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地方志工作条例》编写。
二、本志是《黔西县志》续志,记述1986年至2007年县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对原志漏误作补正。根据需要,概述和附录可超上限,照片和大事记可超下限。
内容时限:
1986-2007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目录
封面
黔西县志(1986~2007)
黔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关于审查验收县级志稿的回复
图片
--
黔西县交通图
--
黔西县地图
--
黔西城区局部
--
2007年黔西新城区局部
--
黔西城区东部
--
2008年1月14日,省委书记石宗源(左1)慰问太来乡困难群众
--
2007年4月3日,省长林树森(左1)到金坡乡视察
--
2008年2月21日,成都军区政委张海阳中将(前左2)视察黔西雪凝灾情、了解部队救灾情况
--
2008年1月6日,地、县领导慰问绿化乡贫困群众。
--
2008年1月30日,地、县领导在林泉镇检查雪凝灾情
--
雪凝损毁的电杆
--
雪凝损毁的树木
--
雪凝损毁的输电铁塔
--
五里乡群众自发运送电杆
--
援建黔西输电铁塔的炮兵18团官兵
--
铁石乡改造前的农户危房
--
铁石乡危房改造后的农户新居
--
2007年,新仁乡小寨贫困农户喜迁新居
--
2008年4月16日,“国际微笑行动组织”专家到黔西为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
--
肢残人员即将启程到福建泉州务工
--
素朴镇古胜村茅屋改造后的新居
--
2006年8月5日,开国元勋子女“重返长征路”考察团到黔西考察
--
2007年春节前,县委书记吴安玉(左2)、县长蒋从跃(左1)、副县长高贵林(右1)看望荣获多项世界奖
--
“西电东送”工程2000年11月8日在洪家渡举行开工典礼
--
时任总理朱镕基为“西电东送”工程开工典礼题词
--
洪家渡水电站
--
洪家渡水电站车间
--
黔西县青龙煤矿
--
青龙煤矿运输系统皮带(栈)桥
--
青龙煤矿原煤生产系统
--
黔西火电厂
--
黔西220千伏变电站
--
索风营水电站
--
东风水电站
--
黔西县部分工业产品
--
黔城鞋业公司车间
--
黔西职中电子元件车间
--
莲城大道品牌店
--
县城年货市场一角
--
县城农贸市场一角
--
县城水西广场
--
水西园小区休闲广场
--
县城河滨休闲道
--
水西广场九狮闹莲雕塑
--
水西公园李世杰塑像
--
迎宾大道水西马雕塑
--
贵毕路黔西入口处
--
连接黔西县、修文县的六广河大桥
--
连接黔西县、大方县的西溪大桥
--
乌江库区水上运输
--
东风湖化屋码头
--
贵毕路驮煤河大桥
--
绿化乡大海子金龟戏水
--
洪家渡库区一角
--
位于驮煤河大桥侧的明驿道残桥道
--
黔西现代烟草烤房一角
--
重新镇烟水配套工程一角
--
黔西农村机耕
--
五里乡黑山羊养殖基地
--
定新乡石漠化治理初见成效
--
太来乡芭蕉村蔬菜育苗基地
--
城关镇孙家坝村稻谷飘香
--
绿化乡大海子风光
--
素朴镇马路河峡谷
--
锦星乡绿塘子坡改梯土的油菜长势
--
林泉镇韦寨村花卉棚
--
城关镇双桥村田园风光
--
附郭水库风光
--
洪水乡解放村局部
--
水西湖凹水景区局部
--
柯家海子风光
--
新仁乡化屋苗寨通村油路
--
东风湖笋子岩夕照
--
全国第六批水稻标准化示范区的洪水田坝
--
城关镇驮煤河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
--
林泉镇野坝村农户养鹅
--
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黔西景区局部
--
碗厂沟林区局部
--
国有大箐坡林场局部
--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国家级文物——黔西沙井观音洞
--
新石器时代的黔西凤凰穿洞文化遗址
--
省级文物武庙
--
县级文物三楚宫
--
县级文物象祠
--
县级文物尚书坊
--
县级文物观文塔
--
县级文物烈姬冢
--
2002年考古人员发掘绿化乡大海子汉墓
--
大海子汉墓出土的陶釜、鸡腿骨
--
有400多年历史的铁石乡苗族烫金牛角
--
黔西贝得蒙民族服饰
--
彝族火把节
--
高锦村苗族花坡节
--
布依族同胞演唱廉政歌
--
白族同胞欢度传统节日
--
彝族歌舞(四海争艳贵州风)
--
新仁乡化屋苗族原生态歌舞
--
乡村童趣
--
看“玉龙腾飞”
--
2007年杜鹃花节形象大使、加拿大友人彭加汉与黔西小朋友亲切交流
--
2006年4月14日,韩国前总理李寿成(后左5)与黔西民族演员在金坡花区留影
--
2007年10月28日,波兰大使克什托夫·舒姆斯基向太来乡小学生赠书
--
县城净莲寺
--
水西公园正门
--
重新镇重灵寺
--
2007年县城春节联欢晚会
--
「湖北宜化」杯全国山地自行车精英赛2007年4月56日在金坡花区举行
--
县城春节龙灯队
--
黔西一中格致楼
--
黔西二中
--
黔西三中
--
黔西四中
--
谷里中学
--
甘棠中学学生宿舍
--
黔西职中
--
民办水西中学
--
学生阅览室
--
甘棠中学学生寝室
--
甘棠中学学生餐厅
--
认真做实验的小学生
--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
参加军训的新生
--
县举办的民族班开班典礼
--
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
--
省志办召开《黔西县志》审验会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第三节 地质发展史
----
第四节 地质灾害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特征
----
第二节 类型
----
第三节 山脉
----
第四节 喀斯特与石漠化
----
第五节 区域差异
--
第三章 矿产
----
第一节 煤炭资源
----
第二节 煤层气
----
第三节 其他非金属矿产
----
第四节 金属矿产
----
第五节 资源规划分区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特征
----
第二节 光、热、水及其他
----
第三节 气候类型区
----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五章 河流、湖泊及水资源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湖泊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六章 土地和土壤资源
----
第一节 土地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七章 植物 动物
----
第一节 植物植被、森林分类区划
----
第二节 动物
--
第八章 环境状况
----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灾害防治
----
第二节 空气环境
----
第三节 水声环境和固体废物
----
第四节 矿山及生态环境
