节桥梁隧道
----
第三节排水
----
第四节河湖治理
----
第五节自来水电燃气
--
第三章公共绿地建设
----
第一节道路与广场绿化
----
第二节单位内绿化
----
第三节居住区绿地与小游园
--
第四章房屋建设
----
第一节居住用房
----
第二节非居住用房
----
第三节旧城改造新区开发
----
第四节拆迁安置
--
第五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房产管理
----
第二节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物业管理
----
第四节土地管理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质量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节环境治理
--
第七章市容管理
----
第一节综合管理
----
第二节专项管理
第五编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统计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计划管理
----
第三节统计管理
--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市场与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三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企业登记与经济监督
--
第三章价格管理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价格与收费管理
----
第三节监督检查
--
第四章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计量质量及标准化管理
----
第三节监督与服务
--
第五章审计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国家审计
----
第三节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
第六章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三节对外开放
第六编农 业
--
第一章管理机构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生产关系变革
--
第二章农业生产
----
第一节种植业
----
第二节养殖业
--
第三章农机具农田水利建设
----
第一节农机具
----
第二节农田水利建设
第七编工 业
--
第一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与服务
--
第二章企业
----
第一节区属企业
----
第二节“三资”企业
----
第三节民营科技企业
----
第四节区属企业选介
----
第五节驻区企业选介
--
第三章产品
----
第一节出口产品
----
第二节配套产品
----
第三节小产品
----
第四节获奖产品
第八编商贸、服务、旅游业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行业公司
--
第二章商品经营
----
第一节副食品糖烟酒
----
第二节百货
----
第三节药品
----
第四节粮油
----
第五节燃料
----
第六节物资回收土产杂品
----
第七节生产物资
----
第八节名店简介
--
第三章市场
----
第一节农贸市场
----
第二节电子电脑市场
----
第三节电讯市场
----
第四节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市场
--
第四章服务业
----
第一节旅馆、餐饮业
----
第二节浴室、理发业
----
第三节照相、洗染业
----
第四节修配、水炉业
----
第五节名店简介
--
第五章旅游业
----
第一节旅游资源
----
第二节旅游服务
第九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铁路运输
----
第三节公路运输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机构与网点
----
第二节邮政业务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三节无线电通信
第十编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收入与支出
----
第三节财政管理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制改革
----
第三节征收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钱庄典当
----
第二节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保险证券
第十一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共地下组织及民族民主斗争
----
第一节玄武地区中共地下组织
----
第二节玄武地区民族民主斗争
--
第二章中共玄武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区委及工作机构
----
第二节基层党(工)委
--
第三章中共玄武区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历次党代表大会
----
第二节党代表大会代表
--
第四章区委党务
----
第一节区委重要工作与活动
----
第二节组织建设
----
第三节思想建设
----
第四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五节纪律检查
----
第六节统战与民族工作
----
第七节党校培训
----
第八节党史资料编研
--
第五章其他党派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民主党派
----
第三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六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关心下一代协会
----
第五节归侨侨眷联合会台胞台属联谊会
--
第七章驻区党派群团机构
----
第一节驻区党派与工商联机构
----
第二节驻区群众团体机构
第十二编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区人大代表
----
第三节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第四节区人大常委会及办事机构
----
第五节区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
--
第二章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主要政务
----
第三节友好往来
----
第四节信访
--
第三章区人民政协
----
第一节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
第二节区政协委员
----
第三节政协区委员会会议
----
第四节政协区委员会常委会及工作机构
----
第五节区政协主要工作
--
第四章驻区政权政协机构
----
第一节驻区政权机构
----
第二节驻区政协机构
第十三编街道
--
第一章新街口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二章丹凤街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三章玄武门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四章梅园新村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五章兰园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六章后宰门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七章锁金村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
--
第八章孝陵卫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
第九章玄武湖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
第十章红山街道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街道工作
----
第三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第十四编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户政管理
----
第三节治安
----
第四节狱所
----
第五节消防与交通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案件检察
----
第三节其他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案件审理
