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冠村志

东冠村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冠村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8

出版时间: 2000年06月

目录

封面
东冠村志
东冠村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题词
-- 2000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浙江省省长柴松岳陪同下视察东冠
--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期间,全国人大常会委员长乔石在浙江省省长柴松岳陪同下,亲切接见党的十五大代
-- 1997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视察东冠
-- 1997年4月2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视察东冠
-- 2000年4月26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视察东冠
-- 1997年5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东冠
-- 1997年4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视察东冠
-- 1997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视察东冠
-- 1998年9月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视察东冠
-- 1998年11月19日,农业部部长陈耀邦视察东冠
-- 1998年11月l9日,建设部部长俞正声视察东冠
-- 各先进单位、示范村、模范集体奖状
-- 党支部首任书记宣绥源(左)、第一任书记蔡阳兴(右)与第五任书记戴九斤
-- 党支部第四任书记来才虎(后排左五)
-- 1992年上半年,村新老干部合影。
-- 2000年5月30日,村党委成员合影。
-- 1996年3月28日,冠三村更名东冠村;9月28日,成立村党委
-- 东冠村第十二届村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东冠村第十二届经济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
-- 东冠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持股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杭州东冠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全国各文明乡镇企业奖状
-- 1976年4月,在上海的部分副业队人员合影
-- 东冠集团全国业务销售网点
-- 东冠村党委书记、东冠集团董事长、总裁章方祥
-- 东冠集团大楼
-- 公司通信管道工程现场
-- 公司顶管工程现场
-- 公司光缆接续现场
-- 公司承建的过桥管道
-- 公司监控工程现场
-- 公司承建杭州城站广场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
-- 公司承建红桃K集团公司楼宇系统工程
-- 通信有限公司
-- 塑料制管有限公司
-- 公司生产车间
-- 公司生产的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
-- 公司生产的立式空调、中央空调、壁挂式风机盘管
-- 空调器材有限公司
-- 电缆有限公司
-- 公司生产车间
-- 串联式生产线
-- DcM全自动通信电缆测试系统
-- 开关电源车间
--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射频电缆
-- HYA、HYAC聚乙烯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
-- 公司生产的交接箱
-- 公司生产的配线架
-- 器材有限公司
--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与鉴定会
-- 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东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松江电信大厦
-- 与外商签订设备引进项目合同
-- 拉脱维亚“绒线团”儿童歌舞访问团来村访问
-- 希腊新闻界人士参观新农村
-- 田间道路
-- 西江塘遗迹
-- 农业植保
-- 土改后颁发的士地房屋所有证
-- 机械收割
-- 东冠路
-- 杭州至浦沿的30l路公共汽车在村区设有两个停靠站
-- 村洒水车
-- 冠三河
-- 穿越村区的浙赣铁路
-- 村区鸟瞰
-- 东冠公园
-- 解放前夕,贫农家草舍
-- 解放前夕,富农家瓦房
-- 80年代初村民住宅
-- 90年代初村民住宅
-- 90年代新农村住宅
-- 新农村道路之一
-- 新农村优美的环境
-- 1.东冠幼儿园
-- 2.东冠小学
-- 3.东冠集团1999年新员工岗前培训
-- 4.东冠村参加镇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全民运动会
-- 5.村图书室
-- 6.村举行庆“三八”文艺晚会和拔河比赛
-- 7.村老年茶室
-- 1.村多功能厅
-- 2.村保健站
-- 3.东冠大酒店
-- 4.1995年,村办企业开始实行退休制度
-- 5.村联防分队
-- 记载徐氏迁入东冠村域已有450多年历史的《萧山徐氏宗谱》
-- 东冠村史陈列室
