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断限:本志上限依事据实上溯,下限止于一九八五年。地域以行政区划为主,曾辖区域情况略载,划出后不载。二、结构:本志以类为卷,以事为项,项下有目,横排竖写。图、表、照片,辅载于有关文字之后。三、文体:本志采取记叙体,语体文。重要引文和专用名词保持原貌。四、纪年:本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以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以后以公元纪年记载。
目录
封面
簰洲镇志
图片
--
民国时期簰洲地图
--
簰洲镇市区图
--
镇人民政府
--
牌洲港晨曦
--
牌洲江堤
--
簰洲镇历史沿革表
--
八铺街
--
中心街
--
中心街小商品市场
--
供销大楼
--
八家岭村水塔
--
西边塌村蔬菜园
--
镇工人俱乐部
--
镇第一小学
--
牌洲影剧院
--
东震寺
--
广贤院
--
何伯雍著作手稿
--
明初东震寺石狮
--
明正德间广贤院石龙碑
--
《簰洲镇志》审稿人员合影
--
《簰洲镇志》编篡办公室人员合影
序
凡例
概述
目录
卷一 建置
--
一、建置
--
二、镇域变迁
--
三、街道村落
----
(一)街道
----
(二)村落
卷二 自然地理
--
一、地层地貌
----
(一)地层结构
----
(二)河流
----
(三)沙洲
--
二、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一)动物
----
(二)植物
----
(三)河砂
--
四、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风灾
----
(三)地震
卷三 居民
--
一、人口
----
(一)人口变化
----
(二)人口结构
------
1.性别
------
2.年龄
------
3.文化
------
4.职业
----
(三)人口控制
------
1.城乡安置
------
2.城镇人口控制
------
3.计划生育
--
二、姓氏
--
三、生活
----
(一)收入状况
----
(二)生话状况
------
1.营养
------
2.住房
------
3.衣着
------
4.器具
--
四、习俗
----
(一)节日
------
1.春节
------
2.元宵节
------
3.踏青
------
4.清明节
------
5.端午节
------
6.中元节
------
7.中秋节
------
8.小年
----
(二)喜庆
------
1.祝寿
------
2.九朝、满月
------
3.上梁、入宅
------
4.贺喜
----
(三)饮食
----
(四)服饰
----
(五)婚嫁
----
(六)丧葬
----
(七)信仰
------
1.通俗信仰
--------
(1)庙会
--------
(2)信“神”、信“天命”
------
2.宗教信仰
--------
(1)佛教
--------
(2)道教
----
(八)民俗
------
1.义渡
------
2.茶亭
------
3.路灯
------
4.修桥
----
(九)陋俗
------
1.吸鸦片
------
2.赌博
卷四 政事
--
一、政权
----
(一)帝制政权
----
(二)民国政权
----
(三)人民政权
------
1.镇人民政府
------
2.居民委员会
------
3.村民委员会
--
二、代表会议
----
(一)民意代表
----
(二)人民代表会议
--
三、司法
----
(一)机构
----
(二)民事调解
--
四、治安
----
(一)机构
------
1.巡检司
------
2.巡警队
------
3.公安局
------
4.公安派出所
----
(二)治安管理
------
1.户籍
------
2.社会治安
----
(三)消防
--
五、民政
----
(一)优抚
----
(二)安置
----
(三)救济
------
1.义葬
------
2.施粥
------
3.“五保”
------
4.生产救济
------
5.临时救济和定期救济
--
六、财政税务
----
(一)税务
------
1.机构
------
2.税源
------
3.税制
------
4.税务管理
----
(二)财政
--
七、工商管理
----
(一)机构
----
(二)企业管理
------
1.营业执照
------
2.经济合同
------
3.商标管理
----
(三)市场管理
----
(四)计量管理
----
(五)物价管理
卷五 党群
--
一、政党
----
(一)中国国民党
----
(二)中国共产党
--
二、群众团体
----
(一)工人团体
----
(二)农民团体
----
(三)青年团体
------
1.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四)妇女团体
------
1.妇女协会
------
2.妇女联合会
----
(五)学生团体
------
1.儿童团
------
2.童子军