----
第三节案件执行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司法事务
第十五编军 事
--
第一章军备战事
----
第一节驻军与军事院校
----
第二节古近代军事设施
----
第三节古代练兵场所
----
第四节重大战事
--
第二章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区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基层人民武装部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第三节预备役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与活动
----
第二节民兵教育与训练
--
第五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人防设施
----
第三节组织指挥
----
第四节人防专业队伍与“三防”教育
第十六编民 政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第二章基层社会组织
----
第一节居民委员会
----
第二节村民委员会
--
第三章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一节婚姻管理
----
第二节殡葬改革与管理
----
第三节社团登记管理
----
第四节地名管理勘界
--
第四章优抚安置与社会福利
----
第一节拥军优属抚恤安置
----
第二节社会福利
--
第五章老龄工作
----
第一节权益保护
----
第二节生活服务
----
第三节社会活动
----
第四节文体活动
--
第六章救灾救济
----
第一节救灾
----
第二节救济
--
第七章社区服务
----
第一节组织与队伍
----
第二节服务设施
----
第三节服务与管理
--
第八章"双拥"共建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共建活动
第十七编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劳动就业
----
第三节工资福利
----
第四节安全生产劳动监察
----
第五节仲裁与鉴证
----
第六节劳务经济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编制管理
----
第三节干部调配
----
第四节考核与任免
----
第五节工资福利
第十八编教 育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事业机构
--
第二章旧学
----
第一节官学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学塾
--
第三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
----
第二节保教工作
--
第四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
----
第二节学生
----
第三节教育教学
----
第四节特殊少年儿童教育
--
第五章普通中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
----
第二节学生
----
第三节教育教学
--
第六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中等专业学校与技工学校
----
第二节职业中学
--
第七章驻区高等院校
----
第一节院校设置
----
第二节驻区普通高校简介
--
第八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与职工教育
----
第二节干部教育
----
第三节成人高等教育
--
第九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业务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四节职务评聘
--
第十章经费、设备与校园建设
----
第一节经费与设备
----
第二节校园建设
第十九编科 技
--
第一章机构队伍与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三节管理
--
第二章科学技术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与技术服务
----
第二节科普活动
--
第三章科研与新品开发
----
第一节科研
----
第二节新品开发
第二十编文 化
--
第一章管理机构文艺团体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文艺团体
--
第二章文化设施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活动中心
----
第三节图书馆
----
第四节影剧院
----
第五节其他娱乐场所
----
第六节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章文艺创作文化活动
----
第一节文艺创作
----
第二节文化活动
--
第四章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
第一节新闻出版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五章档案地方志
----
第一节档案馆(室)
----
第二节档案业务
----
第三节地方志
第二十一编卫 生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医政管理
----
第二节药政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
第三章医疗保障社区医疗
----
第一节医疗保障
----
第二节社区医疗
--
第四章医疗护理
----
第一节医疗
----
第二节护理
--
第五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卫生防疫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六章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环境卫生治理
----
第二节创建卫生城区
第二十二编体 育
--
第一章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二章体育设施
----
第一节区属体育设施
----
第二节驻区单位体育设施
--
第三章群众体育学校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区级运动会
----
第二节市以上竞赛
第二十三编社 会
--
第一章居民生活
----
第一节居民收入
----
第二节居民消费
----
第三节居民业余生活
--
第二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岁时习俗
----
第二节节庆习俗
----
第三节婚丧喜庆习俗
----
第四节社会新风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基督教
--
第四章地名
----
第一节路名
----
第二节街名
----
第三节巷里名
----
第四节居民区名
----
第五节自然村名
第二十四编人 物
--
一、人物传
----
孙权
----
郭璞
----
萧子良
----
祖冲之
----
范缜
----
沈约
----
宝志
----
僧祐
----
萧统
----
刘勰
----
慧约
----
韦渠牟
----
王安石
----
徐达
----
朱元璋
----
焦竑
----
熊赐履
----
胡正言
----
曹寅
----
曹雪芹
----
林则徐
----
汤贻汾
----
孙中山
----
文化震
----
侯绍裘
----
吕彦直
----
黄侃
----
蔡元培
----
汪精卫
----
冼冠生
----
吴锦章
----
徐悲鸿
----
马会信
----
斯行健
----
曾昭燏
----
傅孢石
----
汪辟疆
----
吕惠珍
----
朱偰
----
刘敦桢
----
李四光
----
李宗标
----
周琪
----
竺可桢
----
王可风
----
厉恩虞
----
李华岚
----
胡颜立
----
杨廷宝
----
王承基
----
王敏
----
郑万钧
----
王鈺
----
吴学蔺
----
熊毅
----
张靖宇
----
陈永康
----
张鈺哲
----
夏冰流
----
赵金科
----
穆恩之
----
康爱萱
----
高立业
----
林散之
----
朱启銮
----
欧阳午
----
许启桂
----
刘秉柱
----
高庆华
----
殷超
----
邬学俊
----
章臣桓
----
宗诚
----
郭思贵
----
金善宝
----
萧娴
----
刘明水
----
唐启知
----
陶金
----
陈修良
--
二、人物表
--
三、人物录
综 录
--
一、重大历史事件纪略
--
二、文件辑存
--
三、历代名人咏玄武风光诗词选
--
四、新评金陵四十景区内十三景楹联摘抄
--
五、六朝故城考图
--
六、明宫城图
--
七、明灵谷寺图
--
八、清代金陵四十八景区内八景图
条目索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