-- 2000年3月25日,村党委、村委会召开《东冠村志》评审会。
-- 东冠村现状图
-- 天生房解放前后房屋分布示意图
-- 安五房解放前后房屋分布示意图
-- 蔡何家解放前后房屋分布示意图
-- 芝麻墩解放前后房屋分布示意图
-- 宣家路解放前后房屋分布示意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上 卷
-- 第一编 村 域
---- 第一章村庄
------ 第一节生态环境与自然村发展
-------- 生态环境
-------- 聚落规模与分布密度
-------- 聚落的血缘与地缘
------ 第二节自然村简介
-------- 天生房
-------- 安五房
-------- 蔡何家
-------- 芝麻墩
-------- 宣家路
------ 第三节新农村
-------- 新农村规划与建设
-------- 新农村——新的聚落形态
-------- 新农村——杭州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 第四节行政村建置
-------- 行政村的形成
-------- “东冠”得名在海口
-------- 冠三更名东冠
------ 第五节村庄行政隶属沿革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貌
------ 第二节土壤
------ 第三节陆地水
-------- 河 流
-------- 池 塘
-------- 地下水
------ 第四节气候
-------- 日 照
-------- 气 温
-------- 蒸发
-------- 降水
--------
--------
--------
--------
-- 第二编姓氏 人口
---- 第一章姓氏
------ 第一节姓氏录
------ 第二节姓氏源流
-------- 来姓
-------- 徐姓
-------- 何姓
-------- 章姓
-------- 傅姓
-------- 蔡姓
-------- 戴姓
-------- 宣姓
-------- 蒋姓
-------- 陈姓
------ 第三节姓氏聚落分布与户主姓氏
-------- 姓氏聚落分布
-------- 户主姓氏
---- 第二章人 口
------ 第一节人口变动
-------- 人口繁衍与生态环境的变化
-------- 建国后人口的增长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性别构成
-------- 年龄构成
------ 第三节人口迁移
-------- 婚嫁迁移
-------- 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的流动
-------- 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城镇知识青年插队与回城
-------- 国家招工及农转非人员
-------- 之江开发区土地征用的农转非
-------- 大中专院校招生
-------- 上调提干
-------- 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节村民寿命
-------- 百岁老人
徐永良
许阿珍
来阿照
-------- 已故村民平均寿命
-------- 村民寿命延长
------ 第五节人口管理
-------- 外来民工的管理
-------- 户籍管理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计划生育的历程与政策
------ 第二节管理组织与工作成绩
-------- 管理组织
-------- 工作成绩
-- 第三编土地
---- 第一章村界与土地面积
------ 第一节村界的形成
------ 第二节土地的命名
------ 第三节村外围垦
-------- 棉场圩围垦
-------- 顺坝与东江围垦
------ 第四节耕地面积
---- 第二章土改前的村域土地占有情况
------ 第一节村域土地的占有者
-------- 民国20年芝麻墩一带土地占有情况
-------- 东冠村域田地占有者主要是外村地主
-------- 东冠村域各阶层土地占有量
------ 第二节人地矛盾与田地租入
-------- 人地矛盾
-------- 土地出租
-------- 土地租入
-------- 地租形式
------ 第三节族田会产
-------- 族 田
-------- 会产
---- 第三章土地改革
------ 第一节土改政策
-------- “阶级成份”、“没收”与“征收”等概念的输入
-------- 土改的地域范围与“抽补调整”的标准
------ 第二节东冠村域土改过程
---- 第四章土地集体所有制
------ 第一节农业集体化与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确立
------ 第二节农业集体化时期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分配
-------- 人口与田地所有权的变动
-------- 劳动底分与生产队所分土地
-------- 土地丈量
------ 第三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 之江开发区土地征用的农转非与承包土地的调整
-------- 土地实施规模经营
-------- 宅基地与新农村土地使用
-------- 企业用地
-------- 土地使用政策的制定
-- 第四编 基础设施
---- 第一章村庄建设历程与规划
------ 第一节村庄建设的历程
------ 第二节村庄建设规划
---- 第二章交通
------ 第一节村区道路
-------- 村区道路的变迁
-------- 村区主要道路
-------- 田间机耕路
-------- 桥梁
-------- 道路养护
------ 第二节对外交通
-------- 官塘大路
-------- 公路
-------- 铁路
-------- 水路
---- 第三章公共设施