------
3.中国少年先锋队
----
(六)职业团体
------
1.商民团体
--------
(1)同业公会
--------
(2)商会
--------
(3)工商联合会
--------
(4)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
------
2.教育团体
----
(七)宗教团体
------
1.佛教
------
2.道教
------
3.耶苏教
------
4.天主教
------
5.圣公会
----
(八)其他团体
------
1.汉留
------
2.湖南旅嘉同乡会簰洲分会
------
3.蝴蝶党汉口分部簰洲镇小组
------
4.“华中青年团”、“华中青年促进会”
卷六 军事
--
一、武装建制
----
(一)军事机构
----
(二)地方武装
------
1.民团
------
2.民兵
--
二、兵役制度
--
三、驻军
--
四、兵事
----
(一)艾四败马士秀
----
(二)李自成进抵簰洲
----
(三)太平军三进簰洲
----
(四)湘鄂战争
----
(五)北伐军渡江
----
(六)红军攻打民团
----
(七)日军暴行
卷七 城镇建设
--
一、护岸
--
二、围堤
--
三、防汛
--
四、街道建设
--
五、供水排水
----
(一)供水
------
1.生活用水
------
2.工业用水
----
(二)排水
--
六、房地产管理
----
(一)房产管理
----
(二)地产管理
--
七、环境保护
----
(一)城镇绿化
----
(二)三废处理
----
(三)环境卫生
--
八、建筑施工
----
(一)施工队伍
----
(二)施工设备
----
(三)施工工艺
--
九、照明
卷八 工业
--
一、手工业
----
(一)铁业
----
(二)木业
----
(三)篾业
----
(四)油榨业
----
(五)酿酒业
----
(六)缝纫业
----
(七)糕点业
----
(八)面坊
----
(九)碾坊
----
(十)线业
----
(十一)袜业
----
(十二)豆腐业
--
二、工业行业
----
(一)纺织工业
------
县棉花公司簰洲轧花厂
------
镇麻球厂
------
镇麻纺厂
----
(二)服装工业
------
镇服装厂
------
镇皮鞋厂
----
(三)制造工业
------
镇福利厂
------
镇橡胶厂
------
镇电线厂
------
镇篾柳合作工厂
------
镇编织厂
------
镇家具厂
------
镇江南仪器厂
------
镇阀门厂
------
镇造船厂
------
镇纤维板厂
----
(四)造纸工业
------
镇瓦楞纸箱厂
------
镇造纸厂
----
(五)印刷工业
------
镇印刷厂
------
镇第二小学印刷厂
----
(六)食品工业
------
县簰洲酒厂
------
县簰洲食品厂
------
镇豆制品厂
------
镇饮料厂
------
簰洲粮油加工厂
----
(七)建材工业
------
镇建筑公司预制板厂
------
镇河砂场
------
镇砖瓦厂
------
镇瓷厂
------
八家岭村预制板厂
----
(八)工艺美术业
------
镇工艺美术厂
------
镇彩色装饰板厂
--
三、工业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生产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劳动管理
----
(五)职工福利
卷九 商业
--
一、商业结构
----
(一)私营商业
------
1.杂货业
------
2.匹头业
------
3.广货业
------
4.首饰业
------
5.药材业
------
6.榨坊业
------
7.槽坊业
------
8.屠宰业
------
9.行栈
------
10.酱园业
------
11.服务业
------
12.其他行业
----
(二)国营商业
----
(三)集体商业
------
1.合作商业
------
2.街办商业
----
(四)商贩
--
二、商业经营
----
(一)综合商业
------
1.百货
------
2.纺织品
------
3.副食品
------
4.农副土特产品
------
5.粗广货
----
(二)专营商业
------
1.煤炭
------
2.石油
------
3.食盐
----
(三)服务行业
------
1.餐馆
--------
(1)名菜
--------
(2)名食
------
2.旅社
------
3.缝纫
------
4.理发
------
5.修理
----
(四)国外贸易
----
(五)集贸市场
--
三、商业管理
----
(一)计划管理
------
1.计划商品
------
2.计划供应
----
(二)市场调节
卷十 金融
--
一、银行沿革
----
(一)当铺
----
(二)银行
--
二、货币管理
----
(一)流通货币
----
(二)流通券
----
(三)现金管理制度
--
三、信贷
----
(一)民间借贷
----
(二)保息分红
----
(三)银行贷款
--
