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通志 天祝卷

武威通志 天祝卷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6

目录

封面
武威通志 天祝卷
武威通志编委会
天祝卷编纂人员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综 合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质
---- 二、地貌
------ 马牙雪山天地
------ 龙沟河
------ 乌鞘岭长城
------ 马牙雪山
------ 县城公路桥
-- 第二节 自然资源
---- 一、土壤与植被
------ 团结路街景
------ 高山草原
------ 马牙余晖
---- 二、水文
------ 金强河畔
---- 三、矿藏
------ 煤炭开采
---- 四、气候
------ 乡村风光
------ 滨河公园
------ 山区之夏
------ 林间牧场
------ 神泉瀑布
------ 水源涵养林
---- 五、森林
-- 第三节 自然灾害
---- 一、干旱、冰雹、洪涝
---- 二、风雪、霜冻
---- 三、地震
---- 四、火灾
---- 五、病虫害
-- 第四节 建置沿革
---- 一、区域位置
---- 二、历史沿革
---- 三、行政区域
-- 第五节 城乡建设
---- 一、县城建设
---- 二、村镇建设
-- 第六节 环境保护
---- 一、环境状况
---- 二、环境治理
第二章 经 济
-- 第一节 生产关系与经济体制变革
---- 一、封建土地
---- 二、社会主义改造
----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四、工商企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计划 统计 审计
---- 一、计划
---- 二、统计
---- 三、审计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农贸市场管理
---- 二、各类市场整治
---- 三、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四、个体工商业管理
---- 五、经济合同管理
---- 六、商标、广告管理
---- 七、物价管理
-- 第四节 质量技术监督
---- 一、计量监管
---- 二、标准化管理
---- 三、产品质量管理
---- 四、特种设备监督管理
-- 第五节 土地管理
---- 一、土地资源调查
---- 二、地籍管理
---- 三、土地征用与执法
---- 四、管理机构
-- 第六节 农 业
---- 一、种植业
---- 二、农牧机械
---- 三、林业
---- 四、畜牧业
---- 五、乡镇企业
-- 第七节 水利 电力
---- 一、水利
---- 二、电力
-- 第八节 工 业
---- 一、国营工业
---- 二、集体企业
---- 三、部门工业
---- 四、民营企业
---- 五、管理机构
-- 第九节 建筑业与房地产
---- 一、建筑施工图纸设计
---- 二、建筑市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 三、房产管理
---- 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第十节 交通 运输
---- 一、古代驿道
---- 二、公路
---- 三、公路运输业
---- 四、铁路
-- 第十一节 邮政通讯
---- 一、邮政业务
---- 二、电信
---- 三、移动通信
-- 第十二节 商贸物资
---- 一、商业
---- 二、供销合作社
---- 三、物资
---- 四、粮油经管
-- 第十三节 财税 金融 保险
---- 一、财政
---- 二、税务
---- 三、金融
第三章 政 治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 一、中国共产党
---- 二、民主党派和工商联
-- 第二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构
---- 一、历届自治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
---- 二、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 三、县人大常委会
---- 四、地方立法
---- 五、代表意见建议
---- 六、县乡换届选举
-- 第三节 地方行政机构
---- 一、县人民政府
---- 二、基层人民政府
-- 第四节 政协天祝县委员会
---- 一、历届委员会首次会议
---- 二、政协常委会
---- 三、政协工作
-- 第五节 群众团体
---- 一、县工会
---- 二、县贫下中农协会(县贫办)
---- 三、县共青团组织
---- 四、少先队组织
---- 五、县妇联
---- 六、县科学技术协会
---- 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六节 政 法
---- 一、公安
---- 二、检察
---- 三、审判
---- 四、司法行政
---- 五、法制与行政复议
-- 第七节 军 事
---- 一、军事设置
---- 二、地方武装
---- 三、兵役
---- 四、民兵
---- 五、战事
第四章 文 化
-- 第一节 教 育
---- 一、历代教育
---- 二、现代教育
---- 三、教师队伍
---- 四、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文化艺术
---- 一、藏族传统文化
---- 二、汉族传统文化
---- 三、土族传统文化
---- 四、文化事业
---- 五、文艺创作
---- 六、图书出版
-- 第三节 广播影视
---- 一、机构设置
---- 二、设施建设与服务
---- 三、广播节目设置
---- 四、电视节目设置
---- 五、电影放映、发行
-- 第四节 科学技术
---- 一、科技概况
---- 二、地震监测
-- 第五节 文 物
---- 一、古脊椎生物化石点
---- 二、古文化遗址
---- 三、古城堡遗址
---- 四、古建筑
---- 五、古长城、古烽墩遗址
---- 六、馆藏文物
---- 七、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节 旅 游
---- 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 二、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
---- 三、人文类旅游资源
---- 四、旅游节会
-- 第七节 医药卫生
---- 一、医疗机构
---- 二、藏医藏药
---- 三、卫生防疫
---- 四、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五、妇幼保健
---- 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七、药政管理
-- 第八节 体 育
---- 一、传统教育
---- 二、体育竞赛
---- 三、场地设施
第五章 社 会
-- 第一节 民 族
---- 一、民族概况
---- 二、藏族
---- 三、土族
-- 第二节 人 口
---- 一、历代人口
---- 二、现代人口
---- 三、人口分布
-- 第三节 宗 教
---- 一、藏传佛教
---- 二、伊斯兰教
---- 三、道教
---- 四、宗教事务管理
-- 第四节 民 政
---- 一、机构
---- 二、优抚安置
---- 三、边界区划
---- 四、救灾救济
---- 五、城乡社会保障
---- 六、群众自治机构建设
---- 七、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 八、残疾人工作
-- 第五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
---- 一、劳保福利
---- 二、劳动就业
---- 三、社会保险
---- 四、劳动保障监察及劳动争议仲裁
---- 五、就业服务
-- 第六节 人 事
---- 一、机构
---- 二、编制管理
---- 三、干部队伍状况
---- 四、工资
---- 五、人才管理
-- 第七节 社会生活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第八节 风情民俗
---- 一、传统节会
---- 二、婚娶
---- 三、丧葬
---- 四、忌讳
---- 五、天祝地方风味小味
-- 第九节 方言词汇
---- 一、天祝藏族方言
---- 二、天祝汉族方言
-- 第十节 名优特产
---- 一、天然产品
---- 二、人工产品
附录
--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编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