------ 第一节电力
-------- 用电范围与用电量的变化
-------- 电力线路的整修与扩容
-------- 用电管理
------ 第二节供水排水排污
-------- 供水
-------- 排水排污
------ 第三节通讯设施
------ 第四节村行政事业场所
-------- 村委会(高级社管委会、大队管委会)办公楼
-------- 生产队仓库
-------- 大会堂
-------- 村保健站大楼
---- 第四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有线广播
-------- 无线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五章商店菜市场
------ 第一节商店
------ 第二节菜市场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绿化
------ 第二节污染治理
------ 第三节环境卫生
-- 第五编农业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江塘修筑
------ 第二节机埠
-------- 宣家路二级翻水机埠
-------- 天生房机埠
-------- 蔡何家机埠
-------- 永久河机埠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历史变迁
-------- 解放前种植业概况
-------- 解放后种植业概况
------ 第二节水稻
-------- 早稻
-------- 晚稻
-------- 水稻品种
------ 第三节春花
-------- 小麦
-------- 大麦
-------- 蚕豆
------ 第四节棉花络麻
-------- 棉花
-------- 络麻
------ 第五节番薯
------ 第六节油菜
------ 第七节蔬菜瓜果
------ 第八节烟叶
------ 第九节苗木花卉
-------- 沪杭园艺场
-------- 茉莉花
------ 第十节种植业每亩产出成本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猪
-------- 饲养情况
-------- 计划经济时期大队养猪政策
-------- 猪的品种
------ 第二节水牛
------ 第三节羊兔
--------
--------
------ 第四节家禽
--------
-------- 鸭鹅
------ 第五节鱼
------ 第六节蚕茧
---- 第四章农业科技
------ 第一节农业科技的推广
------ 第二节肥药站
---- 第五章农机具
------ 第一节经营机制与农机具的变迁
-------- 土改以前村民农机具拥有情况
-------- 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机具的配置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机具配置的变化
-------- 农业机械管理
------ 第二节传统农具与操作
-------- 主要农具
-------- 水稻区传统农具的操作
-------- 沙地区传统农具的操作
------ 第三节农业机械
-------- 耕作机械
-------- 收割及脱粒机械
-------- 碾米及其他加工机械
-------- 植保机械
-------- 农用运输工具
-------- 插秧机和抛秧
-------- 水泵
-- 第六编 工业
---- 第一章铁路兴建与村的工业化道路
------ 第一节铁路建设与脚班、装吊工的出现
-------- 脚 班
-------- 装吊工
-------- 钱江大桥的建成与脚班的过江
------ 第二节村民与铁路工人
-------- 脚班成为领国家薪水的铁路工人
-------- 招收铁路装卸工
-------- 60年代中期支援大西南铁路建设的招工
-------- 70年代铁路建设用地招工
--------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子替父职成为铁路工人
------ 第三节铁路对东冠工业化道路的影响
-------- 农业集体化时期的人地矛盾与劳务输出
-------- 队办企业的兴起
-------- 农业集体化时期务工社员的经济政策(1974.2~1980)
---- 第二章杭州东冠通信集团公司
------ 第一节东冠集团沿革
------ 第二节东冠集团机构网络
-------- 管理机构网络
-------- 组织机构网络
------ 第三节东冠集团主要经济指标
------ 第四节企业规章制度
---- 第三章杭州东冠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第一节副业队组建前在铁路部门的劳务输出
-------- 劳务输出范围
-------- 劳务工资与福利待遇
------ 第二节大队副业队
-------- 大队组建副业队
-------- 劳务收入概况
-------- 劳务输出量与劳务范围
-------- 劳务输出社员的劳动报酬
------ 第三节浦沿公社电力安装工程队
-------- 浦沿公社电力安装工程队的建立与发展
-------- 劳务输出从铁路系统扩展到电信行业
-------- 安装队与大队劳务收入
-------- 上交国家税金
-------- 安装队收入分配与职工收入
-------- 技术培训
-------- 安装队管理人员
------ 第四节萧山市邮电安装工程公司
-------- 萧山市邮电安装工程公司建立与发展
-------- 立足上海,突破双包
-------- 立足上海,面向浙江,走向全国
-------- 新建配套厂,实现纵向一体化
-------- 组建萧山通信建设总公司——东冠集团的前奏曲
-------- 职 工
-------- 管理人员
------ 第五节通信有限公司
-------- 产值、销售、利润、税金大幅度增长
