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志1949-199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指导思想和原则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志书的指导思想。
2、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如实记载工厂的发展变化。
编排
l、志书结构按工厂自然形成过程划分为篇、章、节、目结构体系,以条目形式分层
次编排。
例如:工厂发展沿革
工厂筹建始末;
扩建五千锭纺织分场;
扩建漂染分场;
新建梳麻分场;
承包、兼并哈尔滨第二色织厂。
2、每篇开头的条目,一般都具有综述该条目内容的性质。
3、不同层次的标题用不同字体标明。
4、除大事记、附录、企业荣誉录以外,一律按篇、章、节排列。
5、一个条目的内容涉及其它条目并需要其它条目的释文补充时,采用“参见”方式,
另用括号加“见”字标出。
文体、文风
l、厂志文体一律采用语体文、记述体。
2、文字、标点符号的使用,除必须用繁体或古汉字外,均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
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
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3、志书所用数字,除习惯用汉字表示外,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4、志书所用计量单位,采用中国法定计量单位。
图表
l、图表以篇为基本单元标排顺序,同一篇中凡出现两个以上图表时,均依次标出序
码。例如:表l、表2。
2、凡易于文字记述或已经作了记述的,均不再用图表表述。
插图
1、条目释文中配有必要的插图。
2、彩色图片汇编成插页,单独编排页次。
出版时间:
1992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序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志》编委会
目录
图片
概述
第一篇工厂发展沿革
--
第一章工厂筹建始末
----
第一节决定建厂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建厂准备工作
----
第三节建厂施工过程
----
第四节机械设备按装
----
第五节开工生产
--
第二章扩建五千锭纺织分场
----
第一节扩建规模及土建工程
----
第二节生产工艺、设备性能及经济效益
--
第三章扩建漂染分场
----
第一节 扩建规模及土建工程
----
第二节 主要工艺装备、工艺流程及经济效益
--
第四章新建梳麻分场
----
第一节建设规模及土建施工
----
第二节主要工艺设备及改造前后的对比
--
第五章承包、兼并哈尔滨第二色织厂
----
第一节承包兼并前二色织状况
----
第二节承包兼并后二色织状况
第二篇领导体制
--
第一章工厂隶属关系沿革
--
第二章工厂领导体制
----
第一节一长制
----
第二节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第三节“革命委员会”
----
第四节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第五节厂长负责制
--
第三章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及沿革
第三篇生产管理
--
第一章生产发展沿革
----
第一节建厂初期生产技术及生产规模
--
第二章工艺管理
----
第一节传统工艺概述
----
第二节历年生产工艺的发展与变化
----
第三节亚麻产品现行工艺
----
第四节历年工艺纪律检查
--
第三章操作管理
----
第一节操作管理的机构设置
----
第二节操作管理工作的发展
--
第四章全面质量管理
----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发展过程
----
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成就
----
第四节试、化验室
--
第五章产品开发
--
第六章科技与双革
----
第一节科技队伍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科学技术成果
----
第三节 主要双革项目
----
第四节1986至1990年科技工作
--
第七章设备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
----
第二节保全保养工作
----
第三节设备管理制度
----
第四节修制平衡全议
----
第五节设备管理沿革
----
第六节研制引进新设备使用
--
第八章机配件加工
----
第一节机配件加工部门
----
第二节木制件加工
----
第三节综合利用
--
第九章能源与计量管理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动力供应
----
第三节计量与管理
----
第四节节能成就
--
第十章安技环保
----
第一节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
第二节 防火工作
----
第三节环境保护
第四篇经营管理
--
第一章经营管理概述
--
第二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计划管理工作沿革
----
第三节统计记录工作
----
第四节计划部门的对内对报表
--
第三章财务管理
----
第一节财务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成本管理
----
第四节 固定资金管理
----
第五节流动资金管理
----
第六节 厂内银行
--
第四章原料管理
----
第二节历年原料使用情况
----
第三节原料管理
----
第四节亚麻原料几次调价情况
--
第五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物资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物资管理沿革
----
第三节物资管理工作概况
----
第四节物资供应渠道
----
第五节各类物资消耗及储备资金占用情况
--
第六章销售管理
----
第一节销售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销售工作沿革
----
第三节销售网点及创汇情况
--
第七章运输管理
----
第一节运输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历年运输设施及车辆变化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第八章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工资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历年职工队伍变化情况
----
第三节 历年全员、工人劳动生产率
----
第四节定额管理工作
----
第五节工资制度及管理
----
第六节 历年职工工资增长情况
----
第七节奖励工资和浮动工资
--
第九章档案管理
第五篇职工教育
--
第一章政治思想教育
--
第二章文化教育
----
第一节工人文化教育
----
第二节 干部文化(学历)教育
----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第三章技术教育
----
第一节工人技术培训
----
第二节干部岗位职务培训
----
第三节技工学校
第六篇生活福利
--
第一章职工医疗
----
第一节职工医院
----
第二节职工疗养所
--
第二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托儿所、妇女卫生室的建立
----
第二节托幼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幼儿园的建立
----
第四节 妇幼保教“一条龙”
----
第五节保教科的成立
----
第六节 1980年后托幼工作的发展
----
第七节 1986-1990年的托幼保教工作
--
第三章职工食堂
----
第一节建厂时期的职工食堂
----
第二节开工生产后的职工食堂
----
第三节食堂设备的改造、更新
----
第四节 大食堂搬迁
----
第五节 车间小食堂的建立和使用
----
第六节职工食堂现状
--
第四章职工住宅
----
第一节 职工家属住宅
----
第二节职工独身宿舍
--
第五章煤气站
----
第一节煤气站的建立
----
第二节煤气站的管理与发展
----
第三节 1986年后煤气站的变化
--
第六章职工文化活动
----
第一节建厂初期的工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
----
第二节老俱乐部的建成与活动
----
第三节俱乐部的改建与活动
----
第四节科技文化娱乐中心的建成和使用
----
第五节职工体育活动
--
第七章职工子弟学校
----
第一节 子弟小学
----
第二节 子弟中学
--
第八章职工离退休
----
第一节职工退休工作背景
----
第二节离退休管理机构
----
第三节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
第四节老干部管理工作
--
第九章爱国卫生、浴池及绿化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浴池
----
第三节绿化工作
--
第十章农场
----
第一节建场初期情况
----
第二节农场的发展
----
第三节农场的经营
----
第四节农场停办
--
第十一章知识青年工作
----
第一节早期知青下乡情况
----
第二节知青机构的建立及知青下乡
----
第三节下乡青年被招工情况
--
第十二章服务公司
----
第一节劳动服务公司
----
第二节生活服务公司
----
第三节 劳动生活服务公司
----
第四节劳动服务公司的重建与发展
--
第十三章安抚工作
----
第一节安抚工作机构及任务
----
第二节安抚工作开展情况
----
第三节经费支出使用情况
第七篇党群工作
--
第一章党的建设
----
第一节党的组织建设
----
第二节党的思想建设
----
第三节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二章群众工作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共青团
--
第三章武装保卫工作
----
第一节武装民兵工作
----
第二节治安保卫
--
第五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计划生育的试点
----
第二节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
第九篇人物
--
第一章:人物小传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三章:人物表
大事记
企业荣誉录
附录
--
工厂“315”亚麻粉尘爆炸事故资料选载
--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