----
第五节 水土流失
第二篇 行政区划
--
第一章 乡镇村区划
----
第一节 建镇并乡撤区
----
第二节 街道、行政村划置
--
第二章 各乡镇概况
--
第三章 行政村简介
----
附:建置、区划补正
------
一、建置沿革补正
------
二、清代区划补遗
第三篇 人口计生 民族宗教
--
第一章 人口数量和变动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附:百岁以上老人简介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
第二节 制定规章办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
----
第四节 计生协会和村(居)民自治
----
第五节 贯彻“三为主”、“三结合”
----
第六节 创计生优质服务县
----
第七节 奖励扶助
----
第八节 责任追究和惩处
----
第九节 节育成效
--
第三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工作
----
第二节 民族经济
----
第三节 民族文化
----
第四节 民族教育和卫生
----
第五节 民族传统节日
----
附:前志民族篇补正
--
第四章 宗教活动与管理
----
第一节 宗教活动
----
第二节 宗教管理
----
第三节 宗教活动场所
第四篇 工业
--
第一章 水电站建设
----
第一节 东风电站
----
第二节 洪家渡电站
----
第三节 索风(素丰)营电站
----
附:县内小水电建设
--
第二章 火电厂建设
----
第一节 争取项目
----
第二节 工程概况
----
第三节 专用水库建设
--
第三章 征地和移民安置
----
第一节 东风电站水库移民
----
第二节 洪家渡电站水库移民
----
第三节 索风营电站水库移民
----
第四节 火电厂及其水库征地补偿
--
第四章 供电
----
第一节 电力管理
----
第二节 供电设施及管理
----
第三节 供电变化
--
第五章 煤炭开发
----
第一节 煤炭资源探查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
第四节 部分煤矿简介
--
第六章 其他工业和工业管理
----
第一节 地方国有工业企业
----
第二节 部门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合作工业
----
第四节 个体工业
----
第五节 工业管理
第五篇 交通运输 邮政电信
--
第一章 公路建设
----
第一节 过境和县际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县乡和矿山公路建设
----
第三节 通村和扶贫公路修建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公路管理和养护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汽车客货运输
----
第二节 拖拉机、农用车运输
----
第三节 人力、畜力和公交运输
----
第四节 水上运输
----
第五节 运输管理监督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储蓄和报刊发行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四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业务
----
第二节 移动通信公司
----
第三节 联通公司
第六篇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县城镇规划及实施
----
第一节 规划与规划管理
----
第二节 规划实施简况
--
第二章 县城建设和管理
----
第一节 新城区建设
----
第二节 老城区改造
----
第三节 基础和公交设施
----
第四节 城区绿化和环境保护
----
第五节 城市管理
--
第三章 集镇规划与实施
----
第一节 集镇建设进展
----
第二节 部分集镇建设简况
--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二节 城市住房管理和改革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交易和管理
--
第五章 建筑
----
第一节 建筑设计与管理
----
第二节 建筑施工企业
----
第三节 城乡建设拉动相关行业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保单位和职责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第三节 环境执法
----
第四节 监管宣传和创优
第七篇 农林牧水及国土管理
--
第一章 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
----
第一节 开发扶贫和农民减负
----
第二节 生态建设
----
第三节 助贫建房和茅屋改造
----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科技兴农
----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四节 粮油生产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长防”工程
----
第二节 退耕还林
----
第三节 造林护林
----
第四节 林业管理和执法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品种引进和改良
----
第二节 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
----
第三节 畜禽生产和水产养殖
----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五节 畜禽检疫检验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原水利设施改造
----
第二节 新建水利和饮水设施
----
第三节 水利设施管理
----
第四节 防汛抗旱和水土保持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业机械推广
----
第二节 农机监理和农机企业
--
第七章 国土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和开发
----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
第八篇 烟草和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烟叶生产
----
第一节 生产
----
第二节 组织、服务和扶持
----
第三节 区域化种植和基地建设
--
第二章 栽培技术
----
第一节 良种良法育苗
----
第二节 移栽和大田管理
----
第三节 采烤与分级扎把
--
第三章 烟叶购销加工
----
第一节 烟叶收购
----
第二节 烟叶复烤调拨和销售
----
