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志 科学研究

长江志 科学研究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河流泥沙研究、水工水力学研究、水工建材研究、工程结构研究、工程振动研究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2000年04月

目录

封面
长江志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
第三篇 科学研究
版权页
图片
-- 1953年2月,在“长江”舰上,毛泽东主席约见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专门听取关于治理长江问题的汇
-- 1980年7月,邓小平副主席视察葛洲坝工地 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供稿
-- 1989年7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为长江水利委员会题字 陈志宏供稿
-- 1992年11月,李鹏总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廷净等陪同视察三峡宜昌前坪基地 李广平供稿
-- 1999年7月13日,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黎安田陪同视察长江九江大堤 长江委
-- 1 1958年4月毛泽东主席接见长科院院长何之泰
-- 2 1989年7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长委长江科学院 九万方三峡水库模型.在试验厅作重要讲话
-- 3 1990年11月,邹家华副总理视察长江三峡工程攻关项目
-- 1原长委主任林一山在长江科学院泥沙模型指导工作
-- 2意大利专家参观长江科学院三峡厂房坝段地质力学模型
-- 3葛洲坝大江围堰拆除爆破
-- 4长江500型岩石三轴仪
-- 5第四届国际精细流动模型与湍流量测学术会议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召开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科所供稿
-- 6 409-2型光弹仪
-- 7空化试验设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供稿
-- 8三峡泄洪坝段三维有限元网络
-- 9三峡MF-001水轮机模型转轮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供稿
-- 1排水孔新材料滤层研究
-- 2大型渗透固结仪
-- 3混凝土碱骨料的试验研究
-- 4直径6米离心机
-- 5葛洲坝工程围堰填料抗剪强度试验
-- 6荆江河段整治模型试验
-- 7长江口航道整治模型试验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供稿
-- 8长江中游防洪实时调度数学模型
-- 9三峡工程下游引航道异重流试验
-- 1O用于挑流雾化研究的低速环境风洞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科所供稿
-- 1三峡升船机承船厢整体动态模型试验
-- 2变坡陡槽 成都科技大学供稿
-- 3大型土工三轴剪切仪
-- 4龚咀泄洪消能试验 水利部成都勘测设计院供稿
-- 5葛洲坝大江船闸模型试验
-- 6丹江口抗冲耐磨混凝土试验现场
-- 7葛洲坝水工总体模型试验
-- 8上海市污水排放工程喷口模型试验
-- 9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丝瓜碛河段泥沙模型
-- 10利用树脂混凝土修复二江泄水闸底板
-- 1二滩泄洪消能试验 成都科技大学供稿
-- 2武汉天兴洲护岸工程
-- 3宜昌前坪三峡工程试验基地
-- 4梅山高速水流试验基地重力式水洞 安微省水科所供稿
-- 5构皮滩拱坝流激振动模型试验
-- 6变压箱
-- 7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模型
-- 8循环水洞 成都科技大学供稿
-- 1船闸试验测试装置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供稿
-- 2三蛱工程水工总体模型
-- 3丹江口水利枢纽阐墩振动试验
-- 4苏州河网环境整治模型试验
-- 5葛洲坝枢纽原型观测
-- 6深孔岩体应力测量
-- 7葛洲坝三江冲沙阐原型观测
《长江志》编纂委员会
《长江志》总纂人员

