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县志

龙井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龙井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2-1985

出版时间: 1989年08月

目录

封面
龙井县志
龙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龙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龙井县志编纂人员
县地编纂委员会《龙井县志》审稿验收小组
省志编纂委员会《龙井县志》审稿验收小组
参加修志工作人员
龙井县政区示意图
彩照
-- 龙井县城鸟瞰
-- 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碑
-- 县机关大院正门
-- 县委办公楼
-- 县政府办公楼
-- 龙井街
-- 1.建设街住宅楼
-- 2.县保险公司
-- 3.龙井第一百货商店
-- 工人文化宫
-- 海兰江儿童电影院
-- 县医院住院楼
-- 1.县城夜景一瞥
-- 2.县交通、环保局办公楼
-- 3.县工商银行
-- 1.县税务局办公楼
-- 2.县城建筑开发公司
-- 3.龙井商场
-- 4.华侨服务大楼
-- 1.龙井汽车客运站
-- 2.海兰江铁路桥
-- 3.龙门桥
-- 1.瑞甸沃野
-- 2.东盛涌长南村人造林
-- 3.丰收的喜悦
-- 4.大新水库一角
-- 5.飞播
-- 6.白金水电站
-- 1.万亩苹果梨园
-- 2.苹果梨人工授粉
-- 3.萍果梨丰收
-- 1.大苏苹果园
-- 2.木耳生产专业户
-- 3.烤烟长势喜人
-- 4.采松茸
-- 5.晒烟
-- 延边黄牛
-- 梅花鹿
-- 1.采摘人参籽
-- 2.延边园参
-- 3.采山菜
-- 1.长白山-12型手扶拖拉机
-- 2.高产牌稻镰
-- 3.出口产品——台虎钳
-- 1.八道乡金矿
-- 2.淘金
-- 3.东盛涌乡农具厂生产的铁铧犁
-- 朝阳川酒厂生产的部分产品
-- 龙井矿泉饮料厂饮料车间
-- 龙井食品厂生产的部分产品
-- 1.延边皮革厂生产的部分产品
-- 2.龙井木器总厂家具车间
-- 3.电器厂电饭锅装配车间
-- 4.龙井印刷厂印刷车间
-- 1.黎明农民大学师生在田间
-- 2.龙井高级中学教学楼
-- 3.龙井中学师生上试验课
-- 1.东盛涌乡龙山幼儿园
-- 2.县医院胃癌根治术
-- 3.朝鲜族舞蹈——扇舞
-- 4.春溪洗濯
-- 1.龙井县民俗博物馆
-- 2.迎新娘
-- 3.老人集体过花甲
-- 1.摔跤
-- 2.秋千
-- 3.跳板
-- 研讨修志工作
-- 审稿

