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水利志

哈尔滨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哈尔滨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防洪工程、蓄水工程、排水除涝、灌溉工程、水土保持、水利科学技术等。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6月

目录

封面
哈尔滨水利志
《哈尔滨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王化成题词
-- 哈尔滨市防洪胜利纪念馆
-- 1985年修建后之道里江堤。
-- 1989年建成之道里江堤堤后防汛通道。
-- 鸟瞰1988年建成后顾乡大坝的全貌,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形成堤、路、园、林、景、场多功能综合利用工程
-- 顾乡大坝1988年建成后,堤顶公园花卉艳丽,长堤翠柳,气象壮观。
-- 阿什河堤防1988年建成,犹如巨龙,固若金汤,伸向远方。
-- 东大坝1988年建成后的壮观景。
-- 道外堤防1988年建成后,堤顶公园绿树掩映,花圃秀丽,气现万千。形成堤、路、园林和景点等综合功能。
-- 道里江堤迎水面护坡。
-- 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图
-- 中央大街的块石呵,真实记下了当年洪水的恶梦,频频起落的船浆,伴随那撕心裂肺的哭声(1932年汛期之中
-- 1932年洪水泛滥,道外景阳街新闻电影院前被洪水淹没,在大街上行船的情形。
-- 1932年汛期,炮队街(今通江街)被洪水淹没的情形。
-- 1932年汛期,灾民云集南岗文庙一带局部高地,他们生活在旷野里,儿童妇女缺衣少食。
-- 1932年汛期,买卖街日本领事馆警察派出所前被洪水淹没的情形
-- 1932年洪水泛滥期间,流离失所之灾民
-- 1932年汛期,道外江堤第一决口处的马蹄型堵口围堰。
-- 1956年汛期,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吕其恩(右二)、王化成(右一)、林肖侠(左一)等,正在研究战胜洪水的
-- 1956年防汛胜利后,在祝捷大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化成向防汛特等劳动模范授奖。
-- 1957年春节放假期间,省市领导欧阳钦、陈雷、吕其恩、王一伦上堤慰问筑堤职工。
-- 1957年汛期,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在市委书记、市长吕其恩陪同下视察汛情和江堤
-- 1957年洪水泛滥期间,时针将指向午夜一时,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在市领导任仲夷、吕其恩的主持下正在召开
-- 1957年防汛期间,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市委书记、市长吕其恩参加筑堤劳动。
-- 1957年汛期,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参加筑堤劳动。
-- 1957年防汛期间,男女并肩战斗,在风雨泥泞中向堤上运土。
-- 1957年汛期,防汛大军在寒风凛裂、冷水刺骨的江水中扎防浪木排。
-- 1957年汛期,防汛大军走过泥路,踏上木桥,一个跟着一个,谁也不肯拉下
-- 1957年汛期,角放军某部官兵跳进刺骨的江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结成一道“人墙”同洪水搏斗。
-- 1957年汛期全市军民在水深路滑,运土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忘我的参加防汛筑堤劳动。
-- 1957年汛期洪峰迫在眉睫,战斗更加紧张,防汛大军积极动土筑堤。
-- 1986年汛期,国务院副总理乔石,在孙维本、候捷、宫本言等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松花江堤防。
-- 1986年汛期,沈阳部队司令员刘精松(右四),在副省长王连铮(右三)、副市长赵福臣(右二)陪同下视察
-- 1986年汛期,水电部副部长杨振环(前右二)在副省长王连铮、市长宫本言等陪同下视察松花江汛情。
-- 1986年汛前,市委书记李根深、市长宫本言、副市长李嘉庭等领导视察江北防洪工程和清障工作。
-- 1986年汛期,省水利厅厅长王才在市水利局副局长唐云护陪同下视察松花江水情。
-- 1986年汛期,中央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健生(左)和哈尔滨市水利专家陈洪乾在商讨治理钱塘街渗漏
-- 1986年副市长赵明孝慰问筑堤劳动的解放军某部官兵。
-- 1986年汛期,解放军某部官兵在参加前进堤防筑劳动。
-- 1986年8月下旬市防汛办邀请水利专家陈洪乾、翟玉书现场研究道外七道街闸门渗漏的险情。
-- 1965年省水利厅陶稼牧、杨振环工程师在万家灌溉站厂房“19米廊道”工程施工现场,检查、研究使用井点
-- 1985年6月副市长赵福臣(前左3)、市级离休干部徐咏之(左4)、董彬(左5)、局级离休干部司秉钧(
-- 六十年代,人力推动旋转式铝井机械在钻井作业。
-- 市水利局副局长司秉钧(左一)在钻井施工现场。
-- 喷灌机
-- 喷灌机在喷洒灌田
-- 1979年副市长董斌与市水利处长张忠志于新农园型喷喷灌施工现场研究安装工作。
-- 1985年8月市水利局姜书汇局长在西小街重点小流域水土保持工地与技术人员研究黑豆果种植技术。
-- 1996年6月市水利局副局长杨树文、纪检书记杨凯和高级工程师刘忠福在西泉眼水库现场踏察坝址。
-- 水井过滤器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江河
-- 第二节 水文特征
-- 第三节 水资源量
--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章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旱灾频次
-- 第二节 水旱变化规律特征
-- 第三节 历史上的水旱灾害摘要
第三章典型洪水防汛纪实
-- 第一节 1932年大洪水纪实
-- 第二节 1934年大洪水纪实
-- 第三节 1953年大洪水防汛纪实
-- 第四节 1956年大洪水防汛纪实
-- 第五节 1957年特大洪水防汛抗洪纪实
-- 第六节 1960年洪水纪实
-- 第七节 1969年洪水防汛纪实
-- 第八节 1986年洪水防汛纪实
第四章防洪工程
-- 第一节 城市堤防
-- 第二节 城堤达标建设
-- 第三节 农田堤防
-- 第四节 堤防护岸
第五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 立功水库
-- 第二节 三八水库
-- 第三节工农水库
-- 第四节 和平水库
-- 第五节 红旗友谊水库
-- 第六节 小黄河水库
第六章 排水除涝
-- 第一节 城市排水
-- 第二节 农田除涝
第七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万家灌区
-- 第二节 万宝灌区
-- 第三节 新仁灌区
-- 第四节 成高子灌区
-- 第五节 松浦灌区
-- 第六节 前进灌区
-- 第七节 黑鱼汀灌区
-- 第八节 污水灌溉
-- 第九节 中小型灌溉工程及机电井建设
-- 第十节 喷灌工程
第八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治理
-- 第三节 投资 管理
第九章水利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水利学会学术活动
-- 第二节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第十章水利机构
-- 第一节 市级水利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市政府非常设指挥机构
-- 第三节 市水利事、企业机构
-- 第四节区、乡(镇)水利机构
第十一章管理
-- 第一节 工程建设管理
-- 第二节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 第三节 综合经营管理
治水人物
-- 吕其恩
-- 司秉钧
-- 卞三立
-- 崔健军
-- 张忠志
-- 吴绍麟
哈尔滨水利大事记
附录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