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南县民政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优待抚恤、社会救济、收容遣送、婚姻登记、殡葬改革等。
内容时限:
1895-1985
出版时间:
1987年09月
目录
封面
南县民政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南县民政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南县人民政府
--
南县民政局
--
光荣院
--
福利公司
--
收遣站
--
火葬场
--
部分奖状集锦
--
全国双拥先进集体奖状
--
全国扶贫扶优先进集体奖状
--
段德昌烈士纪念碑
--
荷花地烈士墓
--
九都山烈士墓
--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
--
县委书记魏遐龄春节慰问烈军属(1984)
--
光荣院首批入院老人在开院典礼上(1987)
--
民政局长李基乾慰问“两山”前线指战员(1986)
--
下柴市乡党委书记和民政助理送发军属优待金(1985)
--
茅草街镇拥军林
--
南洲镇粮站为烈军属送米面上门
--
地县领导人慰问南湾湖驻军(1984)
--
建军节拥军优属座谈会(1985)
--
军民联欢(1985)
--
军民共庆建军节(1986)
--
县人大副主任段心禹到驻军医院看望伤病员(1986)
--
中鱼口乡办敬老院
--
下柴市乡共青团彭淑贤常年护理五保户老人
--
南洲镇幸福院
--
县委副书记赵炳坤看望五保老人(1985)
--
省军区司令慰问花甲湖村敬老院老人(1986)
--
县人大、县政府领导人颁发双扶先进单位奖状
--
河口乡建华村八一麻纺厂
--
武圣宫乡退伍军人李月池养鱼致富
--
三仙湖镇建设街曙光草帽厂
--
中鱼口乡退伍军人何咏桃养鸭致富
--
南县政区图
前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大事纪
第二章民政建制
--
第一节机构
----
一县级民政机构
----
二基层民政组织
--
第二节职能
第三章疆域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变迁
--
第三节县界纠纷
----
一天星洲
----
二舵杆洲
第四章政区演变
--
第一节清末时期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
----
一沿袭清制
----
二撤乡划区
----
三并区合团
----
四设立保甲
----
五废区并乡
----
六并乡合保
------
附民国时期政区图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一划区建政
----
二划乡建政
----
三调整区乡
------
附解放初期政区图
----
四撤区并乡
------
附撤区并乡后政区图
----
五建立公社
------
附公社初期政区图
----
六公社体制调整
------
附公社体制调整后政区图
----
七公社区域调整
----
八地名普查正名
------
附公社区域调整后政区图
----
九政社分设
第五章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旧区乡政权
--
第二节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人民政权
----
一区人民政府和区公所
----
二乡人民政府
----
三人民公社
----
四政社分设建立乡政府
第六章县乡选举
--
第一节选举议员与国大代表
----
一选举省、县议员
----
二选举县参议员
----
三选举国大代表
--
第二节聘选各界人民代表
----
一聘选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
----
二聘选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
--
第三节普选人民代表
----
一选举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二选举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三选举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四选举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五选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六选举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第四节直接选举县、社人民代表
----
一选举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二选举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七章优待抚恤
--
第一节褒扬抚恤
----
一追恤
----
二修建纪念建筑物
----
三编写烈士传和革命诗文
----
四纪念活动
--
第二节伤残抚恤
--
第三节群众优待
----
一代耕田地
----
二优待劳动日
----
三优待现金
--
第四节国家补助
----
一临时补助
----
二定期定量补助
--
第五节拥军优属
----
一慰问优抚对象
----
二慰问驻军
----
三召开优抚对象代表会
----
四营造拥军林
--
第六节创办光荣院
--
第七节优抚对象普查
第八章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复员
--
第二节退伍
--
第三节军队离退休干部
第九章自然灾害救济
--
第一节水灾救济
--
第二节风雹灾救济
--
第三节疫病救济
----
附南县历年自然灾害纪要
第十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荒时救济
----
一积谷渡荒
----
二春夏荒和冬令救济
--
第二节照顾扶助困难户
----
一照顾补助
----
二扶持严重困难户
----
三扶贫扶优
--
第三节城镇救济
----
一临时救济
----
二定期定量救济
--
第四节火灾救济
--
第五节其他救济
----
一精减老职工救济
----
二弃婴收养
----
三投诚起义人员救济
----
四特赦人员救济
----
五麻风病人救济
----
六精神病人救济
----
七零星救济
第十一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慈善团体
----
一贫民工厂
----
二孤儿院
--
第二节五保供养
----
一农村
----
二城镇
--
第三节福利生产
----
一盲聋哑残疾人生产
----
二街道社会福利生产
--
第四节退休管理
第十二章收容遣送
--
第一节劝止外流
--
第二节劝返回乡
--
第三节收容安置
第十三章婚姻登记
--
第一节宣传婚姻法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一结婚
----
二离婚
----
三复婚
第十四章殡葬改革
--
第一节丧葬习俗
--
第二节推广火葬
--
第三节建立公墓
第十五章民政财务
--
第一节使用
--
第二节管理
----
一发放
----
二制度
----
三检查
第十六章地政
--
第一节土地征用
--
第二节定权发证
--
第三节查田定产
第十七章移民安置与民工动员
--
第一节移民安置
----
一围垦建设大通湖区
----
二兴修水利
--
第二节民工动员
----
一水利工程
----
二铁路建设
第十八章人物
--
第一节烈士传略
----
段德昌
----
周(寿羽)
----
沈湘芸
----
钟耀彩
----
陈靖宇
----
吴蕙林
----
曾金华
----
黄承广
----
胡永福
----
丁章瑞
----
刘争
----
孙荣华
----
段修浩
----
黄月桥
----
任炳南
----
喻文彬
----
黄克佐
----
孟庆友
----
洪光
----
刘立
----
李服波
----
高文甫
----
吴际泰
----
王培昌
----
陈介凡
----
杨义斌
----
李锦华
--
第二节烈士英名录
--
第三节爱国志士姚洪业传
--
第四节优抚对象模范事迹简介
----
模范军属汤长秀
----
模范残疾军人宋春堂
----
模范残疾军人成菊秋
----
模范残疾军人谭天赐
----
模范烈属杨六妹
----
模范军属刘元珍
----
模范复员军人周光辉
----
模范老红军战士万玉阶
----
模范复员军人李自荣
----
模范复员军人彭荣华
----
模范烈属叶南山
----
模范烈属王其林
----
模范军属唐池海
----
模范烈属岳绍球
----
模范军属杨菊珍
----
模范复员军人彭菊喜
----
模范退伍军人彭年友
----
模范退伍军人张向东
----
模范退伍军人何咏桃
----
模范退伍军人周国湘
----
模范退伍军人蔡国辉
----
模范退伍军人丁爱平
----
模范军属曾伏清
----
模范退伍军人丁大茂
----
模范退伍军人杨利人
----
模范退伍军人王志福
----
模范军属蔡长云
--
第五节出席省以上优抚先代会代表名单
编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