四、储蓄
--
五、公债、国库券发行
--
六、基本建设专款
--
七、保险事业
卷十一 农业
--
一、农业
----
(一)耕地
----
(二)作物
------
1.种类
------
2.面积、产量
--
二、蔬菜
----
(一)菜地
----
(二)蔬菜作物
------
1.种类
------
2.产量
----
(三)菜地基本建设
--
三、水产
--
四、林业
----
(一)品种
----
(二)造林
--
五、畜牧
----
(一)家禽
----
(二)役畜
----
(三)母猪
----
(四)肉猪
----
(五)畜牧场
----
(六)镇兽医站
--
六、养蚕
卷十二 交通
--
一、交通条件
----
(一)水路
----
(二)陆路
--
二、运输工具
----
(一)水运工具
------
1.木船
------
2.轮船
----
(二)陆运工具
--
三、水陆运输
----
(一)水路运输
------
1.轮船
------
2.木船
------
3.渡口运输
------
4.河砂运输
----
(二)陆路运输
--
四、运输机构
----
(一)水运机构
------
1.长航港务站
------
2.县航运公司簰洲分公司
------
3.划渡社
------
4.河砂场
----
(二)陆运机构
------
1.装卸公司
------
2.汽车站
--
五、管理机构
----
(一)港务管理站
----
(二)县交通局簰洲管理站
卷十三 邮电
--
一、邮电沿革
--
二、邮电机构
--
三、邮电设施
--
四、邮电业务
----
(一)邮政
----
(二)电话
卷十四 教育
--
一、学校建制
----
(一)私塾
----
(二)幼儿园
----
(三)小学
------
1.两等小学
------
2.两铬小学
------
3.教会学堂
------
4.私立小学
------
5.完全小学
------
6.联保小学
------
7.保国民小学
------
8.簰洲镇第一小学
------
9.簰洲镇第二小学
----
(四)中学
----
(五)业余学校
--
二、教学设施
----
(一)校园校舍
----
(二)教具
----
(三)图书
--
三、教师队伍
----
(一)私塾教师
----
(二)学校教师
------
1.小学教师
------
2.中学教师
------
3.幼儿教师
----
(三)教师待遇
------
1.政治待遇
------
2.经济待遇
------
3.福利待遇
--
四、校办企业
--
五、教育经费
--
六、教育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教育宗旨
----
(三)学制
卷十五 文化
--
一、文化活动
----
(一)县文化馆簰洲分馆
----
(二)戏剧
----
(三)电影
----
(四)群众文艺活动
------
1.评书
------
2.灯会
------
3.龙船会
--
二、报刊
--
三、图书
----
(一)图书发行
----
(二)馆藏阅览
--
四、广播电视
----
(一)广播
----
(二)电视
--
五、古建筑拾遗
----
(一)寺庙
----
(二)桥梁
--
六、地方文曲选
----
(一)诗联
----
(二)民歌
----
(三)乐曲
----
(四)乐器
----
(五)艺文
--
七、方言
----
(一)语音
------
1.声母
------
2.韵母
------
3.声调
------
4.同音字表
----
(二)语汇
------
1.基本词
------
2.俗语
------
3.谚语
------
4.歇后语
----
(三)语法
------
1.词的结构
--------
(1)重迭
--------
(2)缩合
------
2.词类特点
--------
(1)疑问代词
--------
(2)副词
--------
(3)助词
--------
(4)人称复数
--------
(5)“把”与“得”的用法
------
3.古语沿用
卷十六 体育
--
一、体育机构
--
二、传统体育
--
三、体育设备
--
四、业余体育
--
五、体育竞赛
卷十七 卫生医药
--
一、卫生防疫
----
(一)环境卫生
----
(二)食品卫生
----
(三)预防流行性疾病传染
----
(四)地方病防治
--
二、医疗
----
(一)药店、卫生院
----
(二)医疗设备
----
(三)医疗队伍
----
(四)民间验方
--
三、保健
----
(一)妇女保健
----
(二)幼儿保健
----
(三)老年保健
--
四、地产药材
卷十八 人物
--
一、人物表
--
二、人物传
----
石炽庵
----
赵天直
----
何泰阶
----
何少仙
----
杨承禧
----
汪有尧
----
何兰圃
----
夏道南
----
皮高旺
----
张家琼
----
陈名仕
----
何伯雍
----
刘必成
----
段家友
----
何幼香
----
汪思源
----
汪世鎏
----
王子雄
----
田惠畴
----
孙克斌
----
陈养真
----
熊福广
大事记
附录
--
旅各省市乡人录
--
旅台乡人录
修志始末
后记
编纂领导小组及编纂办公室人员名单
版权页