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志

绥中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02-1986

出版时间: 1988年12月

目录

封面
绥中县志
领导题词
图片
-- 赵紫阳总书记视察绥中
-- 县城鸟瞰
-- 中共绥中县委办公楼
-- 县政府旧址——东洼子
-- 县委常委合影
-- 胡耀邦总书记视察绥中
--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县城中央路
-- 邮电大楼
-- 京东首关——九门口
-- 传说中的姜女坟
-- 莲花池
-- 除夕夜景
-- 海滨日出
-- 对虾丰收
-- 永安堡人参
-- 化肥厂一瞥
-- 灯具
-- 冰糕机
-- 大王庙罐头
-- 绥中白梨
-- 苹果丰收
-- 止锚湾渔港
-- 狗河公路大桥
-- 绥中变电所
-- 大风口水库
-- 卫星地面接收站
-- 灯具厂静电渍涂生产线
-- 路林水网方田化
-- 山区新貌
-- 百货商场一角
-- 前卫歪塔
-- 高岭镇小街
-- 第一高中教学楼
-- 县幼儿园
-- 清真寺
-- 县医院医生为患者做手术
-- 敬老院
-- 工人文化宫
-- 烈士陵园
-- 绥中县行政区划图
-- 绥中县土壤分布图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地理编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设治前史略
---- 第二节建置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县境变化
---- 第二节政区划分
-- 第三章乡镇
---- 第一节地名
---- 第二节概况
-- 第四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侵入岩
---- 第三节地质构造
-- 第五章山河
---- 第一节山阜
---- 第二节河流
-- 第六章海域
---- 第一节海岸
---- 第二节滩涂与港湾
---- 第三节潮汐
---- 第四节岛礁
-- 第七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八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第九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水
---- 第三节生物
---- 第四节矿藏
-- 第十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干旱
---- 第二节水涝
---- 第三节风、雹和霜冻
---- 第四节虫灾
---- 第五节鼠害
---- 第六节地震
--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 第三节环保机构
经济编
-- 第一章经济制度改革
---- 第一节废除土地官庄制
---- 第二节减租减息
---- 第三节土地改革
---- 第四节三大改造
---- 第五节人民公社
---- 第六节农业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粮棉油菜种植
---- 第一节土地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布局与产量
---- 第三节种子选育
---- 第四节肥料施用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第六节蔬菜生产
---- 第七节农业技术
---- 第八节管理机构和事业单位
-- 第三章水果
---- 第一节白梨
---- 第二节苹果
---- 第三节杂果、野生果
---- 第四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五节果树管理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资源分布
---- 第二节植树造林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林业管理
-- 第五章畜牧业
---- 第一节生产发展
---- 第二节饲养管理
---- 第三节品种改良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六章水产
---- 第一节发展情况
---- 第二节海水养殖
---- 第三节淡水养殖
---- 第四节经营管理
-- 第七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生产概况
---- 第二节经营种类
---- 第三节发展措施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八章农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动力机械
---- 第三节管理机构
-- 第九章水利
---- 第一节堤坝工程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农田灌溉
---- 第四节水土保持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十章工业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纺织、轧棉工业
---- 第三节制革、缝纫工业
---- 第四节造纸、印刷工业
---- 第五节粮油食品加工工业
---- 第六节冶金、建筑材料工业
---- 第七节化学工业
---- 第八节机械制造工业
---- 第九节优质产品
---- 第十节工业管理
-- 第十一章交通
---- 第一节公路建设
---- 第二节公路运输
---- 第三节公路养护
---- 第四节铁路
---- 第五节民间交通运输工具
---- 第六节管理机构
-- 第十二章邮电
---- 第一节驿站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十三章电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输变电设施
---- 第三节工农业用电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十四章城乡建设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乡镇建设
---- 第三节施工队伍与设备
---- 第四节房产管理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十五章商业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三节集市贸易
---- 第四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五节出口贸易
---- 第六节饮食服务
---- 第七节商业管理
-- 第十六章财政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支出
---- 第三节债券发行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十七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第二节税收
---- 第三节税务管理
-- 第十八章金融
---- 第一节货币
---- 第二节信贷
---- 第三节现金管理与流通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金银收兑
---- 第六节基建资金管理
---- 第七节保险
---- 第八节金融机构
-- 第十九章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节财经审计
---- 第五节管理组织
政治编
-- 第一章政党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绥中县各级组织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绥中县执行委员会