修志始末
凡例
目录
第一篇大事记
第二篇建置沿革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隶属沿革
-- 第二章疆域区划
---- 第一节区域演变
---- 第二节行政区域
-- 第三章县城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 第三节县名含义 地名考
第三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二章山脉河流
---- 第一节山脉
---- 第二节河流
-- 第三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四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森林资源
---- 第四节生物资源
---- 第五节矿藏资源
第四篇人口 民族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历代人口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朝鲜族
---- 第二节汉族
---- 第三节回族
---- 第四节其他民族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第五篇农业
-- 第一章土地开垦
---- 第一节旱田开发
---- 第二节水田开发
-- 第二章土地制度和生产组织
---- 第一节私有制
---- 第二节过渡时期土地制度
---- 第三节公有制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农作物分布
---- 第二节农作物品种
---- 第三节农作物产量
-- 第四章农技农艺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第二节作物栽培
---- 第三节土壤改良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农机具
---- 第一节耕作动力
---- 第二节耕作机具
第六篇畜牧
-- 第一章饲养
---- 第一节饲养种类及畜禽结构
---- 第二节饲养量
-- 第二章品种改良
---- 第一节延边黄牛
---- 第二节东北半细毛羊
---- 第三节延边奶山羊
---- 第四节本地猪
---- 第五节鸡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饲料草场
---- 第一节饲料
---- 第二节草场
第七篇水利
-- 第一章水利工程
---- 第一节河道治理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灌溉工程
-- 第二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水土流失治理
-- 第三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河道管理
---- 第三节水库管理
---- 第四节灌溉工程管理
第八篇林业
-- 第一章森林概况
---- 第一节林种分布
---- 第二节面积蓄积
-- 第二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第二节造林
---- 第三节封山育林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机构
---- 第二节护林防火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五节林业“三定”
-- 第四章采伐经销
---- 第一节采伐
---- 第二节林木产品购销
第九篇土特产
-- 第一章烟草
---- 第一节烤烟
---- 第二节晒烟
-- 第二章果树
---- 第一节苹果梨
---- 第二节苹果
---- 第三节果园管理
-- 第三章其他土特产
第十篇电力
-- 第一章发电
---- 第一节火力发电
---- 第二节水力发电
---- 第三节列车发电
-- 第二章供电设施
---- 第一节输电线路
---- 第二节变电所(塔)
---- 第三节配电设备及线路
-- 第三章用电
---- 第一节城镇用电
---- 第二节农村用电
---- 第三节安全用电
第十一篇工业
-- 第一章主要工业
---- 第一节造纸 印刷
---- 第二节化工
---- 第三节纺织
---- 第四节建材
---- 第五节皮革
---- 第六节食品
---- 第七节机械
---- 第八节煤炭
-- 第二章乡镇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机器设备
---- 第三节产品产量
第十二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公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第二章铁路
---- 第一节铁路线
---- 第二节桥梁隧道
---- 第三节运输
-- 第三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十三篇商业
-- 第一章经济成份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经营网点
---- 第一节商店
---- 第二节集市贸易
-- 第三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日用商品购销
---- 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三节农副产品与废品收购
---- 第四节计划物质
---- 第五节对外贸易
---- 第六节饮食服务业
第十四篇粮食
-- 第一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征收征购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盐购销
-- 第二章粮油加工
---- 第一节粮食加工
---- 第二节食油加工
---- 第三节饲料加工
-- 第三章储运
---- 第一节粮食储存
---- 第二节民间储粮
---- 第三节调拨运输
第十五篇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及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农业税务
---- 第三节工商税收
---- 第四节其他捐税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银号 钱庄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货币
---- 第四节贷款
---- 第五节存款 储蓄
---- 第六节公债
---- 第七节保险
第十六篇工商物价
-- 第一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合同签证
---- 第四节商标注册
-- 第二章物价
---- 第一节商品价格
---- 第二节非商品收费
---- 第三节物价管理
第十七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县城规划
---- 第一节总体规划
---- 第二节专业规划
---- 第三节实施规划
-- 第二章建筑
---- 第一节设计
---- 第二节民用建筑
---- 第三节公共建筑
-- 第三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排水
---- 第三节防洪河堤
-- 第四章公用设施
---- 第一节供水
---- 第二节园林绿化
---- 第三节城区交通
-- 第五章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房产管理
---- 第二节地产管理
-- 第六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民用建筑
---- 第二节新村建设
---- 第三节饮水设施
-- 第七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环境管理