-------- 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拓宽工程业务
-------- “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 职工
-------- 科室设置
---- 第四章东冠集团下属公司
------ 第一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职工
------ 第二节电缆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产品及其质量
-------- 销售市场
-------- 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 总资产、固定资产
-------- 职 工
-------- 科室设置
------ 第三节器材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产品及其质量
-------- 销售市场
-------- 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 总资产、固定资产
-------- 职工
-------- 科室设置
------ 第四节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产 品
-------- 销售市场
-------- 总资产、固定资产
-------- 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 职 工
-------- 科室设置
------ 第五节带索具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固定资产
-------- 职工
-------- 科室设置
------ 第六节塑料制管有限公司
-------- 通信塑料五金厂
-------- 杭州东冠塑料制管有限公司
------ 第七节空调器材有限公司
-------- 产品与质量
-------- 销售市场
-------- 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 总资产与固定资产
-------- 职 工
------ 第八节杭州东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工程队复业以后承接的工程
-------- 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 固定资产
-------- 职 工
-------- 科室设置
------ 第九节器材经营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 经营活动的地域范围
-------- 总资产、固定资产
-------- 职 工
------ 第十节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发展历程
-------- 总资产
-------- 职 工
------ 第十一节汽车修理有限公司
-------- 产值与修理的车辆
-------- 固定资产
-------- 职 工
------ 第十二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第五章其他企业
------ 第一节冠三农机修配厂(1973~1979)
------ 第二节冠三大队纺织厂(1975.4~1980.12)
------ 第三节冠三大队塑料编织厂(1980.12~1987.8)
------ 第四节冠三抛光厂(五金抛光厂)(1979.2~1994)
------ 第五节冠三机绣厂(1979.12~1988)
------ 第六节冠三矿烛厂(1980.11~1981.4)
------ 第七节冠三纸盒厂(1980.11~1984)
------ 第八节冠三蚊香厂(1981—1983)
------ 第九节冠三包装家具厂及包装纺织配件厂(1982.6~1994)
-------- 冠三包装家具厂
-------- 冠三包装纺织配件厂
------ 第十节冠三天鹅绒厂(1983~1984.7)
------ 第十一节冠三被胎厂(1983~1986)
------ 第十二节萧山之江棉织厂(1984.10~1987.2)
------ 第十三节冠三五金电器厂(萧山灯具五金厂)(1985~1992)
------ 第十四节冠三供销经理部(1985~ )
------ 第十五节萧山浦沿冠三塑料厂(1987~1988)
------ 第十六节萧山华艺伞厂和萧山之江钢窗厂(1991~1992)
-------- 萧山华艺伞厂
-------- 萧山之江钢窗厂
------ 第十七节杭州江南通信器材厂
------ 第十八节杭州万隆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第十九节驻金华委外队(1980.11.27~1993.1)
------ 第二十节其他企业
-- 第七编村政
---- 第一章民国时期村行政组织
------ 第一节组织沿革
------ 第二节保甲制
---- 第二章建国后村区行政经济组织
------ 第一节村行政委员会与互助组
-------- 村行政委员会
-------- 互助组
------ 第二节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三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冠三大队
-------- 生产队规模
-------- 大队管理委员会
-------- 大队革命委员会
------ 第五节村民委员会
-------- 村委会的组织建设
-------- 村民代表大会
-------- 村经济合作社
-------- 村民小组
----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 第二节党员构成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农会贫农下中农协会