前言
凡例
总述
《长江志·科学研究》编撰说明
《长江志·科学研究》编纂委员会
《长江志·科学研究》主要编纂人员
目录
《长江志》总篇目
长江流域地势图
长江流域水系图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河流泥沙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三节 河道演变与整治
---- 一、上游段
---- 二、荆江段
---- 三、城陵矶至徐六泾段
---- 四、护岸工程
-- 第四节 河口段演变与整治
---- 一、河口演变与水流泥沙运动
---- 二、航道整治
-- 第五节 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
---- 一、水库长期使用
---- 二、水库变动回水区航道泥沙
---- 三、坝区河势规划
---- 四、枢纽引航道泥沙
---- 五、电站引水防沙
---- 六、水库下游河道演变
-- 第六节 研究途径与方法
---- 一、河道原型观测
---- 二、数学模型
---- 三、物理模型
第三章 水工水力学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枢纽总体布置水力学
---- 一、闸坝枢纽
---- 二、河床式泄洪枢纽
---- 三、河岸式泄洪枢纽
-- 第三节 泄水建筑物水力学
---- 一、坝面曲线
---- 二、消能防冲
---- 三、高速水流
-- 第四节 过坝建筑物水力学
---- 一、船闸
---- 二、升船机
---- 三、航道
---- 四、鱼道、筏道、过木、排漂
-- 第五节 电站、泵站水力学
---- 一、电站
---- 二、泵站
-- 第六节 特殊课题
---- 一、溃坝洪水
---- 二、滑坡涌浪
---- 三、盐水、污水扩散
---- 四、冷却水取排
-- 第七节 施工水力学
---- 一、施工导流
---- 二、河道截流
---- 三、理论探讨
第四章 水工建材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混凝土原材料
---- 一、水泥
---- 二、混合材
---- 三、外加剂
---- 四、骨料
-- 第三节 混凝土性能
---- 一、力学性能
---- 二、耐久性
---- 三、体积变形
---- 四、热学性能
-- 第四节 特殊课题
---- 一、加气混凝土真空作业
---- 二、装配式混凝土坝的接缝
---- 三、回填混凝土
---- 四、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
---- 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与浸渍混凝土
---- 六、补偿收缩混凝土
---- 七、低弹模混凝土及塑性防渗混凝土
---- 八、碾压混凝土
---- 九、水泥土
---- 十、养护剂
第五章 工程结构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结构应力
---- 一、延伸网格法
---- 二、光弹性法
---- 三、电测法
---- 四、数值分析法
-- 第三节 坝基稳定
---- 一、常规模型
---- 二、地质力学模型
---- 三、数学模型
-- 第四节 温度应力
---- 一、温度裂缝问题
---- 二、温度控制问题
---- 三、坝体稳定温度场问题
第六章 土工试验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地基土力学
---- 一、软土地基
---- 二、岩石软弱夹层地基
-- 第三节 土石坝填筑材料
---- 一、粗粒土
---- 二、粘性土
---- 三、特殊土
---- 四、土石坝研究的新发展
-- 第四节 渗流问题
---- 一、渗透稳定性
---- 二、渗流场分析
---- 三、渗流控制
-- 第五节 土工合成材料
---- 一、水力特性
---- 二、力学性
---- 三、模型试验
---- 四、现场应用试验
第七章 岩石力学与工程试验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岩石(体)力学性质及其测试
---- 一、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二、岩体力学性质
---- 三、声学测试
---- 四、地应力量测
-- 第三节 工程岩体稳定性
---- 一、混凝土坝坝基
---- 二、地下工程
---- 三、岩体边坡
-- 第四节 岩体加固技术
---- 一、水泥或粘土灌浆
---- 二、化学灌浆
---- 三、锚喷支护
第八章 工程振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程抗震研究
---- 一、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 二、原型动力试验与振动观测
---- 三、建筑场区地震动参数
-- 第三节 水工结构流激振动
---- 一、模型试验
---- 二、原型观测分析
-- 第四节 工程防护问题
---- 一、大坝抗爆模拟试验
---- 二、核爆现场效应观测
---- 三、溃坝灾害与控制措施
---- 四、综合分析论证
第九章 工程爆破技术试验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一、积累实践经验阶段
---- 二、集中进行试验研究阶段
---- 三、推广应用和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基岩开挖
---- 一、钻孔机械和爆破材料
---- 二、爆破技术
-- 第三节 地下工程开挖
---- 一、水工隧洞
---- 二、水电厂地下厂房
-- 第四节 水下爆破
---- 一、水下工程爆破
---- 二、岩塞爆破
---- 三、挡水围堰拆除
-- 第五节 定向爆破筑坝
-- 第六节 爆破观测
---- 一、爆破地震效应观测
---- 二、爆破破坏观测
---- 三、爆破自由场观测
---- 四、数据处理技术
---- 五、主要成果与经验
第十章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大坝及基础监测
---- 一、常规监测
---- 二、专题原型观测
-- 第三节 岩体工程监测
---- 一、地下工程
---- 二、岩体边坡
-- 第四节 监测自动化技术
---- 一、监控自动化技术
---- 二、无线遥测技术
---- 三、卫星传输技术
-- 第五节 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
---- 一、数据管理系统
---- 二、安全监控模型
---- 三、滑坡数据库及预警系统
---- 四、参数反分析研究
第十一章 仪器设备研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流体力学测试仪器
---- 一、小流速仪、流速流向仪
---- 二、水位仪、波高仪
---- 三、掺气仪、水流空穴探测仪
---- 四、测沙仪
---- 五、测淤厚仪
---- 六、渗流电拟仪
---- 七、电导率自动测量仪
---- 八、水温仪
---- 九、模型综合自动测量系统
---- 十、船闸自动量测系统
-- 第三节 固体力学测试仪器
---- 一、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仪
---- 二、偏光弹性仪
---- 三、三轴仪
---- 四、直剪仪
---- 五、振动三轴仪和振动单剪仪
---- 六、岩土试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 第四节 工程现场测试(观测)仪器
---- 一、大坝观测仪器
---- 二、爆破观测仪器
---- 三、土工现场测试仪器
---- 四、岩基现场测试仪器
-- 第五节 其他专项试验设备
---- 一、离心机
---- 二、高速水流试验设备
---- 三、无线电遥控自航船模
---- 四、振动试验台
---- 五、光弹精密切片机
---- 六、化学灌浆泵
---- 七、河港、水工模型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