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目录
封面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
版权页
凡例
图片
--
贡山县独龙怒族自治县卫星影像图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图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
--
贡山县城
--
怒江第一湾
--
世外桃源——丙中洛
--
傲立的江中松
--
如诗似画的独龙江流域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大会(1956年10月10日)
--
原省委书记令狐安在独龙江视察工作
--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同志视察指导省定民族完小
--
原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在贡山视察工作
--
交通部副部长李君昌(右四)、云南省副省长牛绍尧(右二)在独龙江公路贯通仪式上剪彩
--
国家民委副主任郝文明同志(左二)莅临贡山视察指导工作
--
和耕中共贡山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
孔自清贡山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
神奇的独龙村寨
--
秀丽的怒族村寨
--
石板片房(丙中洛)
--
独龙族剽牛师
--
独龙文面女
--
怒族青年
--
怒族少女在纺线
--
县四大机关办公楼
--
县人民检察院
--
县城街道
--
丹当公园大门
--
县“三江井流”管理所
--
贡山宾馆
--
县文化馆
--
电信大楼
--
电信交换设备
--
中波台机房
--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修筑独龙江公路题词
--
贡山一中民族班
--
贡山一中教学大楼
--
贡山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
--
医务人员下乡义诊
--
贡山二幼在上课
--
怒江上的茨开大桥
--
过藤蔑桥
--
茶马古道
--
行驶在独龙江公路上
--
建设中的县乡油路
--
丙中洛粮食基地
--
高山牧场
--
锡精矿
--
独龙牛
--
黄山羊
--
杂交猪
--
普拉河电站
--
气象观测站
--
怒江干流贡山段防洪堤
--
鹆子花(珙桐树)
--
贡山蝶兰
--
杜鹃花
--
红杜鹃
--
小杜鹃花丛
--
桫椤(树蕨)
--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秃杉
--
董棕树
--
贡山大板栗
--
原始森林
--
小熊猫
--
熊
--
独龙原鸡
--
植树造林
--
农贸市场
--
纺织独龙毯
--
土特产品
--
缝制民族服装
--
丙中活普化寺朗确活佛座床仪式
--
白汉洛天主教堂
--
石磨刻
--
基督教堂
--
猎前祭天(独龙族)
--
怒族鲜花节活动项目之一——在仙女洞里接圣水
--
独龙族剽牛舞
--
剽牛
--
耍龙
--
课间操
--
射弩比赛
--
拔河比赛
--
县志定稿会议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定稿人员合影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成员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编纂人员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评审人员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定稿人员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审查验收人员
序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 理
--
第一章 建 置
----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四节 行政区划
----
第五节 县 城
----
第六节 乡 镇
--
第二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 质
----
第二节 地 貌
--
第三章 山脉水系
----
第一节 山 脉
----
第二节 水 系
----
第三节 高山湖泊
--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 壤
----
第二节 植 被
--
第五章 气 象
----
第一节 气候带
----
第二节 降 水
----
第三节 日照 气温 风
----
第四节 物 候
--
第六章 生物资源
----
第一节 植 物
----
第二节 动 物
----
第三节 森 林
--
第七章 矿产资源
----
第一节 矿产勘探
----
第二节 矿床 矿点 矿化点
--
第八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 量
----
第二节 水 能
--
第九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贡山景区
----
第二节 独龙江景区
--
第十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低温阴雨
----
第二节 大 风
----
第三节 冰 雹
----
第四节 雪 灾
----
第五节 泥石流
----
第六节 旱 灾
----
第七节 霜 冻
----
第八节 地 震
第二编 人口民族
--
第一章 人 口
----
第一节 发 展
----
第二节 构 成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独龙族
----
第一节 源 流
----
第二节 社会形态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第五节 礼仪习俗
----
第六节 文 化
----
第七节 宗 教
--
第三章 怒 族
----
第一节 源 流
----
第二节 社会形态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第五节 礼仪习俗
----
第六节 文 化
----
第七节 宗 教
--
第四章 傈僳族
----
第一节 源 流
----
第二节 社会形态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第五节 礼仪习俗
----
第六节 文 化
----
第七节 宗 教
--
第五章 藏 族
----
第一节 源 流
----
第二节 社会形态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生活方式
----
第五节 礼仪习俗
----
第六节 文 化
----
第七节 宗教信仰
--
第六章 汉 族
----
第一节 源 流
----
第二节 社会形态
----
第三节 生活方式
----
第四节 礼仪习俗
--
第七章 民族事务
----
第一节 解放初期的民族工作
----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
----
第三节 新型的民族关系