-------- 农会
-------- 贫农下中农协会
------ 第二节共青团组织
-------- 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团组织活动
------ 第三节妇女组织与妇女地位
-------- 妇女组织的建立
-------- 妇女地位的改善
------ 第四节工会
-------- 杭州东冠通信集团公司工会第一届委员会
-------- 企业部门工会
-------- 工会活动
------ 第五节民兵与人民防空
-------- 民兵组织概况
-------- 民兵训练
-------- 人民防空
------ 第六节治保组织经济民警队
-------- 治保组织沿革
-------- 治保工作
---- 第五章其他组织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民国后期的“席毛党”
-- 第八编 教育 文化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幼儿园
------ 第三节小学
------ 第四节初中班
------ 第五节成人教育
-------- 冬学、夜校、速成识字班
-------- 函授
-------- 文化补习和三德教育培训班
-------- 女职工培
---- 第二章东冠企业文化
------ 第一节企业精神
-------- 信任
-------- 诚实
-------- 信用
-------- 服务
------ 第二节企业战略
-------- 村企一体化
-------- 企业集团化
-------- 集团股份化
-------- 管理现代化
-------- 用人知识化
-------- 经营多元化、多角化战略
-------- 质量、名牌战略
-------- 促销策略
------ 第三节企业人际关系
------ 第四节企业文化活动
-------- 企业文化阵地和设施
-------- 各类文化活动
------ 第五节企业形象和CIS的导入
---- 第三章诗文选
------ 第一节新春贺词
------ 第二节东冠人语
------ 第三节东冠诗韵
------ 第四节东冠感悟
------ 第五节小荷尖角
------ 第六节农谚集粹
---- 第四章民间传说与古迹
------ 第一节民间传说
-------- 钦赐“颂晋华封”匾额
-------- 七星伴月的传说
------ 第二节古迹
-------- 紫兴庵(何家庙)
-------- 沿山凉亭
-------- 九婆桥
-------- 废弃聚落遗迹
-------- 安五房老楼屋
-------- 桥梁
-- 第九编 村民生活
---- 第一章生活资料分配制度沿革
------ 第一节分配政策制定
------ 第二节劳动工分制与工资制
-------- 劳动工分制
-------- 工资制
---- 第二章粮食、油料、燃料分配
------ 第一节粮食分配
-------- 粮食分配
-------- 饲料粮
-------- 社员口粮
-------- 粮食储备
-------- 以岁定粮
-------- 米价
------ 第三节油料
------ 第四节燃料分配
---- 第三章经济分配
------ 第一节村(高级社、大队)财务管理
-------- 高级社财务
-------- 大队(生产队)财务
-------- 村财务
------ 第二节村(高级社、大队)集体收入
-------- 大队时期
-------- 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到年东冠集团实行股份制前
------ 第三节高级社、大队支出与分配构成
------ 第四节村民经济收入
-------- 农业集体化时期的社员收入
-------- 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村民收入
---- 第四章村民衣食住行
------ 第一节服饰
--------
--------
--------
-------- 饰物
------ 第二节食物
------ 第三节住房
------ 第四节行
---- 第五章医疗保健
------ 第一节保健站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合作医疗
------ 第三节公费医疗
---- 第六章敬老与困难照顾
------ 第一节赡养制度的渐变
------ 第二节敬老制度化与老年生活
-------- 五保户的赡养
-------- 村民养老金制度
-------- 老年生活
------ 第三节退休制度与职工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
-------- 退休制度及退休工资的发放
------ 第四节困难户照顾
---- 第七章服兵役与拥军优属
------ 第一节村民反抗强抓壮丁
------ 第二节应征人伍保家卫国
------ 第三节预备役登记
------ 第四节拥军优属
---- 第八章民俗
------ 第一节岁时
-------- 春节
-------- 元宵
-------- 清明
-------- 立夏
-------- 端午
-------- 七月十三接祭
-------- 中秋
-------- 重 阳
-------- 冬至
-------- 腊八
-------- 过年(过春节)
------ 第二节婚嫁
-------- 婚姻类型
-------- 婚嫁经过
-------- 抢亲风俗
-------- 婚龄和结婚登记
------ 第三节喜庆
-------- 生育
-------- 生 日
-------- 建 房
-------- 升 学
-------- 参 军
------ 第四节丧葬
-------- 送终
-------- 灵堂和道场
-------- 哭丧、报丧和吊丧
-------- 入殓
-------- 送丧
-------- 丧席、谢材夫