-- 第二章权力机构
----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暨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选举
-- 第三章行政机构
---- 第一节县级行政机构
---- 第二节区乡村行政机构
-- 第四章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政协绥中县委员会
---- 第二节历届委员会议
---- 第三节工作概况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二节农会
---- 第三节工会
---- 第四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五节妇女联合会
---- 第六节中苏友好协会
---- 第七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八节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九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章政法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检察
---- 第三节审判
---- 第四节司法行政
-- 第七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社会福利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复员军人安置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八章劳动人事
---- 第一节职工队伍
---- 第二节干部状况
---- 第三节劳动保护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九章抗日斗争纪略
---- 第一节日伪暴行
---- 第二节抗日武装斗争
文化编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社学、私塾
---- 第二节幼儿教育
---- 第三节初等教育
---- 第四节中等教育
---- 第五节业余教育
---- 第六节教师
---- 第七节管理机构与经费
-- 第二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民间传统文艺
---- 第三节艺术团体
---- 第四节电影放映
---- 第五节管理机构
-- 第三章名胜古迹
---- 第一节明代长城
---- 第二节秦汉建筑遗址
---- 第三节古塔
---- 第四节古墓葬
---- 第五节古城与古城遗址
---- 第六节墩台
---- 第七节莲花池
---- 第八节三山
-- 第四章医药卫生
---- 第一节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药材药品
---- 第三节防疫保健
---- 第四节公费医疗
---- 第五节医疗技术
---- 第六节卫生管理
-- 第五章科学技术
---- 第一节科研所(中心)
---- 第二节科普工作
---- 第三节新技术引进与推广
---- 第四节地震预测预防
---- 第五节沼气
---- 第六节管理和普及机构
-- 第六章新闻工作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四节管理机构
-- 第七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体育竞赛
---- 第四节体育设施
---- 第五节管理机构
军事编
-- 第一章军事机构
---- 第一节旧政权军事机构
---- 第二节人民武装机构
-- 第二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征兵制
---- 第二节募兵制
-- 第三章驻军
---- 第一节清代驻军
----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
---- 第三节人民军队驻在情况
-- 第四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抗日义勇军
---- 第二节武装团队
---- 第三节民兵
-- 第五章防务设施
---- 第一节烽火台
---- 第二节柳条边
---- 第三节碉堡
---- 第四节飞机场
---- 第五节海防哨所
---- 第六节防空监视哨
---- 第七节人民防空工程
-- 第六章关隘要地
---- 第一节九门口
---- 第二节止锚湾
---- 第三节塔子沟
-- 第七章主要战事
---- 第一节清兵攻陷卫所
---- 第二节一片石之战
---- 第三节第二次直奉战争
---- 第四节砬子山战斗
---- 第五节黄家屯战斗
---- 第六节红庙子歼灭战
---- 第七节解放绥中县城战斗
-- 第八章支援前线
---- 第一节兵站与担架队
---- 第二节兵器修造
社会编
-- 第一章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人口
---- 第二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汉族
---- 第二节满族
---- 第三节回族
---- 第四节蒙古族
---- 第五节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 第三章风俗
---- 第一节婚嫁
---- 第二节丧葬
---- 第三节庆祝、追念
---- 第四节节日
---- 第五节礼仪
---- 第六节陋习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章社会组织
---- 第一节红十字会
---- 第二节道德会
---- 第三节理善会
-- 第六章方言、谣谚、传说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歌谣、谚语
---- 第三节方音辨析
---- 第四节民间传说
-- 第七章新风尚
---- 第一节文明村
---- 第二节五好家庭
---- 第三节红娘网
---- 第四节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 第八章长寿
---- 第一节九旬老人状况
---- 第二节百岁老人
-- 第九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一节“知青”下乡
---- 第二节回城与就业
人物编
-- 第一章传记
---- 第一节英模传
------ 郑桂林
------ 支凤瑞
------ 刘镇华
------ 刘福余
------ 潘凯、于海生
------ 祝锡田
------ 董万功
------ 王荣久
------ 栗宝善
------ 马连俊
------ 王德成
---- 第二节名人传(按卒年排列先后)
------ 李海峰
------ 智庆云
------ 邓连吉
------ 徐维廉
------ 董九皋
------ 李在南
------ 王甫亭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第一节外籍烈士
---- 第二节本籍烈士
-- 第三章人物表
---- 第一节高级知识分子名表
---- 第二节受省以上机关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
---- 第三节在外埠工作的县团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表
附录编
-- 第一章旧志考录
---- 第一节版本
---- 第二节类目
---- 第三节序言
-- 第二章本志编修始末
---- 第一节《绥中县志》的创修
---- 第二节本志编修过程
---- 第三节修志的保证
绥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绥中县地方志办公室
《绥中县志》编辑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