第十八篇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县委
---- 第二节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三节党员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员教育
---- 第五节整党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一战线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妇女组织
---- 第四节青少年组织
---- 第五节文化组织
---- 第六节其他组织
第十九篇政权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基层选举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县级政府
---- 第二节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基层政府
-- 第三章政协
---- 第一节重要会议
---- 第二节主要活动
第二十篇政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
---- 第三节消防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自行侦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司法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判
---- 第三节处理冤、假、错案
---- 第四节调解
---- 第五节法制教育
---- 第六节律师
---- 第七节公证
第二十一篇军事
-- 第一章兵役
---- 第一节兵役制度
---- 第二节兵员征集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清军
---- 第二节国军
---- 第三节伪军
---- 第四节 日军
---- 第五节抗日联军
---- 第六节苏联红军
---- 第七节人民解放军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武装机构
---- 第二节武装力量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教育训练
---- 第三节参军参战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 第五章重大兵事
---- 第一节反日战斗
---- 第二节剿匪战斗
---- 第三节日伪罪行
第二十二篇民政信访
-- 第一章拥军优抚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优抚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农村救济
---- 第二节城镇救济
---- 第三节救灾
-- 第三章安置
---- 第一节荣军复员军人、军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二节盲聋哑残人安置
---- 第三节支边建设农民安置
---- 第四节收容遣送安置
第二十三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就业
---- 第二节劳动安全
-- 第二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劳动工资
---- 第二节职工福利
-- 第三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任用
---- 第二节编制
---- 第三节精简下放
---- 第四节人事监察
-- 第四章离休退休
---- 第一节工人退休(职)
---- 第二节干部离、退休
第二十四篇外事侨务
-- 第一章边境事务
---- 第一节边界踏查
---- 第二节界河工程会谈
---- 第三节边境口岸
---- 第四节公安代表
---- 第五节外事会议
-- 第二章对外交往
---- 第一节中朝交往
---- 第二节业务交往
---- 第三节侨民
---- 第四节观光旅游
-- 第三章华侨事务
---- 第一节华侨、归侨的分布
---- 第二节归侨组织及其活动
---- 第三节华侨企业
第二十五篇教育科技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二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第二节职业学校
-- 第三章特种教育
---- 第一节残废军人速成中学
---- 第二节聋哑学校
---- 第三节孤儿学校
---- 第四节工读学校
-- 第四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教育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节高等教育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任用
---- 第二节师资队伍
---- 第三节教师进修
---- 第四节教师待遇
-- 第六章科技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三节科学普及
---- 第四节计量管理
---- 第五节科技成果
第二十六篇文化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民众教育馆
---- 第二节文化馆(站)
---- 第三节文工团
---- 第四节图书馆
---- 第五节书店
---- 第六节电影公司
---- 第七节广播站
---- 第八节文物管理所
-- 第二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歌谣
---- 第二节乐器
---- 第三节舞蹈
---- 第四节故事传说
-- 第三章演出展览
---- 第一节演出
---- 第二节场所
---- 第三节展览
-- 第四章创作
---- 第一节音乐
---- 第二节舞蹈
---- 第三节戏剧
---- 第四节美术摄影
---- 第五节文学
-- 第五章图书
---- 第一节图书借阅
---- 第二节图书发行
-- 第六章 电影 新闻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新闻
---- 第三节广播 电视
-- 第七章文物 博物馆
---- 第一节古代遗存
---- 第二节革命遗迹
---- 第三节民俗博物馆
第二十七篇卫生体育
-- 第一章预防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结核病防治
---- 第五节职业病防治
---- 第六节学校卫生
---- 第七节妇幼保健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设施和队伍
---- 第二节治疗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机构设施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群众体育
---- 第四节民族体育
---- 第五节体育竞赛与成绩
第二十八篇人物英名录
-- 金相和
-- 蔡洙恒
-- 金贞淑
-- 全赫
-- 李於顺
-- 具成泰
-- 金勋
-- 李淑
-- 李光
-- 金贞吉
-- 吴彬
-- 南昌益
-- 金顺德
-- 朴东根
-- 金圣道
-- 朴振洙
-- 金镐哲
-- 柳兰恒
-- 王德泰
-- 金根
-- 孙元金
-- 李桂荀
-- 郑应洙
-- 金明八
-- 崔哲宽
-- 李龙云
-- 崔姬淑
-- 尹东柱
-- 朱镇
-- 郑士斌
-- 韩乐然
-- 孙荣铭
-- 赵忠烈
-- 李东元
-- 郑青松
-- 吴龙镇
-- 崔承喆
-- 安学龙
-- 赵成龙
-- 崔昌浩
-- 金九翊
-- 关选庭
-- 金光石
-- 郑道俊
-- 张永振
-- 李哲禹
-- 马今春
-- 吕根泽
-- 于淑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