第三节 卷烟经营
----
第四节 经济效益
--
第四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1986年大办乡镇企业
----
第二节 调整中稳步发展
----
第三节 产品产值和纳税
--
第五章 乡镇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生产安全管理
----
第三节 名优产品及企业选介
第九篇 经济管理和商贸
--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生产总值
----
第二节 工农业产值
----
第三节 居民收入
--
第二章 计划与统计
----
第一节 经济计划
----
第二节 农业、工业和基本建设计划
----
第三节 统计
--
第三章 审计
--
第四章 物价、质监管理
----
第一节 物价管理
----
第二节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维护消费者权益
----
第二节 城乡市场管理
----
第三节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和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章 商贸
----
第一节 国有商业公司
----
第二节 私营商业与商业管理
--
第七章 国有粮食商业
----
第一节 购销网点
----
第二节 粮油收购
----
第三节 粮油供应
----
第四节 粮油保管
----
第五节 粮油经营、财政拨补、挂帐
--
第八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县联社
----
第二节 直属企业
----
第三节 基层社
第十篇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收支管理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管理监督
--
第二章 国税征管
----
第一节 经征税种和税法宣传
----
第二节 征收管理
----
第三节 自身建设
--
第三章 地方税征管
----
第一节 经征税种和宣传
----
第二节 征收管理
----
第三节 自身建设
----
附:解放前的财政税收补遗
--
第四章 县人行业务状况
----
第一节 执行货币政策
----
第二节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三节 资金清算汇划
--
第五章 县农行营运
----
第一节 管理和服务网点
----
第二节 存款和储蓄
----
第三节 发放各项贷款
----
第四节 收贷和查处假币
----
第五节 强化管理
--
第六章 县建行营运
----
第一节 服务网点和存款
----
第二节 拨贷款和效益
----
附:被骗贷巨款始末
--
第七章 信用社营运
----
第一节 基层社、联社及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存贷业务
----
第三节 支持农业发展
--
第八章 保险业营运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十一篇 政党、政协和群团
--
第一章 县党代会和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结构和党支部
----
第二节 中共黔西县委员会
--
第二章 思想政治建设
----
第一节 解放思想大讨论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五节 党校培训
--
第三章 纪检 监察
----
第一节 县、乡镇纪检委员会
----
第二节 违纪违法查处
----
第三节 执法监察和纠歪风
--
第四章 中共区、乡镇、村组织
----
第一节 区、乡镇党委会
----
第二节 村、街道党支部
----
补遗:1986年前区、社、队党组织简况
----
附:县委工作报告
--
第五章 政协黔西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委员会、常委会
----
第二节 提案工作
----
第三节 智力支边工作
----
第四节 参政议政
--
第六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县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黔西县委员会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县工商联合会
第十二篇 人代会和人民政府
--
第一章 人民代表选举
----
第一节 改革选举方法
----
第二节 县人代会选举
----
第三节 乡镇代表选举和代表会
--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工作职能
----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议主要内容
----
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政府工作职能
----
第二节 工作部门和代管单位
----
第三节 各项制度
----
附: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第四章 区公所 乡镇政府
----
第一节 区公所
----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
补遗:黔西知府、知州名表
第十三篇 军事 政法
--
第一章 县武装部及武警中队
----
第一节 设施训练和国防教育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军民共建和抢险救灾
----
第四节 武警中队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消防
----
第二节 队所台设置
----
第三节 户口治安交通等管理
----
第四节 预防和打击犯罪
----
第五节 缉毒和戒毒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侦查监督
----
第二节 审查起诉
----
第三节 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贪检察
----
第四节 渎职、控申、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 检察技术 监所检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设施、队伍和审判改革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和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和执行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普法教育
----
第二节 公证和律师服务
----
第三节 调解