-------- 做七、百日、周年
-------- 丧葬制度改革
------ 第五节休闲娱乐
-------- 儿童游戏
-------- 春节期间娱乐
-------- 球类活动
-------- 吹拉弹唱
-------- 视听享受
-------- 参观旅游
-------- 跳舞
-------- 棋牌活动
-------- 溜旱冰
------ 第六节称谓
-------- 村民社会分层与家族成员、亲戚之外的称谓
-------- 家族成员、亲戚间的称谓
------ 第七节其他
-------- 村民取名
-------- 村民发型
-------- 禁 忌
-------- 陋 习
中 卷
-- 第十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简介
------ 第一节历任主要村领导简介
-------- 首任高级社社长——徐助根
-------- 首任党支部书记——宣绥源
-------- 第二任党支部书记——蔡阳兴
-------- 第三任党支部书记——何金海
-------- 第四任党支部书记——来才虎
-------- 第五任党支部书记——戴九斤
-------- 第六任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章方祥
------ 第二节东冠村暨东冠集团劳模、标兵、十佳职工、十佳青年
-------- 1995年度劳模、标兵
戴国良
来友明
徐利祥
徐寅春
何国成
来法兴
来龙虎
来毛牛
来树正
沈元金
徐俊鹏
何万兴
徐国洪
何万桥
章德祥
何国良
何玉珍
来福根
徐金才
来关明
戴炳兴
来建才
徐根
来金根
阎宝瑶
蔡叶平
何志良
来志法
孔尧林
张财钟
-------- 1996年度劳动模范
来树铨
章寅祥
来法兴
来毛牛
来树正
来兴荣
徐根
徐张甫
阎宝瑶
章德祥
张财钟
应伟龙
来志法
徐国洪
何万兴
-------- 1996年度生产标兵
戴国良
来友明
何国成
沈元金
徐寅春
来关明
戴炳兴
来龙虎
徐金校
徐俊鹏
蔡叶平
何虎祥
何伟祥
何万桥
何玉珍
-------- 1997年度生产标兵
应伟龙
何水顺
何国成
来毛牛
来兴荣
来连国
来建龙
徐根
曹志伟
蔡和兴
-------- 1997年度劳动模范
何伟祥
来法兴
来树正
张财忠
杨妙铨
徐金校
徐寅春
袁樟良
章雪潮
章德祥
-------- 东冠集团首届十佳职工(1997年)
李军芳
来兴友
来志法
来祖香
来建龙
何万木
徐来荣
徐建伟
章玉高
蔡国桥
-------- 东冠村首届十佳青年(1997年)
来叶华
来关明
来安
来国红
来建龙
宣玉英
章玉祥
章海军
章海潮
蔡国桥
------ 第三节东冠村五好文明家庭
-------- 1996年度(5户)
宣小牛
章水传
孙海香
孔美琴
黄永兴
-------- 1997年度(15户)
来桂林
宣小牛
陈东虎
来三毛
来永林
孔美琴
孙海香
章水传
徐方连
黄永兴
来才兴
徐方九
来安忠
来柏林
徐林祝
------ 第四节东冠村好婆婆
-------- 1996年度好婆婆(5名)
孙凤香
周阿花
杨小凤
虞玉珍
沈菊凤
-------- 1997年度(15人)
------ 第五节东冠村好媳妇
-------- 1996年度(5名)
来彩娥
徐兴凤
戚荷仙
戴芬琴
来彩仙
-------- 1997年度(15有)
---- 第二章党代表人民代表贫协代表革命烈士
------ 第一节各级党代表
------ 第二节县区市人民代表
------ 第三节萧山县贫下中农协会代表(661)
------ 第四节革命烈士
-------- 徐方中
---- 第三章《东冠村户口簿》在册村民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第6组
------ 第7组
------ 第8组
------ 第9组
------ 第10组
------ 第ll组
------ 第12组
------ 第13组
------ 第14组
------ 第15组
---- 第四章东冠籍退休工人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第6组
------ 第9组
------ 第10组
------ 第11组
------ 第12组
------ 第14组
---- 第五章东冠村在外工作或大专院校读书人员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第5组
------ 第6组
------ 第7组
------ 第8组
------ 第9组
------ 第10组
------ 第11组
------ 第12组
------ 第13组
------ 第14组
------ 第15组
---- 第六章东冠集团大学生户口迁入者名录
-- 第十一编荣誉录
---- 第一章个人荣誉录
------ 1982年度
------ 1987年度
------ 1989年度
------ 1990年度
------ 1991年度
------ 1992年度
------ 1993年度
------ 1994年度
------ 1995年度
------ 1996年度
------ 1997年度
---- 第二章集体荣誉录
------ 1988年度
------ 1989年度
------ 1990年度
------ 1991年度
------ 1992年度
------ 1993年度
------ 1994年度
------ 1995年度
------ 1996年度
------ 1997年度
下 卷
-- 第十二编文献
---- 第一章新农村建设政策
---- 第二章计划生育政策
---- 第三章土地政策
----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第五章养猪政策
---- 第六章企业协议及政策
---- 第七章村政政策
---- 第八章教育文化政策
---- 第九章大队年终分配政策
---- 第十章社会保障及其他政策
---- 第十一章村历年工作总结
---- 第十二章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