第三编 政 治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贡山县党部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党 务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委员会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中共贡山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三节 乡镇党委
----
第四节 中共贡山县委部门工作
----
第五节 群众团体工作
--
第三章 参议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全国、省人大代表名录
--
第五章 政府机关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第六章 党务政务纪略
----
第一节 疏通民族关系开展对敌斗争
----
第二节 直接过渡
----
第三节 山区生产改造
----
第四节 组织互助合作
--
第七章 政协委员会
----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协商委员会
----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
----
第三节 参政议政纪略
----
第四节 制度建设
----
第五节 驻县各级政协委员
--
第八章 政 法
----
第一节 公安警察
----
第二节 边防外事
----
第三节 检 察
----
第四节 行政监察
----
第五节 审 判
----
第六节 司 法
----
第七节 军 事
--
第九章 民政 扶贫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民 政
----
第二节 扶 贫
----
第三节 劳动人事
第四编 经 济
--
第一章 农 业
----
第一节 农业人口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三节 农作物
----
第四节 农技农艺
----
第五节 防治病虫害
----
第六节 农业机具
----
第七节 机 构
--
第二章 畜 牧
----
第一节 牧 草
----
第二节 畜 禽
----
第三节 渔 业
----
第四节 饲 养
----
第五节 防治畜禽病
----
第六节 独龙牛保护、牛体育黄
----
第七节 机 构
--
第三章 水 利
----
第一节 灌溉工程
----
第二节 饮水工程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机 构
--
第四章 林 业
----
第一节 森林面积 林种
----
第二节 稀有树种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林木经营
----
第六节 机 构
--
第五章 工 业
----
第一节 电 力
----
第二节 有色金属开采
----
第三节 建材 云母开采
----
第四节 机械 五金
----
第五节 粮油加工
----
第六节 其他制造业
----
第七节 乡镇企业
----
第八节 管理机构
----
第九节 职 责
--
第六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 通
----
第二节 运 输
----
第三节 管 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邮 电
----
第一节 邮 政
----
第二节 电 信
----
第三节 机 构
--
第八章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城乡建设
----
第二节 环境保护
----
第三节 机 构
--
第九章 粮 油
----
第一节 粮油征购
----
第二节 销 售
----
第三节 粮油储藏
----
第四节 调 运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十章 民族商业贸易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集 市
----
第三节 经 营
----
第四节 服务业
--
第十一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 政
----
第二节 税 务
--
第十二章 金 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货 币
----
第三节 存款 贷款
--
第十三章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 划
----
第二节 工商行政
----
第三节 审 计
----
第四节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五节 统 计
第五编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 广电 体育
----
第一节 文化设施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文 物
----
第四节 广播电视
----
第五节 体 育
----
第六节 机 构
--
第二章 科 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第三节 科技培训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三章 教 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初等教育
----
第三节 中等教育
----
第四节 社会教育
----
第五节 教师队伍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七节 勤工俭学
----
第八节 校 舍
----
第九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卫 生
----
第一节 医 疗
----
第二节 卫 生
----
第三节 防 疫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机构管理
----
第六节 医政管理
--
第五章 档 案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馆藏资料
----
第三节 库房设施
----
第四节 利 用
----
第五节 达标升级
第六编 人 物
--
第一章 传
----
第一节 传 略
------
夏瑚
------
孔志清
------
伊里亚
------
彭思德
------
邓付迪
------
姚高翔
------
侯纪善
------
姚以贤
------
马志仁
------
李如良
------
干马一西
------
刘树槐
------
昌云龙
------
李光书
------
刘云先
------
色阿图
------
李家荣
------
汉朝钧
------
胡志明
----
第二节 简 介
------
向群
------
余耀龙
------
孔瑞荣
------
括士
------
期都
--
第二章 表
----
第一节 英烈表
----
第二节 省州以上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情况表
--
第三章 录
----
第一节 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名录
----
第二节 中级职称人员名录
----
第三节 已知贡山籍处(团)级职务和副高职称及其以上名录
----
第四节 轶 录
------
马巴恰开
------
陈应昌
附录
--
一、碑文辑录
--
二、历史文献辑录
--
三、贡山县地方志资料辑录
--
四、重要文件选录
--
五、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