第十四篇 民政人事劳动社保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地名管理
----
第三节 灾害救济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抚恤、优待
----
第七节 社会行政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编制
----
第二节 干部结构
----
第三节 干部补充和管理
----
第四节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
第五节 工资改革和调整
----
第六节 津贴和补贴
----
第七节 福利
----
第八节 退休和离休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企业工资管理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职工待遇
--
第四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失业和基本医疗保险
第十五篇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二节 校长聘任与培训
----
第三节 教师聘任
----
第四节 课程改革
--
第二章 九年制义务教育
----
第一节 “两基”攻坚
----
第二节 “普九”和“普实”教育
----
第三节 “两基”复查验收
--
第三章 幼儿和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初等教育
----
第三节 青壮年扫盲
--
第四章 中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
----
第二节 师范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
第四节 教师培训
--
第五章 教育设施、科研和督导
----
第一节 教育设施
----
第二节 教育科研
----
第三节 教育督导
--
第六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县拨款和上级补助
----
第二节 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
附:黔西教育补遗
--
第七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组织和队伍
----
第二节 科技培训及活动
----
第三节 科研成果和运用
----
第四节 气象工作
第十六篇 文化 新闻 旅游
--
第一章 文化、文物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文学 艺术
------
附:红楼梦百合诗
----
第三节 文物管理
--
第二章 广播、影视
----
第一节 电影和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章 图书、报刊
----
第一节 图书发行和借阅
----
第二节 黔西报刊
--
第四章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五章 旅游
----
第一节 景区景点
----
第二节 旅游服务
----
第三节 景区规划
----
第四节 景区建设
第十七篇 史志 档案
--
第一章 党史研究
----
第一节 党史工作
----
第二节 党史专著出版
----
第三节 党史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地方志编修
----
第一节 修志成果
----
第二节 方志理论探讨
----
第三节 地方历史发掘
--
第三章 文史资料
----
第一节 文史资料收集
----
第二节 专著、论文
--
第四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宣传贯彻《档案法》
----
第二节 规范化建设
----
第三节 档案清理运用
----
第四节 专题资料与论文
第十八篇 卫生医药和体育
--
第一章 医疗研究改革和项目实施
----
第一节 医疗单位
----
第二节 疾病诊治
----
第三节 医术研究和教学
----
第四节 项目实施
----
第五节 医疗制度改革
----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第二章 卫生和防疫
----
第一节 卫生活动
----
第二节 防疫检疫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三章 药物
----
第一节 药品生产和经营
----
第二节 药品管理
--
第四章 体育培训和参赛
----
第一节 少体校和获奖
----
第二节 组织竞赛和参赛
--
第五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体育团体及活动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职工和农民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人物传·录表
--
一、新增传记(1986~2007年去世人物)
----
蔡尚先
----
蒋彤
----
段元英
----
龚顺成
----
熊绍儒
----
张士昂
----
吴天志
----
黄宇人
----
罗正明
----
田绍文
----
刘明奎
----
彭世富
----
吴绍华
----
刘德科
----
段志明
----
陈绍清
----
夏荣华
----
王中强
----
肖克生
----
黄佩球
----
易才学
----
魏绪文
----
王朝彬
--
二、解放后省以上表彰者表介
----
(一)表彰人员表
----
(二)部分全国表彰者简介
------
邵北云
------
杨国康
------
罗成举
------
万吉昌
------
尹怀忠
------
邹大伦
------
张立学
------
吴光棣
------
何昌义
------
龙光亮
------
宁俊文
------
史洪仙
------
苏秀明
------
肖敏
------
喻朝芬
--
三、传记补贵
----
奢节
----
陇富
----
安贵荣
----
王命来
----
何缙
----
穆成周
----
任衡
----
陈德荣
----
鲍尚忠
----
冯光宿
----
谭秀侪
----
赫霖泰
----
李华国
----
李世杰
----
李世任
----
李华甫
----
武自珍
----
张文凤
----
吴嵩梁
----
鲁寿崧
----
侯光职父子
----
王三鲊疤
----
杨春谷
----
赵崇庆
----
喻怀信
----
札拉芬
----
白建均
----
付德洋 肖绣谷
----
侯肇铭
----
唐绶
----
陈明仁
----
周克夫
----
徐树猷
----
黎又霖
----
冼剑萍
----
王文通
----
熊佐禹
----
丁杨斌
----
李蒲卿
----
罗云青
--
四、录表增补
----
(一)革命烈士英名录增补
----
(二)本籍抗日阵亡士兵补遗
----
(三)清代官员要迹补附
附录
续修《黔西县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